郭德綱的徒弟中,誰有望日後成為名角?

波波侃電影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誰有望成為日後的名角?那麼這個問題就比較難回答了!因為日後是有不確定性的。現在大家一直認為是小嶽嶽,的確,小嶽嶽踏實穩重人品好,各大綜藝節目都請他去做節目,觀眾喜歡粉絲忠誠。小嶽嶽相聲之路很是刻苦,他的成績是歷經10年的摸爬滾打,在小劇場上千場演出貨真價實積累出來的。他有最完美的舞臺經驗與節奏。

相聲演員文化水平高的太少,走到今天實屬不易。

未來還很長,能不能成為名角,還得看他是否能保持本色。能不能經受得起世俗的誘惑,能不能抵制住膨脹!名角容易做好名角色很難。

多少個觀眾捧出的名角最後讓觀眾失望了。窮不低沉,富不張揚。踏踏實實練好基本功,為觀眾獻上精美相聲段子。目前看來最有希望的是岳雲鵬。這一點值得所有德雲社弟子學習。


雲曉說


我個人認為就目前郭德綱的徒弟中,木有一個日後能成名角的。

現在德雲社最能數得著的是岳雲鵬,他在說和逗方面不錯,但在學和唱方面是不及格的。學包括學方言,模擬各種聲音,學京劇,評劇……等等;唱也包括戲曲,曲藝,還有一些歌曲等等。岳雲鵬這兩方面是短板,成角太難了。

至於德雲社的老二張雲雷,相聲的四門功課門門都是不及格,全靠包裝,水軍吹捧,網絡炒作,扒掉他的畫皮,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水貨。

郭麒麟在學唱兩方面也是和岳雲鵬差不多,現在又跳槽影視,也很難成名角。

燒餅說逗不錯,也是學唱不行。

李菁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德雲社全是0基礎沒文化的小孩子學相聲,那怎麼成呢”?

的確如此,比如牛群是大學畢業,馮鞏是研究生畢業,姜昆是電視大學畢業。于謙是北京電影學院(大學)畢業的。

現代社會沒文化要想成名角,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啊!

綜上,德雲社郭德綱目前的幾位徒弟中在未來沒有一個有望成為名角的。








風逐月影3


先說結論:一個都沒有

郭德綱自己算不算角兒都有爭議,粉絲多不代表是角兒,只能說明是人氣高的偶像罷了。

而郭德綱所說的:角兒就是一後臺的人能指著你養活。這種標準其實是在說商人,不是角兒。以前把戲曲演員稱為角兒,人氣和掙錢能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絕活兒,另外口碑還得好。

郭德綱能力很強,也有票房,粉絲也多,但相應的口碑兩極化太嚴重,現在的情況是粉絲捧上天,恨不能說郭德綱是超越相聲祖師爺的存在。但討厭他的人把他當成邪教,三俗祖師爺。

所以郭德綱是否名角兒,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評判,這樣一個爭議巨大的名人,任何草率的讚美跟批評都是不公平,而且不恰當的。


其實嚴格說來,相聲行業一直也沒有所謂的角兒。在所有曲藝行業裡面,相聲是最墊底最沒有地位的一個行業,不是因為其他行業歧視跟排擠相聲,而是相聲的本質,就是投機取巧譁眾取寵。

所謂的相聲十三門功課也好,說學逗唱四大基本功也好,都是從其他行業那裡偷來的技巧,然後揉在一起變成自己的技能。太平歌詞也不是相聲演員創造的,這是明末清初的戰亂年代誕生的一種手藝,清末的時候仍然有專門的太平歌詞藝人,只是後來徹底沒落,才被相聲演員給收編了而已。

相聲即使在八德時期,也是給戲曲演員暖場用的,除了李德鍚這種級別的演員有資格進劇場,其他所謂的大師都是撂地為生。而且還不敢在一個地方演太久,因為你演了幾遍就有人偷學,練會了就在你旁邊演一樣的,把你的活兒搶走。而且相聲藝人還沒脾氣叫板,因為他自己的活也說不定從哪裡偷來的。

這一行本來就是最底層最沒有地位的玩意兒,跟陽春白雪一點關係也沒有。高峰曾經在段子裡說過解放前相聲演員打錢,臺下的人只要問“你知道我是誰嗎?”接下來怎麼回答都是捱打,還拿不到錢。這都是真事兒,而且被這麼虐的人是侯寶林。當時的相聲藝人就是人見人欺,誰敢舔著臉說自己是角兒,那肯定是吃了髒東西。

所以沒必要過度美化相聲,把所謂的傳統段子當成至寶,其實現在很多關於相聲的概念,都是郭德綱加上私貨塞給外行粉絲的,目的也是給自己立人設。他所謂的老段子,很多還沒有各位的爺爺年齡大,都是民國時候寫出來的。

而相聲真正要感謝的人,就是侯寶林,他牽頭髮起改革,把不適合搬上舞臺的部分去掉,讓相聲承擔起了宣傳的工作。而這種作用一旦被上峰認可,那麼相聲就有了高層的扶持,並且可以真正的登堂入室。所謂的歌頌型相聲,其實是改良後被高層認可的宣傳工具,侯寶林劉寶瑞馬季姜昆馮鞏等人都創作過不少,在當時也是時尚而且前衛的。

現在雖然相聲進入市場化,而且郭德綱往回“創舊”,把被扔掉的東西撿起來,雖然也能博眼球並且取得市場成功。但假如沒有侯寶林等幾代人的努力,相聲根本也沒有在市場上自由流通的可能性,它只能像二人轉一樣,在小眾渠道表演傳播,而且隨時可能被拿出來當負面典型。趙本山嚴格說比郭德綱能耐大得多,他能讓二人轉走出國門,但自始至終也沒有最高層的支持,所以二人轉的春天很短暫,如今又迴歸了小眾。

相聲則不一樣,經歷過最高層的認可,以及作為宣傳工具使用,所以才有藝術評級,以及廣闊的市場空間。如果沒有這些基礎建設,以及相對寬鬆的管制,郭德綱不可能有任何發揮空間,他的創舊也不可能取得市場的豐厚回饋。

所以侯寶林讓相聲從譁眾取寵登堂入室,郭德綱再把它變回譁眾取寵而已。

如果相聲界要評角兒,那隻能是侯寶林這種承前啟後並且對整個行業有革新作用的人。郭德綱只是撿回了一些扔掉的東西,用來投機市場罷了,既沒有革新也沒有創造,所以他很難揹負角兒的名號。

至於郭德綱那幫徒弟,他們連郭德綱的項背都看不到,除了耍賤賣醜的搞笑藝人,就是靠顏值上位的偶像,要麼就是玩人設的網紅。角兒這種稱謂,能把他們活活嚇死,還是別為難這些年輕人了,好好去跪舔粉絲就行,別想太多。


鹹魚茶館


整個德雲社裡面相聲藝人眾多,而且他們的發展也正在朝著一個比較樂觀的方向,與此同時,有著更大的流量和背景支撐的德雲社相聲藝人,他們日後的發展也將會更加的順風順水。只不過在這些相聲藝人當中進行一個比較的話,岳雲鵬最有可能成角成腕。

岳雲鵬的臨場應變能力特別強

整個德雲社裡面,如果把臨場應變能力進行一個綜合素質排名的話,岳雲鵬即使排不到第二也能排到前5。

相聲藝人要想成名成腕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一定要有臨場應變能力,如果連基礎的臨場應變能力都沒有,很有可能會給自己的演繹生涯帶來巨大的麻煩和漏洞。

這一點我們可以簡單的舉一個例子,如果各位小夥伴還有印象的話,郭德綱曾經舉辦過一個相聲舞臺劇,到時候在舞臺去舉行的時候,下面有一些觀眾非常不願意看,整個場面都已經亂起來了,如果郭德綱在短時間之內無法採取有效的措施及時制止的話,那恐怕這場演出就會非常失敗,與此同時整個德雲社能否應對這樣的演出也將會成為一個問題,德雲社的公信力也將直線下降。



但萬萬幸的是,郭德綱在短時間之內就已經想出瞭解決措施,並且利用當時觀眾的一些心理,帶領著德雲社所有的相聲藝人登上臺面,進行了一段比較搞笑的講說及時的控制了整個場面,這樣的臨場應變能力是其他相聲藝人短時間之內無法達到的。


而岳雲鵬在臨場應變方面幾乎延續了自己師傅郭德綱處理事物的態度和方法,在很多次能夠看到在成都和其他一些城市進行相聲表演的時候,由於場地的問題,2樓的或者說1樓右側的觀眾往往會聽不到聲音,岳雲鵬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提出解決措施,儘管不如自己的師傅完美,但是有勝於無,解決措施也能夠短時間之內平復觀眾的心情。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出發,岳雲鵬成為一名角兒或者說大腕兒,只是有時間在影響著,至於幾年之後或者說若干年之後,必定能夠成為一位具有影響力的相聲藝人。



結語:諸位小夥伴,你們覺得整個德雲社除了岳雲鵬之外,誰還有可能成為角兒呢?


相聲小蝦仁兒


成個毛線,這些徒弟一個牛過一個,什麼餅爺,什麼拿地震國難說事,什麼懟觀眾,一整個流氓社團,再不嚴格整頓,就離死不遠了。老郭一世英名,沒死在主流逼害手裡,而是死在這些個牛逼徒弟手裡了,都說人紅是非多,這姓孫的孫子,沒紅就自己搞是非,以後紅了還得了????細思極恐!!!!


夜輕寒4


尚九熙本名尚文博,2015年9月13日拜師、2018年9月與搭檔何九華受邀參加北京銀座和諧廣場“和諧2週年,回報無極限”主題店慶活動 ,他們一步步成長為在小劇場攢底的角了!他們是九字科中的佼佼者,最有希望成為德雲社未來乃至相聲界的名角。

九熙腦子靈反應快,說學逗唱沒有什麼弱項,特別是學他更是拿手,學啥就是啥,儘管語速快但是吐字清晰,聲聲入耳,每個字每句話都不含糊。他和何九華包袱笑料結構挺嚴謹,笑點密集,經得起琢磨耐和推敲,應景包袱重複多次聽依然讓人忍俊不禁,他們有年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於新知識新事物接受的快,在他們的表演中貼近潮流,總是能感覺到最新的話題和熱點。

他們兩個人現場應變能力非常強,在表演時常常依靠超強的現掛能力受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尚九熙更能把任何抽象的東西用語言和肢體具象化,豐富的肢體語言加上極強的臨場應變能力讓的表演豐富多彩。他們兩人清楚自己的位置,不管取得什麼樣成績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依舊默默無聞紮實做好自己,知道自己該怎麼樣走好每一步,尚九熙顏值和才華兼備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伯德小姐


說學逗唱四門功課都具備才能成為名角兒,其中天賦和唱功是後天無法獲得的,而張雲雷恰恰具備這兩樣,娃娃腿功夫,天生一副好嗓子,開玩笑說是“老天爺賞飯”。小嶽嶽和張雲雷是兩種風格,還有高峰高老闆,都是各有特色的角兒,以後不僅僅是德雲社,其他群體也會湧現出更多的優秀演員,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嘛


Sg且行且珍惜


郭德綱的徒弟當中,張雲雷、岳雲鵬、孟鶴堂、陶陽等等已經成為名角兒,“九”字科徒弟中的張九南、尚九熙、張九齡等等,成為名角指日可待。

郭德綱本身是名角,而他的很多徒弟也是名角

在郭德綱走紅之前,徒弟想成為著名演員是非常難的。但郭德綱走紅以後就不一樣了,德雲社提供了好的平臺,只要努力、人品好,成功沒那麼難。


郭德綱作為德雲社的領軍人,他本身就是名角,讓瀕臨失傳的相聲復活,並且能夠開商演,一張門票賣到1800,仍是一票難求。

郭德綱多才多藝,相聲說的好,其他曲藝也樣樣精通。最近幾天都在忙著唱京劇《濟公活佛》,場場都很賣座,他把京劇也帶火了。

名師出高徒,郭德綱這樣的名角必然會帶出優秀的徒弟。

如今已經有很多徒弟成名,唱京劇的陶陽,俗稱“京劇小神童”。儘管以前就小有名氣,但拜師郭德綱以後進行了系統化學習,更上一層樓。

麒麟劇社就是專門為陶陽量身打造的,能夠靠唱戲開商演掙錢,就證明他成功了。

岳雲鵬作為曾經的德雲一哥,前兩年德雲社最火的相聲演員,現在依然大紅大紫,而且成熟了很多,會越來越穩健。

不像以前單靠賣萌耍賤,而是多了一種老藝術家的範兒,繼續堅持下去就是細水長流。

張雲雷是當今德雲社最火的演員,是相聲圈的頂級流量,不僅顏值高,而且精通各種傳統曲藝。在他的帶動下,很多年輕人都喜歡上了京劇等傳統藝術。

今後,張雲雷還會利用自身的影響力,繼續為傳承傳統文化做貢獻。

還有,張鶴倫、孟鶴堂、郭麒麟等等,均大紅大紫。他們如果算不上名角,那還有誰呢?

“九”字科徒弟大有前途

今年的跨年專場上,郭德綱的助演是尚九熙、何九華、張九南、高九成。德雲社的封箱演出主持人是尚九熙、何九華、張九南。

之所以讓這幾個徒弟頻繁露臉,是因為接下來就要捧他們了。

尚九熙和何九華在去年剛剛開了第1場商演,效果挺好。新年到來,馬上就開始緊鑼密鼓商演,事業穩步上升。

他們在小劇場火了很久,已經有了一定的粉絲群,慢慢就會成為和岳雲鵬一樣的名角。

而張九南在小劇場更是火得不要不要的,儘管他還沒有開過商演,但參加了不少助演。尤其他風格獨特,是最費力的逗哏演員,深得郭德綱的賞識。

馬上郭德綱就要讓張九南單獨商演了,小劇場就看不到他了。

張九南、尚九熙、張九齡這幾位相聲演員年齡都不大,青春陽光,時尚熱情,很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品位和追求,未來可期。

郭德綱在替祖師爺傳道

郭德綱當初說相聲只是謀生,而現在功成名就以後,便有了更遠大的理想,為體祖師爺傳道。

德雲社一直招新人進來,為相聲界源源不斷輸送優秀人才,讓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正發揚光大,走向海外。

已經小有成績,最紅的那幾位,後面會越來越火。而新人則不斷湧現,德雲社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良性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現象。


R娛記


孟鶴堂 陶雲聖 不說原因了,為什麼呢?因為不想贅述了,時間會證明給大家看的。 拭目以待吧!


瀾jianglan


尚九熙

個人認為,在目前已經出現在觀眾面前的眾多小角兒中,九熙是最有潛力的一個。

作為純業餘的相聲愛好者,在此僅僅從一個外行觀眾的視角說一下,畢竟相聲也是說給觀眾聽的。

我們聽相聲經常聽到演員說,相聲講究四門基本功課:說學逗唱,學好哪一門都不容易。但凡其中有一門學得特別好的,就冒了頭了,比如辮兒老師,唱得特別好,我也是聽了探清水河才關注的德雲社,但讓我徹底在相聲這個坑裡躺平的,是尚九熙。

我覺得九熙屬於“說”和“學”比較突出的,在臺上語速很快,內容很豐富,但是每一句話都清清楚楚,口齒清晰,讓人聽得很過癮並且專心致志,因為一不留神分個心可能就漏聽一個包袱了,整場表演笑料密集而且有很多緊跟時事的包袱,有時驚訝於他每天哪來那麼多時間到處上網瀏覽這些事情。相聲表演開始時的墊話環節我覺得是九熙很出彩的一個點,因為開場到入活,怎麼去打開一個話題再轉入另一個話題,拿捏不好就很容易顯得生硬尷尬,我最開始看一些演員演出的視頻經常都想快進跳過某些開場,實在是有點沒話找話硬說抻時間的嫌疑……但是九熙在這方面很厲害,感覺是他說話的語調配合語速(一開始語速不會很快),再結合自身的氣場,有種很自在隨性的“我在我的地盤和你們隨便嘮會嗑”的感覺,行雲流水,聽得人很自然舒服。這種狀態不是天生的,看過他早幾年的視頻,應該剛開始說相聲沒多久,那時候開場白就說得比較生硬,語氣也不夠鬆弛,像是照著課本背好了上來唸給觀眾聽的,可見他在五年多的時間裡進步了很多,練就了一身強大的控場能力,就像代表作對春聯裡,“天對地,雨對風”在接下一句之前拍了一下掌,這一下拍掌我認為對後面帶動觀眾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下子就把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這段內容上來了,加上他說話極強的節奏感,這段笠翁對韻簡直聽了會上頭。

接下來說說九熙的“學”,除了學方言學唱學吆喝之外,他最強的一項也是別人不會的一項,是模仿。這個我也不知道該歸到哪一類的“學”裡面去,他在臺上學唱小丸子主題曲,能順帶把舞蹈一起跳了,學貓和老鼠、植物大戰殭屍之類的有動作有音效,學乞討的小企鵝學得人畫面感十足……九熙在臺上學的東西/人太多了,而且學得精準到位,同樣喜歡縮起胳膊的老秦和小先生,九熙能給你學出兩個人的區別來,而且是讓人一看就豁然開朗,不得不佩服他的觀察和模仿的能力,放眼德雲社,這方面恐怕也找不出有人能和他PK了。

“逗”和“唱”這兩方面,暫時也沒看過九熙除了逗哏以外的其他表演,至於唱,德雲社裡唱得好的太多了,也不是他冒尖的點。但是九熙和九華這對搭檔,號稱從不讓對方的包袱落地,不管多爛的包袱,只要你拋了我就給你翻,經常看到小園子的視頻裡九熙一臉無奈或者嫌棄地說著這都什麼破包袱一邊給翻出來,翻完了搭檔開心了就好。說到這個,“論捧逗”也是倆人的代表作之一,九華演繹的那個滅族滅小區還被寵物蛆拋棄的無處叫屈的形象,我是百看不厭。

經常在網上看到說郭老師以前是拿生命在說相聲,我現在看九熙也是這種感覺,都說九南是最費自己的逗哏,九熙何償不是呢?他只是沒有用那麼外放和瘋癲的形式罷了,看著他在臺上,搭檔隨口說的一個小包袱,他能用盡渾身解數去表演出來,這裡指的真的是用全身去演繹某一個東西,那股拼命的勁兒,由衷地感受到他對這個行業的熱愛。

如今的九熙已經慢慢火出了小園子,專場助演的時候喊九熙九華的也越來越多,九熙也入了師傅法眼了,希望他們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廣,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