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和張三丰,獨孤求敗與楊過,周伯通和王重陽,三對組合,到底誰更強?

古金武俠


金庸筆下的射鵰三部曲,當然是耳熟能詳的射鵰、神鵰、倚天。每一個精彩紛呈的江湖,都隱藏許多絕頂高手,他們與世無爭,過著粗茶淡飯,閒雲野鶴般的日子。其實三大時期中,有三對師徒組合,他們武功無敵天下,縱觀金庸武俠,也未必能找尋到對手。

射鵰時期中的王重陽和周伯通,名義為師兄弟,然而師徒關係無可爭議,神鵰中的獨孤求敗和楊過,雖然素未謀面,只是在劍冢取出玄鐵重劍,練成蓋世無雙的劍法,嚴格來講又怎能不算師徒呢?至於倚天時期,張三丰將兩大絕學傾囊相授,令張無忌武功大進,按照輩分推斷,還是他的太師父。如此一來,三大時期的師徒組合,到底誰更強呢?細心的朋友或許已經發現,這三對師徒的武功,可謂相當全面,無論劍術和內功,一時間都無法決出勝負。倘若你說獨孤求敗和楊過劍法最強,可是另外兩對組合,都是劍術名家,全真劍法和太極劍法,未見會遜色王重陽和周伯通。甚至執意以劍法定成敗,當真非死即傷,獨孤求敗劍法通神,四十歲之後,就已經技壓群雄,即便一根彎彎曲曲的竹棒,利用精妙絕倫的內勁,依然能發揮無窮的威力。


獨孤求敗站在劍術的巔峰,令人不敢小覷,若單打獨鬥,張三丰和王重陽等人,可能略有不及,可如今師徒組合,應該另當別論。首先任意組合聯手,楊過師徒組合,都無必勝的把握,只因楊過獨臂,黯然銷魂掌時靈時不靈,這兩大劣勢,自然是難以逾越的大山,壓得師徒二人呼吸不暢。以劍法而論,張三丰和獨孤求敗都屬於無招勝有招,既然是無招劍法,那麼對攻之時,當然毫無章法可言,一切任意而至,隨心所欲地施展。這也間接說明一個問題,雙方師徒各自聯手之後,獨孤求敗討不到任何便宜,顯然楊過對陣張無忌不敵,畢竟斷臂之後,武功會受到影響。許多人說楊過劍法卓絕,掌法不虛,武功更加廣博,同時還位列五絕,焉能不及。其實高手間的對決,斷臂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與此同時,引以為傲的劍法,會不及張無忌。首先乾坤大挪移能洞察敵人破綻,就算獨孤求敗和楊過不敢施展劍招,此時張無忌和張三丰,仍然會佔據上風。

換言之,乾坤大挪移無招可破,楊過二人所施展的劍招,當然是凌亂無招之式。如此一來,招式不靈之後,只能以內力相拼。張無忌的九陽神功,可謂無敵於江湖,太師父的純陽無極功,也絕非凡品。獨孤求敗和楊過的內力,也十分霸道,然而兩強相遇,勢必決出勝負,綜合比較之下,我認為倚天時期的張三丰和張無忌更強。只因聯手之後,內力和招式絲毫不虛,尤其是劍招,都屬於無招勝有招,可是乾坤大挪移,正是對方的剋星。況且斷臂之後的楊過,武功雖然勇猛精進,可是整體實力略有影響,當招式不及,內力難以取勝之時,獨孤求敗也無可奈何。

巔峰時期的王重陽和周伯通,我認為不及楊過和獨孤求敗,三對師徒組合之中,前者武功較弱,只因周伯通的劍法屬於全真教,恰恰楊過出自古墓派,能極好的剋制劍招。就算是換成王重陽,結果也無法改變,林朝英獨創的玉女心經,招招料敵先機,試問王重陽和周伯通如何取勝?二人聯手,想以劍法分出高低,簡直是痴心妄想。當然獨孤求敗劍招精妙,即便沒有楊過,也可擊敗二人,倘若周伯通和王重陽,劍術能達到張三丰的境界,或許能與之一戰。百花谷之時,楊過和周伯通交手,後者難以取勝,證明楊過的內力更強,當獨孤求敗施展劍招,楊過以掌法起手,周伯通如何抵禦?王重陽技壓四絕,當年武功到底如何,還存在爭議,若與對方過招,勢必有所不及。

從細節剖析,周伯通的內功源自全真教,也就是玄門正宗,按理說絕非庸俗。只是楊過的潮汐內力更盛,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神鵰指點楊過,竟然能有此內力,而它當年追隨獨孤求敗,我們試想一下獨孤求敗的內力,當真著實可怖。其實周伯通和王重陽聯手,若非對方是楊過二人,自然亦可輕鬆取勝,只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楊過和獨孤求敗的劍法,顯然全面壓制,至於內力和招式,也遠遠不及。高手之間的過招,倘若內力和招式無法取勝,又如何另闢蹊徑,來與兩大高手並駕齊驅。聯手的威力,不足以擊敗楊過二人,面對張無忌和張三丰,也當然毫無良策,武功強弱,已然高低立判,故而射鵰三部曲中,張無忌和太師父張三丰武功縱橫天下,楊過和獨孤求敗的師徒組合稍遜一籌,至於射鵰中的王重陽和周伯通,與其他高手對決,當然佔盡上風,可是神鵰和倚天時期的兩大師徒組合,始終無法將其擊敗。


古金武俠


金庸已經走了,現在讀者可以自由發揮!


泉州小賴


周伯通與王重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