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福建子弟血戰常德,雖是預備師卻死戰不退,全軍覆沒捍衛尊嚴

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打響了,時任預備第10師副師長的孫明瑾隨部參戰,進駐長沙南郊建立陣地,全力阻擋日軍對長沙南大門的進攻。

8000福建子弟血戰常德,雖是預備師卻死戰不退,全軍覆沒捍衛尊嚴

[少將孫明瑾]

擔任進攻長沙南郊的日軍,從多方匯聚的情報中得知,守衛這裡的是中國軍隊預備第10師。在日軍慣常的思維裡,由於中國軍隊自1937年“七七事變”後犧牲很大,不僅原有建制的部隊新兵補充多,戰鬥力遜色不少,更別提帶預備字樣的部隊,幾乎都是新編部隊,剛組建不久,不僅訓練不足,更多的是沒有經過戰火的考驗,肯定抵擋不住日軍的瘋狂進攻,只要日軍進攻部隊一到,中國軍隊,尤其是那些新建立的部隊就會丟盔卸甲,狼狽逃竄。然而日軍這次卻失算了,這支預備第10師兵員是清一色的福建子弟兵,他們的士氣高昂,發誓要與日軍血戰到底。

8000福建子弟血戰常德,雖是預備師卻死戰不退,全軍覆沒捍衛尊嚴

1941年12月下旬,當日軍一部集結完畢,開始向預備第10師防守的長沙南郊開始進攻了,這部日軍首先以飛機轟炸開路,繼而再以猛烈的炮火準備之後,地面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向預備第10師陣地發起進攻。日軍以為,擋在他們面前的這個新編的中國軍隊,理應在日軍飛機和炮火的狠狠打擊下,早已潰不成軍,死傷慘重。進攻的部隊應該以極其輕鬆的心情,去進入中國軍隊的陣地打掃戰場,對未被炸死的,還在陣地裡苟延殘喘的中國軍人開心的開展一場殺人比賽。

誰知,當驕狂的日軍距離預備第10師部隊越來越近,只有不到幾十米遠的時候,預備第10師的官兵們突然趴到了戰壕上,各種輕重武器在日軍進攻的隊伍裡開了花。受到突如其來重擊的日軍,慌忙退出陣地。只是,日軍的戰鬥素養還是非常不錯的,決不是抗日神劇表演的那樣,不堪一擊,很快又重新集結起來再次向預備第10師陣地展開進攻。

8000福建子弟血戰常德,雖是預備師卻死戰不退,全軍覆沒捍衛尊嚴

[重機槍向日軍射擊]

不過。讓日軍不明白的是,他們無法知曉為何這支新編的中國軍隊,會有如此高昂的士氣和戰鬥力。因為日軍不知道的是第10師戰鬥力會有如此之高的原因,是這支部隊的主官之一的孫明瑾,自1937年“盧溝橋事變”以來,上過“淞滬會戰”前線陣地,擔任過第三戰區高級參謀,並隨軍轉戰各地,策劃和指揮作戰,既上過戰場,又從事過高級幕僚的工作,可謂文武兼備。

尤其是在慘烈的戰場上,孫明瑾充分感受到日軍的整體戰鬥力之高,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為他奉命訓練預備第10師的動力和目標,就是要以日軍為榜樣,並且爭取在訓練中的效果要超過日軍,這樣才能戰勝對手。

此時,進攻的日軍抱定著非要攻破預備第10師的陣地,突入長沙城。

於是圍繞長沙南郊的攻防戰,拉開了序幕。戰鬥從1941年12月下旬打到1942年1月初,預備第10師也由於堅守的日期延長,傷亡直線上升,但官兵們堅守陣地的決心絲毫沒有減弱。

8000福建子弟血戰常德,雖是預備師卻死戰不退,全軍覆沒捍衛尊嚴

1月4日,守備南門主陣地的預備第10師一部官兵大部犧牲,孫明瑾接到告急電話後,立即派出所屬部隊趕去支援。就在孫明瑾派出的部隊前去支援的路上,這一部尚存的官兵,以慷慨赴死的決心,投入了戰鬥。

不僅僅是戰鬥人員全部拿起了武器,甚至就連炊事兵、傳令兵也都拿起了槍,待日軍攻到近前時,全部躍出戰壕同日軍進行肉搏戰,一時間刀光陣陣,殺聲震天。在這節骨眼上,孫明瑾調派的支援部隊趕到了,更激發了這部官兵的士氣,經過一陣肉搏,日軍被這部標準規範的刺殺動作徹底震懾,不得不退出戰場,驚慌潰退。

預備第10師在整個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始終把日軍頑強的阻擊在陣地之前,為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長沙會戰結束之後,孫明瑾也應立下的戰功由副師長升任師長。

1943年11月,日軍在太平洋戰場逐步走向被動,日本國內也因為大量的年輕人被徵召入伍,土地荒蕪日益嚴重,維持日軍作戰的糧食供應日益短缺,日軍為緩解糧食不足的困難局面,開始向我國資源極其豐富的洞庭湖地區大舉進攻。日軍的目的是既能霸佔洞庭湖地區豐富的稻米資源,又能直接威脅當時戰時陪都重慶的安全。基於上述因素,日軍動用了10萬多人的軍隊,首先向常德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8000福建子弟血戰常德,雖是預備師卻死戰不退,全軍覆沒捍衛尊嚴

[舉手投降的日軍]

在日軍大舉進攻面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掌握了日軍此次戰役企圖,為粉碎日軍的作戰計劃,組成了以第六戰區為“常德會戰” 的主力部隊,會同第九戰區一部共同應對日軍的進攻。

孫明瑾奉戰區長官部的命令,於26日進抵常德外圍趙家橋一線駐防。

這時,日軍擔任主攻的第3及第13師團得知中國軍隊以前進至趙家橋的情報,立即前來堵截,意圖乘預備第10師尚未建立穩固的工事前,迅速擊潰預備第10師,從而掃清這兩個日軍師團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完成日軍大本營給他們制定的作戰目標。

狹路相逢勇者勝。雙方在趙家橋一線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面對預備第10師的強大攻勢,日軍以為憑藉兩個師團的絕對優勢兵力和炮火,能夠完全消滅阻擋他們前進的中國軍隊。

誰知,日軍幾路進攻都未得逞。日軍感到從正面無法突破預備第10師的陣地,立即組織一部精幹的日軍調轉頭來,向預備第10師的側翼,防守力量相對薄弱的工事進行進攻,迫使預備第10師抽出兵力加強側翼防守,力求阻擋預備第10師的進攻節奏。

8000福建子弟血戰常德,雖是預備師卻死戰不退,全軍覆沒捍衛尊嚴

預備第10師,突然受到日軍兩個師團的進攻,壓力無疑是非常巨大的。戰至12月1日,預備第10師的陣地險況頻發,在戰況極端危急的情況下,孫明瑾親自來到陣地指揮部隊奮力衝殺。

正當孫明瑾在一處陣地和日軍打的難解難分之際,日軍又持續向預備第10師側翼陣地採取迂迴襲擊的戰術。同時,日軍把進攻其他中國軍隊的部隊都調至趙家橋一線,採取孤注一擲的辦法,就是要從預備第10師陣地上撕開一條口子。

在日軍猛烈的炮火集中轟擊下,預備第10師防守的陣地逐步縮小。此時,部下請求孫明瑾率部突圍,但被他一口拒絕,繼續指揮部隊作戰。

面對蜂擁而至的日軍,孫明瑾端起機槍和部下們一起進入陣地戰鬥。由於援軍尚在趕來的路上,孫明瑾的預備第10師經過數日苦戰,曾經近8000人的部隊,已經剩下不足數百人,而且這數百人還被日軍分割在不同的陣地。

而孫明瑾所在的預備第10師指揮部,這時已經被日軍團團圍住,孫明瑾毫不猶豫的端起步槍,衝出師指揮所和衝到眼前的日軍進行肉搏戰。

在雙方激烈的廝殺中,一名日軍看到孫明瑾領章上閃閃發光的將星,用機槍對準孫明瑾進行瘋狂的掃射,孫明瑾的頸部、胸部、腰部和身體其他部位多處中彈,壯烈殉國。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