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廣東鄉親萬里馳援戰“疫”

海外廣東鄉親萬里馳援戰“疫”

2月1日,“眾粵同心 抗擊疫情”——醫療防護物資及資金捐贈儀式在廣州舉行。儀式上,團市委、市青基會分別向市衛健委、市紅十字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市第八人民醫院捐贈了900套防護服、2000個醫用口罩、20000只醫用檢查手套。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劉丹穎 攝影報道

海外廣東鄉親萬里馳援戰“疫”

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美國洛杉磯校友會向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捐贈的2.6萬餘隻口罩。受訪者供圖

得知廣州多家醫院及鍾南山院士團隊急需防護裝備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美國洛杉磯校友會會長倫炳強立馬發動校友資源,聯絡相關供應商,購置醫用防護物資。當地時間1月31日,首批2.6萬餘隻口罩從洛杉磯發出,將送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連日來,遍佈世界各地的廣東鄉親踴躍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油出力。他們自發組織醫用防護物資募款群、採購群、義工群,更有僑胞跨國“人肉”帶貨,支援祖(籍)國和家鄉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同心抗“疫”上演“全球購”

隨著疫情發展,全國不少地方和醫療機構相繼發佈物資募捐公告。許多華僑華人聞訊後四處奔走、捐款捐物,在全球爭分奪秒尋購防護用品和醫用耗材。

“這場戰役沒有局外人,一起加油!”1月31日凌晨,泰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總會秘書長周昭耿在朋友圈的這段話獲得不少點贊。當天,他和同事忙了十餘個小時,把緊急購置的6萬餘個口罩發往廣東,用於支持家鄉的疫情防控工作。

“這些天已經送出好多批了,發往全國各地的都有,我們還在不斷找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泰中僑商聯合會主席、泰國華人青年商會常務副主席鄺錦榮正在東南亞各國聯繫相關供應商,以採購更多防護物資空運武漢。

鄺錦榮表示,得知武漢正式接受海外捐贈的消息後,旅泰僑胞以社交平臺為渠道,傳遞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呼籲僑界共同抗“疫”。

在太平洋彼岸的巴拿馬,看著由華僑華人募捐的一箱箱醫用防務物資裝箱發往武漢,巴拿馬花縣同鄉會原會長羅記添露出了笑容:“祈求患者早日康復,武漢加油,祖國萬歲!”

身處南半球的新西蘭粵商會常務副會長張雲表示,得知祖(籍)國多地醫療物資尤其是口罩緊缺的情況後,新西蘭粵商會一方面鼓勵會員單位踴躍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賬戶捐款,另一方面調動多方資源尋購醫用防護物資。

變身跨國“快遞員”送貨回鄉

在這場馳援中,有些僑胞直接變身為跨國“快遞員”,“人肉”揹回防護物資。

“算上轉機等候的時間,全程近30個小時。幸好,不負所托,我把4萬個口罩全部帶回來了。”1月29日,巴西江門五邑青年聯合會副會長譚子超帶著幾大箱口罩回到江門。

得知家鄉防疫物資短缺的情況後,巴西江門五邑青年聯合總會會長陳文添當即組建了相關微信群,動員僑胞出錢出力、募集物資。根據統一的規格、標準指引,僑胞紛紛前往藥房、廠家訂購,希望能儘快募集到一批醫療物資,應急需之用。

“當時,聖保羅中心城區的藥房已經買不到口罩了,我們就開車到周邊縣城買,還有同胞驅車400多公里從里約熱內盧送口罩過來。”譚子超說。僅用2天時間,首批4萬個口罩“集結”完畢。

為了更快將口罩送回家鄉,社團委託恰好有回國計劃的譚子超直接“人肉”帶貨。1月29日下午2時,經過長時間飛行後,他帶著口罩抵達廣州市白雲機場。來不及休息,譚子超又馬不停蹄趕往江門,把這批醫療口罩移交給新會和台山的相關部門。

“作為華僑,我們理應第一時間站出來。”陳文添介紹,江門籍巴西華僑正通過各種渠道募集、訂購醫療物資,計劃募集200萬個口罩,分批空運回五邑僑鄉。

各級僑務部門搭建愛心平臺

1月29日,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發布關於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捐贈款物的倡議。幾個小時後,斐濟華人、斐濟廣東國際商會會長錢雪權便匯入了10萬元。

近日,廣東省僑聯和各地市僑聯紛紛發佈倡議書,動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捐款捐物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併為海內外僑界人士搭建支援抗“疫”的平臺。粵籍僑團積極響應。其中,阿聯酋廣東商會暨同鄉會捐贈12萬套防疫用品;美東華人社團聯合會總會捐贈10萬隻口罩;美國俄勒岡州中國統一促進會、華人華僑聯合會、砵侖萃勝工商會捐贈10萬隻口罩;美國華商總會捐贈3萬美元及醫療物資一批……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旅居阿聯酋的鄉親熱心募集物資,迸發出來的幹勁感染著我,相信這種大愛會永遠傳遞下去。”阿聯酋廣東商會暨同鄉會會長張欽偉介紹,2月1日,由旅阿聯酋僑胞集資捐贈的防疫用品運抵廣州。之後,這批抗疫物資將通過廣東省僑聯繫統轉交給湖北、廣東兩省的有關部門,支援戰“疫”一線。

南方日報記者 龔春輝 胡良光 黃燁倩

通訊員 祝順祥 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