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在行動】暖心!他為群眾熬製“大鍋湯”

這幾天,雨城區八步鎮八步村裡架起了幾口大鍋,政府已經明令禁止群眾性聚餐活動,村裡這又是乾的哪一齣?

【戰疫情·在行動】暖心!他為群眾熬製“大鍋湯”

熱氣騰騰的“大鍋湯”

記者來到八步村,一股濃濃的中藥味兒撲鼻而來,向村民一打聽才得知,原來村裡一位叫張怡華的老醫生老黨員正按照四川省中醫院在網絡上公佈的呼吸道感染預防藥方為大家熬製“大鍋湯”。

【戰疫情·在行動】暖心!他為群眾熬製“大鍋湯”

張怡華

老黨員、老醫生

【戰疫情·在行動】暖心!他為群眾熬製“大鍋湯”

張怡華義務為村民煮“大鍋湯”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八步村9組組長,張怡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時時帶頭,處處走在前列。他走村入戶深入開展宣傳,向群眾反覆宣傳、耐心講解疫情傳播途徑、表現特徵、預防措施,並提醒村民做好個人防護,不參與聚餐、不走親訪友,不是必要的採購物資儘量不外出,近期去過武漢的要主動向村組幹部報備,早晚測量體溫。

面對此次嚴峻的疫情,有著近20年從醫經驗的張怡華十分憂心,深知聚集性活動極易傳播病毒、危害極大。於是,他主動關閉了自家經營的麻將館,並對上門打麻將的鄉里鄉親進行耐心勸阻,提醒他們:“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大家不聚集打麻將、不聚餐、不走親訪友,管好自己和家人就是為黨和政府做貢獻。”

隨著村組幹部的大量宣傳,老百姓漸漸增加了防護意識。經過深入思考,張怡華認為這些還不夠,我們還要再為村民做一些實事。經過與村兩委商議,他決定義務為全村村民熬製“大鍋湯”。

可是全村有1700多人,目前藥店買不齊這麼多藥材這麼辦?憑著多年豐富的從醫經驗,張怡華帶領本村的鎮人大代表張再雄上山採藥。

經過多方努力,1月27日,老張終於把不夠的藥材採齊了。村組幹部迅速行動,架起了幾口大鍋。火苗迅速升起,藥香飄進千家。村民聞訊,便紛紛帶著保溫水瓶來到老張家中打藥。

村民彭阿姨告訴我們,現在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最近金銀花緊缺,她昨天把女兒種了二十幾年的金銀花連莖一起割過來熬湯藥了,丈夫李忠齊也每天上山挖藥材,這三天以來,他們每天都會熬七八鍋的湯藥。劉阿姨告訴我們, “為了衛生和安全,沒有戴口罩的我們不許他們靠近,打了湯藥的我們要他們拿回家再喝,不在這裡聚集,也是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現場的阿姨們還告訴我們,他們都是從早上天沒亮就開始在這裡守著,直到晚上沒有人來打湯藥才散去,這幾天都是這樣的。看到這鄰里團結,和諧有愛的場面,真正讓小雨哥感受到了“團結一致,齊心協力”防控疫情的信心。

就在記者和現場群眾聊天的時候,老張買完藥材開著車回來了,一下車就笑著給大家說“今天有好消息,買到了五袋金銀花,昨晚上我就在心焦沒得金銀花了,今天就買到了,這下好了。”樸實的幾句話就讓我們看到了老張對義務熬製大鍋湯所傾注的心血。

自從27號開始熬製藥湯以來,所有需要購買的藥材都是老張在買,他說這是應該的,其實沒有“應該”,更多是“我願意、我付出”。

當問到老張為什麼會這樣做的時候,老張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也曾是一名醫者,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國家和群眾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衝在一線,這時候退縮和害怕的都不是真正的黨員作風,只想儘自己一份心意、貢獻一份力量,希望村民平安!家鄉平安!我會義務連熬七天藥,讓更多的村民和經過108線有需要的群眾也能喝到一碗熱湯藥。我相信黨和政府一定能帶領群眾戰勝這次疫情!”

【戰疫情·在行動】暖心!他為群眾熬製“大鍋湯”

一定能戰勝疫情

就是這樣一位76歲高齡的共產黨人,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醫者的使命,義務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村民的生命安全,傳播著滿滿的正能量。

記者後記,在當天的採訪過程中,阿姨們熱情地為我們遞上了他們親手熬製的湯藥,藥雖是苦的,但我們覺得特別特別的甜,因為有愛和溫暖的味道。(陳澤睿 黎莉 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