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給8000,同學給10000,是在選錢嗎?不,你選的是老闆

小胖的煩惱

小胖工作4年,打算年後換工作,所以開始提前準備。可沒想到還沒正式開始投簡歷,煩惱就來了。


小胖沒想到自己居然成了搶手的香餑餑。當他要跳槽的消息被身邊的人得知時,他很快就收到兩份邀請。可面對這兩個現成的選擇,他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第一份邀請是來自小胖的表哥,他創業兩年了,公司已經有所起步,正處於發展期。表哥所從事的行業和小胖是同一大行業,但小專業不一樣。表哥給小胖開的月薪是8000塊,比原先多1000塊。同時表哥還承諾給一定乾股。


第二份邀請是來自小胖的大學同學小Z。小Z家境很好,畢業後在家人的支持下開始創業,如今公司已小有規模,員工小30人,年營收1000多萬。小Z給小胖開的月薪是10000元。


由於平時親戚關係比較和睦,所以爸媽比較傾向於小胖去支持下表哥。可小胖跟小Z的關係也挺好,而且小Z給的工資還多2000塊。而表哥說的乾股能值多少錢,誰也不知道。


一邊是親戚,一邊是好朋友;一邊工資低,一邊工資高;一邊有乾股,一邊沒幹股。小胖很糾結……

親戚給8000,同學給10000,是在選錢嗎?不,你選的是老闆

我向來認為在職場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因而要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每一個選擇。在學生時代的考試中,我們一旦選錯,很快能知道答案,進行改正。可在生活中,一旦選錯,我們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認識到,而損失難以挽回……


親兄弟,明算賬?

雖然是親哥哥,但畢竟大學同學多出2000塊,憑什麼不去小Z那裡工作,而跟錢過不去呢……


大學同學給小胖開10000,說明他值這個錢。而親哥哥只給8000,要麼是他認為我不值10000,要麼是他摳。無論是哪種情況,似乎都不能阻止小胖多賺2000塊。


別提什麼親情比友情更重要,除非你表哥也是真的這麼想!


李誕在《奇葩說》中調侃黃執中喜歡“上價值”,贏得大家一片呼聲。可如果你因此不願意聆聽那“遠方的哭聲”,那麼你終將會被“近處的哭聲”所連累。

親戚給8000,同學給10000,是在選錢嗎?不,你選的是老闆

這個問題的關鍵並不是2000塊的差距,真正讓我們做出選擇的難道不應該是遵從自己的職業規劃嗎?


有人可能說,不好意思,我從沒想過自己的職業規劃。好吧,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建議更多地從以下兩個角度考慮問題。


行業前景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雖然這是句老話,但道理至今吃香。選對正確的行業,你在中後期收入的差距可能是十倍八倍,而不僅僅是2000塊。


即使在同一行業,不同的細分行業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像我們土木這行,同樣的設計主管,在設計院拿個30-40萬,可在地產公司則有80-100萬,有的甚至更多。嗯,這還不算其他收入……


因此,前期的差距不是我們真正應該看重的東西(除非你當下特別缺錢),長期的發展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否則我們永遠只能奮力追逐眼前的蠅頭小利。


所以,請記住行業的發展才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

親戚給8000,同學給10000,是在選錢嗎?不,你選的是老闆

誰更靠譜

選對行業,跟錯人也白瞎!


巴菲特在一次商學院的講座上問底下的人,如果你有機會投資身邊的同學,報酬是他收入的10%,你會選擇誰?


有人投資最聰明的,有人投資最有背景的,有人投資最努力的,總而言之,答案多種多樣。


巴菲特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他會選擇品行最好的那個。聰明和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這人人品不行,那你的投資回報永遠得不到保障。


曾國藩和左宗棠同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可在他倆底下工作的結果可能截然不同。


左宗棠喜歡部下都圍著自己轉,最好是一輩子如此。他的一生,提拔的人很少,二品以上文官一個沒有,即使是在地方出任督撫的也相當少。

曾國藩則完全不一樣,他的幕僚出幕後官至出使大臣5人,軍機大臣2人,尚書2人,大學士2人,侍郎3人,北洋大臣1人,總理衙門大臣1人,總督16人,巡撫28人。其他布政使、按察使、提督、副將、道員、知府、知縣數不勝數。


由此可見,跟對老闆是多麼重要!


至於乾股這玩意,就好比是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及,一切都看老闆的為人。

親戚給8000,同學給10000,是在選錢嗎?不,你選的是老闆

前幾年,我有幫一家設計公司的老闆幹過一段時間。那位老闆為人海派,平時請客吃飯都很大氣,面子工程做得相當足。當時他給我的承諾相當好,除了固定報酬,也承諾了股份和提成。

年底的時候他很鄭重地找我談了下,非常誠懇地跟我說,今年公司效益不是很好,只能先給我兩萬塊獎金,剩下的十幾萬等來年再給我。年幼無知的我看著老闆的一臉“真誠”,就點頭同意了。

事實上,我很清楚自己負責的那兩個項目情況,已經收到了近600萬。聊完後,我細細想想,一絲不安湧上我的心頭。

果不其然,幾個月後他就找了由頭,把我從項目中剔除了。那十幾萬,自然也沒影了……

直到那一刻,我才真的明白什麼叫:老闆的話,騙人的鬼!


有的老闆願意給錢,有的願意放權,有的兩者皆給,而有的兩者皆不給。跟對人,真的很重要!


2000塊的差價,或許現在看來是個不小的數字,但從若干年後你會發現這根本不值一提,選對合適的行業、跟對正確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親戚給8000,同學給10000,是在選錢嗎?不,你選的是老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