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迫切想讀的十本名著是哪幾本?

西園青藤下


一點也不想讀什麼十夲名著,有時間的話,閒來無事時自己倒是想寫幾夲書,名著不名著不是自己說了算的,那要到許多年後大家公認才行。再說,讀一百夲一千夲一萬夲名著又能怎麼樣呢?一夲不讀不也活得挺好麼?劉邦項羽從不讀書,朱元璋不識字,照樣幹大事,讀書不是人生必須的,吃飯喝水穿衣睡覺走路勞動住在房子裡才是必須的,孔乙己說得好: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是讀書人的事,你不懂,孔乙己懂,然而一肚子學問的孔乙己十分落魄,後來可能餓死了,還欠了酒店幾個銅板。這就是讀書人的悽慘下場,讀再多的名著也管不飽肚子!


用戶110781685223


說起讀書有太多的遺憾!

上學該學習的年齡不懂事,太貪玩。特別是大學,當時還是邁進大學門檻就端上了鐵飯碗的年代,沒有就業的壓力,所學專業也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小課很少,基本都是階梯教室大課,逃課是家常便飯,不是去逛街就是在宿舍打毛衣了,這方面超有天賦,可謂心靈手巧,花樣一看就會,速度更是沒得說,幾天一件毛活,給家裡人織了個遍。幾年得了個”織女”的雅號。美好的大學時光白白荒廢了!

前兩年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兒童讀經教育,從《弟子規》開始陪小兒子一起誦讀,到《大學》、《中庸》,特別是在讀《論語》時,認識了令人萬分敬重的張老師,他對於《論語》的解讀深深打動了我,竟然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中國傳統文化,愛上了讀書學習。

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書籍我都想讀。我給自己制定的讀書計劃依次是儒、釋、道三家的經典書籍。

儒家經典首選《論語》,《論語》是孔子智慧代表之作。知人論事,學《論語》應該先了解孔子以及他的弟子。所以在讀《論語》的同時,我還準備讀一讀《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傳》,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都在我的讀書計劃中。

佛家的書籍我首選《雜阿含經》,這是佛陀去世後由他弟子們集結的第一本佛經,相當於佛陀的言行錄。更能真正認識瞭解真正的佛陀智慧。在讀佛經前建議大家讀一讀前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寫得《佛教常識答問》,先學習一些佛教的基本常識。

道家的典籍,我選讀《道德經》和《莊子》。

能讀懂讀透這些書,離做一個明白人也就不遠了。


賦者fz


在世界文學寶庫裡有很多的名著,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因為自己的文化高低與生活、工作的因素,不一定每一本名著,都能讀過來與讀懂。

讀書,這是一件好事情。高爾基說過:“熱愛讀書吧,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說的現實一點,目前我最喜歡閱讀的書只有三本書。它們是——

第一本書:

《現代漢語詞典》,這是中國第一部規範性的語文詞典。



第二本書:

《紅樓夢》,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第三本書:

《射鵰英雄傳》,該書講述了郭靖揹負著家恨國仇闖入江湖,通過無數歷程和在黃蓉的幫助下,最終成長成一位“俠之大者″的武林民族英雄的故事。


一片紅與紅樓夢


讀書,就要讀好書。好書的概念怎麼界定,每個人觀點不一,但名著肯定是值得一讀的。名著,可以簡單稱之為知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從去年開始系統讀書,國內的是奔著國內獲得茅盾文學獎走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國外奔著世界世界十大名著,像司湯達的《紅與黑》、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還有現在市場上熱銷的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蕾秋喬伊斯的《一個人的朝聖》、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喬治奧威爾《1984》、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嫌疑人X的獻身》,還有肯福萊特的世紀三部曲《巨人的隕落》、《世界的凜冬》、《永恆的邊緣》等。

書啊,是越讀越想讀,尤其是遇到一本好書,更是欲罷不能,現在每天晚上強制自己讀三個小時以上。

那好,我把現在自己迫切想讀的名著做個分享:

1、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一月份從圖書館借出來,春節之前看了五章,趕上春節,就沒繼續看了。二月份上班後,斷斷續續看到30章,為了完成一季度每月8本書的任務,忍痛割愛,放到書櫃裡。四月份又把它列到讀書計劃裡,爭取本月讀完,畢竟不想再借第三回了。

2、東野圭吾《白夜行》

原來我對推理小說不怎麼看的,去年12月份在騰訊視頻是看了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一小段,王凱、張魯一、林心如主演的,覺得不錯。就從網上找到小說,看了進去,就有點欲罷不能。後來讀了《解憂雜貨店》,有點驚為天人,不小心成了東野圭吾的粉,《白夜行》在書店看了八章,還算對路,值得繼續。

3、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高中上英語課的時候,老師放映了由這部小說改編的《亂世佳人》,對裡面費雯麗主演的斯嘉麗小姐是記憶深刻。更何況這是僅因一部作品就名揚天下並在文壇佔據一席之地的作家是絕無僅有的,而它就是。

4、盧梭《懺悔錄》

去年從圖書館借了《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這部作品的續篇,認真的看了進去,很喜歡作者散文詩的文筆和誠懇的態度,後來借了出來,做人要有始有終,看了結尾,不能落下開頭。

5、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

看過《羅馬假日》的一定會喜歡上兩個人:古怪精靈的奧黛麗赫本,還有一個就是英俊瀟灑的格里高利派克。格里高利派克在這裡飾演的父親芬奇是名律師,有一對可愛的兒女,他沉穩睿智、幽默風趣,經常不計報酬為窮人主張權利伸張正義。最近在看的《永恆的邊緣》裡談到黑人民權運動兩次提到這本小說,還曾獲得普利策文學獎,這個絕對值得一看。

6、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

萊昂納多,是我喜歡好萊塢男演員;《了不起的蓋茨比》在美國家喻戶曉,在美國現代文學文庫評選的20世紀百部最佳英語小說排行第二,是爵士時代最後輓歌,他對美國夢的闡釋超越歲月,被選入美國高中語文教材。

7、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

20世紀50年代,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一出版,讓塞林格成為全美年輕人的偶像,而這也是他唯一的長篇小說。他位列20世紀最佳小說之林,美國垮掉的一代真實寫照,於是美國有個時代叫塞林格時代。

8、餘華《兄弟》

餘華是中國最會寫苦難生活的作家,他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都有幸拜讀。

9、徐貴祥《歷史的天空》

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同名電視劇我看過,李雪健、張豐毅主演的,電視劇很精彩,但小說更有深度。

10、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獲得1991年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女作家霍達以獨特視角,真摯情懷,豐厚情感,深刻內涵,冷峻文筆,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華夏文明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


暗香曲臨江


每個人讀書興趣不一樣,我比較喜歡讀文學。準備讀的十本書如下,並附簡要說明:

1.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王安憶說,《戰爭與和平》和雨果的《悲慘世界》是兩座大山,後者我讀了,前者我只聞其名。這本書是大部頭,讓人忐忑和期待。

2.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

其改編的美劇如火如荼,由於我沒時間看美劇,計劃買書讀。(書在快遞途中)

3.東野圭吾的《白夜行》

以前我不太讀懸疑推理,但架不住網友的強烈推薦這本,許多紙媒也推崇。所以,準備讀。(書已在途)

4.笑笑生的《金瓶梅》

我估計只能找到潔本,不過也可以了。這部小說堪稱名著,寫的都是色,實則是勸人戒色。

5.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

據說寫盡人生愛情的各種可能。在讀過《百年孤獨》後,我對這本也充滿期待。

6.魯迅的《阿Q正傳》

上學時曾讀過,印象不深。如今準備重拾,為了深入理解魯迅的作品。與其空喊魯迅威武,言之無物,不如讀到而有真理解。

7.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也許,我們年輕時都是堂吉訶德。都曾愚蠢地向風車發起衝鋒,在被人數落、打擊後,有人變成怨婦,有人變成沉默者。

向堂吉訶德致敬,所以要去讀它。

8.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

聽人說,想從事寫作,這本書應該讀。我把它當做一本學人物刻畫的教材。

9.王小波的《萬壽寺》

一本獲獎小說,一本天馬行空之作。我個人喜歡王小波。

10.馬里奧-普佐的《教父》

據說它是一本男人必讀書。我在看過多次《教父》的電影,領略馬龍-白蘭度的風采之後,更加希望認真讀一下這本書。

以上,就是10本準備讀的,我估計需要兩年時間才能讀完。

不知道有沒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書友推薦文學好書。


蝸牛悅讀


說實話,想讀的名著,基本都讀過了,儘管有些沒讀完或者沒讀懂,比如《追憶似水年華》。有生之年,計劃讀的書有(大多是重讀),1.《史記》文筆實在太好了。2.《資治通鑑》,隱藏的東西太多。3.《毛澤東年譜》,當代風雲變幻盡在其中。4.《西方哲學史》,近來對哲學的興趣濃了許多,哲學的源頭在西方。5.《魯迅全集》,是需要反覆咀嚼的文字。6.《瓦爾登湖》,年齡漸老,渴望簡單而充實的生活。7.汪曾祺散文,最具生活味道的文章。8.《靜靜的頓河》,除了瞭解哥薩克在大革命時代的苦難,風景描寫絕對一流。9.托爾斯泰的長篇,是瞭解俄羅斯最好的作品。10.《尤利西斯》,試試能不能看懂。


12343150567


國內

《周易》

《詩經》

《論語》

《史記》

《資冶通鑑》

巜呂氏春秋》

《紅樓夢》

《水滸傳》

《三國演義》

《西遊記》

國外

《資本論》

《國富論》

《進化論》

《理想國》

《希臘神話傳說故事》

《十日談》

《荷馬史詩》

《金枝》

《人類簡史》

《第二性》


吳新堅文化學者


愚以為,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比他的百年孤獨更適合中國讀者。故事性更強烈,不像百年孤獨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不知道作家到底想說點什麼。一個美女加白痴的女人晾曬衣服的時候忽然就平地飛昇,登仙去了。笑笑。這個情節很抓人。霍亂時期的愛情寫了一個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而且這故事是古今很多中國人信誓旦旦說過的一句話,生不能同床,死要同墳。只不過男主與女主在沒有結合的時候,不像中國故事裡的男女那樣要尋死覓活,作天作地,他和她一樣享受了自己的一生,都得到了來自異性的滋潤以及宣洩。最後天隨人願,他們的配偶都因為老病而死去了。兩個老傢伙一對舊東西居然廢物利用,結合到了一起。女主仍舊有小獸一般的青春激情,男主還有鐵棒一般的進入。(原文如此) 他們活著的時候便能夠享受床笫之歡,估計也幾番雲雨過後,必定各各偃旗息鼓,也就不必有同墳的奢望了。至少是幾十年前讀過的這兩本書,也就記得這些,掛一漏萬是肯定的,不喜勿噴。


一般般的過客


想讀的書太多了。

瞄了眼書架,裡面沒讀的書有:

1.《霍亂時期的愛情》

2.《活著為了講述》

3.《漫長的告別》

4.《國史大綱》

5.《劇本》

6.《對白》

書應該都是不錯的。但是看書如抽絲啊。

還有一部分讀了但沒讀完的書:

1.《紅樓夢》

2.《文學回憶錄》

3.《政治秩序的起源》

4.《故事》

5.《江河萬古》

6.《魚王》

這都是大部頭的書,得一點點的看,慢慢看。其中一很喜歡的是《文學回憶錄》和《故事》

還有:

7.《英國病人》

8.《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是屬於想翻就翻的睡前讀物

另外:

9.《回望》

10.《叫魂》

11.《美的歷程》

屬於我不太喜歡,看一半放棄系列




吳斯末


毛澤東選集,馬克思選集,魯迅全集,紅樓夢,全唐詩,論語,毛主席詩詞,王陽明全集,平凡的世界,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