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和《西廂記》不都是古代文學名著?為什麼說男不讀紅樓,女不讀西廂?

烏家墩子


《紅樓夢》和《西廂記》當然都是古典文學名著。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首,小說以賈府怡紅公子賈寶玉為視覺,描寫了一群不讓鬚眉的閨閣女子的人生百態,揭示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是一部規模宏大的中國古代百科全書式的文學著作。

《西廂記》是元代王實甫的古典戲劇名著,以華豔優美,富於詩意的筆觸,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丫鬟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那麼,為什麼過去有男不讀紅樓,女不讀西廂的說法呢?

一,男不讀紅樓的原因。

1、《紅樓夢》小說的男主角賈寶玉的思想與正統觀念相悖。

正統觀念是男子應該走“學而優則仕”之路,即立足讀書做官,學習仕途經濟學問,金榜題名,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光宗耀祖。

而賈寶玉稱勸他發奮讀書的是“俗物”、把追逐仕途經濟學問的叫作“祿蠹”,而終日混跡於脂粉隊裡,倚翠偎紅,吃女孩兒嘴唇上的口紅。

賈寶玉自己說:

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 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

《中國小說史略》說:

寶玉亦浙長,於外暱秦鍾蔣玉函,歸則周旋於姊妹中表以及侍兒如襲人晴雯平兒紫鵑輩之間,暱而敬之,恐拂其意,愛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矣。

冷子興說:

……將來色鬼無疑了。

判詞說:

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莫效此兒形狀”,讀了紅樓,怕是會仿效此兒形狀!

2、《紅樓夢》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難免有女兒作態之嫌。乃至學會了雲雨。

無論金玉良緣,還是木石前盟,都是少年男女之情。

無論“賈寶玉初試雲雨情”裡,“襲人無可推託的,扭捏了半日,只得和寶玉溫存了一番”真的男歡女愛也罷;還是“椿齡畫薔痴及局外”裡,金釧兒所說的 “金簪子掉在井裡頭, 有你的只是有你的”,似是而非的調情也好。也都是少年兒女之情。

看多了這些兒女之情,就是學會了成人才該有的感情,直白點說,難免也就學會了雲雨。

3、《紅樓夢》小說裡,無處不在的貪淫無恥,更是舊禮教的大忌諱。

寧國府的主子“爬灰的爬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父子共一個女人,有“聚麀之誚”。“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榮國府賈赦、賈蓉父子逼死母婢,“髒的臭的往屋裡拉”。

整個賈府的下人們也是“ “今日會酒,明日觀花,甚至聚賭嫖娼,無所不至。”

如此這般,在只看表面意思,不解其中味的情況下,這《紅樓夢》男人還讀得麼?

二,女不讀西廂的原因。

雜劇《西廂記》裡,進京趕考的張生在普救寺遊玩,偶遇暫住在寺裡的美麗嬌俏的崔鶯鶯和丫鬟紅娘。張生一見崔鶯鶯便心生愛意:

“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

張生也搬到普救寺居住,接觸頻繁,二人互生情愫。崔鶯鶯在花園美燒香,張生偷看:

隨即吟詩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
鶯鶯也隨即和了一首:“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

二人詩中都有“寂寞”二字,崔鶯鶯明顯回應了張生的追求。

此後二人經過多次幽會,終至私定終生。雖經老夫人再三阻撓,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封建時代,“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才子多情,佳人懷春。私定終生,當然不容於世人。

結論:《紅樓夢》和《西廂記》都是古代文學名著。男不讀紅樓,是因為《紅樓夢》男主角賈寶玉的思想與正統觀念讀書作官相悖,另外小說《紅樓夢》可能讓男人變得淫穢;女不讀西廂是因為避免女子受其影響與男人私下結合。當然,這是舊時代的思想觀念。


初曉兒


《紅樓夢》和《西廂記》當然都是古典文學名著。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首,小說以賈府怡紅公子賈寶玉為視覺,描寫了一群不讓鬚眉的閨閣女子的人生百態,揭示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是一部規模宏大的中國古代百科全書式的文學著作。

《西廂記》是元代王實甫的古典戲劇名著,以華豔優美,富於詩意的筆觸,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丫鬟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那麼,為什麼過去有男不讀紅樓,女不讀西廂的說法呢?

顯示所有大圖

一,男不讀紅樓的原因。

1、《紅樓夢》小說的男主角賈寶玉的思想與正統觀念相悖。

正統觀念是男子應該走“學而優則仕”之路,即立足讀書做官,學習仕途經濟學問,金榜題名,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光宗耀祖。

而賈寶玉稱勸他發奮讀書的是“俗物”、把追逐仕途經濟學問的叫作“祿蠹”,而終日混跡於脂粉隊裡,倚翠偎紅,吃女孩兒嘴唇上的口紅。

賈寶玉自己說:

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 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

《中國小說史略》說:

寶玉亦浙長,於外暱秦鍾蔣玉函,歸則周旋於姊妹中表以及侍兒如襲人晴雯平兒紫鵑輩之間,暱而敬之,恐拂其意,愛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矣。

冷子興說:

……將來色鬼無疑了。

判詞說:

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2、《紅樓夢》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難免有女兒作態之嫌。乃至學會了雲雨。

無論金玉良緣,還是木石前盟,都是少年男女之情。

無論“賈寶玉初試雲雨情”裡,“襲人無可推託的,扭捏了半日,只得和寶玉溫存了一番”真的男歡女愛也罷;還是“椿齡畫薔痴及局外”裡,金釧兒所說的 “金簪子掉在井裡頭, 有你的只是有你的”,似是而非的調情也好。也都是少年兒女之情。

看多了這些兒女之情,就是學會了成人才該有的感情,直白點說,難免也就學會了雲雨。

3、《紅樓夢》小說裡,無處不在的貪淫無恥,更是舊禮教的大忌諱。

寧國府的主子“爬灰的爬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父子共一個女人,有“聚麀之誚”。“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榮國府賈赦、賈蓉父子逼死母婢,“髒的臭的往屋裡拉”。

整個賈府的下人們也是“ “今日會酒,明日觀花,甚至聚賭嫖娼,無所不至。”

如此這般,在只看表面意思,不解其中味的情況下,這《紅樓夢》男人還讀得麼?

二,女不讀西廂的原因。

雜劇《西廂記》裡,進京趕考的張生在普救寺遊玩,偶遇暫住在寺裡的美麗嬌俏的崔鶯鶯和丫鬟紅娘。張生一見崔鶯鶯便心生愛意:

“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

張生也搬到普救寺居住,接觸頻繁,二人互生情愫。崔鶯鶯在花園美燒香,張生偷看:

隨即吟詩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

鶯鶯也隨即和了一首:“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

二人詩中都有“寂寞”二字,崔鶯鶯明顯回應了張生的追求。

此後二人經過多次幽會,終至私定終生。雖經老夫人再三阻撓,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封建時代,“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才子多情,佳人懷春。私定終生,當然不容於世人。

結論:《紅樓夢》和《西廂記》都是古代文學名著。男不讀紅樓,是因為《紅樓夢》男主角賈寶玉的思想與正統觀念讀書作官相悖,另外小說《紅樓夢》可能讓男人變得淫穢;女不讀西廂是因為避免女子受其影響與男人私下結合。當然,這是舊時代的思想觀念。



唐小扇在修行


古人說男不讀紅樓,女不讀西廂,那是古代價值觀使然。也就是說,這兩部文學名著與中國古代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嚴重的衝撞,若是讀了這樣書,會潛移默化,導致人們價值觀異化,產生一大批三觀不正的逆反分子,從而與社會期望背道而馳。這要從兩部作品中兩個男女主人翁說起。

首先說男不讀紅樓。

中國社會男女構型二千年來基本是男主外女主內,要求一個男人要有雄偉之態,霹靂之風,有齊家治國安民平天下的謀略與膽識,表現在性格內涵上要有陽剛之美,這樣的男子齊家則家興,治國則國昌,平天下則天下幸甚!為了達到這一個修養水平,首先要求男子飽讀經書,學富五車,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武則縱橫天下,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文則經邦治國,施仁義於四陲,布理智於中原。

可是,《紅樓夢》中主人翁賈寶玉離古代文化對男人標準要求相去甚遠。他生於錦繡叢中,長於女人堆裡,從小倚紅偎綠,經女人們調理,變成女人隊裡一個明星人物。他性格溫柔,覺得女人是水做的骨肉,一見女人就感覺清爽可愛,而男人卻是齷濁之物。因此一有時間便朝女人隊裡鑽,與女孩子散步,吟詩,飲酒,體現著女性化色彩,有著陰柔姿質。事實上在學業上,賈寶玉不願意讀四書五經,不願意談興邦治國之理,他對父親要他陪客坐而論道十分反感, 他喜愛讀男歡女愛的作品。他不僅性情陰柔,而且行為怪異,比如愛吃女人們化妝用的胭脂。【說明一下,古代胭脂不是現代胭脂,現在胭脂多是化學品做的,而古代胭脂卻是由紅花之類中藥材料做成,能活血養血養顏美顏,雖說是化妝品,卻是品之可口聞之芬香食之無礙的】。胭脂是閨房之物,一個男人愛吃胭脂,也說明此男有著女性化變異。

所以,賈寶玉這一個人物如果讓天下男人讀了,學了,以為師表,結果是什麼?天下男子失去陽剛之美,失去男子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歷史責任與擔當,那將是可怕的事,因為古代人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男子就要天行健,終日乾乾,充滿陽氣大氣壯氣與底氣。否則陰陽顛倒,母雞司晨,結果男將不男,國將不國,整個社會處於傾覆狀態,那才是可怕的事。就象中國國足,相比女排,陰柔得緊,上場基本是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屢戰屢敗,亞洲大小國家足球界無不以與中國國足比賽為恥辱,因為渣得不能再渣了。這樣的男人不若女排巾幗英雄。這就是這些男人是錦繡堆裡吹著呵著護著長大的,沒經過沙場的血雨腥風,你無論怎麼獎勵或怎麼鞭笞都沒用,因為骨子裡充滿陰柔,雄不起來了。

所以客觀說,古人說男不讀《紅樓夢》不是沒有道理的。

那麼女不讀《西廂記》呢?

同樣,中國古人要求女主內,要求女人陰柔,要求女人三從四德,這樣才能保持一個穩定的家庭結構社會結構。而《西廂記》主人翁鶯鶯與紅娘卻是大膽追求愛情的叛逆者,她揹著母親與一見鍾情的陌生男子花園幽會,私定終身,將女子三從四德拋棄到九霄雲外。古人認為,女子主動求偶,嚴重影響女守深閨女主陰柔基本規律,從而引發女權主義極度囂張,打擊男權主義歷史基本格局。淫亂之風一旦遍佈全國,那會導致禮不禮教不教混亂,嚴重影響社會秩序。正是因為崔鶯鶯與紅娘的叛逆性與追求愛情主導性,所以古人認為此風不可長,女人不可學,方有女不讀西廂之說。


東楚龍野虎


那個年代思想封閉守舊,《西廂記》的內容其實在那個年代是非常開放的,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和男人私相授受,違抗長輩,這類書籍肯定是不建議女人看的。而《紅樓夢》的男主人公賈寶玉從某種程度上講不思進取、無心考取功名整日沉溺於小兒女的情思中,這樣的書被男人看了肯定也會助長這種頹廢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