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師》這部電影中猶太人為什麼不裝成德國人逃亡呢?

哲愛豔


鋼琴師這部電影其實不單單是一部純粹的藝術作品,更是一部歷史史詩,電影描寫了一個來自波蘭國籍的天才少年在納粹德國的折磨下活下來,並且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家的故事,說實話最初看到這個電影有一種深深的惋惜感,因為鋼琴師的不幸,出生在那樣一個歷史時期,更因為那個被他鋼琴聲音感動的德國軍官救了他一命可是後來依然被蘇聯軍隊絞殺的場景。

電影的歷史背景其實就是二戰時期,其實熟悉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德國人為什麼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究其根本就是猶太人的經商天分使得德意志的普通百姓羨慕嫉妒並由此產生了強大的怨念,猶太人就是如今位於中東地區已經建國的以色列,這個彈丸小國雖然建國時間不長,但是其實從古至今以色列的名字就從沒有被歷史抹去過。

二戰前期的德國經濟已經衰退,那時候的德國雖然談不上民不聊生,但是當體土著居民的生活狀態確實不太好,然而相反的,同一條街道上的猶太人的生活條件遠遠優越於德國本土居民,同樣的做生意做買賣,德國人的東西一定賣不過猶太人,久而久之的貧富差距被拉大,達到了貧富懸殊的地步,所以德意志的民族仇恨就在那個時候萌生了,希特勒只不過是推動者和履行者,在他的煽風點火之下才有了後來震驚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但是其實德國人本不應該把貧窮的原因歸咎於猶太人,大家都知道,猶太人天生會做生意,為什麼呢?可能是跟他們的信仰有關,基督教,猶太民族的孩子從小就被教導要誠實守信,宗教的條條框框非但沒有束縛猶太人的經商之路,相反他們的誠信和睿智卻是一次又一次打動了全世界和他們打交道的人,所以說猶太人會賺錢的傳聞不是假的,但也不是沒原因的。

只不過被民族仇恨和貧富差距的怨念矇住了眼睛的德國人當時可不這麼想,於是在希特勒的煽動下,當時的德國全民都有這樣一種變態的想法:那就是德意志民族的血統才是唯一純正的血統,其他的民族都是下賤的,尤其是寄居在德國本土的猶太人,他們用卑賤的血液賺取高貴的德國人民的錢,這是不可容忍的。

在民族仇恨的挑撥之下,德國人開始到處搶奪猶太人的財富,那個時候的德國亂得不成樣子,二戰的爆發讓猶太人從此再無安生之所,如同羊群被打散一樣,猶太人當時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逃難,這其中就包括我國的哈爾濱和上海,奇妙的是哈爾濱和上海是歷史上少有的兩個沒有大地震的城市,猶太人常說這是上帝的保佑,未置可否。

而鋼琴師就是在那個時代經歷了一次次顛簸流離的生活,不單單是德國,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未能倖免於難,波蘭,蘇聯,法國都遭到德國民族擴張主義的洗劫。鋼琴師首先是家中慘遭納粹滅門,接著他又四處逃難,朝不保夕,餓肚子,生病,後來被抓到集中營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而其間唯一一段讓人感到溫暖的小插曲就是那位年輕的德國軍官,他被德軍空襲後廢墟中鋼琴師的鋼琴才華深深的打動,冒死一次又一次救下了鋼琴師,掩護他活了下去,後來蘇聯軍隊反攻德國,強弩之末的德國沒有了退路選擇投降,年輕軍官託人捎信給鋼琴師求他救自己一命,可最終鋼琴師到達槍斃戰犯的集中營的時候也沒能救下這位年輕的軍官。

在鋼琴師的心中,這位軍官是個矛盾的存在,他既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又是讓自己家破人亡的敵國仇人,也許沒有救下他是好事,也許會讓自己一輩子後悔,但是他也許沒有做錯。

電影《鋼琴師》的歷史背景,猶太人為什麼會被希特勒關入集中營,讓我們一同緬懷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戰爭中迎來曙光那一刻的激動和不易,希望能讓全人類牢牢記住,不要再讓戰火重燃,和平萬歲!










鄰居家的小哥哥


可能在我們看來外國人,至少歐美人都是一個樣子,可是具體的特徵細節他們卻能很容易的區分出來。而且逃亡過程中最最需要的是身份證明,不然一遇到檢查就會身份曝光。在猶太人被送去其中營之前,實行種族隔離政策,所有的猶太人被登記在冊集中到固定的街區進行封閉管理。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沒有假的身份證明逃亡以及好的逃亡路線是很困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