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對“晉商在明末通敵賣國,甚至明亡都有晉商的責任”這種說法有幾分真實性?

小小小百科全書


這種說法,是有些道理的。但是明王朝的滅亡,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當時各種因素綜合到一起的結果。


樓蘭夢


明清時,張家口有一個山西介休籍的範姓富商家族,就是靠和滿蒙地區做生意發的家。都說富不過三代,這個家族最終傳承了十幾代,後人做到了清朝的太僕寺卿,二品大員

起初范家也是介休走西口的普通商人,但是明初朱元璋對漠北用兵,實行了食鹽“開中法”。也就是商人幫助朝廷把糧食運到邊境前線,然後換取“鹽引”(食鹽特許經營許可證),可以做原本由朝廷壟斷的食鹽專賣的生意。

范家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發的家。范家逐步發現了更大的生意可做,那就是跟草原上的蒙古人做生意。蒙古人除了馬匹什麼都缺,內地的東西,鹽、茶、瓷器、絲綢、布匹、鐵器,等等,只要能運來,就有銷路。明朝對蒙古各部時打時和。無論是打是和,對於范家而言,生意卻越來越興隆。榷場貿易,就大量跑貨;邊境封鎖,就囤積居奇。

范家在張家口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做出了口碑,成為了張家口有名的“晉八大商”。范家傳到第七代範永鬥這一代的時候,歷史把他推向了風口浪尖。

範永鬥做生意非常講信義,人稱"賈於邊城,以信義著"。他是張家口跟滿蒙做生意最大的商家。他不但壟斷了當時河東、長蘆鹽業這些傳統基本盤,而且還在後金的幫助下,壟斷了東北的人參收購。

而人參是明朝宮廷流行之物。努爾哈赤也不過只擁有50道敕書,可以直接到京城貿易人參,供應遠遠趕不上市場需求。所以大量的人參通過範永鬥等晉商的渠道流入京城,範永鬥等人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但與此同時,後金反叛,需要的明朝禁運的戰略物資也就越來越多,比如鐵器、火藥、火槍;還有軍事情報等。

這些商品本身都是賺錢的門路,對於范家而言,和後金的關係自然就變得格外密切。當然范家只是張家口的“八大晉商”之首,做這些生意的,不只是範永鬥一家。還有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家賓、田生蘭、翟堂、黃永發等幾家。他們幾家也可以說壟斷了民間和後金的貿易。

1626年,“寧遠之戰”後,明朝開始對後金實施貿易封鎖,實行經濟制裁,重要戰略物資不允許流入遼東。因為此刻無論關外關內,都因為糧食歉收,餓殍遍野。關內流民四起,關外是雪災導致牲畜紛紛凍死,後金也陷入嚴重的糧食危機。

然而在這關鍵時刻,範永鬥和其他七家晉商卻認為做生意,得講誠信。依然以張家口為基地,通過各種地下渠道,向後金轉運其所需要的軍事、生活物資。

為了運送方便,還主動提供各種明軍的各種情報給皇太極,以方便自己的物資轉運。史稱“與遼左通貨財,久著信義”。其實我們更願意相信範永鬥等人是衝著鉅額的利益去的。富貴險中求,後金越是缺乏的東西,利潤就越大。

民間還流傳著一段順治進北京之後接見範永鬥等人的故事。範永鬥被任命為朝廷主持貿易事務的人,並“賜產張家口為世業”,後來又規定蒙古的貿易往來只能由山西商人經辦。

不過炒米聲明一下,這段沒有能夠在《清實錄》和《滿文老檔》中找到直接佐證。

在康熙親晚期徵準噶爾期間,范家的第九代傳人範毓馪主動上書,資源替朝廷運送軍糧,並且費用還只有朝廷運糧費用的三分之二,實際上這也是換種方式做生意。

康熙很高興有人願意為朝廷分憂,同意了范家為朝廷運送糧草。所以一直到到乾隆年間,范家就一直都是清朝對西北用兵,專門指定的運糧專業戶。

因為“力任挽輸,輾轉沙漠萬里,不勞官吏,不擾閭閻”,所運軍糧都是“剋期必至”,得到了雍正的嘉獎,被任命為太僕寺卿,用二品服。 範毓馪也成了進入《清史稿》的惟一商人。

到了乾隆晚年,范家因為替朝廷承辦“對日銅貿易,結果由於銅價走低,范家大虧,卻無脫身之計,最終累計欠戶部330 萬兩白銀。被乾隆下令滿門抄斬,傳了12世的范家,就此消亡。


炒米視角


既然說到了“晉商通敵”,那麼肯定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晉商到底要為明朝的滅亡負多大的責任呢?

現在網上對大明王朝到底是亡在哪裡的爭論很大,有的說明亡於崇禎,也有的說明亡於萬曆,也有“東林誤國、閹黨救國”的觀點,表面看起來好像是那麼回事,作為江南豪強的政治代表東林黨,阻礙閹黨徵收商稅,以致明政府兵餉不足以應付兩線作戰,以致滅亡,而魏忠賢主政的三年,平民起義還不成氣候,遼東關寧防線還算穩固,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觀點。

晉商所扮演的角色

晉商,自古有之,只是在明朝之前只是不起眼的角色罷了,在明朝時期卻成了燎原之勢,這和當初山西的商人支持朱元璋有關,當時山西的商人給朱元璋的北伐部隊送吃送喝送糧草輜重,得到的回報是一張叫鹽引的“白條”,封建時期的鹽鐵都是國家專營的,有能力的才能做分銷商。

大家可千萬別小看這鹽引,有了它,山西商人就有了販鹽的通行證,大家都知道,國家專營的鹽鐵可是牟取暴利的行業,就這樣,山西商人從國家統管的鹽業中獲得豐厚回報。從原來的不溫不火的商人,慢慢成了說話底氣很足的商人。

山西地處邊關的優勢慢慢體現出來,山西商人發跡之後,就開始做起對外的貿易,無論是草原還是東北地區,山西商人在帶來他們需要的物資後,帶走了當地的牛羊和人參獸皮,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商人的天性莫過於此,對外貿易的利潤具體有多高大家都想的到,特別是一個以物易物的交易。

大明王朝一直提防敗退漠北草原的蒙古殘餘勢力捲土重來,但沒想到東北那邊兒的韃清通古斯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東北領頭造反的努爾哈赤,原本是明朝敕封的一個小官員。

雖然努爾哈赤用十三副鎧甲就開始起兵造反了,但這些資本明顯不可能長久,而且只有大明封鎖邊關,努爾哈赤想獲得物資就更難了,這個時期的努爾哈赤在食物資短缺的境地下,是怎麼挺過來的呢?

這當然得靠外部勢力,前面說了,晉商依靠著邊境優勢,與蒙古後金等部落進行貿易,販賣中原的鐵、茶葉、火藥等,換回馬牛羊、獸皮等物資。當然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這種貿易並非完全合法,而經常是帶有走私性質,而且走私的是國家禁止對遊牧民族輸出的戰略物資,其中,鐵器,火藥等當時都是違禁品。

然而禁令依舊無法阻止以範永鬥為首的晉商走私行為,那時的東北除了熊瞎子、鹿茸、野山參多,其他重要物資幾乎沒有,努爾哈赤領導的女真人要想崛起,集合足夠強大的軍隊來對抗明朝,必須依靠大量來自中原的物資,因此努爾哈赤以及其後繼者對晉商許以重利晉商的走私活動,走私糧草鐵器並代女真銷售劫掠財物,大大改善了後金的經濟狀況,獲得的利潤是滿清劫掠大明所得的鉅額金銀。

晉商在出售物資的同時,還幫努爾哈赤的後金在內地建設情報網,把大量的山川地形和軍事情報源源不斷的送將出去,範永鬥時期的晉商基本上就跟女真人的利益捆綁到一起。

隨著後金政權的野心膨脹,他們需要的東西越來越多,鐵器、火藥、軍事情報都是重點高價收購的商品,後金政權對於范家這樣與他們長期做生意的晉商也越發倚重,後金全部的火藥、八成的糧食和超過六成的金屬由晉商提供,甚至京畿情報,細緻到每個關口的守將姓名、士兵的數量和裝備的清單,也由晉商提供,晉商們不可能不知道後金收購這麼多軍火和鐵器以及情報目的何在,但為了白花花的銀子,什麼國家大義、民族安危,都顧不得了。

總結

其實,皇權專制是明亡的根本原因,而崇禎則是明亡的現實原因,但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一個則是漏掉了重要的“晉商通敵”的問題,一個國家的滅亡,不是一個人或者某一部分人就可以導致的。

一個王朝的興衰,歸結到一個商人群體,總是勉為其難的一個藉口,但以範永鬥為代表的晉商的舉動,從商業的角度而言無可厚非,我們不能苛刻一個商人的意識能夠上升到民族大義的高度,但是這種唯利是圖,發國難財的行徑和勾當卻終究要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釘上其名,縱然後來滿清僭越中原後,晉商獲得了空前的

“皇商”地位,卻還是挽不住其衰敗的頹勢,而且依然還是需要為大明王朝的滅亡負上一些責任的。


小南史


晉商通敵叛國,資助滿清渡過糧食危機是不爭的事實,說是漢奸毫不為過


風控騎士


網上曾有一種論調說明亡於晉商,這種說法太誇張了點,但晉商在明末確實通敵,而且是毫無顧忌的通敵

山西地處華北平原北部,這裡自古便是連接蒙古高原和中原的交通要地,明代北方九邊之中,山西獨佔三鎮,分別是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是明代的邊防重地,也是明蒙貿易的關鍵地區。

(明朝九邊中山西就佔了三個)

當年明蒙貿易的重要樞紐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就是建在山西以北地區,明朝的貨物也主要通過山西輸入蒙古。

受限於地理環境,蒙古高原除了草地和沙漠,沒有其他有價值的資源,草原上物資是非常匱乏的,很多生活物品都需要與中原進行貿易。

例如草原缺乏新鮮蔬菜,遊牧民族需要喝茶來補充維生素,因此茶葉貿易就是一筆大項目。而且草原也缺鹽,販鹽也很賺錢。除此以外,鐵器也是明蒙貿易的主要商品。當然,明蒙貿易還包括很多很多商品。

總的來說,食鹽、茶葉、鐵器、火藥、糧食一直是中原地區輸入蒙古高原的幾個產品大項,由於這些物品會極大提升蒙古高原政權的實力,因此歷朝歷代對草原的貿易的監視都極為嚴格。

像是在北宋時期,北宋政府就嚴禁武器書籍和火藥出口遼國。至於鐵器,因為遼國漢化程度很深,是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中經濟科技比較發達最發達的政權之一,因此遼國的冶鐵技術是相當厲害的,不需要受到北宋的鉗制,所以北宋也不怎麼監視鐵器貿易。

不過在遼國國內是嚴禁鐵器銷往草原的,所謂“寸鐵不得北販”,以此防止草原民族坐大。只可惜這個政策到了金代基本荒廢了,說實話金朝對於草原的管轄遠不及遼朝,為日後蒙古的崛起埋了禍根。

到了明朝時,明朝與蒙古打了兩百多年的仗,最後雙方都放棄了滅掉對方的想法,尤其是蒙古在明末時早已處於分裂狀態,各部族都比較巴結明朝,希望能從明蒙貿易中獲利,而明朝政府也通過貿易牽制北方諸部,雙方基本達成了一種平衡。

(明朝政府對於邊境貿易監視極嚴,有段時間甚至連鐵鍋都不準賣給蒙古人,就是怕蒙古人拿去改成馬刀)

然而隨著後金的崛起,明蒙之間的平衡就此被打破了。

後金崛起後,明朝政府曾試圖資助蒙古察哈爾部大汗林丹汗對抗後金,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但林丹汗志大才疏,被後金打得吐血。後來隨著皇太極滅掉蒙古察哈爾部,明朝北部大部分地區與後金接壤,晉商也開始接觸後金。

1636年皇太極稱帝建立大清,清帝國正式建立,但由於常年征戰殺戮以及當時大旱的影響,清國國內出現了嚴重的糧食危機和經濟危機,對此明朝政府加緊對邊境的封鎖,防止中原的商品輸入遼東。

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許多晉商置民族大義不顧,竟然私自翻越長城與清國勾結,將大量糧食等商品通過內蒙販賣到清國,極大的緩解了清國內部的危機。

待清兵入關之後,晉商更是迅速投靠清廷,為清廷提供後勤糧食保障,因此得到清廷的信賴,其中以範永鬥為首的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八人被清政府授予對蒙貿易特權,世稱“八大皇商”。

其實早在明代晉商就以崛起了,明初為了降低軍需開支,明政府將部分原先國家壟斷的貿易開放給民間商人,以換取民間商人資助前線軍糧供給,稱“開中”。

由於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晉商便主動承擔了明政府大部分的邊境後勤保障,換取了買賣食鹽、鐵器等特權,也因此崛起為富甲天下的商人集團。

(喬家大院)

不過到了明末,出於對清國封鎖的需要,明政府嚴厲控制邊境貿易,大大影響了晉商的買賣。

按理說在國家危難之際,商人們應當為國解憂才是,可事實證明無論是南方的浙商還是北方的晉商,在面對國難之際首先還是考慮自己的利益。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晉商愣是衝破重重封鎖,將糧食、布匹等重要軍需物資賣給滿人,資敵的帽子算是戴上了。

其實不只是晉商,在清兵南下的同時,江浙一帶的商人也曾給清兵當過帶路黨,理由居然是嫌明政府的商稅太重!他們希望大清王師可以廢除這些“苛捐雜稅”。

明末由於土地兼併和自然災害等問題,農民起義層出不窮,明政府已經很難再從農民手中拿錢了,但邊關戰事不斷,打仗是需要花錢的,於是只能向商人徵稅,這立即引發了江南富商的不滿。特別是代表江南大商人利益的東林黨就極力反對朝廷“與民爭利”,要求減少甚至免除商稅。而在地方則經常出現暴力抗稅的情況,讓明朝政府頭疼不已。

面對這些帶路黨,清兵真是笑出了聲。不過當清兵佔領江南後,稅是一分都沒少,但當地的大商人卻不敢再鬧了,更沒再出現聚眾抗水的事情。

至於其中原因?清廷可沒有明廷那麼有耐心,在明朝不交稅政府也沒啥好辦法,只能定期豁免,只要多少交一點就沒啥事,而在清朝你敢不交稅試試,你當大清的軍刀是擺設嗎?

總的來說古代老百姓並沒有什麼強烈地國家概念,只有民族概念,當年各地反清也不是為了大明,而是為了一把頭髮。

例如江陰抗清事蹟,其實在清兵到來之初時江陰已經投降了,根本沒抵抗,談不上效忠大明,最後之所以降而復反是不滿清廷的剃髮令。而晉商則連剃髮都忍了,只要能發大財,誰當皇帝我都磕頭,換個髮型也無所謂。


千佛山車神


晉商在明末通敵賣國,這是真實的史實,因為晉商通敵、甚至資敵,所以才導致了明末,無論關外如何遭災,清軍總能安穩度過,不僅如此,通過晉商的資助,清軍變得越來越強大。


所以,如果說以範永鬥為代表的這群晉商要為明亡負一定的責任,並不算過分。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一起看看晉商是如何通敵助敵資敵的。

晉商起家,源於明朝建立時對朱元璋的資助

話說,在朱元璋跟元軍打的難解難分的時候,晉商以民族大義為要,無償資助了朱元璋大量的物資和錢財。朱元璋建立大明後,感念晉商對他的幫助,便給予了晉商以販賣鹽鐵的權力,要知道,在古代鹽鐵可是官營的,所以民間商人經營鹽鐵生意,那絕對是非常暴利的,就這樣,晉商逐漸發展起來了,並逐漸成為了大明國內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後來,因為晉商地處邊關,晉商逐漸開始和周邊少數民族做起了生意,其中就有清軍。晉商有經營鹽鐵生意的權利,所以囤積有大量的物資,而清軍地處冰天雪地的關外,最缺的就是物資,所以,當晉商和清軍搭上線後,在真金白銀的幫助下,雙方迅速結成了同盟。

不僅如果,為了能跟清軍做更多更大的生意,晉商不惜耗費巨資在大明國內為清軍打造了一個超強的情報網。


於是,在明末,明軍與清軍的戰鬥中,晉商不僅為清軍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同時還事無鉅細的向清軍源源不斷地輸送著大明的情報。

可以說,一無所有的清軍正是依靠著這些軍事物資和情報,從而將明軍一一擊潰的。所以,難道晉商不應該為明亡負責嗎,當然應該。

出賣祖國的人從來就不會有好下場,雖然晉商在清軍入關後,被封為了“皇商”,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為了避免晉商再次通敵,在清軍鼎定中原後,便向晉商舉起了屠刀,於是,晉商從此開始沒落。

只是到今天了我還是想不明白,金錢就有那麼大的魔力,竟然能讓晉商不惜出賣家國以謀之。

但是,不管怎麼說,晉商通敵賣國的汙點是永遠洗不掉了。


史海鉤沉


“晉商在明末通敵賣國,進而導致明亡?”像素想說這應該是“合法商人”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了!


細數明朝商人,其中要數晉商的實力最為雄厚。其實,此外晉商的崛起也並非是從明中後期才開始,而是早在朱元璋時期,因為山西的商人多次資助朱元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便投桃報李,給了晉商們“鹽引”的文書,而晉商也正是因為有了“鹽引 ”,進行合法的鹽鐵販運了。

我們要清楚,在古代鹽鐵屬於戰略物資,自漢武帝起,鹽鐵便屬於官營,因為鹽鐵的利潤實在是太高了,而晉商則是靠著這個鹽鐵的通商特權,在明朝得以迅速崛起。並在明朝取得舉足輕中的作用。



我們從晉商的發家史上來看,晉商的發展離不開明朝的支持。只不過明朝滅亡後,晉商依舊憑藉著自己在明朝所保存的家底依舊在清朝持續發展。

甚至晉商在清末慈禧、光緒西逃之際,捐了十萬兩白銀讓慈禧得以度過難關,也因為喬致庸幫助慈禧的原因,讓晉商得以在混亂的年代再上一層樓。想一想得大明恩情才得以快速發展崛起的晉商,最終報效的卻是清朝的慈禧,這說起來的確是一件極為諷刺的事。當然,彼時的大明王朝已經覆滅二百餘年,這也無可厚非。

但說晉商在明末通敵賣國,像素覺得這一說法還是有待考究的


首先
,我們根據網文所說的,晉商通敵的證據是,努爾哈赤起兵後所發佈的“七大恨”是由晉商所帶到內地,這極大的影響了明朝的民心,並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其實像素想說這一說法並沒有任何根據!

試想一下一個胡編亂造一個文書就能決定明朝的覆滅與否?如果真的有用朝廷還需要養那麼多兵馬?而且根據《明實錄》的記載,“七大恨”也並非是由晉商帶到內地的,而是東廠的太監們。



其次,晉商在明朝的所有活動都是合法的,如果非要將明朝的覆滅與晉商扯上一點關係,那唯一能說的就是晉商曾開展過東北與蒙古草原的邊市貿易活動,換取東北的牛皮等物資。從中謀取暴利。

但,說白了這是商人趨利的本性,上升不到通敵賣國吧!而且當時互通貿易的也不僅僅只是晉商,而且貿易的東西大多為絲綢等日用品,這一點在《滿文老檔》中有記載,難不成一匹絲綢就可以導致明朝的覆滅?



此外,清朝早在努爾哈赤時期便已經開礦鍊鐵了,鹽也以自給自足,根本不需要明朝提供鹽鐵一類的戰略物資,所以像素說題主所問有待考究!切莫聽之信之!


像素說


無奸不商,商人重利輕義,為了錢什麼都可以出賣。明末以範文鬥為首的八大晉商勾結滿清,出賣國家利益,為滿清走私戰略軍需品和生活用品,間接壯大了後金勢力,讓後金有挑戰明朝的勢力,後來明朝滅亡滿清就進入了中原。雖說明朝滅亡是綜合因素,可晉商勾結後金出賣國家利益確是事實,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滅亡。



晉商就是山西那邊的商人,從秦朝開始晉商就已經起來了,到了元代更是遍佈天下,到了明朝時代,由於晉商資助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允許晉商進行鹽鐵生意,鹽和鐵是國家戰略物資,不允許民間私自買賣,可晉商是朱元璋允許的,所以就有了和後金走私的條件了。山西剛好靠近東北後金那邊,晉商利用邊境優勢和後金偷偷的搞起走私貿易生意。本來努爾哈赤靠十三副盔甲起家就能幹掉明朝嗎?別說十三副,就是一千副也不不行,如果沒有別人幫助,後金不可能崛起,畢竟盔甲不是糧食,填不飽肚子怎麼打仗呢!當萬曆末年薩爾滸戰役輸給了後金後,明朝就由進攻轉入防守,邊境封鎖,不讓國內物資輸出到後金去。當時後金是缺糧,缺鐵,缺鹽,沒有這些是活不下去的,更別說打仗了,可明朝封鎖邊境你有錢也買不到啊!這時晉商出場了,晉商看到了商機,晉商代表範文鬥偷偷的見了努爾哈赤,說能通過走私為後金運來糧食,鐵器,食鹽,甚至火器,而後金只需用東北三寶,就是人參,鹿茸,貂皮進行交換。就這樣後金和晉商勾結起來了,晉商為後金走私鹽鐵糧食,甚至火器,這些都是戰略物資,明朝是禁止私人販賣的,當然日常用品也是走私起來,晉商得到東北三寶,販賣到明朝內部達官貴人,從中賺取大量銀子,後金也得到最急需的物資,迅速壯大了實力,有力量招兵買馬,對明朝更是威脅。晉商不顧國家大義,民族利益,對後金走私戰略物資,這就是叛國行為,可對商人來說,有錢賺就行,管它什麼國家大義呢!





晉商不僅對滿清輸送物資,還幫滿清在明朝內部建立情報網,大量的明朝軍事情報被滿清偷到,明朝對後金的戰爭總是輸多贏少。晉商還為滿清蒐羅技術人才,造兵器和火器的工匠,都被晉商蒐羅送去滿清了,總之晉商為了銀子,大量出賣國家利益,這就是資敵和叛國行為,大量的財富進了晉商的口袋,導致明朝的財政越發困頓,邊境守軍的軍餉都發不出,還怎麼守衛國家啊!既然晉商走私物資,明朝難道不知道嗎,錦衣衛難道是吃乾飯的?明朝是知道的,就算知道也沒辦法,這就涉及到了官商勾結的問題啦!朝廷上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和商人有聯繫,很多官員的家人就是做生意的,何況挺多學子還是商人資助他們科舉,考上了做官了,大家都是利益共同體,反正大家都是自己人,商人賺錢了,官員也就賺錢了,所以晉商通過邊境那麼不受監管肆無忌憚走私貨物,不就是官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嘛。崇禎皇帝知道又能怎樣呢,所有的官員都等到好處,畢竟人參,鹿茸,貂皮,達官貴人沒有不喜歡的,大家有好處,管它什麼出賣國家利益呢!



後來清朝入主中原,順治皇帝設宴為八大晉商慶賀,感謝他們幫助了清朝,還想封官加爵,可範文鬥等人堅決推辭,因為一旦接受了,就坐實了漢奸的罵名,其實他們就是漢奸,最後清朝封他們為皇商,壟斷鹽銅貿易。當然後來晉商也衰落了,因為清朝統治者不放心這些什麼都可以出賣的商人,哪天同樣可以出賣他們,所以堅決壓制,沒有道義的商人就是信不過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在明末時期,確實是有晉商與滿清、蒙古交易糧食,食鹽等生活物資。滿清時期的八大皇商就是因為在明末時期積極與滿清交易的商人,所以在清軍入關後被滿清封位八大皇商。

明末時期,晉商雖然有資敵的行為,最多就是起到加速明朝滅亡的作用,但是卻還沒有上升到要負擔明朝滅亡的責任。就算晉商沒有資助滿清,明朝自己還能堅持多久,明朝最後就是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然後才滅亡的。

事實上,晉商早在明初時期就有的,明初時期,明朝對於邊疆少數民族採取的是,鼓勵少數民族前來歸附,凡是前來歸附的少數民族,明朝都設立衛所,有少數民族首領為指揮官。在明朝最鼎盛時期,曾在遼東地區建立的了一百三十多個衛所。

在經濟方面,明朝也採取了貢賞和互市的政策,因為遼東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所以晉商紛紛前往交易。這時市場分為官市和民市,官市以官府為主導交易,民市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與之交易。晉商就是利用地理位置的便利所以成為了前往遼東地商人中的佼佼者。

早期,對於互市明朝也是管控極嚴,開始由於邊疆陳兵幾十萬邊疆,所以大多是運輸糧食,但是自萬曆以後,逐漸放開貿易,開始交易一些的鐵質農具。

在這樣的商業模式中,再加上明朝賜予的貢賞,所以後金得以迅速的崛起,而到了皇太極時期,則更加積極的發展對外貿易,通過兵戈的威脅強迫與朝鮮進行交易,同時亦強迫明朝邊疆的城鎮與其互通商市。

在後金或者市滿清強大的武力壓迫下,明廷和朝鮮相繼開放與邊疆市鎮,而晉商就是在此背景下與滿清交易。

所以說晉商雖有與滿清交易,有資敵之實。但是對於國家機器來說,晉商並不能夠影響國家的政治走向,只能夠隨大勢而為。起碼,明朝未滅亡時,晉商應該不敢通敵賣國,但是自北京城被攻破的時候就不排除晉商有通敵賣國了。畢竟,對於滿清來說,無非就是順著昌、逆者亡而已。事實這個時候的晉商也沒有選擇的權力了。


這個歷史很正


真實性非常高,清朝的史書檔案,縣誌都有記載的,晉商分很多時期,這裡說的是明未清初以範永鬥為首的山西商人,以張家口為基地,向蒙古,後金輸入大量糧食,鹽鐵等物資,間接助攻後金,導至明朝的滅亡,清朝後來把他們封為八大皇商。說他們是漢奸一點也沒錯。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把蒙古人趕回大漠後,在邊關建立九邊重鎮,駐紮了大量的軍隊,為解決軍隊的糧食和軍需物資問題,明朝發明了"開中法"。明朝將食鹽官營改為商人特許經營,商人把物資運到邊境,拿著軍隊給的收據跟政府換鹽引。然後把鹽販賣到全國各地。

由於販賣軍需有利可圖,一些山西人踏上了走西口的商路,這其中就有山西介休人範永斗的先祖,山西商人以張家口為基地返往返關內外,與周邊的滿蒙從事販貿活動。傳至第七代範永鬥時,範氏已成為張家口地區的大富商。時人稱其"賈於邊城,以信義著"。

努爾哈赤起兵反明後,對糧食等軍需物資的需求越來越大,努爾哈赤十分歡迎和倚重範永鬥等山西商人,大量的糧食,鐵器,火藥從關內流向後金政權,甚至各關口守將,士兵數量和裝備清單等情報也由山西商人提供。

1626年,明軍在"寧遠之戰"中大敗後金,努爾哈赤中炮不久後身亡。當時正處在小冰河期,關內外都鬧起了嚴重的旱災,赤地千里顆粒無收。明朝封鎖關隘,嚴令禁止任何人與後金貿易,希望通過經濟封鎖的手段,困死塞外苦寒之地的女真人。

春季乾旱無雨,到了冬天又是雪災,牲畜大量凍死,後金陷入嚴重的糧食危機。皇太極於次年1627年進攻朝鮮,企圖在朝鮮搶奪糧食物資。此時,陝西等地赤地千里,吃不上飯的災民聚眾造反。範永鬥等人卻突破明軍封鎖,給後金運送大批糧食物資。後金5成的商食,幾乎全部的鹽鐵火藥都是由晉商提供的,可以說一手救活了小冰河期的後金。後金稱其"與遼左通貨財,久著信義"

清軍入關後,順治沒忘為滿清入主中原建立赫赫功業的八大家,哪八大家:據道光年間《萬全縣志》記載:明未時以貿易來張家口。曰: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黃永發,王大宇,梁家賓,田生蘭,翟堂,自本朝龍興遼左,遣人來口市易者,皆此八家主之。

順治在紫禁城設宴,親自召見八大家,並賜給服飾,宴上,順治要給他們封官賞爵,八大家受寵若驚,唯恐坐實漢奸之名,竭力推辭。於是,順治便將他們封為"皇商"(籍隸內務府),範永鬥被命主持貿易事務,並"賜產張家口為世業。其餘七家,亦各有封賞。

晉商對後金的赫赫功業,是得到清朝的認可的,作為回報,八大晉商壟斷了清朝前朝的鹽,銅鐵等貿易,富甲一時,直到乾隆時期,範永鬥之孫由於進口銅貿易虧損巨大,無法交差,被乾隆抄家入獄,八大皇商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