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今年的春节档电视荧屏,依然强手如林。

在一众电视台晚会、特别节目中,拥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顶流加持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脱颖而出,显得颇为独特。

1月29日(正月初五)21:30档,节目在CCTV3、央视网、央视频、bilibili弹幕网同步播出,一夜之间弹幕刷屏,并迅速走红网络。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取自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名句,此次《国宝音乐会》以“黄河之水天上来”为主题,同时联动黄河流域沿线九省区48家文博机构,为一直“催更”、期盼《国家宝藏》第三季上新的粉丝们献上了一份新年礼物,与观众共贺新春。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黄河文化为源头活水

锻造创意化表达、定制化解读及潮流化传播

“我们是黄河的儿女,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她所滋润,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她的怀抱中孕育。”然而,我们真正了解这位母亲吗?缘此,《“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的顶层设计便立足现实需求,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黄河文化为源头活水,进行创意化表达、定制化解读及潮流化传播。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自巴颜喀拉山源头流入山东东营入海口,黄河不仅横向跨越了5464公里的壮阔征程,也纵向穿越了古今空间。在创意化表达上,《国宝音乐会》联动黄河流域9省48家文博机构在黄河流域各段取水,带领观众、粉丝直观感受48瓶黄河各段水样相连景象。事实上,在1995年央视春晚的《看看我们的母亲河》节目中,彼时的99瓶水样多半呈现出浑浊样态。25年时间过去,当48瓶黄河各段水样在音乐会现场再度呈现时,网友纷纷惊讶于原来我们的母亲河竟变的清澈许多……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在一路奔流到海的壮阔征程中,母亲河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域文化,也孕育了诸多充满魅力的“国家宝藏”。《国宝音乐会》以九件国宝重器为载体,进行定制化解读,回溯黄河流域各个地域的历史文化风情。青海的“舞蹈纹彩陶盆”绘制了人们庆祝丰收的连臂踏歌舞蹈纹饰,四川的“东汉七盘舞画像砖”记录了两千年前的乐舞艺术形式——盘鼓舞,宁夏的“石刻胡旋舞墓门”记载着风靡塞上江南的胡旋舞姿,内蒙古的“护乌桓校尉幕府图”壁画生动描绘了民族交流共容的人文风貌……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李进增所言,“黄河流域内出现的全部文明成果都是黄河文化的要素,其中文化遗存是最重要的物质载体。”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对于黄河沿线各地域民众而言,这些国宝重器不仅是探索历史文化变迁的入口,也是自身地域文化的特色名片。节目播出后,一众网友深情告白打call:“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春节郁闷的心情受到一股清流洗涤”。更有各地观众纷纷为自家“出产”的国宝留言,“自豪!看到我大内蒙”“终于,洛阳!”“有我们山西的‘陶寺土鼓’和鼓乐《黄河船夫》……”,充分印证了节目精准把握住大众的文化情感共鸣。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探索黄河前世流传,演绎文明的今生乐章。”内容上的精心编排,多种表现形式的创新表达,是《国宝音乐会》成为满足粉丝期待感、助力节目成为潮流化传播的关键因素。综合多家新媒体平台热度的数据显示,《新将进酒》《大黄河》《心应胡旋》等颇受粉丝关注。来自东方歌舞团的殷硕、孟庆旸表演的《心应胡旋》,为大众揭秘了“女扮男装”的胡旋舞,通过优美的舞姿将节目的思辨性与观赏性巧妙结合;日本陶笛演奏大师宗次郎先生,再度演绎中日合拍《大黄河》纪录片的主题曲,为音乐会注入了国际化元素;京剧大师于魁智演绎的新编摇滚版的京剧《新将进酒》,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跨界融合。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硬核知识”搭载“酷感演绎”

“先锋气质”传递“文化自信”

当优美的古风演绎与波澜壮阔的黄河产生交融碰撞时,古今之间的次元壁也被打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对黄河的最初印象,恐怕就来自于诗仙李白的《将进酒》,黄河的雄伟气魄因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表现手法而跃然纸上。事实上,从古至今“黄河百害,为富一套”的说法却从未停歇过,历朝历代对黄河水患的治理都视做头等大事。康熙、雍正两代皇帝在河南黄河岸边建造的嘉应观御制蛟龙碑便记述着对黄河的深切情感:“朕俯临寰宇、夙夜孜孜,以经国安人为念。”近三百年来,嘉应观御制蛟龙碑也持续见证着新中国继往开来、兴利除害的“治黄历史”。

节目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泥沙科学和江河治理专家王光谦,对黄河治理历史进行了“硬核科普”。从“铜头铁尾豆腐腰”“善淤、善决、善徙”到“要把黄河的事办好”,再到“七十载岁岁安澜”,一部千年治黄史被娓娓道来。来源于bilibili弹幕网对该时段弹幕关键词的抓取分析,“硬核知识”搭配“酷感演绎”成为网友普遍印象,粉丝得以更加了解母亲河的“脾气”,也对李白的诗词创作拥有了更加具象的感知。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作为国内首档并且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以文博探索为标签的文化节目,《国家宝藏》的“先锋气质”在这次新春特别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两季以来,《国家宝藏》的原创音乐BGM得到了观众粉丝的一致厚爱,网友戏称其为“大型原创音乐节目”。此次《国宝音乐会》继续锁定、放大了这一创作亮点,通过一系列相关的预热手段,让更多的观众与网友产生了强烈期待。

匠心推出的“《再看母亲河》配乐短片”“黄河版《一眼千年》MV”等在新媒体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央视新闻、瞭望、瞭望东方周刊、中国警方在线、中国青年网、观察者网等微博大号助力传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央视网等中央级媒体移动、网站等端口针对节目内容展开了详细报道;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四川日报、宁夏日报、山西日报、西安晚报等传统媒体平台持续聚焦关注;节目影响力辐射主流媒体、地方政务、环境保护、纪检监察、公安政法、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通过分析节目相关新闻报道、视频内容的网友留言评论,不难看出:“黄河文化”“胡旋舞”“汉服”“陶笛”“想去现场”等关键词体现了社会舆论对音乐会的喜爱和赞美。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以地域文化符号构建情感认同

热忱宣誓中国自信,擦亮“黄河”这张中国的世界名片

“用音乐做语言,以黄河为脉络,穿梭千年历史,奏响华彩乐章。”《国宝音乐会》将黄河流域各段的九件国宝重器与地域文化、乐舞表演勾连融汇,激发了网友对所在家乡地域的文化认同、情感共鸣。来自黄河沿线九省区的诸多媒体平台纷纷对《国宝音乐会》持续跟进报道,由此,黄河流域各段的舆论讨论热度,随着黄河走势顺流而下,汇集成了一条对黄河文化的聚焦关注链。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我们志愿守护国家宝藏,守护历史,守护黄河文明”。音乐会尾声最具仪式感的黄河流域各段水相连环节,成为整场音乐会的高潮。来自黄河流域48家文博机构的负责人,以省为聚集单位进行庄严宣誓,至此,这场时长近160分钟的音乐文化盛宴完美宣告:“黄河流域的博物馆既是黄河历史的保存者,更是黄河精神的传承人。”

《国家宝藏》顶流加持,这台音乐会在春节荧屏“乘风破浪”

有温度,探见深度;接地气,聚合人气!

《“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无愧展示民族底气、文化自信的一次有力实践!

因为黄河,中华民族生于忧患

面对黄河,中华民族从不胆怯

病疫侵袭的特殊时刻,唯愿以黄河奔涌不息的气脉

祈愿国泰民安、海晏河清!

作者:央视网Media+ 策划总监 辛树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