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上火了?

不如重新開始


如何判斷寶寶上火了?

寶寶上火的表現

1.口腔潰瘍

如果寶寶突然有一段時間吃不下飯, 一吃飯就哭,很可能是口腔潰瘍,而上火是導致口腔潰瘍的主要原因。

2.小便發黃

寶媽媽如果發現寶寶的小便偏黃,則可能是上火缺水導致的。這個時候家長們讓給孩子多喝水。

3.手心發熱

寶寶手心發熱,夜裡還經常出汗的話,多為體虛上火的表現。

4.眼屎多

早上起床後,寶寶眼屎比較多的話,飲食上火的表現。

改善措施

1.多喂寶寶喝水

體內缺水是引起上火的原因之一,所以當家長髮現寶寶有上火的表現時,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平時讓寶寶養成經常喝水的好習慣。

2.保證充足的睡眠

長期睡眠不足的人,經常熬夜,也容易導致上火。所以家長要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3.多吃獼猴桃

獼猴桃富含的維生素c量極高。經常吃獼猴桃,能有效預防口腔潰瘍。

降火食物

綠豆粥、冰糖梨水、蜂蜜水、蘋果、西瓜、火龍果等。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進入了秋季,天氣漸漸乾燥 ,寶寶一不小心就會上火 了,如何判斷寶寶們上為了,聰明的爸媽們要學會通過觀察寶寶身體的各項症狀來判斷小寶寶上火了沒~因此,當寶寶向你發出了“暗號”,各位爸爸媽媽可一定要接收住呦!

1、舌頭髮紅 —心火旺

舌頭的一些特徵,能表示寶寶身體的健康狀況,不然去看醫生時,為什麼醫生都會說“來,張嘴看看舌頭,啊~~~”所以,媽媽也可以效仿一下,如果發現寶寶小舌頭很紅,那很可能就是上火嘍!如果舌頭、舌邊發紅了,而且白天很口渴,晚上愛折騰,睡覺也不安穩,睡不好覺。那這就是上火的症狀,說明寶寶有心火。就要採取能夠幫助寶寶去火的措施。應當給寶寶多喝水,注意休息,要注意飲食的清淡,不可以吃油膩性的食物,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也可以給寶寶煮蓮子湯清一清心火。另外祛心火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茄子,家長可以蒸蒸給寶寶吃,或者素炒,總之不要用太多油就行。

2、眼屎多 —有肝火

小小的一個眼角也會說話?當然,身體是聰明的,當想要表達某種信息的時候,它們都會有某種表示,不要忽視這些"言語"哦,它們能夠用來判斷寶寶是否上火了呦~當然,新生寶寶淚腺發育不完全也會導致寶寶眼屎多,愛流淚的症狀,這個是很常見的,後期隨著寶寶的生長髮育可自愈。所以當寶寶眼屎多時,是否是上火引起的,你就要判斷下了。如果寶寶眼角有眼屎出現,媽媽先要觀察寶寶是否伴有其他症狀,比如:容易愛發脾氣,不聽話等,那這個眼屎的出現就預示著寶寶肝有火了。反之,如果寶寶單純的眼屎多,沒有鬧脾氣那就是因為寶寶淚腺發育不完全堵塞了,媽媽及時清理就好。首先,要注意作息時間,寶寶不能睡太晚,如果爸爸媽媽平時有晚睡的習慣,那麼為了寶寶,也要先把孩子哄睡,別影響了娃睡覺。其次,平時要適當想著法子讓寶寶多喝點水,對於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媽媽可以給寶寶榨些芹菜汁,紅蘿蔔汁,煮粥喝。

3、手心汗多 —虛火盛

手心是否常常有汗,溼溼的?是否涼涼的?還是說小手很乾熱?媽媽有沒有常留意寶寶的手心是怎麼樣子的?這可能也是一個暗示身體狀況的地方。如果手心是涼涼的,潮潮的,那是正常的;如果是乾熱乾熱的,晚上還出汗,那說明寶寶有虛火了。這樣的寶寶,體質較弱,不能吃寒性大的食物。可以給寶寶捏捏積,搓搓腳心,都是不錯的方法。如果情況嚴重,要及時諮詢一下醫生。

4、大便乾硬 —胃有火

觀察寶寶大便的軟硬度來判斷寶寶是否上火了,這可能大多爸爸媽媽都懂得,可是,你知道那是身體的那個部位上火了嗎?除了觀察大便,有沒有觀察寶寶拉大便時的表情。每到寶寶拉大便的時候,家長除了觀察大便的軟硬度,還要觀察寶寶的表情如何,是否拉得輕鬆順利。如果寶寶很痛苦,很費力才便出來,大便很硬,不是軟黃便的話,同時還有口臭,那就說明寶寶有胃火了。寶寶有胃火,要儘量給寶寶清理一下腸胃,可以給寶寶熬點小米粥、百合粥喝,不要讓寶寶吃太多的東西,清淡飲食。

5、嘴角有白茬脾有火

平時,媽媽也要觀察寶寶的小嘴是否有異常狀況!往往在小嘴角也有能反映身體狀況的信息,像寶寶上火的信息就蘊含在裡面了。寶寶嘴角有"白茬兒",多是寶寶口乾引起的,這說明寶寶脾有火了,需要滅火的信號!可以找一些柿餅上的柿霜給寶寶沖水喝,或是買一些楊桃給寶寶吃。要是口舌生瘡、舌苔發黃,那就趕緊給寶寶吃點相應的小中藥,趕緊滅火,不然寶寶有火了,會更淘氣,媽媽也更累心。

6、寶寶屁屁顏色深 —腸內有熱氣

媽媽平時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也應該多觀察寶寶的肛門,這可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部位,因為它的顏色是寶寶上火與否的暗示標誌。寶寶的肛門正常來說應該是粉紅色的,但是,當腸內有熱時,肛門的顏色就會呈紅色,如果顏色很深的話,媽媽要更加小心了,因為這說明寶寶的體內火很大。如果媽媽發現寶寶的肛門顏色是紅色的話,要及時調整寶寶的飲食,多給寶寶吃些祛火的蔬菜或者水果,比如西紅柿、甘蔗汁,或是喝點淡竹葉水之類的。一般可以用梨絲、白蘿蔔絲、藕絲滴上蜂蜜,沁出汁來給寶寶喝。另外,不要見寶寶上火就給太寒性的食物給他,也不要讓寶寶吃得過飽,特別是熱量高的食物,儘量不吃。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一些經驗心得,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就嘗試用數字產品幫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後也試用果很多款名為“早期閱讀”或“學字”的應用軟件,都不是十分滿意,要麼是到後期課程需要交費,要麼就是說是免費,但內置廣告頻繁,影響學習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薦了 ,【貓小帥識字】應用。讓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觸漢字,感受漢字,感受漢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培養孩子的初步語感,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興趣。後來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可以讓孩子持續學下去,並且每一個關卡還都有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鞏固先前所學內容。我們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孩子的用眼習慣。


久隱517


如何判斷孩子上火?

1、看孩子的舌頭健康的舌苔呈淡紅色,潤澤、均勻,表面有一層白白的薄苔。而如果孩子的舌頭,舌苔厚膩,出現草莓舌,地圖舌、不規則剝落等現象,就是積食、脾胃弱、有內火的表現。

2、聞一聞孩子的口氣孩子口氣重,厭食,還能聞到一股酸腐味兒的話,就是典型的積食,有胃火。

3、觀察孩子的大便寶寶大便乾燥、不成形,大便時表情痛苦、費力就是內熱重、上火的表現。

4、孩子上火的表現還有:長眼屎、肛門顏色成深紅色或暗紅色等。

當肺部有熱時,熱往上發散,不斷燻蒸咽喉,小朋友咽喉部位就會反覆出問題。感冒、咳嗽都是最常見的問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肺熱會引起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等問題。

肺熱不斷燻蒸扁桃體,會使扁桃體紅腫,如果熱一直得不到消除,就會動不動扁桃體發炎。有的小朋友肺熱就會引起腺樣體肥大,睡覺時打鼾、翻來覆去,無法入睡。

如果肝有熱,寶寶會眼屎增多,脾氣大,性子急躁,如果肝火得不到及時的控制,寶寶就會出現眼屎把眼睛糊住,眼睛紅腫等。

如果心有熱,心火旺的寶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白天特別興奮,手腳動個不停,到了晚上又特別折騰,人非常敏感,一個不如意就大哭大鬧。

如果脾胃有熱,寶寶就會口氣重,厭食,特別容易積食。動不動睡著後咳嗽,大吐特吐,吐完再發燒、厭食等。

如果腸有熱,寶寶就會小便黃,味道重,大便顏色深,乾燥,有些寶寶大便非常痛苦,要很費力才能便出來,大便像羊屎蛋蛋一樣,這都是大腸積熱導致的。

所以大多數的寶寶疾病都與內熱有關,一定要時刻留意寶寶的情況,一旦發現寶寶熱了,馬上處理,寶寶就不會發生嚴重的疾病來。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

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置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

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刺眼的小兔子


天氣乾燥很容易引起寶寶上火,這讓寶寶的健康狀況受到威脅,當寶寶上火後,家長一定要採取合理的方式呵護寶寶,下面的寶寶上火的護理誤區要遠離,不然很可能會讓寶寶的上火症狀越來越嚴重。

什麼是寶寶上火?

寶寶體質與成人不同,他們新陳代謝旺盛,生長髮育快速,中醫稱之為“純陽之體”。在正常狀態下維持著一種動態平衡,一旦有外部原因打破了這種平衡,就容易導致內熱上火。

寶寶上火的原因

1.內因:寶寶生理特徵易上火。中醫認為寶寶是“純陽之體”,體質偏熱,容易出現陽盛火旺即“上火”現象。而且寶寶腸胃處於發育階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過剩營養物質難以消化,造成食積化熱而“上火”。吸收消化及自身調節能力較弱,由於食物搭配不科學,引起“上火”。

2.外因:飲食及環境引起的上火。

a.飲食因素:過多的肉類,過濃的牛奶、過甜的飲料、零食都相當於給身體進補,這部分高蛋白質食品的攝入就是火的來源。

b.環境引起上火:如天氣炎熱潮溼,水質偏熱,易引起上火。

寶寶上火的調理

1、選擇母乳餵養:寶寶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餵養並保證充足的母乳量,因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因為母乳中含有低聚糖的濃度很高,達8-12g/升或更多,其種類多達130多種,尤其是低聚半乳糖含量最多,其次是低聚果糖,它們以短鏈糖的形式存在於腸道中,在腸道中可以快速提高有益菌的繁殖,不會讓寶寶上火。

2、注意日常飲食:平時我們對寶寶的飲食也要多注意一些,如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芹菜、萵筍、茄子、等。要忌辛辣、油膩、高熱量的食物,要注意給寶寶少吃大蔥、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肉類、巧克力以及油炸類等熱量高的食物。在做菜的時候我們可以注意一下營養搭配,對於寶寶來說更是一舉兩得。同時呢,還可以做一些去火湯之類的,比如說綠豆湯,這是我們最為常見的,還有如荸薺丸子湯、紅棗枸杞子橘皮湯等。本來上火的時候寶寶們就食慾不振,或者是飲食困難,這樣一來在飲食方面我們的寶寶就不會因上火而缺乏營養了。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且能夠幫助消化,經常性的讓孩子多吃水果,特別是應季性的水果是有利於寶寶成長髮育的。我們還可以用水果做成美味的水果沙拉來吸引孩子吃。

 

3、合理的起居作息:要培養寶寶喝白開水的習慣,補充寶寶體內所需的水分,同時也是在清理腸道,排除廢物等。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可以加一些白糖或者是果汁類的東西。在起居上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因為睡眠不夠或是睡眠質量不好,引起上火。還要注意保持室內的環境清新,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此外也要考慮勞逸結合,切不可讓孩子過度疲勞。

寶寶上火的種類

“上火”也有不同種類,只有瞭解“上火”類型才可對症下藥。

首先“上火”有外來之火和內生之火之分。

感冒時的發熱,嗓子痛都屬外生之火。而內生之火在中醫上主要分為幾種——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腎火。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心煩、口乾、盜汗、低熱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黃、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為潮熱盜汗、乾咳無痰、咽疼音啞等。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飲食量少;實火表現為口乾、上腹不適、大便乾硬。

肝火:表現為頭痛、面紅目赤、口乾咽疼、尿黃便秘、甚至吐血。

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等症狀。

再從細了劃分,這“火”還可分實火和虛火。

實火:主要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症狀主要表現在煩躁,頭痛,高熱,目赤,腹脹痛,小便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幹鼻出血等。

而虛火可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兩種病狀。

陰虛:火旺多表現為躁動不安、形體消瘦、口燥咽乾、舌紅無苔。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

 

氣虛:火旺者表現全身燥熱、畏寒怕風、身倦無力、舌淡苔薄。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甘溫除熱為原則。

寶寶上火的認識誤區

誤區1:只有夏秋兩季的氣候才容易導致“上火”

大多數成年人容易在夏秋兩季“火氣沖天”,因此年輕媽媽會認為只在容易“上火”的季節才有必要為孩子實施“滅火”。事實上,兒童的臟腑和肌膚嬌嫩,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溫差變化較顯著的時候都有可能為孩子的“上火”造成隱患。

春天,孩子容易因為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而“上火”;在夏季,水分的大量流失是造成人體“上火”的重要原因;秋季晝夜溫差尤其明顯,空氣乾燥,孩子一受涼就“上火”;冬季孩子抵抗力降到最低,“上火”更是防不勝防。

誤區2:只要注意飲食,寶寶就會防“火”於未“燃”

飲食不正常導致的消化不良和積食只是兒童“上火”的原因之一,它同“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機體”以及“外部環境擾亂導致孩子體內水分流失過多”共同構成了孩子身體的三大“火源”。因此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兒童機體引起發熱,以及氣溫變化引起脫水內熱等也會使人體產生“內火”。

誤區3:兒童腹瀉肯定是著涼了

大部分年輕媽媽發現孩子腹瀉,第一反應大都是孩子腸胃著涼了,卻忽視了有可能是“上火”引發的症狀之一。

之所以“上火”也能引起腹瀉,我們需要從“火源”本身的性質來了解。燥熱之“火”和溼熱之“火”構成了人體之“火”的兩大類別,而腹瀉主要是由於“溼熱之火”擾亂排洩系統所致,孩子身體內熱,同時由於溼氣作用不能使內熱排解暢通,導致內“火”愈旺。因此,在“祛火”的時候,不要一味單攻“燥火”,撲滅“溼熱之火”同樣重要。

誤區4:只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就能“滅火”

由於兒童的“上火”問題從未被作為炎症和病症被年輕媽媽們正確對待,因此,涼開水、水果和蔬菜常用作“以水祛火”。事實上,涼開水、水果和蔬菜只對消化和飲食紊亂造成的旺盛胃火具有效力,對於心火過旺、肝火過旺和脾火過旺的問題便會束手無策。

寶寶上火的症狀與危害

一、大便幹

【症狀】:由於寶寶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當攝入的鈣超過推薦量時,會與奶製品中的磷、酪蛋白結合,形成食積而引起寶寶上火,出現大便乾結的症狀,糞便硬結而量少,呈慄粒狀,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排便過程延長或排便困難,排便時因肛門受乾結糞便剌激出現疼痛而哭鬧。

【危害】:患上便秘的寶寶由於排便時感到疼痛,因此常常會盡可能拖延排便時間,造成大便更加乾燥,形成惡性循環。另外,便秘造成寶寶體內殘留的食物沒有及時通過大便排出,日久便在胃腸道產生毒素,形成有害物質。有害物質會降低免疫力,人體易被外界病毒所侵害。長期排便不暢,會引起以後心理上對排便的抗拒,長久形成沒有排便的習慣,將來習慣性便秘。

二、小便黃

【症狀】:觀察寶寶的小便,若發現比平時的顏色變黃,分量變少,這一症狀表明寶寶上火了。這也是體內水份缺少在尿液中的體現,需要採取措施調節。

【危害】:由於體內積火,流汗、排尿、皮膚及呼吸時水分蒸發,造成較多水分流失,這些也是造成糞便乾硬的原因。長期小便短黃,代表寶寶身體經常水分缺失,正常生理活動和身體發育必然受到影響。

三、口舌生瘡

【症狀】:身體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瘡,由於疼痛等不適的感覺,未會說話的孩子多表現為不肯吃飯,容易煩躁,不安哭鬧,甚至不願喝水。有些寶寶會不時在口腔附近用手觸動。出現以上表現,就需要檢查寶寶的口腔粘膜和舌頭是否有瘡或潰瘍。

【危害】:口舌生瘡導致孩子不肯吃飯、煩躁不安、甚至不願喝水。,使寶寶正常營養供應不足,影響身體發育。另外,口舌生瘡的這樣的症狀,不注意很容易引起口角炎,俗稱"爛嘴角"的問題。

四、睡不香

【症狀】:寶寶睡覺的時候經常出現煩躁、不安、哭鬧、易驚醒,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等等情況,寶寶若無其它病症、身體不適,就有可能是因為上火引起的體內失調而引起的睡眠障礙。

 

【危害】:睡不香導致生活作息紊亂,也使寶寶容易出現生氣、精神煩躁、脾氣急躁衝動、情緒波動等狀況,這些都容易使孩子的生理機能出現偏差,進一步加重上火問題。最終導致發育不良、抵抗力下降、病毒侵襲感冒發燒等嚴重後果,從而影響寶寶正常身心發展。

五、眼屎增多

【症狀】:有些寶寶會出現眼內分泌物增多的情況,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可見眼角有眼屎,過多時會粘住眼瞼。在排除這些眼部不潔物是由於正常胎脂分泌或者其他病變可能之後,可初步判定寶寶上火。

【危害】:眼睛分泌物(眼屎)多而不注意清潔,容易引起病菌入侵,其中一種情況是引發麥粒腫。麥粒腫俗稱針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是寶寶常見的眼病。中醫同時認為這是外感風熱毒邪過食辛辣,脾胃蘊積熱毒,熱毒上攻而致病。

六、有口氣

【症狀】:口氣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寶寶口中呼出不良氣味,表示孩子可能正在上火。寶寶不良口氣的問題,該及時判斷排除原因並採取有效措施。

【危害】:口氣常代表寶寶腸胃功能紊亂,身體的“胃火”一般與餵養不當出現積食有關。有口氣會影響到日常生活體驗,而胃火嚴重時會同步出現大便乾結等問題,形成上火的惡性循環。

寶寶上火護理的三大誤區

1.拖延用藥

很多媽媽會認為,寶寶上火很常見,並不要緊,身體自行調節一下,就自然會好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還有一些媽媽認為,"是藥三分毒",對藥敬而遠之,不能寶寶一上火就吃藥。

醫院的眾多數據顯示,許多寶寶就是延誤了對"上火"症狀的治療,導致了病情的惡化。專家指出,父母這種不重視治療、拖延用藥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寶寶抵抗力的下降,"上火"是體內潛伏的病因,容易造成體內炎症,容易引發感冒、扁桃體炎、腮腺炎等病症,寶寶"上火"問題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

2.濫用成人藥物

在生活中,上火是人們常見的病症之一。不少家長就認為,寶寶上火和大人一樣,喝些涼茶就可以好了,或者將成人吃的"去火"藥物減量,給到寶寶吃。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有損寶寶健康的做法,對寶寶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

寶寶處於生長髮育的特殊時期,各種器官、免疫系統發育不全,屬於低免疫人群,成人藥品中的部分成份不適合兒童,濫用成人藥物會傷害兒童的腸胃、肝腎,兒童必須慎用。

3.自抓中藥

有的媽媽會沿用老一輩的方法,自己抓些藥煲給小孩喝,或者根據經驗,去藥房抓藥煎。對此,專家就指出不準確定量給小孩煲涼茶喝是很不科學很危險的。

如果藥量沒有控制好可能會引起拉肚子長時間喝還可能會影響到小孩的正常發育。而且涼茶味道苦濃,小孩很難接受,強行喂灌容易使小孩掙扎,可能會使藥錨進氣管從而引起咳嗽,嚴重會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緩解寶寶上火的八種蔬菜

蔬菜一:茄子

點評:茄子性寒涼,可以清熱解毒,給易“上火“的寶寶食用時不要用油燒的方法烹飪,可以採用蒸茄子的方法。

食譜:繽紛蒸茄子

材料:茄子300g,肉餡100g,紅椒50g,黃椒50g,油、鹽、醬油、糖各適量。

做法:

1、彩椒洗淨切成小丁,茄子洗淨、去皮、切條備用。

2、茄子條碼放在盤中,入蒸鍋蒸10分鐘。

3、另起鍋,注入油,下入肉餡煸炒至變色。

4、加入醬油、糖煸炒均勻,倒入彩椒丁,煸炒均勻後加入鹽調味,關火。

5、蒸好的茄子條擠掉水分,將炒好的肉末彩椒丁澆在茄子上即可。

蔬菜二:白菜

點評:白菜性微寒,有清熱除煩,利二便的作用。

食譜:紅火蝦仁白菜

材料:白菜200g,青蝦100g,蔥10g,姜10g,料酒10ml,白糖10g,油、鹽各適量。

做法:

1、白菜洗淨斜切片備用。青蝦洗淨,剝去外衣,切成寸斷備用。

2、起油鍋,加入蔥姜爆香。

3、放入蝦仁翻炒,炒至蝦仁變色,炒出紅油後倒入少量料酒和白糖。

4、放入白菜同炒,炒至白菜稍軟後放入少量醬油繼續翻炒。

5、出鍋前放入適量鹽炒至均勻即可。

蔬菜三:芹菜

點評:芹菜性寒涼,能去肝火解肺胃鬱熱,容易“上火”的寶寶常食有益。

食譜:芹菜炒豬肝

材料:芹菜500g,豬肝300g,紅椒15g,料酒20ml,醬油20ml,糖3g,胡椒粉2g,油、鹽、蔥姜、雞精、香油、澱粉各適量。

做法:

1、芹菜洗淨切段,紅椒切絲,豬肝切片。

2、把豬肝加入糖、胡椒粉、料酒、澱粉、醬油抓拌均勻,芹菜用淡鹽水焯燙過涼。

3、炒鍋倒入橄欖油,爆香蔥姜,倒入豬肝,炒至豬肝變色、堅挺盛出備用。

4、再稍倒一點油,倒入芹菜翻炒,加入糖和鹽,加入醬油,翻炒後加入紅椒絲,再倒入炒過的豬肝。

5、淋入香油,加少許雞精,翻炒均勻關火即可。

蔬菜四:萵筍

點評:萵筍性微寒,質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點為清熱、順氣、化痰,適合肺胃有熱的寶寶食用。

食譜:蘑菇萵筍蛋湯

材料:蘑菇100g,萵筍250g,雞蛋2個,油、鹽、蔥各適量。

做法:

1、雞蛋打勻,放油炒熟,鏟碎盛出。

2、萵筍去皮,洗淨切絲。蘑菇洗淨切片。

3、鍋裡油熱,放下萵筍絲煸炒一下,待萵筍絲稍微有些發蔫,倒入開水,煮開1分鐘。

4、放入蘑菇片煮開2分鐘,放入炒好的蛋皮,煮開。

5、放點鹽,放些蔥花後即可出鍋。

蔬菜五:茭白

點評:茭白性寒涼,適合心經有熱、心煩口渴、便幹尿黃症狀的寶寶食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食譜:多彩茭白絲

材料:茭白200g,豬肉100g,青椒1個,紅椒1個,耗油1大勺,玉米澱粉1大勺,橄欖油2大勺,鹽適量。

做法:

1、茭白剝去老皮,截去老根,順著紋路豎切成粗絲。青、紅椒切絲,豬肉切絲。

2、肉絲中倒入蠔油,加入玉米澱粉,抓勻,醃製十幾分鍾。

3、鍋燒熱,放少許橄欖油,放入肉絲翻炒。

4、炒至肉絲變色,放入茭白,翻炒幾下之後,放入青、紅椒絲。

5、繼續翻炒均勻,起鍋前加少許鹽調味。

蔬菜六:蓮藕

點評:蓮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搗汁,功效是清熱生津、潤肺止咳,若與梨汁和勻同服其效更佳。

食譜:荸薺蓮藕大骨湯

材料:豬尾骨400g,蓮藕150g,荸薺100g,紅棗4個,蔥、姜、鹽、胡椒粉、雞精各適量。

做法:

1、豬骨剁塊,用清水沖洗去血水。

2、蓮藕去皮,和荸薺、大棗一起用清水浸泡。豬骨開水焯燙洗淨備用。

3、加入清水和蔥、姜、大棗、豬骨。

4、加蓋煮上15分鐘後,加入蓮藕和荸薺,再次煮開關火。

5、將材料倒入高壓鍋中,將高壓鍋內膽放入外鍋中,加蓋燜40分鐘。

 

6、然後加入鹽、雞精、胡椒粉,再次煮開即可。

蔬菜七:苦瓜

點評:苦瓜性大涼,味苦,瀉六經實火,是一味苦寒清熱食品。

食譜:燕麥苦瓜釀

材料:燕麥片80g,肉餡80g,苦瓜200g,香菇、海米、乾貝、豆瓣醬各適量。

做法:

1、香菇洗淨後用溫開水浸泡至發軟,泡髮香菇的水留著備用。

2、另一隻碗裝洗淨的乾貝,用少量的清水浸泡一會。

3、分別將香菇、海米、乾貝剁成茸。

4、肉餡、燕麥片、香菇、海米、乾貝放入容器中,加入少量豆瓣醬,然後用筷子攪拌均勻。期間將香菇水分三次倒入,在攪拌過程中要順著一個方向拌,看到有粘稠感時即可。

5、苦瓜洗淨,瀝乾水分然後對半切開,挖去瓜瓤。

6、餡料均勻的填入苦瓜容器中,入蒸鍋蒸8分鐘後,取出切成小段。苦瓜上屜蒸後會出來一些湯汁,把它們入鍋勾芡,重新淋到成品上即可。

 

蔬菜八:百合

點評: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功效,對熱病後餘熱未清,咽喉腫痛,心煩口渴諸症均有療效。

食譜:芒果百合小丸子

材料:芒果2個,糯米粉、糖桂花、百合、枸杞各適量。

做法:

1、料理機將芒果肉打成泥,倒入糯米粉,攪拌均勻,和成麵糰。

2、糯米麵團輕輕揪下一小塊面,搓成小小的圓子。

 

3、鍋中加水煮開,將泡發的百合幹放入鍋內,煮熟百合,再一個一個放入芒果圓子。

4、放入枸杞後,煮至圓子浮起,撈出。

5、將芒果小丸子、枸杞、百合盛入碗中,吃時淋上桂花蜜糖即可。


女也說


口燥咽乾、牙疼腫脹、煩躁失眠、尿少便幹……當這些症狀一個一個來拜訪寶寶的時候,媽媽們便會很確定地說,這幾天寶寶一定是“上火”了。究竟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上火有哪些表現?

有這些現象,說明寶寶上火

1、皮膚乾燥:由於寶寶肌膚稚嫩,如果讓寶寶長期呆在溼度過低的環境中,皮膚很容易變得乾澀,甚至發生皸裂,寶寶的毛髮也會因此變得乾枯無華或脫落。

2、口舌生瘡:寶寶上火後大都會出現口角糜爛、乾裂、嘴唇起皰疹、口腔黏膜及舌頭潰瘍等症狀,不肯吃,煩燥不安,甚至不願進水。

3、眼屎增多:寶寶眼內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可見眼角有眼屎,過多時會粘住眼瞼。

4、腹瀉:寶寶的消化系統比較嬌弱,一旦上火就容易發生肚子脹滿不適、腹痛、腹瀉、大便酸臭、肛門發紅等症狀。

5、大便乾結尿黃:有的寶寶上火後會引起便秘,大便硬結而量少,呈粟粒狀,排便時因肛門受乾結糞便剌激出現疼痛而哭鬧。

如果寶寶出現上火狀況後,建議寶寶家長作如下處理:

1、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含豐富營養物質和免疫抗體,寶寶出生後最好母乳餵養,可提高抵抗力,防止上火。媽媽要合理膳食,保證充足奶量。

2、選好配方奶

許多吃牛奶或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寶寶出現了“上火”症狀,人工餵養的寶寶應在營養專家的指導下選用配方奶,多喂白開水。

3、合理添加輔食

對4個月的小寶寶要適時添加輔食,6個月後,除母乳餵養,還應合理補充富含膳食纖維穀類、新鮮蔬果等,可預防上火和便秘。

4、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營養均衡的同時,培養寶寶愛吃蔬果的習慣,蔬果富含維A和C,增強免疫力,防止上火。控制零食,不要吃易上火食物。

5、保證睡眠

寶寶睡眠好,既能促進生長髮育,又可增強身體抵禦疾病的能力。因此,媽媽要保證寶寶充足的睡眠時間。

6、規律排便

幫寶寶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可以及時將體內的毒素排出來。

7、保持合適溫度和溼度

室內溫度在26℃左右,溼度在55%~60%左右,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可防止寶寶皮膚及鼻咽腔黏膜乾燥。

8、多活動

天氣好可多帶到戶外活動,促使體內積熱發散,提高抗病能力。

9、自制藥茶

可用綠豆、鮮藕、甘蔗、大白菜根、荸薺、鮮茅草根、鮮蘆葦根等熬茶,讓寶寶天天多次飲用,對預防上火有良好效果。

不管什麼奶粉都是較母乳更易上火的。喝奶粉的嬰兒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在兩次奶之間喂。

喂水量可參考以下內容:

出生第一星 30ml

第二星期 45ml

1個月後 50-60ml

3個月時 60-75ml

4個月時 70-80ml

6個月時 80-100ml

8-12個月 100-120ml

高溫天氣更應適當增加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寶寶上火需要對症下藥:

1、眼乾眼癢,眼屎多

上火症狀:睡眠不夠或是睡眠質量不好,會造成肝火上升。

防治辦法:

注意為寶寶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被子厚薄適中。可以考慮為寶寶準備一個睡袋,既能保暖又方便寶寶活動。可用夏枯草、桑葉、菊花或金銀花煮水,也熬些胡蘿蔔粥、山藥粥、菊花粥、枸杞粥、番茄雞蛋湯給寶寶食用。

2、口唇生瘡、便秘、大便乾硬

上火症狀:肉食過多、口味較重。

防治辦法:

可適當吃些性味甘平的大棗,多為寶寶準備一些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E的輔食,以養脾胃,在煲湯時也可以適當加些淮山、黨參等,健脾益氣。另外,板栗冰糖粥也不錯。

3、上呼吸道感染

上火症狀:寶寶上火咽喉乾燥,抵抗力下降。若受病毒感染,容易引發上感。

防治辦法:

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多到戶外活動。發生上感不要濫用抗生素,讓寶寶休息好,多喝白開水,飲食以素淡流質為宜。

4、口角炎

上火症狀:俗稱“爛嘴角”,多因維生素B2和鋅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細菌或真菌感染時,更易出現嘴角乾裂、糜爛,疼痛。

防治辦法:口唇發乾塗嬰兒唇膏保持溼潤,儘量告訴寶寶不要舌頭去舔口唇,更不能用髒手搔抓。吃些富含B族維生素和鋅的食物。

5、鵝口瘡

上火症狀: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見嬰幼兒口腔病,口唇舌及頰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皰疹,周圍有紅暈,破潰後形成潰瘍,有黃白色纖維素分泌物覆蓋。

防治辦法:

平時重視寶寶口腔衛生,週歲內的寶寶可用乾淨紗布蘸溫開水清洗口腔,週歲後的寶寶要學會飯後漱口。患兒可用2%~5%碳酸氫鈉液、2%硼砂溶液清洗口腔,每日3次,或用西瓜霜或錫類散噴患處。

6、百日咳

上火症狀:寶寶上火咽喉幹痛,呼吸道黏膜易受百日咳桿菌的入侵而發病。

防治辦法:

及時接種“白百破”疫苗。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或病兒家串門。一旦得了百日咳要及早看醫生,並進行隔離治療。

7、鼻出血

上火症狀:氣候乾燥、寒冷時,寶寶上火後引起鼻黏膜乾燥,會導致黏膜下小血管破裂而流鼻血。

防治辦法:

經常給寶寶剪指甲,及時給寶寶糾正摳鼻孔的壞習慣。室內可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溼器,防止室內空氣過於乾燥。每天用芝麻油塗抹寶寶鼻腔前庭部位,可防止鼻腔黏膜乾燥。

8、急性中耳炎

上火症狀:幼兒上火或感冒後,鼻涕增多,咽喉部有炎症時,鼻咽部的細菌或病毒容易通過咽鼓管侵犯中耳,引起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防治辦法:

洗頭或淋浴時不要讓水進入耳內,鼻涕增多時應壓住一側鼻孔輕輕擤,然後換另外一側。得了急性中耳炎,切忌給寶寶亂用滴耳藥,應到醫院請耳鼻喉科醫生治療。

9、急性喉炎

上火症狀:寶寶喉腔狹小,聲門下軟骨柔軟疏鬆,黏膜內血管和淋巴管豐富,一旦上火,咽喉出現炎症時易發生喉頭痙攣性水腫,進而導致喉梗阻,如不及時搶救,會因窒息而死。

防治辦法:

寶寶患感冒要及時治療,以免引發急性喉炎。發現寶寶聲音嘶啞時,切勿掉以輕心,應及早上醫院看耳鼻喉科。

分享一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歷了,寶寶今年3歲了,開始讓他識字,認字。之前都是從淘寶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

然後我下載了好多軟件讓寶寶學習,一開始是不錯,但是呢用到後面都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頓時有種坑爹的感覺。

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簡單,寶寶自己都能獨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款軟件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

而且我們家鄉口音特別重,就怕寶寶跟著學以後改不了,要是上學了帶有這種濃厚的口音,肯定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寶寶現在特別愛學習,每天下班都纏著我給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裡面的遊戲,不僅學的快,還讓我這做麻麻的人也輕鬆了很多。


阿拉啦啦啦


如何判斷寶寶上火了?

寶寶由於年齡較小,即使上火了,他們也說不明白。作為父母,就需要認真觀察,看寶寶是否存在一些上火的症狀,如尿液、大便是否異常等。然後採取針對性的措施,緩解寶寶的上火情況。


寶寶上火有哪些症狀?

如果寶寶出現尿液減少,且尿色比較黃,或大便乾澀,眼屎增多,焦躁不安,沒胃口、生口瘡等症狀,很可能是寶寶上火了。

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出現喉嚨發炎、聲音嘶啞和發燒等問題,需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使情況更糟糕。

寶寶上火了,家長該怎麼辦?


大多數寶寶上火是因為飲水不足,家長可以為寶寶準備一個水杯,沒事就讓孩子喝兩口,多為寶寶補充點水分。

寶寶上火時,家長應適當為孩子減少衣物,孩子穿的衣物比大人多一件就可以了,過熱的話也容易引發寶寶上火。

家長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如菊花晶等,適當給孩子吃一些,除掉體內的虛火。

家長不應該給寶寶吃辛辣的食物,平常的飲食應清淡、種類豐富、營養豐盛、易於消化吸收等等。

奶粉餵養的寶寶,如果衝調過濃、頻繁餵養、過度補充微量元素等,都會加重腸胃負擔,造成大便乾硬,容易便秘。家長應採取正確的方式喂寶寶喝奶粉,而不是覺得奶粉質量不好。


秋季寶寶容易上火,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湯水,飲食不宜過幹,以免誘發咽喉不適,造成上火症狀。


倆寶娜媽mn


1、眼角有眼屎——肝火

  眼角眼屎的出現,說明寶寶有肝火,這時候寶寶可能會容易發脾氣、脾氣急、不聽話。

  滅火對策:可以榨些芹菜汁給寶寶喝或者將芹菜煮粥喝;還可以吃一些酸味食物補肝陰,平衡陰陽,例如葡萄、火龍果、梨等等;同時要注意作息時間,不能太晚入睡。

  2、舌頭髮紅——心火

  如果寶寶舌頭、舌邊發紅,說明寶寶有心火。這時候寶寶通常白天很愛口渴,晚上睡覺愛折騰、不安穩,往往很難睡好覺。

  滅火對策:祛心火的食物很多,比如夏天的鮮蓮子,可以直接給孩子吃。另外,茭白和茄子也可以降心火,最好是素炒、清蒸,不可過於油膩。

  3、嘴角泛白——脾火

  寶寶有時嘴角會有些“白茬兒”,這是由於寶寶口內乾燥引起的,說明寶寶有脾火。

  滅火對策:寶寶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還可以買一些楊桃、枇杷、苦瓜等給寶寶吃。如果口舌生瘡、舌苔發黃,需及時就醫處理,給寶寶吃些相應的藥物。

  4、肛門顏色變深——體火

  正常寶寶的肛門應該是粉紅色的,但當腸內有熱時,肛門的顏色就會呈紅色。如果顏色很深的話,媽媽可要注意了,這說明寶寶體內的火很大。

  滅火對策:及時調整寶寶的飲食,給寶寶吃些祛火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紅柿、甘蔗汁,或是喝點淡竹葉水、淡藤茶等。另外,還可以用梨絲、白蘿蔔絲、藕絲滴上蜂蜜,沁出汁來給寶寶服用,十分有效果。注意不要讓寶寶吃得過飽,特別是不吃熱量高的食物。

  5、大便變硬——胃火

  如果寶寶大便痛苦且很硬,不是軟黃便性狀,同時還伴有口臭,說明寶寶有胃火。

  滅火對策:儘量給寶寶清理一下腸胃,不要再給寶寶吃很多食物,尤其是不愛消化且油膩的食物。飲食宜清淡易於消化,可以喝點小米粥、綠豆百合粥等。 6、手心乾熱——虛火

  如果寶寶手心是涼涼的、潮潮的,則是正常的;如果是乾熱乾熱的,晚上還容易出汗,說明寶寶有虛火。這樣的寶寶體質較弱,不能吃寒性較大的食物。

  滅火對策:媽媽可以給寶寶捏捏脊,搓搓腳心,適當做些小兒推拿。如果情況嚴重,還是要及時諮詢一下醫生。

  寶寶上火怎麼辦

  1、選擇母乳餵養。寶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餵養並保證充足的母乳量,因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因為母乳中含有低聚糖的濃度很高,達8-12g/升或更多,其種類多達130多種,尤其是低聚半乳糖含量最多,其次是低聚果糖,它們以短鏈糖的形式存在於腸道中,在腸道中可以快速提高有益菌的繁殖,不會讓寶寶上火。

  2、注意日常飲食。飲食清淡,營養搭配,多吃水果,適當吃一下火的食品。媽媽平時對寶寶的飲食也要多注意一些,如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芹菜、萵筍、茄子、等。要忌辛辣、油膩、高熱量的食物,要注意給寶寶少吃大蔥、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肉類、巧克力以及油炸類等熱量高的食物。在做菜的時候我們可以注意一下營養搭配,對於寶寶來說更是一舉兩得。還可以做一些去火湯之類的,比如說綠豆湯。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且能夠幫助消化,經常性的讓孩子多吃水果,特別是應季性的水果是有利於寶寶成長髮育的,還可以用水果做成美味的水果沙拉來吸引孩子吃。

  3、培養寶寶喝白開水的習慣。補充寶寶體內所需的水分,同時也是在清理腸道,排除廢物等。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可以加一些白糖或者是果汁類的東西。

  4、合理的起居作息。在起居上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睡眠不夠或是睡眠質量不好,會引起上火。

  5、注意保持室內的環境清新,讓寶寶保持愉快的心情。也要考慮勞逸結合,切不可讓寶寶過度疲勞。

關於上火的3個誤區,你中了幾個?

  1、只要注意飲食,則能防止“引火上身”。

  由於媽媽們對於寶寶的上火問題認識不夠,很難將其作為炎症和病症對待,因此,很多媽媽會“以水祛火”。事實上,涼開水、水果和蔬菜只對消化和飲食紊亂造成的旺盛胃火具有效力,對於心火過旺、肝火過旺和脾火過旺的問題有時往往效果甚微。

  飲食不當會導致消化不良和積食,是孩子“上火”的原因之一。同時,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孩子機體引起發熱,以及由於外界氣溫變化引起的水分流失,導致脫水內熱等原因也會使孩子產生“內火”。

  2、寶寶腹瀉是著涼或吃壞東西

  媽媽發現寶寶腹瀉,第一反應大多是腸胃著涼或是吃壞東西,然而卻忽視了有可能是“上火”引發的症狀之一。“燥熱之火”和“溼熱之火”構成了“人體之火”的兩大類別,而腹瀉主要是由於“溼熱之火”擾亂排洩系統所致。當孩子身體內熱時,由於溼氣作用不能使內熱排解暢通,導致“內火”愈旺。因此,不要一味單攻“燥熱之火”,撲滅“溼熱之火”同等重要。

  3、只有氣候乾燥才易導致上火事實上,兒童的內臟器官和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一年當中所有溫差變化較顯著時,都有可能為孩子“上火”埋下隱患。春天的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寶寶易“上火”;夏天水分的大量流失可造成寶寶“上火”;秋天晝夜溫差明顯且空氣乾燥,寶寶一受涼就“上火”;冬季寶寶抵抗力較差,“上火”更加防不勝防

  





宇姐184195306


寶寶小的時候如果有一些不舒服可能也不會表達,那麼照顧寶貝的家長要注意觀察寶貝的症狀來幫助判斷病情。

原因分析

寶寶上火一般有一下症狀:

1、有眼屎,且呈黏黏的黃色狀。

2、寶寶的舌苔比較厚,舌頭有些發紅。

3、小便呈黃色,大便比較費力。

舉措建議

1、注意按時休息,不能睡太晚。

2、想辦法讓寶貝多喝水,還可以榨一些芹菜汁、苦瓜汁、胡蘿蔔汁等給寶貝喝。

3、寶貝平時的膳食不可以太油膩、太辛辣。



大菲育兒經分享


寶寶上火的問題可大可小,嚴重的已經到了影響飲食、睡眠和學習的情況了。首先要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上火,然後再根據情況調整寶寶是生活方式。我家寶貝就是一個小火娃,不過我有去火秘招——衍生鉑金小兒火怕怕,清熱又健康!這是以“藥食同源”為理念,精選梔子、蒲公英、山楂、桑葉、茯苓、金銀花、桔紅、山藥、荷葉、益智仁、玉竹等多種草本食材精華,助力孩子身體棒棒不上火!


獨孤九劍


首先第一:寶寶流鼻血 ,是上火的表現 ,尤其是男寶寶,火氣大。第二寶寶說話聲音嘶啞,有可能是嗓子疼,上火導致咽充血,咽紅,甚至發展為扁桃體炎,當然不排除寶寶是哭的喊的聲音嘶啞。第 三 大便乾燥 ,嗯嗯 , 沒有好好喝水。 所以發發現寶寶上火了不要著急,多喝點水,摸摸寶寶的背背有沒有出汗,出汗的話及時擦乾,避免著涼。穿的太多,就脫了吧。房間定時開窗通風,保持房間溫溼度適宜。這樣寶寶也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