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俄羅斯前副總理涅姆佐夫遇刺身亡,到底是怎麼回事?

福垊


鮑里斯·葉菲莫維奇·涅姆佐夫(俄語:Борис Ефимович Немцов,1959年10月9日-2015年2月27日),俄羅斯政治家,右翼力量聯盟創始人之一,曾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

2015年2月27日在莫斯科被刺客刺殺,身中四彈,當場死亡。2017年7月13日,俄羅斯一家法院就俄前副總理涅姆佐夫遇害案作出宣判,5名被告分別被判處11到20年有期徒刑。


讀書是福


2015年2月27日夜晚,依然寒冷的俄羅斯街頭,在距離克里姆林宮不遠的莫斯科河橋上,一位身材頎長,黑髮微卷,長著一張娃娃臉的中年男子,正親密地挽著一位身材火辣,金髮碧眼的美女信步而來,兩人親密地低聲交談著,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

此時,一輛白色轎車在兩人身後悄然駛來,從半搖的車窗裡伸出了一支槍,對準了男子連開數槍,男子應聲倒地,鮮血頓時噴湧而出,當即殞命。男子身邊的妙齡少女嚇得癱坐在地,面色煞白失聲痛哭。槍聲驚動了周圍的人群,人們隨即聚攏過來,有人拔通了警察電話。

刺耳的警笛聲和救護車的呼嘯聲,劃破了克里姆林宮上空的平靜,警察迅速趕來查看情況。面對躺在冰冷地上的男人屍體,救護人員發現他身中4槍,其中有一槍直接命中心臟,醫生也無能為力,宣佈其死亡。

警方隨後展開了現場勘查,發現死者竟然是涅姆佐夫,身旁的女人是他的女伴,23歲的烏克蘭模特安娜•杜麗茨卡婭。兩人剛剛吃完宵夜步行回家,不料在途經莫斯科河大橋時,兇手突然從身後開槍。警察稱,兇手一共開了7槍,有4槍射中了涅姆佐夫,造成他當場死亡,兇手則駕車逃去。

(涅姆佐夫舊照)

那麼,涅姆佐夫社何許人也?他為什麼遭到暗殺呢?

涅姆佐夫1959年出生於俄羅斯索契,父親是個公務員,母親是一位醫生。後來,因為父母的工作需要,涅姆佐夫全家搬到了下諾夫戈羅德市。

1981年,涅姆佐夫從高爾基大學無線電物理專業畢業,留校擔任教員。但心懷大志的涅姆佐夫不甘心一輩子教書,他對政治很有興趣,總想著有一天能在蘇聯政壇中擁有一席之地。1986年,涅姆佐夫初次涉足政壇,他成功組織了一次反對修建核電站的活動,從而讓自己在政治活動中嶄露頭角。

1990年,隨著涅姆佐夫的名頭越來越響亮,他成功地當選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代表。“8.19”事件後,涅姆佐夫迅速地靠攏了葉利欽,大力支持葉利欽的倡議,率先在下諾夫戈羅德州執行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得到葉利欽的賞識,成為葉利欽駐下諾夫哥羅德州代表。

蘇聯解體後,涅姆佐夫擔任了下諾夫戈羅德州州長一職長達6年,從此和葉利欽結下了不解之緣。葉利欽非常欣賞涅姆佐夫的才華,涅姆佐夫也時常和葉利欽保持通話狀態,兩人過從甚密。

1997年,葉利欽任命涅姆佐夫為第一副總理。雖然上任後的涅姆佐夫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些改革,比如整頓公車,整頓寡頭壟斷的大企業,整頓公用住房等等,但由於牽涉眾多利益集團,特別是損傷了俄政府高層既得利益,涅姆佐夫的改革以失敗告終。

1998年,涅姆佐夫黯然下臺,被任命為地方自治委員會副主席。

(葉利欽舊照)

其實,葉利欽曾打算將涅姆佐夫作為接班人進行培養,但其後,涅姆佐夫沒有取得預期的政績,讓葉利欽對他失去了信心。因此,在2000年的時候,強人普京成為了俄羅斯總統。

其後,涅姆佐夫一直活躍於俄羅斯政壇,以批評普京,抨擊普京的內政外交政策聞名,俄羅斯民眾稱他為“普京的批評者”。涅姆佐夫特別對普京的烏克蘭政策極為不滿,曾組織多次示威遊行活動。2012年6月,涅姆佐夫當選為俄羅斯人民自由黨聯合主席,成為最大的反對黨領袖。

涅姆佐夫遇刺後,由於其身份特殊,一時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普京本人也身處巨大壓力中。甚至有人猜測,涅姆佐夫被刺案的背後,有俄羅斯當局的影子。

普京為了自證清白,唯一的方法就是儘快抓到兇手,將真相大白於天下,以堵住國內甚至西方人的嘴。隨後他責成內務部和安全局負責人組成專案組,迅速展開案件調查,抓捕行刺者。同時強調:“這起殘忍的謀殺案具有僱兇殺人的一切特點,挑釁意味濃厚。”

調查人員隨後找到了兇手作案時乘坐的白色拉達汽車,提取到了包括兇手DNA等大量有價值的線索,並抓住了兩名嫌疑人:來自高加索地區的紹爾·達達耶夫和安佐爾·庫巴舍夫。

經過長時間的審判,2017年7月,俄羅斯一家法院判處了包括達達耶夫在內的5名被告11年到20年的有期徒刑。

(普京舊照)

相比於何人刺殺了涅姆佐夫,人們似乎更關心涅姆佐夫為什麼遭到槍殺?

有人說,涅姆佐夫案是一起政治謀殺,理由是涅姆佐夫生前曾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又是普京的政敵,是反對普京政府的急先鋒。而且從作案的手段和過程來看,這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暗殺行動,背後自有其政治背景。

但是,將矛頭和髒水全部指向普京,似乎也說不通。

一來普京政府缺乏刺殺涅姆佐夫的理由。涅姆佐夫是反對黨領袖不錯,但他對普京的執政毫無危險,用克里姆林宮發言人的話來說,“涅姆佐夫遇刺前的政治地位,還不配享有被普京政府暗殺的待遇”。

二來作為克格勃出身的普京,即使要對涅姆佐夫下手,難道他會選擇距離克林姆宮僅僅200米的地方?而且還採取當眾槍擊的方式,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有人又說,涅姆佐夫案是一起宗教謀殺。因為達達耶夫是一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刺殺涅姆佐夫的原因,是無法忍受他多次對伊斯蘭教進行詆譭。

直到現在為止,儘管射殺涅姆佐夫的兇手已經抓獲,但真相似乎並未揭開,多半又會成為一件無頭公案。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經常讓普京難堪的男人叫涅姆佐夫,他是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被殺的最高級別官員,至今還是一段懸案。

2015年2月28日凌晨,涅姆佐夫和他的嫩模情人安娜,吃完夜宵後準備步行回家。

當經過莫斯科河的一座橋時,突然駛來一輛白色轎車,有人從背後朝涅姆佐夫連開七槍,其中一顆子彈正中心臟,涅姆佐夫當場身亡。

涅姆佐夫是俄羅斯知名的反對派,曾多次公開批評普京,並聲稱“普京瘋狂的烏克蘭戰爭政策,讓俄羅斯陷入了經濟危機!”

涅姆佐夫的身份非常特殊,蘇聯剛解體時,他被任命為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主導俄羅斯經濟改革,曾一度被葉利欽視為接班人。

後來因政策過於激進得罪了寡頭們,於是被趕下了臺,由普京接替其職位。

普京執掌俄羅斯後,涅姆佐夫曾出任過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的顧問,而後回到俄羅斯就成了大名鼎鼎的反對派領袖,曾多次組織大規模示威遊行,有人懷疑他有親美傾向。

涅姆佐夫被殺一週後,俄羅斯當局宣佈抓獲兩名嫌疑犯。據兇手交代,他們來自北高加索,因仇恨涅姆佐夫的言論而動了殺機。

不過民粹主義暴徒行兇的解釋,很多俄羅斯民眾並不認同。涅姆佐夫生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自己可能會被普京殺害,因為他指責了普京發動了烏克蘭戰爭。

正是涅姆佐夫曾有這樣的預測,所以令人有諸多猜測。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就公開宣稱,是俄當局殺害了涅姆佐夫。


不過這種說法遭到了俄羅斯當局的駁斥,普京發言人佩斯科夫直言,涅姆佐夫的身份還威脅不到總統,他在俄羅斯並不受歡迎。

這種解釋也有一定的道理,憑普京的聲望及地位,沒必要採取這種過激手段。再說如果是俄安全部門所為,有很多辦法讓涅姆佐夫消失,也沒必要非得在克里姆林宮外下手。

不過也有人懷疑涅姆佐夫的死與美國中情局有關,目的就是在俄羅斯樹立一位“烈士”,製造社會矛盾及抹黑普京政府。

但這些都是猜測,均沒有實際證據。目前涅姆佐夫的死,俄羅斯當局已有定論。反對派除了每年舉行遊行示威討“公道”外,別無他法。



花木童說史


2015年2月的最後一天,俄羅斯前總理涅姆佐夫陳屍莫斯科河大橋。當時,他正與他的情人在大橋上散步,突然衝突一夥人開槍射殺了涅姆佐夫,殺手共射出7發子彈,4發擊中涅姆佐夫,其中1發命中心臟,事後兇手乘坐白色轎車揚長而去,

此事在俄羅斯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是涅姆佐夫並不是一個平凡的人物,他是俄羅斯前總理、反對派領導人。

1991年,當年只有31歲的涅姆佐夫當選諾夫哥羅德州州長,當時涅姆佐夫年輕有為,很快就將諾夫哥羅德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併成為國家典範。1997年,只有37歲的涅姆佐夫被總統葉利欽任命為副總理,也是當時俄羅斯最年輕的副總理。因為工作出色,葉利欽甚至將他定為他的接班人。正當年輕的涅姆佐夫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他不幸觸犯了俄羅斯諱莫如深的寡頭利益,最終,寡頭們在1998年金融危機中將涅姆佐夫趕下臺,從此以後他就失去了和普京競爭的資格,開始成為普京的對手。2003年,涅姆佐夫正式成為反對派領導人,和普京徹底走上了對立面。

2005~2006年他擔任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的顧問,因為這層關係,他非常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外交政策。2007年時他被提名總統候選人,但自知不是普京對手的他沒有參加總統選舉。

涅姆佐夫身份非常特殊,和美國、烏克蘭等俄羅斯敵對國關係都十分密切,他和美國總統克林頓、奧巴馬關係都十分不錯,因此,他的死受到了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他們把這起暗殺普遍定義為一場政治暗殺,而所有的矛頭都是指向了普京。

涅姆佐夫遭暗殺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涅姆佐夫被殺是“令人髮指的罪行”。普京對此也表示,完全無法接受,將徹查此事。經過最後調查,俄羅斯當局逮捕了參與暗殺的5個人,其中直接殺害涅姆佐夫的兇手被判20年監禁,其他參與者被判處11年監禁。但事件幕後的真兇並未浮出水面。

這裡面雖然普京有很大的嫌疑,但顯然普京並不是真正的幕後操縱者,以當時普京的地位和支持率,在俄羅斯猶如日中天,完全沒有必要通過暗殺這種手段來打壓政治對手。反而,這次事件讓普京背上了暗殺者和獨裁者的名號,對普京完美的形象是一種抹黑。

而這就是幕後真兇想要達成的目的,他們之所以暗殺涅姆佐夫就是為了激化普京和反對派的矛盾, 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反對派走上街頭,反對政府。果然,事發後不久,俄羅斯就爆發了反對派組織的遊行示威活動,數萬人走到

涅姆佐夫遇害的大橋,一些示威者手舉涅姆佐夫的照片,寫著“英雄不死”,還有人要求總統普京下臺。

對此,美國和烏克蘭也從中進行添油加醋,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都表示對俄羅斯政府的懷疑。但凡是有美國插手的事情,我們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美國在自導自演方面的本事以無人能夠企及,因此,美國不發言,我們就認為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但只要美國插手了,我們知道肯定是美國參與其中了,至於是不是美國買兇殺人,我們對此保留充分的懷疑態度。


大國縱橫


2015年2月28日凌晨,俄羅斯前副總理涅姆佐夫在莫斯科中心一大橋上遭到暗殺,身中四彈,頃刻間死於非命,享年56歲。

與他同行的年輕女子很快消失了。

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被槍殺,噩耗很快驚動了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普京當即簽署緊急命令——務必24小時捉住兇手。

普京曾是克格勃特工,有16年的特務生涯,他知道24小時是破案的最佳時機。

克格勃果然是世界上頂級的情報機關,工作效率相當高效,在24小時之內鎖定了六位嫌疑人。

經過審問,確定其中五位是兇手,這五位嫌疑人承認暗殺是他們乾的,這五位殺手都是車臣叛亂分子。

(涅姆佐夫被槍殺大橋上)

然而,當官方公佈這些信息後,俄羅斯一些反對派人士根本不接受這個調查結果,一致認為暗殺背後另有黑手,這個黑手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脫不了干係。

問題來了,俄羅斯前副總理的死為何非要與總統普京扯上關係呢?

原來涅姆佐夫是俄羅斯反動派領袖,曾是普京競選總統時的最大對手,後來主動放棄了競爭,後出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

涅姆佐夫上任後,他的一些政治主張和強硬的普京相悖。比如他反對普京對烏克蘭戰爭,並且發起了多次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

就在涅姆佐夫遇害前,他曾在推特上流露出普京早晚讓他死的意思。

涅姆佐夫遇害的時間也頗令人懷疑,因為在之後的第三天,他將發起更大的一次示威遊行:他指責索契冬奧會上俄羅斯政府大肆投入,浪費無度,並列出了許多供普京享用的國有建築、直升機和飛機……

(俄羅斯總統普京)

民間尚有“假如一個人被害,首先懷疑的是和這人有過節”的人所為。這也是官方發佈調查結果後,反對派不認同結果,要求政府繼續調查真相,儘管五位車臣叛亂分子已經承認是他們乾的。

轉眼4年過去了,所謂的真相依然沒有浮出水面,反對派在涅姆佐夫紀念日依然示威遊行,但有卵用?

我的看法是:涅姆佐夫之死和普京沒有任何干系,普京恨他不假,但在普京看來,涅姆佐夫根本成不了氣候,反對普京無非為他自己帶來些選票罷了。

普京是有些強硬和獨裁,但他都是為了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人民大多數擁護普京。

普京曾做過16年的特工,像這種很明顯懷疑到自己頭上的蠢事他不會幹。

關鍵是殺了涅姆佐夫還會出現別的反對領袖,難道普京能殺絕嗎?

再者說了,殺涅姆佐夫對普京沒有特別好處,反而會引火上身。

(涅姆佐夫)

涅姆佐夫被殺和民國時期的“暗殺宋教仁”疑案十分相似。宋教仁反對袁世凱獨裁,宋教仁被暗殺有人懷疑是袁世凱所為。

我認為和老袁沒任何關係,他不會這樣低智商派人暗殺政治對手,因為人們首先會懷疑到自己。殺宋教仁另有其人,只不過讓老袁背了黑鍋。

普京才不想背黑鍋呢?我倒覺得是美國人玩的陰謀詭計,美國人派殺手暗殺普京的政敵,目的是讓反對派推翻普京政府,可是沒想到克格勃很快抓到了兇手,在兇手承認的情況依然混淆是非,支持反對派遊行示威甚至暴亂。

講真美國是世界上的攪屎棍,輸出暴力,唯恐天下不亂。

(涅姆佐夫和23歲的情人)

最後一句話:令人感嘆的是,涅姆佐夫當時身邊消失的年輕女人是他23歲的情人——烏克蘭模特安娜。

俄羅斯警方調查她和暗殺沒有任何關係,令人奇怪的是,她拒絕出席涅姆佐夫的葬禮,並不準媒體報道她的名字和行蹤。倒是涅姆佐夫的前妻在葬禮上哭得死去活來,不知道九泉之下的涅姆佐夫做何感想?

(涅姆佐夫和前妻)


秉燭讀春秋


用CNN的評價來說“我們不知道兇手是誰,也不知道兇手殺人的動機是什麼。”關於俄羅斯前副總理鮑里斯·葉菲莫維奇·涅姆佐夫(Борис Ефимович Немцов)的死,由於涅姆佐夫的身份特殊,這是一個敏感的政治問題,背後牽扯著敏感的政治人物,因此有很多關於涅姆佐夫死亡的陰謀論,很多人都往“政治陰謀”的方向去猜!

涅姆佐夫是俄羅斯響噹噹的人物,涅姆佐夫有很多身份,第一,涅姆佐夫是俄羅斯的政治家。1959年10月9日,涅姆佐夫降生在俄羅斯索契。涅姆佐夫的家庭條件非常不錯,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醫生,生活無憂。涅姆佐夫是一個學霸,大學就讀於高爾基國立大學,而且是該校的副博士。1990年,30歲的涅姆佐夫已經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代表,已經開始涉及政治,為後來被任命為俄羅斯副總理打下了基礎。

第二,涅姆佐夫和普京一樣,都是葉利欽的接班人選之一。涅姆佐夫和葉利欽的關係比普京和葉利欽的關係好,涅姆佐夫才是葉利欽的親信,在葉利欽的提點下,涅姆佐夫被任命俄聯邦總統葉利欽駐下諾夫哥羅德州代表,被任命為下諾夫哥羅德州的辦公室主任,被任命為下諾夫哥羅德州的州長。當葉利欽急於挑選接班人的時候,涅姆佐夫被任命為俄羅斯的副總理、第一副總理。論交情,葉利欽和涅姆佐夫認識的時間最長,但是葉利欽不相信涅姆佐夫可以治理好俄羅斯。

涅姆佐夫的運氣不好,本來有機會成為葉利欽的接班人,有機會當俄羅斯總統,卻因為自己的政治失誤,得罪了不該得罪的,被普京後來者居上。葉利欽沒有選上涅姆佐夫,最後才任命普京擔任俄羅斯副總理、俄羅斯第一副總理,普京經住了考驗,完美解決車臣問題,葉利欽如獲至寶,把俄羅斯的最高權利交給了普京,把俄羅斯的核按鈕交給了普京!

第三,涅姆佐夫是普京的政敵,是俄羅斯知名的普京反對者,世人對涅姆佐夫的評價就是“普京的批評者”。因為反對普京,涅姆佐夫組建了很多反對派組織,反對普京捲入烏克蘭危機,要求普京為俄羅斯的經濟惡化負責,批評俄羅斯的各種腐敗現象,組織過很多次反對普京執政的示威遊行,還因此被捕入獄。

2015年2月27日,23歲的模特安娜-杜利茨卡婭和涅姆佐夫共進晚餐,然後在河邊散步,一名槍手突然向涅姆佐夫射擊,55歲的涅姆佐夫身中4槍,倒在血泊之中,當場喪命,23歲的模特安娜-杜利茨卡婭親眼目睹了這起槍殺案!由於涅姆佐夫有以上三種身份,又在反對俄羅斯捲入烏克蘭危機遊行前夕,又在克里姆林宮附近,此案變得非常敏感,不同尋常,對於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來說,這就是一個“大麻煩”,普京也強調,這是一個“暗殺陰謀”!

涅姆佐夫的死對普京非常不利,普京為了避嫌,親自下令成立專門小組調查此案,將兇手繩之以法。2017年7㛑13日,涅姆佐夫被槍殺一案正式結案,殺害涅姆佐夫的槍殺達達耶夫被判處20年的有期徒刑,此案也算是對涅姆佐夫和眾人有個交代!


老鱷魚觀天下


首先必須要承認兩點。第一是涅姆佐夫死於政治暗殺。第二是這個案件永遠無法有真相。除非那個人去世或者失敗下臺,否則真相的暴露很難。政治暗殺是一個國家最“骯髒”事情,一個安定,法制的國家是無法出現這樣的事情。應該說,在當今時代,政治暗殺近乎絕跡了,而在當今俄羅斯卻發生政治暗殺事件,也暴露了俄羅斯政治的不穩定。

鮑里斯·葉菲莫維奇·涅姆佐夫。生於1959年。在前蘇聯時代是物理研究員。科技工作者。在葉利欽執政後期,受到葉利欽賞識,在1997年出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年僅37歲。在普京上臺以後。葉利欽集團人員都被“罷黜”。2000以後成為普京的政敵,反政府領袖。在2012年當選為俄羅斯人民自由黨聯合主席。站在了政府的對立面,多次抨擊普京獨裁,在2015年2月27日,涅姆佐夫和女友在克里姆林宮附近的大街上散步時候,遭到殺手射殺身亡。一名身份不明的兇手從車內朝他開了7、8槍。至今案件未破。

誰是兇手?誰是最大獲益者就是兇手,但至今沒有看到誰的最的獲益者。在暗殺發生以後,普京在第一時間就指出暗殺是“僱兇殺人”。誰僱傭的不知道?但普京給事件“定性”了,暗殺的地點在普京的眼皮底下,可謂藝高人膽大,而和涅姆佐夫一起遊玩的90後女子是烏克蘭人,她事後失蹤了。時間是在涅姆佐夫要組織反政府遊行的前夕。到底誰幹的?但至今俄羅斯似乎已經遺忘這個事情。到現在沒有任何說法。

無論是誰殺的涅姆佐夫,意圖就是想殺一儆百,相當於警告他人,不要鬧事。但一個過氣政客,實在是不值得那個人動手。如果是手手下馬仔拍馬屁,討主子歡心。似乎也不大可能,而且暗殺地點也不符合那人的出身,別忘了人家可是特工出身,殺人和宰只雞區別不。說真的,這個活幹的真不漂亮,如果警方想找兇手應該很容易。至於說是美國乾的,更不可能,在1986年,中美蘇有一個協議,任何情況下,三國之間不得暗殺對方高官,美國人在這方面還是很講原則的,畢竟也是為了自己的安全。

應該說,最大可能性就是有人暗殺涅姆佐夫然後嫁禍普京,而普京事先得知,但順勢而為借刀殺人。但涅姆佐夫被殺最大受害者就是普京 。所有的人都會認為是他乾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歐美國家,但普京不想找兇手而言,畢竟涅姆佐夫也是普京的“敵人”。死了也就死了。普京的身上髒水已經不少了,也不在乎多這一盆了。再就是,涅姆佐夫做過烏克蘭總統的政治顧問,也有可能烏克蘭做的,嫁禍普京。但就實際而言,這個事情沒有贏家。是國家政治不穩定的表現。當然,那人可能性也很大,畢竟殺不少反對派。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前俄羅斯副總理涅姆佐夫遇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前俄羅斯涅姆佐夫的死亡,可以說是震驚了世界,而這起事件發生在四年前,也就是2015年,當時的涅姆佐夫在一座橋上,被歹徒槍擊四槍,並且立即斃命,陪伴在涅姆佐夫身邊的,是一位烏克蘭女性,這也使得情勢變撲朔迷離。

而涅姆佐夫的死亡,引起了俄羅斯反對派民眾的激憤,她們紛紛走上街頭抗議普京政府,那麼涅姆佐夫和普京又是什麼樣的關係呢?他的死又如何使得民眾走上街頭呢?下面我便給大家講述一下這段歷史。



其實涅姆佐夫在俄羅斯是非常有號召力的一個政治人物,早在葉利欽時代,他就步入俄羅斯政壇,甚至一度成為總統候選人。而在21世紀後,因為普京的上臺,俄羅斯的一系列政策發生變化,並且和美國關係緊張,尤其烏克蘭危機,使得涅姆佐夫公開反對普京,並且他成為反對普京的領袖級人物。也由此,在涅姆佐夫被槍殺後,很多不明真相的民眾,覺得是普京下令暗殺了涅姆佐夫。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普京雖然把涅姆佐夫當做政敵,並且涅姆佐夫在很多地方公開批評過普京,但是普京下令槍殺一個政治人物,這顯然不可能,所以在涅姆佐夫被暗殺後,普京不但給涅姆佐夫的家裡人發去慰問,更是組織警力,嚴查此時事件的黑手。而在查案的時候,俄羅斯方面還傳出了一個更可笑的說法,也就是涅姆佐夫的死亡不是政敵乾的,更是死於情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當然唯一的依據,就是涅姆佐夫私生活混亂,有著很多情人。



不過最終俄羅斯方面還是搞清楚了事實的真相,涅姆佐夫正是死於反對派之手。或許有的朋友很奇怪,涅姆佐夫做為反對派領袖級人物,又為何死於反對派之手呢?其實最大的原因,估計就是為了製造混亂,激起民眾的憤慨,然後搞政變。當然這只是我的看法而已,但是涅姆佐夫的死亡,雖然有很多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甚至有的民眾打著橫幅,在給涅姆佐夫的死亡發聲,但是這次給普京潑髒水的陰謀,反正是沒有得逞。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西北老張看世界


關於涅姆佐夫的死是一件政治懸案,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可能知道真相。

2015年2月27日晚23時涅姆佐夫與二十歲烏克蘭名模女友安娜·杜蕾斯卡雅(Anna Duritskaya)在紅場的高級餐廳約完會,走在克林姆林宮、聖瓦西里大教堂附近的卡梅尼橋上,正打算回涅姆佐夫的住處,一輛淺色汽車疾駛而過,車內的刺客從後邊向涅姆佐夫連開四槍,導致其當場身亡。
(警方勘察現場)


事後俄羅斯認定5名兇手,均為車臣人,開槍人叫達達耶夫,他曾經是車臣領導人拉姆贊·卡德羅夫衛隊的副隊長。據兇手交代他們殺害涅姆佐夫主要是被收買,有人為其性命出1500萬盧布(22萬歐元),但是並不知道買家是誰,其實即便知道也不能說。這五人中除了一人拒捕自雷身亡,其餘均被判處11年至19年徒刑。
(達達耶夫)

尼姆佐夫的死引起了渲染大波,主要原因就在於他是俄羅斯國內反對派的絕對中堅力量,而且還是體制內的。他曾經在葉利欽當政期間擔任過政府第一副總理、副總理以及杜馬副主席等要職,是將資本主義引入俄羅斯的關鍵人物,影響力巨大。可以說如果沒有普京的存在,那麼尼姆佐夫可能就會。涅姆佐夫是俄羅斯“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幾乎是與普京“保守民族主義”完全爭鋒相對的存在。
(普京與涅姆佐夫)


他直言不諱批評普京的政策,包括借反恐進行媒體信息管制,藉助打擊寡頭破壞俄羅斯市場經濟,導致資本流逝。他對於普京侵佔克里米亞以及阻礙烏克蘭融入歐盟一體化進行了抨擊。尼姆佐夫還批評普京圈子內寡頭藉助權力承攬各種工程項目,這旨在強調普京治下的俄羅斯社會存在廣泛的貪汙和暴利。這些批評有的直接戳中了普京的軟肋,是當局最不願意面對和不想讓民眾知道的。所以在俄羅斯自由派和外界看來涅姆佐夫的死與俄羅斯高層有直接關係。
(普京與涅姆佐夫)


俄羅斯國營宣傳機構和執法機構的口徑也試圖將涅姆佐夫事件引向兩個方面,用以針對俄羅斯反對派和西方輿論的“政治暗殺指責”。一方面宣稱這可能是反對派內部爭權奪利,利用涅姆佐夫的死來誣陷當局。另外一方面主要是利用兇手的車臣人身份,強調此事為YSL恐怖分子所為,從而撇清與當局的關係。事實上這種陰謀論宣傳方法從來都不缺少市場,而且在傳播學來看,起到扭曲事件,消除影響的實際效果。現在涅姆佐夫的死已經過去4年了,雖然他時常被談起,而且每年也有人去祭奠他,但是負面影響正在消退。
(紀念涅姆佐夫)


有的時候你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確實很“壞”。為了讓更多人記住涅姆佐夫,並且也為了刺激俄羅斯當局,在去年1月華盛頓市議會通過了鮑里斯·涅姆佐夫廣場(Boris Nemtsov Plaza)的改名法案,將俄羅斯駐華盛頓大使館所在地段的地名改為鮑里斯·涅姆佐夫廣場。華盛頓市議會主席菲爾·門德爾松表示,“華盛頓市議會通過改名之舉,展示與世界其他國家自由鬥士團結在一起的意願。”很顯然美國是在激怒莫斯科,因為這是華盛頓市的內政,俄羅斯當局反應不大,過分抗議只能會加劇自身的嫌疑,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俄駐美大使館)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這個事件是在2015年發生的,2015年3月28日的晚上,56歲的俄羅斯資深反對派領導人鮑里斯•涅姆佐夫,在克里姆林宮附近莫斯科河的一座橋上中槍身亡,據俄羅斯內務部的一位發言人稱,28日晚,涅姆佐夫在走過莫斯科河的一座橋時,一名槍手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向涅姆佐夫連開數槍,致使涅姆佐夫身中4彈當場死亡。
事件發生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嚴厲譴責這是一種


有預謀的政治挑釁,而涅姆佐夫的助理則稱,這是政治迫害,而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涅姆佐夫遇害時,他的身邊有一個年輕女性同行,是一名90後的烏克蘭模特。
涅姆佐夫,1959年出生,在上世紀90年代,年輕有為的他,頗受總統葉利欽的賞識,曾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但在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後,仕途受挫的涅姆佐夫,就變成了一名反對派領袖,他在莫斯科經常組織街頭遊行示威,揭露俄高層的腐敗行為,反對普京強勢吞併克里米亞,並稱自己掌握俄羅斯軍隊直接參加烏東部戰爭的證據,而這之前,普京一直否認俄羅斯直接參與烏東部戰爭,和俄羅斯實際控制烏東部的頓巴斯地區。而在當時,由於普京高調“收復”克里米亞,他的支持率高達86%,涅姆佐夫的做法,可以說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涅姆佐夫就曾表示,很害怕普京會殺害他。

對於涅姆佐夫的遇害,俄羅斯
反對派活動家雅辛認為:涅姆佐夫的遇害,完全是出於政治動機,因為涅姆佐夫正準備公佈俄羅斯士兵參戰烏東部戰爭的證據,雅辛說:激進的涅姆佐夫經常批評我們國家的領導人,而這種批評是危及生命的。而據一位俄羅斯媒體記者分析,涅姆佐夫遇害,也可能與他身邊的女人有關,由於涅姆佐夫生性好色,他們年齡又相差懸殊,所以,涅姆佐夫遇害,也可能是“情殺”,這位記者進一步指出:若是政治迫害,選擇克里姆林宮附近的這個敏感地方,並不符合“常理”。

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兩名嫌犯就被俄羅斯安全部門抓獲,總統普京在得知兩名嫌犯被捕後,稱他們是來自北高加索地區的職業殺手,並指示俄國家安全局徹查此事,而對於涅姆佐夫的遇害,俄反對派堅稱是普京所為,或者是親普京人士乾的,但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普京總統已經說了,這一殘忍的殺害有謀殺的跡象,且帶有強烈的挑釁性質。與此同時,普京還對涅姆佐夫的家人,表示了哀悼。
在涅姆佐夫遇害後,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也紛紛發表聲明,嚴厲譴責這一“野蠻”“惡性”的行為,並要求俄羅斯公佈事件的真相,而當時的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也不失時機的表示,涅姆佐夫的遇害,就是因為他掌握,並打算揭發俄羅斯介入烏東部民間武裝衝突的證據,這讓某人十分害怕,他們殺他滅口。而據俄羅斯問題專家分析:涅姆佐夫所代表的反對派---右翼力量聯盟,正在走下坡路,對普京的威脅並不大,所以,具有超高支持率的普京並沒有必要去這樣做,但事件的發生,而且是在十分敏感的位置,這確實對普京不是一個好消息。

但不管怎樣,兩名嫌犯已被俄羅斯繩之以法並被判重刑,但俄羅斯法院並沒有向外公佈事件發生的具體原因,和事件的真相,所以,涅姆佐夫遇害的真正原因,也許永遠是一個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