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故事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的?

黃建平嶺南


治水的故事應該是存在的,但可能不像歷史書裡說得那樣。前後是兩代部落首領的競爭。

在當時的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水患。堯曾經派一個叫鯀的人去治水。可是鯀治了九年都沒有成功。鯀因為沒有完成任務被處死了。禹就是鯀的兒子。他從父親手上接過了治水的任務,總結父親治水的教訓,採用疏導的方式,開鑿河渠疏導河流入海。為了治水,大禹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經過十年的努力,禹消除了水患,受到了百姓的愛戴,被尊稱為大禹。

最終,禹接受舜的禪讓,成為新的部落首領。

這就是堯舜禹之間的禪讓。那麼,這是不是真實的呢?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擁有了地位跟權力,他一般會優先把這種地位跟權力傳給自己最親的人。比如自己的兒子。

為什麼他們要採用這種以德才為標準的禪讓制呢?

這其實反映了早期部落的特點,早期部落生存環境險惡,大家必須要推舉一些有能力的人當首領,才能保證部落的生存與發展。而到了後面,因為人類自私基因的存在,才從禪讓走向世襲(父子兄弟相傳),從民主走向專制。再隨著我們社會的發展,我們發現專制世襲又不利於我們生存,不利於我們發展,我們又會走向民主。

接下來,我們還是介紹一點稍高能的東西。

就是堯舜禹的禪讓裡,也不是風平浪靜的,這裡面可能也充滿著鬥爭。

比如中國戰國時期有一個思想家,叫韓非子,他講到這個堯舜禹的禪讓時,就說到: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就是堯舜禹的禪讓,不是和平進行的,而是逼迫式的,是“舜逼堯,禹逼舜”。後面的“湯放桀,武王伐紂”是我們下節課的內容了。

那舜是怎麼逼迫堯的呢?

中國還有一本古書,叫《竹書紀年》,裡面寫到:堯之末年,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就是講,堯的年紀大了,德行也衰退了。舜就把他關了起來。不但囚禁了堯,還阻止堯的丹朱去探望堯。

丹朱是堯的兒子,在世襲制度裡,他原本是要接過堯的首領位置。

可在司馬遷的《史記》,卻有相反的記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

堯是因為了解自己的兒子德行不足,不足以將天下交給他,所以才把部落首領的位子傳給了舜。

但在《竹書紀年》裡,卻是舜阻止他們相見,最終逼迫堯把部落首領的位子讓給自己。

而這場權利交接還引起了部落的大動盪。

中國有本《尚書》,裡面記載:堯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當舜上位後,立刻處理了四個人,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歡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趕到三危,將鯀殺死在羽山。

可以推測,這四個人是反對舜當部落領袖的。

比如這其中的鯀。

我們前面講了禹的父親鯀是第一任治水者,因為治水不利而被處死,但背後可能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這樣的懲罰太嚴苛了。中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替鯀打抱不平,他在《天問》中寫道: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鴟龜曳銜,鯀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鯀不能勝任治水,大家為什麼要推舉他呢?都說不用擔心不用擔心,為什麼不讓他繼續試著做呢?鯀又有什麼樣的能力,能夠讓鴟龜或曳或銜,前來幫助他治水。鯀的治理也有一定的功效,堯帝為什麼要對他用刑 ,把他禁閉在羽山,為什麼三年還不放他?

可見,屈原認為堯對鯀的處理是不公正的。那為什麼堯要如此嚴厲的處理鯀呢?

因為這後面,可能有一個驚天的秘密。

在中國另一本古書《呂氏春秋》時,就記載了這麼一段:堯以天下讓舜。鯀為諸侯,怒於堯曰:“得天之道者為帝,得帝之道者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為三公。”以堯為失論,欲得三公。怒甚猛獸,欲以為亂。比獸之角,能以為城;舉其尾,能以為旌。召之不來,仿佯於野以患帝。舜於是殛之於羽山,副之以吳刀。禹不敢怨,而反事之。

這裡講, 堯準備把帝位讓給舜。鯀是諸侯,他跳出來表示反對,認為這樣不公平,應該讓自己當三公。鯀還想發動叛亂,用獸角把部落圍起來,還舉起了大旗,準備搞割據。舜的召喚他也不來,而是在野外遊蕩,準備弄點事情出來。

這樣,舜才把鯀流放到羽山然後殺了他。可見,鯀的被殺,不僅僅是治水失敗,而是反對舜的繼位。

對於父親的死,禹也不敢抱怨,反而成為了舜的部下,接過了治水的任務。

因為這時候的禹還沒有實力向舜發起挑戰。他只能聽命於舜,去完成治水。

治水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甚至有可能是無法完成的任務。但禹用超人的毅力去完成這項工作。他一路穿山越嶺,測定高山大川,摸索治水的方法。

史書中記載道:“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禹的心中充滿恐懼,他想起父親因為治水失敗而被處死的事,不禁勞身焦思,在外十三年,過家門而不敢入。

我們敬佩大禹的治水精神,但是,我們也應該瞭解,大禹三過家門不入,不僅僅是忙於治水,不然,治水再忙,已經經過家門,進門看看妻子,看看兒子,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常常推崇那些舍家為國的英雄人物。但如果達到不合常理的情況,就值得我們思考了。

大禹不回家,不是因為沒空回家,而是不敢回家。可能舜的監視無處在,如果他在治水沒成功之前就回家,可能結局就跟父親一樣。

於是,大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治水當中。他節衣縮食、居室簡陋,所有的資財都投入到治水大業中。他在陸地上就乘車,碰到河流就乘船,來到泥沼就乘木橇,走山路就穿帶鐵齒的鞋。他走遍神州大地,開發九州土地,疏通許許多多的河流,整治一個又一個湖泊,測量一座又一座大山。他還安排部下益給百姓分發稻種,讓后稷救濟饑民。在各部落之間調度糧食,使大家都有飯吃。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禹終於消除了水患。連舜也賜給他黑色的玉器:玄圭。宣告大禹治水成功。

而通過治水,大禹已經逐漸掌握了權力。他按距離的遠近將天下劃分五個區域,稱為五服,每個區域對首領都有不同的義務。

這其實是舜的職權。大禹將舜的工作做了,那舜自然無事可作,離下崗的日子不久了。

此外,大禹還拉攏了一位重要的幫手:皋陶。

皋陶在部落聯盟裡擔任執法官,權力很大。

史書記載: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

大禹當上首領後,就舉薦皋陶做為自己的接班人。這可能是早早就達成的協議,你幫助我成為部落首領,我就選你做下一任接班人。

而做為回報,在大禹當上首領之前,皋陶就極力維護大禹的權威: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

皋陶讓百姓都要聽從禹的命令,如果不聽從,就要處罰他,而這時,大禹還沒有成為部落聯盟的領袖。

終於,舜把禹推薦給了上天,讓他成為了部落的新首領,完成了禪讓。這其中的過程史書沒有詳細記載,很有可能大禹在接任之前,就已經掌握了天下,所以接班過程中,不像舜一樣受到很多部落的反對。

但舜依然難逃悲劇的結局。

《史記》中記載:(舜)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

在一百歲的時候,舜跑到南方巡狩,最終死在了非常偏遠的蒼梧之野,這個地方可能是現在的廣西梧州,這在當時已經是最偏遠的區域。他死後埋葬在江南九疑。也就是現在的湖南永州。

舜的兒子商均同樣也葬在這裡,說明這位原本有希望接任的人最終沒能回到黃河流域。另外,舜的兩位妻子死在了湘江邊。傳說中,他的兩位妻子去南方尋找舜,遍尋不獲,傷心流淚,淚水將青竹染出了斑痕,這種竹子就被稱為“湘妃竹”。

可見,舜的一家都死在外面。他們沒能回到自己的故鄉。這對於部落首領家族來說是極為反常的。

推測一下,他們這一家極有可能是被大禹流放了,沒有辦法回到故鄉。畢竟舜是殺害禹父親的人。

這就是堯舜禹禪讓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腦洞歷史觀


大禹治水是每個中國人熟悉的一個傳說,傳說有個特點,就是離我們比較久遠,存在一個可考還是不可考的問題。作為後人想要弄清一個傳說是否真的存在,只能藉助於史料的記載,或者考古挖掘出的證據。那麼大禹治水是否有這兩方面的證實,我們看下史料的記載、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的佐證。此外,再結合當時的時代特徵來分析。


史料的記載

大禹治水的傳說最經典的歷史版本是《尚書》中的《禹貢》篇,它是儒學經典,人們篤信大禹治水、並分畫九州的事實是存在的。其次,在《山海經》中有記載,塗山女見到化為大熊的大禹羞慚而去,化為石頭。這是神話傳說,自然不可為憑。但《史記》曾言“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這裡也就延伸出大禹為了一心一意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呂氏春秋》也有記載:“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通過這些史料記載,似乎可以說明,歷史上真有大禹治水一事。

在《華陽國志·巴志》中有記載,直接點明瞭大禹治水的地點。“禹娶於塗,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啟呱呱啼不及視,三過其門而不入室,務在救時,今江州塗山是也,帝禹之廟銘存焉。”,這是直接認定,大禹治水在如今的江州,這個地點有待商榷。但至少為大禹治水的存在又添了一個佐證。

那麼考古學家們有與史料相呼應的發現嗎?


考古學家們的發現

到了二十世紀初,封建王朝本系的崩盤,舊學沉落,新學湧現。歷史學家們開始對一些傳說進行了清理,並試圖糾正一些早期的歷史誤傳。大禹治水的傳說,傳世文獻受到了歷史學家的質疑。這個傳說最早的出現時間頂多只敢追溯到春秋戰國,沒人敢講再靠前的時間,因為考古學上對這個事件的佐證只有東周時期的銅器銘文。

燹公盨


但是,2002年,市場上出現了一件西周中期的銅器,叫“燹公盨”,內底有一篇98字的銘文,其內容為:天命禹敷土,隨山濬川,乃差地設徵。這記載的便是大禹治水一事,且把時代推前到了西周。這是考古學對大禹治水的又一強有力的證據。也就是說,在三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的傳說就已經流傳開了。


大禹治水的時代特徵

《左傳》記載,“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大禹治水後,人們把他行經的地方稱作“禹跡”。經過大禹治理的地方變得文明 ,相反則依然是野蠻世界,所以禹跡成為文明之邦的代名詞。禹跡的轄區內又劃分為九州,因此九州又成為文明的代名詞。歷史學家們認為,從洪荒世界到九州的劃分,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一個側面,一場重要的宏觀地理變革,而這場變革是在大禹治水的傳說中表述出來的。

由於大禹治水有功,他的事蹟被刻在了青銅器的銘文上,古人在青銅禮器上加鑄銘文,是為了記鑄造該器的原由、或者紀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周人對大禹的稱頌,說明大禹在周人眼中,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物。


在周人眼中,德是他們的精神崇拜對象,代表正統性的標準。在2002年發現的西周銅器的銘文中,人們已經把大禹與德聯繫在一起。歷史學家們認為,這說明當時與大禹相關聯的禹跡,九州,這些觀念也已被置於與德一般的地位。這一地理概念上的統一,對後世中國文明發展進程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大禹治水是歷史“傳說”,古代大禹所治水患在古代多指黃河流域,目前其治水遺蹟據考古考證,最重要的是位於安徽蚌埠市塗山南麓的禹會村,據傳為大禹大會諸侯之處。因此,初步可以確定大禹治水實有其事,但是有沒有誇張、神話的部分,還有待於更多考古的發現。

讀書悟道


大禹治水的故事,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分析。

首先,我們先分析第一個問題,大禹真的存在嗎?

翻開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知道,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

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而夏朝的創建者,就是大禹!

上古時期,人們都有著各自的部落,而大禹就是夏部落的首領。

後來由於治水有功,部落聯盟首領舜,將首領之位禪讓給他,這就是夏朝的雛形!

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位,從此打破了部落聯盟的禪讓制,世襲制度開始!

夏朝是王朝的開始,後面便是商、周……

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大禹是真是存在的。

接下來,我們再分析一個問題,大禹真的治過水嗎?

根據司馬遷《史記•夏本紀》記載,上古之時,江河氾濫,百姓流離失所。當時的帝王是舜,舜派鯀治洪水,鯀採取的是以‘堵’來治水。洪水來了,就命人築造大壩,想要將水截流堵住。

但是,洪水很大,大壩一衝就垮了,根本不行。

後來,鯀的兒子禹接替了父親治水的任務。禹的治理方法和父親不一樣,他採用的是疏導治水的方法。

洪水來了,就開挖引水渠和溝河,將水分批引流,治水也就成功了。

最後,禹治水的事蹟被廣為流傳,深得人心。被人尊為大禹,成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至今任仍存有禹廟、禹陵、禹祠。

所以,通過文獻,我們可以得知大禹治水是真實存在的。


妖仙九尾


大禹治水的事,是不是真的?

可以從兩個方面考證。一是史書記載和神話傳說。二是地質變化推理判斷。

大禹或者叫夏禹,在正史中有確實記載。可見於《史記》卷二、本紀第二。也可在《史記》的年表中,查到禹的家族譜系,如圖。

《史記》的真實性,是不容置疑的。因為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得很清楚:“古者右史記言,左史記事。”

黃帝時,朝廷就設置史官。倉頡就是黃帝的史官。有了史書,就會有專門放書的地方,就是圖書館或者博物館,周朝的館長叫守藏史,老子就是周守藏史。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的前朝的歷史,就是根據歷代史官記下來的史記編撰的,連書名都沒有改,還是叫史記。

史書裡是不會寫什麼神仙鬼怪的,中國的二十五史,都沒有寫神仙鬼怪。這就說明史官絕不會記載傳言,只有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才能寫進史書。史家的筆法是要言不繁。絕不添油加醋,也不允許隨意評判。

由於正史是帝王的書典,不外借,又是要言不繁。轉述到下層民間的時候,往往會添油加醋,加一些趣味性的東西。於是就傳神了,成為神話。神話是具有文學性和趣味姓性的,人們喜聞樂見,爭相傳誦。可參見鍾毓龍的《中國上古神話演義》。

也就是說,神話是史記的民間版。特別是當文字記載很少,甚至沒有的時候,口耳相傳的歷史,就是神話。

大禹治水的事,史記裡也記載得非常清楚。這一場大洪水延續了幾十年,從帝堯的時候就有洪水。可放大附圖頁面文字,仔細查看。

然而問題來了,是什麼水會延續那麼長的時間呢?中國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呈現三級階梯式。夏季雨水多,江河排水不及,於是要防洪抗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頂多兩三個月,雨季一過,就不用擔心水患了。

古代的水,是不是來得很蹊蹺?是的!可是,有答案。

中國不是有《山海經》麼?山海經裡記得清清楚楚,有一個西海。歐亞大陸中間,原本有一塊凹地,凹地裡有水,這就是西海了。證據也有,地質學家在喜馬拉雅山脈,發現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在河西走廊發現有大型哺乳動物化石。這就證明河西走廊曾經是雨林地區,喜馬拉雅山脈曾經是海洋。

地球物理學的板塊說,又證明了印度板塊是往歐亞大陸中間插下去的。於是,西海就隆起來了。這個隆起的過程應該開始於數億年以前,隆起得很緩慢,而且,整個大陸的抬升,並沒有一下子改變西海盛得住水的大地形。直到四千多年以前的時候,西海的凹形海床終於破碎了。於是大量的水,就源源不斷地,從已經成為高原的大陸上,向四面八方漫溢開來。當海床最終成為山峰的時候,水就流完了。

這場洪水,中國有記錄,也有神話,就是大禹治水。西方神話也有,叫作若亞方舟。

按照這個思路,大禹不治水也沒有關係,水總是要流完的。但卻彰顯了中國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主動的,不低頭,不服輸的勇敢態度。西方人倒是省事,只知道躲到船裡去逃命。

我們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當然要從多方面去考查。前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信息,必須重視。還要參考其它方面的材料,作為證據。這才是我們應取的正確的、科學的、有效的學術研究的精神和方法。





華中小隱


我學生物的,對地理課也有一點了解。下面結合地理變遷,換一種角度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根據總種資料跡象表明,古代氣候和現在大不一樣。古代地球大氣層比現在厚,降雨頻繁。古代海平面比現在要高,潮夕活動劇烈。更確切一點說,古代的月亮比現在要大,月大如輪。象車輪子一般,而不是現在的月大如盤。

有一首詩寫道:月落烏啼霜滿天,江峰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伴鐘聲到客船。描寫的就是一輪大月亮,高高懸掛在天空,讓人展開無盡暇想。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唐朝時期的地球大氣層厚,起到一個突透鏡放大物體作用。此外,月球正在以越來越快速度離地球遠去。月球對地球引力減小,緩和了潮夕。

要說這大禹治水的年代,離現在也有四千多年了吧?這就充分證明了那時的氣侯確實有點反常。大禹治水故事應該有一部分是真的。


銀河系來者


大禹治水屬於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了,目前來說是否真有其人其實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了。

現在很多外國人對於夏朝都不承認,因為夏朝沒有任何的考古發現,而大禹更是在三皇五帝時期的事,在夏朝之前,更是沒有考古的發現,所以目前自然也沒有多少人認為就是真的。

但是在中國古代的史書上大禹治水的故事其實早就有記載的。比如說在《山海經》裡面就有記載: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還有《史記》: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還有《尚書》,《孟子》,《呂氏春秋》等等都是有明確的記載大禹治水的故事。

而且在今天的安徽省蚌埠市西郊塗山南麓的淮河東岸,發現了一處龍山文化遺址,塗山既有大會諸侯遺址,又有娶女首領為妻的塗山氏國遺址,並留有禹王宮、啟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啟之地的)臺桑、防風冢、禹墟等多處遺蹟,山上禹王宮有數千年曆史。

所以大禹治水的故事很可能就是真的。

其實現在很多學者都相信在上古時期全世界可能真的有一次大洪水,因為不管是中國的神話大禹治水的故事,還有西方的羅亞方舟,瑪雅文明的《波波武經》記載天神降洪水懲罰人類等等。所以現在很多人相信上古時期的大洪水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大禹治水的故事的可能性又大大的增加了,但是現在這些都還只是停留在書面上,考古目前都沒有發現遺蹟,所以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中國歷史研究所



遭遇洪災,對中國古代先民而言應該是一個大概率事件,無論他身處於中國的哪一個區域。這種情況的發生與中國古代先民的居住選址有直接的關係。



根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王畿之內的三川地區也就是涇水、渭水和北洛水流域發生地震,當時目睹這一災難的伯陽甫說了這樣一番話:


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徳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

——《史記·周本紀》


中國古代都城的選址講究憑山藉川,依地利而建。


山脈形成相對封閉的空間,成為軍事防禦的屏障。而川流一方面打通了走向外部的孔道,另一方面又提供了農業生產必須的水利資源西周的都城鎬京坐落於關中平原上,就是這個原因。



從軍事防禦上看,關中南界秦嶺,北阻高原,西有龍山延綿,東攬華、崤之固,號稱“山河四塞”。


而群山拱衛中的這塊區域則因為有了涇河、渭河與北洛河形成的沖積平原,成為農業生產的天然沃土。因此周都鎬京,秦都咸陽,漢、唐都長安,都坐落於這個地標上。


非但關中,它西南方向的成都也同樣是在這種選址思路下形成的古都:龍門山與龍泉山東西拱衛,成都夾山而立,易守難攻。


同時岷江及其支流又為川西平原的農耕提供了豐富的水利資源,這才有了歷史上美名傳揚的“天府之國”。



伯陽甫說得很清楚,對以農業立國的政權而言,土地的農業產出是立國的經濟基石,而農業生產的豐欠則與川河水利的使用關係密切。


所以伊水與洛河的枯竭足以導致夏朝的覆滅,而黃河的乾涸則直接葬送了殷商的國祚。


既然以農業為生的先民們必須傍水而居,那麼這些川流無可避免地會帶來洪水氾濫的自然災害。


所以先民治水的意圖是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史記》當中記載的大禹治水應該是這個意思。


《史記·夏本紀》中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帝舜為他安排了兩位助手:益和后稷。益職司虞人,掌管山林川澤。后稷則是教民稼穡的農業官員。


當大禹治水成功之後,益隨即“予眾庶稻,可種卑溼”;繼而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


從這個記載看,益和后稷兩位賢臣著手農業生產的時間和大禹治水銜接得很緊密,傳說中的這個細節透露出的正是當時農業生產和治理水患之間的因果關係。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


如果大禹治水就是一個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的尋常故事,為什麼傳說中的洪水規模會顯得這麼誇張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


傳說中對洪水的描寫表現的不是歷史的真實而是先民們的主觀感受。


對於從事脆弱的原始農業生產的先民們而言,尋常水患對農業生產的破壞遠大於今天。更兼農業豐欠事關國運興衰,水災對先民們的心理衝擊之巨大是我們今天難以體會的。


無法復原這種心理狀態的朋友不妨去看一看1989年楊國立導演的《魯冰花》。


電影中那個嗜畫如命的天才少年古阿明在畫茶蟲的時候為什麼把它畫得跟蛇一樣大?



因為山茶是他們一家三口唯一的經濟來源,而茶蟲正是蛀空家庭經濟支柱的罪魁禍首。把茶蟲畫得像蛇一樣大,這誇張的背後反映出的正是對自然災害的畏懼啊!



在梳理了史前洪水的來歷之後,我們還需要解決另外兩個問題:


其一,縱觀《五帝本紀》的歷史敘述,為什麼傳說中的黃帝、顓頊和帝嚳時代不見洪水氾濫之事,而到了堯、舜時期,洪水卻似乎毫無徵兆地自天而降?



如果將《五帝本紀》看作一個完整的歷史敘述,我們會發現,從黃帝開始,原始中國就已經進入了農耕時代。


但是對於如何發展農業生產這個執政的核心問題,從黃帝到帝堯,傳說中的早期天子們的關注焦點都不在興修水利而在觀測氣候、制定曆法上。


所以《五帝本紀》中才有了黃帝“迎日推筴”、帝堯“敬授民時”的記載。


這說明中國古代農業技術最早是從制定曆法、順應氣候這一點上逐漸發展起來的。



當制定和使用曆法的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水利的薄弱便成為了制約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的最大瓶頸。因此治水的必要性就被凸顯出來了。


正是因為這個關注點被突出,所以才有了關於史前洪水的傳說,而並非洪水只發生在特定的堯舜時代,之前的時代就不存在。


大禹治水這個傳說出現的時間點表明的是制定曆法與興修水利在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發展上的前後相繼關係。


第二, 為什麼《史記》中記載,帝堯時代的鯀治水九年無成能,到了帝舜時代,大禹治水卻取得了成功?這一成一敗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歷史上傳說大禹治水的成功是因為他採用了疏導的方法而鯀錯誤地選擇了圍堵洪水。


選擇哪一種方法更有利於控制水患,發展水利?這是一個非常具體而專業的技術問題,限於學力,我無法從這個角度給出科學分析。



但是,無論是築堤圍堵還是通川疏浚,這樣的工程用我們今天的話說都屬於大型基礎設施建設。


在國家層面組織實施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它的成敗絕不完全取決於採用哪種技術,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微觀因素都還不是影響工程成敗的關鍵。


影響工程成敗的首要因素應該是國家在宏觀層面是否具有強有力的組織能力,對人、財、物的調配是否具有高效率。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分析《史記·五帝本紀》中的治水記載,我們就會發現,鯀的失敗和禹的成功反映出,他們所得到的行政支持是不一樣的。


作為上古之君的帝堯,孔子曾經這樣評價他的執政特點:


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論語·泰伯》


上天對人類繁衍生息的助力是潤物無聲,有質而無形的。所以我們雖然意識到上天的對人類有恩惠,卻很難確指它究竟體現在哪些地方。孔子說,堯的執政就是以天為榜樣的。

如果用中國傳統政治的術語來表述,帝堯執政的特點是“無為而治”。


如果用今天通行的政治術語來表述,因為政治體制的發展相當初級,所以帝堯領導的是一個弱勢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之所以把“無為而治”這個褒義詞與“弱勢政府”這個貶義詞聯繫在一起,是因為它們極有可能是同一事實的不同表述。


在《史記·秦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秦穆公問由余)“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然尚時亂。今戎夷無此,何以為治,不亦難乎?”


由余笑曰:“此乃中國所以亂也!夫自上聖黃帝作為禮樂法度,身以先之,僅以小治。及其後世,日以驕滛。阻法度之威,以責督於下。下罷極則以仁義怨望於上。上下交爭,怨而相簒弒,至於滅宗。皆以此類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

秦穆公的困惑是:中原諸侯國在嚴密的政治制度管理下尚且不時生亂,為什麼缺乏政治制度建設的少數民族政權卻表現得更加穩定?


由余的回答歸結起來就是四個字:“無為而治”


但這個“無為而治”並不真的意味著當時少數民族政權的組織形式較之中原諸侯國更高級,相反,它一定是處於更矇昧的狀態。


最直接的證據是:當秦穆公向戎王贈送女樂以便腐蝕他的時候,戎王對秦穆公射來的糖衣砲彈根本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因此,由余的“無為而治”說,與其說是他對戎狄政治的褒獎,不如說是這個生長在戎狄的晉國後裔對中原政治的觀察和批判。


孔子說“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應該與此異曲同工。



堯領導的是一個弱勢政府。


這個弱勢政府之所以能夠完成觀測氣象、制定曆法的工作,是因為人類對氣象只能順應,不能改造,因而也就無需大規模的政府行動。


由此,堯成了孔子口中的“法天而治”的聖君,其實也就是無力做出大有為的事情。


這個弱點在治水的必要性被凸顯出來之後就被放大了。


因為治理水患、興修水利必須有所作為,而帝堯領導的弱勢政府達不到這一要求。因此鯀治水九年,功用無成,最後他還得站出來背鍋。

鯀的兒子禹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較之帝堯,帝舜的執政風格更加強勢,而且行政體制也更為完備。


堯舜時代執政風格的轉變從鯀的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帝堯執政時,鯀治水九年沒有成功,但是也沒有遭遇任何問責。而帝舜上臺之後立馬就處置了他,導致大禹在此後十三年的治水實踐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三過家門而不敢入。


政府的強勢作風可能是大禹最終能夠成功治水的原因之一。

另外,根據《尚書·堯典》和《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當帝舜執政之後,對大禹等二十二位大臣的工作職責做出了詳細的區分與規定。


這些記載容或參入了後人想象的成分,但傳說中體現出來的基本事實是,較之帝堯時代,帝舜時代的行政分工更加明確,政府的組織形式更加嚴密,而這將為大禹治水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持。


因此,大禹治水的成功,既是他對自己的成全,也是時代對他的成全。



治水的成功對上古時代的先民而言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從流傳下來的治水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共同特點:成功治水的大禹與鱉靈最後都被推上了王位。


這意味著在那樣一個時代,誰能在治水這一關鍵的農業發展環節中取得成績,夯實國家的經濟基礎,誰也就擁有了號令部落民眾的資本。


王位,便是對上古時代的“水利專家”們最好的褒獎了。


晉公子


傳說大禹治水,滄海變桑田,怎樣印證了禹和夏之間的關係呢?傳說只可參考,只有從文字的本義去考證,才是真實的結論,這就是漢字的自定義功能。

禹(隅yǔ)是由撇“丿”、蟲和冂會意而成的字。“丿”表示向下向內,引申陰柔、女人等,這裡指示蠶蟲吐出柔軟的絲;蟲表示吐絲的蠶蟲;冂表示外圍邊界,這裡指示蠶蟲吐絲圍在自己的周圍。禹的本義為吐絲的蠶蟲。借“隅”聲表示蠶蟲吐絲前要爬到偏僻角落再開始吐絲。

蠶吐絲

夏(下)是由夓簡化而來。夓是由頁、臼(字庫中沒有用臼代替,下橫斷開,ju掬)和夂會意而成的字。頁(葉)是描述織綢的過程,古代織出的絲綢一片一片的,像樹葉,故借“葉”聲;臼(掬)表示雙手穿梭;夂表示終止,指示繅絲結束後再織綢。借“下”聲表示織綢是從經線的下頭開始織到上頭,所以產生首和頁二字,實際就是織布的兩頭,頁和首都有“頭”的意思。由於織綢需要潮溼和溫度高的環境,所以用夏表示一年四季中炎熱潮溼的季節--夏季。(理解漢字八畫就很容易破解字義)

這樣禹夏說明了夏朝是種桑養蠶織綢的時代。那麼華夏中的“華”究竟怎樣解釋呢?

華華崋(化huá huā huà)是花的本字,是由華簡化而來。繁體華是由草的省形“艹”和垂的省形變化為“”會意而成的字。草“艹”表示草木;垂“”表示草木花朵兒下垂,開花授粉,是花的意象寫照。借“化”聲表示花變化快,花樣多,完善“華”的意義。1965年簡化為“華”,是由“十”和“化”會意而成。“十”表示我們中華十全十美;“化”表示我們中華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如美麗的花兒是草木的精華生化而成,化即標音又會意。崋是由“山”和垂的省形變化“”會意而成的字。“山”作為歸類符號,表示山峰;垂“”表示華山陡峭險峻,垂直縱立的主峰。崋因山頂有“蓮花池”而得名“華”,後崋和華二字合一,均有華美花美之意。

華夏一詞中“華“”應該是用來修飾夏的。夏是人們會繅絲織綢,穿上了綾羅綢緞,人們從野蠻,穿獸皮、草遮體,到穿綢,追求美的時期。所以,從夏開始,人類文明有了較大的進步。經歷了炎黃(用火--飲食從生食到熟食的進步);堯舜(窯洞--居住從遊牧到定居);到華夏,禹為吐絲的蠶,夏為繅絲織綢,人們過上了追求美的文明階段。


嚴師說字


應該是真實的,那時的人類部落活動範圍很有限,都是依水而居,狩獵採摘生活,自然都在地勢低的地方,如果遇到的大洪水,以那時的技術,確實很難應對,他們只能遷移,或者祭祀神靈保佑。

大禹應該是那時的先驅,疏通河道,攔壩蓄水,解決了那時人們的困擾,所以才被先祖們所崇拜,

當然了,大禹治水應該面積不會太大,但是確實是解決了洪水的問題,這個是不容置疑的,先祖的智慧是一步一步開啟的,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哪個時期,沒有金屬器具的情況下,治理水源是多麼的不容易,我們應該相信先祖的智慧。華夏五千年曆史都是一步步艱難的走過來的。每一個偉大的人物都是一個“質”的改變。

其實不難想象,以我們現在的技術,建造南水北調,三峽大壩,都是困難重重,何況先祖們呢,他們太偉大了,致敬先祖,驕傲炎黃。


蓮花雨凡塵


▂ ▄ ▅ ▆ ▇ █ 精彩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聽說了,大禹治水的成功與豐功偉績奠定了中國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朝的基礎,是華夏民族精神的象徵,而大禹精神也成為了華夏民族精神的代表。那麼大禹治水的故事是真實發生的還是神話傳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禹治水的事蹟雖見於中國各種文獻,但因大禹建立的夏朝在中國史學界與考古界一直沒有得到確認,大禹治水的故事也被懷疑為神話和傳說,進而懷疑大禹人物的存在,否定大禹個人的真實身份。

史料中雖明確記載大禹的父親以堵的方法治理水患,九年而不成;大禹繼承父親的遺志,繼續治理洪水,採用疏通河道的方法,終於治水成功,得到各地氏族部落的擁戴,華夏大地成為統一的王朝。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