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啼笑皆非的皇帝?

歷史知事


說幾個外國的皇帝吧,死法都比較無語。

(亞歷山大一世)

希臘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在首相維尼澤洛斯的強力支持下,登上了王位,並且通過戰爭為希臘取得了大量的領土。

沒想到,1920年10月2日,亞歷山大一世閒著沒事,到自己的御花園中遛狗。結果,狗子太活潑,招惹了花園裡的一隻猴子。

同樣生性活潑的猴子忍不了了,上來就給了狗子幾拳。於是,它們掐了起來。

戰況非常激烈的情況下,亞歷山大一世決定幫一幫自己的狗,拎起一根棍子就加入了戰鬥。猴子一看:哎呦喂,還兩個欺負我一個?丟不丟人?

結果,猴子決定擒賊先擒王,上去就咬了亞歷山大一世的手。幸好,只是輕傷。正常來說,和猴子打架沒啥意思,趕緊帶著狗子回去就是了。但是,亞歷山大一世決定繼續掐。

此時,另一隻猴子也趕來了,參與到了這場決鬥中。

結果,猴子驍勇善戰,一口咬在了亞歷山大一世的小腿上,傷勢有點重。

最後,亞歷山大一世傷口感染,得了敗血症,卒。


阿伽·穆罕默德·汗,出生於1742年,薩法維王朝奔潰後,他力挽狂瀾建立了卡扎爾王朝,統一了伊朗。

(阿伽·穆罕默德·汗)

就這麼一個非常牛的統治者,也死在了一件小事上。

在他的帝國到達了全盛時期之後,阿伽屯兵高加索,準備來年開春繼續東征。結果某一天晚上,阿伽正在休息,忽然聽到外面兩個守衛激烈的爭吵聲。

這樣的守衛留著何用?拉出去砍了!阿伽忽然想到,今天是禮拜天啊,不適合殺人的。那就算了,改成明天早上再執行吧。

按道理說,該把這兩個人抓起來扔進監獄啊!但是,阿伽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還讓這兩個死囚繼續在自己的臥室外面站崗……

半夜,倆人一商量,反正明天就要死了,拉個大的陪著一起走,路上還能聊聊天解解悶。於是,他們鑽進臥室就把阿伽給砍死了……


阿爾普·阿爾斯蘭,塞爾柱帝國的第二代蘇丹,也是一個勇敢的征服者。

有一次他帶兵打仗,路上要處決一名犯了錯的將領,結果這位將領臨死想要撲騰一下,打翻守衛拎著匕首就衝向了阿爾普·阿爾蘭斯。

阿爾蘭斯的衛兵一看,表現的機會來了,於是嘩啦啦的圍上來保護老大。結果阿爾蘭斯大手一揮:都起開,不知道我是神射手嗎?讓你們見識一下!

於是,阿爾蘭斯撥開守衛,拉弓搭箭,往前走了幾步……萬萬沒想到啊,腳下一滑,嗖一聲箭就出去了。理所當然的,射偏了。

然後,那位將領衝到了跟前……阿爾蘭斯,卒。


七追風


1、睡王——遼穆宗耶律璟;

他這個皇帝,當得比正德還要舒坦。耶律璟在平定了即位初的叛亂,穩定了政權後,就自以為可以安枕無憂,開始過上了“逍遙”的皇帝生活。

他在位期間,最重要的事不是上朝理政,而是美女、遊獵和喝酒。尤其是喝酒,耶律璟幾乎每個晚上都要喝酒作樂,直喝到第二天清早。然後,白天就呼呼大睡。所以,耶律璟便有了“睡王”這個稱號了。

2、無愁天子——北齊後主高緯;

北齊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禽獸王朝”,裡頭的皇帝可是個個極品,個個禽獸。而集北齊歷代皇帝“禽獸”品質於一身的,正是北齊後主高緯。

高緯荒淫無度,他特別寵愛馮小憐,與她“坐必同席,出必並馬”。甚至到了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也總是想起自己的這位愛妃。在晉州之戰中,北齊數萬將士歷經血戰,好不容易推倒了十幾步寬的城牆,正準備一舉收復晉州。誰知高緯卻突然叫停!

原因是他認為如此美妙的時刻,如果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小憐一起觀賞,實在是太遺憾啦!所以,他要求等到馮小憐到來後,再下令進攻。最終,北齊將士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晉州城的守軍把城牆修好。

高緯荒淫無度,還自己寫下了一曲《無愁之曲》,並時常命人隆重演奏。因此,時人都稱他為“無愁天子”。結果可打臉的是,他這個天子可並非真的“無愁”,最終國破身死......

3、頑童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被後世稱為“頑童皇帝”,主要是因為他實在太好玩了,而且重來不按常理出牌,搞到手下那些大臣很是無奈。

朱厚照尤其喜好統兵打仗,總想實現自己那個“在萬軍之中斬上將首級”的心願。於是,為了方便自己調動軍隊,他居然親自給自己簽發了一張身份證,改名字叫朱壽。然後再下旨命朱壽(自己)為遊擊將軍,率軍征討韃靼。最後還自片自導自演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應州之戰。

不過,最後倒還真讓他成功的把韃靼給打跑了,自信滿滿的凱旋而歸。而且正德更是得意的炫耀自己在戰場上成功殺了一個敵人呢!

4、牛皮癬皇帝——乾隆;

乾隆皇帝,過去一直被過度吹捧,把他包裝成盛世明君,把乾隆時代粉飾為太平盛世。但是,隨著人們對乾隆時代歷史的深入瞭解,就會發現,他不過是一個被過度拔高的太平天子而已,甚至可以說是大清第一敗家仔。

此外,乾隆實際上也是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皇帝。由於命好,乾隆一生順風順水,既享受著康雍盛世留下的殷實家底,又幸運的躲開了黑暗的近代,得以享受著中國最後一段封建盛世的落日餘暉。

因此,乾隆很自負,他自己的審美和鑑賞水平很一般,卻到處在珍藏字畫上蓋章,成了典型的牛皮癬皇帝;他自己的文學造詣也不怎樣,卻老愛寫詩,一生寫了上萬首詩,結果每一首能讓後人記住;關鍵是他還特別的自戀,還自詡為“十全老人”,並作《御製十全記》,對自己大肆拔高。

而他的這些行為,在今天看來,實際上卻是相當的可笑......



這些歷史要讀


花山天皇,日本第65代天皇,此人算是日本歷史上最好色荒唐的天皇了。

他17歲登基,然而就在登基大典之上,他就把侍女拉倒御座後面做起好事來了。搞得在場的大臣和侍從都看到了罕見的現場直播,大氣都不敢喘,生怕壞了登基氣氛。

登基之後花山天皇很快又找了四個日本妹子,看起來很荒唐無道,但是他此時又表現出極為專情的一面。

這四個日本妃子中有一個叫怟子的女人,她進宮後,花山天皇便對其他女人失去了想法,只愛她一人,其他人都受到了冷落。

但可惜怟子最後因難產而死,傷心欲絕的花山天皇一時間情緒非常低落。

當時的日本大權掌握在藤原家族手中,藤原家內部也有著極強的權力鬥爭。權臣藤原兼家見花山天皇如此看到了奪取更大權力的機會,他讓自己的兒子哄騙花山天皇說,出家向佛可以和夢中人相見。

十分想念的花山天皇聽信了此言,進了元慶寺,剃度為僧。而藤原兼家趁機立自己的外孫為帝,等到花山天皇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遲了。

花山天皇僅在位兩年,便由天皇變成了法皇。

不過他的故事還沒有結束,他畢竟不是真的鐘情於一人的人,當了和尚以後還經常和那些婦女接近,是典型的花和尚。

後來他和另一個大家族的女子勾搭上了,這一下引發了日本政壇的一場地震。

藤原家另一位實權派人物藤原伊周,以為花山法皇是和自己的情人有染,惱羞成怒之下竟然帶了家臣埋伏情敵,結果弄死了法皇的兩個侍從,法皇死裡逃生,但袖子被被箭射穿。

藤原伊周的叔叔藤原道長立刻抓住這個機會,對他動手,最終剷除了伊周的勢力,藤原家族最終由藤原道長掌控。

這場日本政局的大動盪史稱“長德之變”。

但是這場政局變化對於花山法皇來說,毫無影響,他繼續著自己風流的事情,12年後去世,時年41歲。


微史春秋


他是歷史上跑得最快的皇帝,逃跑能力出神入化 ,一國君王以逃跑出名簡直讓人貽笑大方讓人啼笑皆非!




如果說到歷史中跑得最快的皇帝是誰,很多人會一頭霧水,因為以前的史料中也沒有皇帝跑步速度的記載。不過有這麼一個皇帝,他以逃跑出名,不僅讓令敵人望塵莫及,還讓不少史學家們大為疑惑。此人正是元朝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

元順帝的身世也比較悽苦。作為一名頂尖的皇族成員,他卻因為父親被毒害就早早地離開了大都,被流放到了雲南的大山裡。過慣了好日子的皇帝哪受得了這樣的貧苦,不過長期的苦難沒有消滅元順帝的決心是從側面提高與增強了他的毅力。元朝的皇帝中,除了第一個皇帝忽必烈和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他們的在位時間都十分的短,一方面是個人壽命原因,主要還是元朝的證據相當混亂,篡位政變的事情常有發生,還出現過一個皇帝當了兩三回的事情。在不久之後,元文宗和元寧宗相繼去世,王朝新的繼承人選就落到了元順帝的頭上。



元順帝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時下的局面實在是不怎麼樣,元朝給了他一個相當爛,而且都沒什麼補救辦法的攤子。當時的元朝政局混亂不說,整個官府都失去了威信力,貪汙腐敗,買官賣爵,都是基本的事情。再加上元朝固有的等級政策,許多漢人都對此政策不滿,暗中準備推翻元朝。元順帝也不是一個完全昏庸,坐以待斃的人。他也曾經推出過一系列新政,企圖拯救在危機邊緣的元朝,不過當時的保守勢力過於強大,加上他自己能力有限,新政不可避免的失敗了。

進入到元順帝的後期,局面已經不歸朝廷控制。南方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漢人割據政權,比如朱元璋,陳友諒等人。元朝的軍事力量,此時連保衛首都都不一定夠,所以元順帝也無能為力,甚至研究出了靜等南部叛軍自相殘殺,準備等這些農民起義政權決出個高低之後,再與他們進行決戰。這樣的想法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是聞所未聞,也足以證明元朝的昏庸腐敗已經到達了什麼樣的地步。

等到朱元璋差不多統一南方的時候,明朝也正是建立了。成立之初的明朝沒有準備等待時機再向元朝開戰。朱元璋決定趁軍心大好之際,迅速展開對北部援軍的攻勢 徹底解決所有農民起義軍最初的敵人元朝。此時的元順帝真的是窮途末路,元朝早就只剩一副空架子了,滅亡是早晚的事情,所以面對逼近大都的明軍,元順帝準備及早逃竄,帶領著自己的皇親貴族和珍貴財產。



下面就是元順帝帶領皇族逃跑的事情,讓明朝大部分將領也沒有想到的是,元軍竟然不做任何抵抗,而是收拾東西二話不說就走。在一個星期多一點的時間裡,元朝把所有的家底全部收拾好,該帶的寶物財產一件沒剩,建立百年左右的皇宮也基本被搬空。這樣快的速度,以至於常遇春和徐達率領的明軍在到達大都的時候,曾經輝煌的蒙古都城已經一毛不剩,連人都沒幾個。

面對空蕩蕩的大都,徐達一方面在等待從南京來的朱元璋的命令,另一方面命令所有軍隊進行短暫的休息和整頓,要做好長期奔襲和進入北邊大漠的準備,隨時去追捕殘餘的元朝軍隊。 不過可能逃跑的元朝貴族已經不給等待的明軍這個機會了,元順帝的逃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有的史書記載他們用三天就跑出了上千裡地,還有的人指證說,實際上元順帝用了一個星期才跑到當時的蒙古中心。不過就算是後面的這個速度,在當時也是很快的了。因為元順帝他們可不是一群人騎著馬飛快逃竄,而是拉家帶口,還帶著許多奇珍異寶和曾經皇宮中的用品。加上他們要穿越荒漠以及很多人煙罕至的地方,元順帝的逃跑速度可以說是破了歷史記錄。

前面的人跑得快,但是元朝這個去汙吧,也就算是徹底走向了末路。除了尚在抵抗明朝軍隊的王保保以外,其餘的元朝貴族要麼是在當地被漢人殺死,要不就隨元順帝跑到了北方。後來的黃金家族中,還有人想重現曾經的榮耀,重新攻回中原,建立蒙古帝國。但這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切實際的美夢。八年之後,元順帝去世,殘餘的北元政權也沒有存活多長時間。蒙古各部落紛紛離開了曾經黃金家族的領導,各自為政。曾經橫跨歐亞帝國的元朝就這樣滅亡了。


小A說攝影


明英宗-朱祁鎮。

身不由己,朝堂一片“雞飛狗跳”!

九歲當皇帝,但權力由太皇太后(誠孝昭皇后)把持,賢臣“三楊”主政。

隨之,張氏駕崩,三楊去位,親政後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

御駕親征,卻成俘虜!

23歲那年帶兵親自出徵,結果淪為瓦剌國的階下囚。

異鄉被綁,弟弟上位!

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土木堡之變,其弟朱祁鈺登基稱帝,遙遵他為太上皇,改元景泰。

塑料花的兄弟情,囚禁七年!

他被瓦剌首領放回國後,直接被新皇帝景泰帝給軟禁了七年。

景泰八年(1457年),舊部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第二次稱帝,改元天順。


趣曰


我所知道的莫過於淹死在廁所裡的皇帝了。主人公晉景公夢見厲鬼,披髮垂地,以手擊胸,暴跳於地,身長高大,形狀非常恐怖,厲聲罵道:“無道昏君!我子孫何罪?你不仁不義,無辜枉殺,我已訴冤於上帝,請準來取你的命。”說罷直對景公掐攫過來,景公大懼,往內宮奔逃,大鬼毀壞大門和正門而入,景公害怕,躲入室內,大鬼又破戶追入內室,景公恐怖,呼叫醒寤,原來是一場惡夢,從此一病不起。後來讓巫師看一看,巫師不讓景公吃新麥,景公不信。巫師離開後,景公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到了六月,景公忽然想吃新麥,吩咐廚師煮好麥粥,忽然想起巫師的話,立刻召神巫入宮,指著麥粥對巫師說:“你說寡人吃不到新麥,你看這不是新麥嗎?”馬上喝令左右推出斬首,巫師死了之後景公將要取麥粥來吃,頓覺腹部膨脹要大便,趕緊去如廁,忽然一陣心痛,站立不住,跌入廁內,在糞池中被淹死。

唉,有時候真的沒辦法,這也是我知道的最讓人無語的死法了,重點這人還是皇帝,無奈¬_¬`。


滿天繁星HR


歷史上改朝換代的事情很多,只有兩晉是亡於兩個傻子。

晉惠帝司馬衷(259年-307年),西晉第二任皇帝,就是“何不食肉糜”的主角,在位17年。晉惠帝自小就痴呆,司馬炎也不看好他,之所以立他,是因為司馬衷生了個特別聰明的兒子,司馬炎“因孫立子”。可惜,大好河山沒能傳給孫子,就被司馬衷葬送了。

因為司馬衷呆傻,登基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皇后賈南風殺楊駿,獨攬朝政,這個女人才是“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八王之亂中,司馬衷被各種囚禁,被幾位王爺當玩偶,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年48歲,他去世8年後,西晉被折磨盡了最後的元氣,“五胡亂華”開始。一般認為,司馬衷在位期間,對內不能穩定朝政,各方力量爭鬥,地方力量強大;在朝政上,外戚亂政,導致朝綱敗壞;對外少數民族政策失誤,少數民族實力增強,導致亡國。

晉安帝司馬德宗(382年—419年),東晉最後一位皇帝。他從小不會講話,生活不能自理,衣食住行都得他人照顧,大臣們認為他比晉惠帝司馬衷還傻。

他的傻簡直無法理喻。《晉書》說:“帝不惠,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資治通鑑》說:“安帝幼而不惠,口不能言,至於寒暑飢飽亦不能辨,飲食寢興皆非己出”,也就是說,連吃喝拉撒都不能自己處理。

有人認為,司馬德宗的傻,是其父司馬曜長期酗酒造成。酗酒不僅造成他自己短命,也侵蝕了他的生育能力,以至於子女極少。

晉安帝時期,朝政混亂不堪,權臣如流星,先是司馬道子與司馬元顯父子,然後是王恭王國寶、殷仲堪、桓玄;期間爆發了孫恩起義,耗盡了東晉的元氣。在長期內亂中,北府兵小將劉裕崛起,他平滅桓玄,成為最強權臣。晉安帝司馬德宗在位22年,37歲被劉裕派人毒殺。


九州歷史


歷史上的奇葩皇帝還真不少,小編雖然歷史知識淺薄,但奇葩皇帝倒也知道幾個。最奇葩的我覺得有倆可以入選。

先說秦武王贏蕩(這名字怪怪的,咋和“淫蕩”這麼接近,那時他還不是皇帝充其量也就是諸侯王)吧,這“兄臺”看過《羋月傳》的小夥伴應該對他不陌生。天生神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覺得自己牛逼class了,公然帶幾個粗魯漢子和衛隊找自己的“老闆”周赧王示威,玩舉“九鼎”的行為藝術,結果“筋脈俱斷,口噴鮮血”找列祖列宗去述職報告了。

雖然嬴蕩同志死得不值有點奇葩荒唐,倒也不那麼“窩囊”,起碼這哥們兒敢於挑戰“舉重”項目的吉尼斯紀錄。但如果就“啼笑皆非”的標準,他充其量也是季軍。

下面,有請冠軍晉景公——姬獳先生,閃亮登場!

說起晉景公,看過大劇《程嬰救孤》的夥伴應該知道,裡面的國君就是他了。

這老哥可能是向來身體欠佳關心自己的身體吧,也可能是“老年痴呆”的傾向,有一天他突然關心自己啥時候找閻王老爺談心的問題了。於是就找來一巫師(這巫師具體是宮裡的專職官員還是京城有名望的算卦先生不得而知),景公就問自己壽元幾何,那巫師不知道是情商低還是活膩歪了,直接說爺們兒,你啊,活不到吃來年新麥子的時節了!

晉景公暴怒,下令執其入獄。來年麥子收了,景公大哥看著新麥熬製的粥突然想起那巫師的話,於是帶起到大殿上。得意洋洋的要在巫師面前啖食新麥,突然肚子漲就如廁去了,結果去了好長時間不見人回來,於是下人就到茅房查看,結果發現老頭子掉茅坑裡一命嗚呼了。夠奇葩,夠讓人啼笑皆非了。

《左轉》有記錄,倒也精闢短短八個字:“將食,漲,如廁,陷而卒。”


細雨裡的青檸檬


樂隊皇帝——高緯

齊後主高緯是武成帝高湛的次子,作為北齊高氏皇族的第五個皇帝,他是南北朝響噹噹的昏君。

高緯被朝廷上下諷刺為“無愁天子”,但其實,他是一個原創音樂人。高緯愛好譜曲,常常抄起瑟琶就開始自彈自唱。他自創《無愁曲》樂曲,他一個人唱覺得不夠,於是搞了個樂隊,令宮內近千名太監、奴婢一齊伴唱,那熱鬧場面堪稱古代“演唱會”。


同時,他也熱衷於玩cosplay,他在宮內華林園做一個小破村子,自己披頭散髮穿上破爛衣服裝成乞丐向宮女討食,然後搭了個百姓放心市場,自己在裡面一會裝賣主一會裝買主,殺價不疲。

《北史•本紀•卷八》記載:“又於華林園立貧窮村舍,帝自弊衣為乞食兒。又為窮兒之市,躬自交易。

當然高緯最出名的,是他搞的“人體藝術”展。

高緯極為寵愛馮小憐,他覺得如斯美人,怎麼能就他一人來獨享這豔福?於是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搞了個馮小憐的“人體藝術展”,讓天下的男人購票來欣賞他愛妃的玉體。

於是,高緯讓馮小憐赤身裸體地躺在朝堂上,而他則賣起了門票,一千金看一次,還強制所有文臣武將都必須來看。


唐李商隱《北齊》詩之一:“ 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說的就是這個典故。

馮小憐“玉體橫陳”於北齊朝堂之上的消息傳入周國朝廷後,北周武帝宇文邕認為這已是北齊亡國之兆。於是他親率6萬精兵向北齊進發,開始了伐齊戰爭。幾年以後,北周滅掉了北齊,高緯終於把自己做成了亡國之君。

二、市儈皇帝——蕭寶卷  

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是齊高宗蕭鸞的第二個兒子,他的生母早亡,因此由潘妃撫養。他有口吃的毛病,性格孤僻,不愛學習,本不應為太子,但因為蕭鸞的長子蕭寶義有殘疾,不便繼承大統,他才被父親立為太子。

《南齊書》卷七《東昏侯本紀》記載,蕭寶卷在“東宮便好弄,不喜書學”。 他這種不喜歡學習,耽於玩樂可謂是發揮到了極點。


史書記載,他發現宮中有老鼠之後,開始每天晚上痴迷於捉老鼠的遊戲,還特別痴迷於雜耍,即使撞掉大牙也興趣不減。

蕭寶卷特別喜歡幹屠夫商販之類的事情,曾經在宮裡設立市場,讓太監殺豬宰羊,宮女賣酒賣肉。潘妃充當(市場管理者),自己來當個城管,如果有什麼糾紛,就由潘妃來裁決。

蕭寶卷在位的時候,他一個月有二十多天要出外,有時候是白天,有時候是夜晚。 出去做些什麼呢?

偷錢!

沒錯,一國之君跑去偷錢。蕭寶卷偷偷的到有錢人家裡搬取財物,直到搬空為止。他還不願意被人看見,誰遇到就殺誰。

因此,地方官員時刻留意,每次見他出宮,就立即奔走相告,大家都知道皇帝又要出來偷錢了,所以紛紛躲起來。使得道路無人,商鋪空空,一時間工商業都荒廢蕭條。


蕭寶卷去世的時候才十九歲,擱到今天或許還是個大學生(雖然他如此不愛學習,也不知道考不考得上)但他在位不到五年內所做的一系列事,都極其荒唐,以至於在死後被追貶為“東昏侯”。

三、佛系皇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年輕時博學多才、文名滔滔,與謝眺,沈約等人一起被譽為“竟陵八友”。他的《江南弄》甚至被明代才子楊慎稱為“宋詞的前身”。 但蕭衍不僅具有文學才華,也具有政治才能。

他聯合南康王蕭寶融起兵,一路勢如破竹,攻下了都城金陵。蕭衍殺掉了蕭寶卷,擁戴蕭寶融當了皇帝。不久之後,又逼迫蕭寶融禪位,自己當了皇帝,改國號為梁。


但蕭衍到了晚年,就開始了自己的“佛系皇帝”生涯。他大概是覺得自己勵精圖治了大半輩子,現在天下太平,是時候求仙問道了。於是他潛心研究佛理,在建康廣建佛寺。 杜牧《江南春》之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極言南朝寺廟之多。

但光學佛理修寺廟這哪夠,他還要出家!

蕭衍好幾次跑到佛寺宣稱要出家當和尚,大臣們無奈,只得出錢向佛寺“贖回”皇帝。皇帝一心想當“菩薩”,朝政自然疏於打理,各地的佛寺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大量男女隱入佛寺成為僧尼,不事生產,南梁的局面日益混亂起來。

這時北朝的軍閥侯景兵敗打算投靠蕭衍。侯景為人狡詐殘暴,素無信義,很多人反對接納侯景,蕭衍充耳不聞,派人接應侯景。狼子野心的侯景恢復實力之後果然起兵造反,一舉攻破建康,蕭衍被侯景軟禁在皇宮,活活餓死。


臨死前他想吃蜂蜜而不得,掙扎著發出“荷荷”幾聲後便氣絕身亡,死狀十分淒涼。

《南史·梁紀》記載了這一段:“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

蕭衍死時已經86歲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二長壽的皇帝,僅次於88歲的乾隆。蕭衍在位48年,是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一手建立南梁,卻沒能使它長治久安; 他勵精圖治,卻沒能堅持到底; 他一心向佛,卻弄得國破家亡。 他年輕時銳意進取,戎馬倥傯多年方才打下這江山,卻在晚年變得迷信昏聵,把自己的江山硬生生作沒了,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小約翰


這問題怎麼少的了明朝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呢。

這位皇帝就是天啟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一個只愛做個好木匠不願當皇帝的“天才”。

朱由校父親是明朝倒數第三個皇帝泰昌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吃春藥吃死了,也是個奇葩皇帝,在位時間不到一個月,當太子還當了十八年。

朱由校小時候因為他父親雖然是太子,但是不得寵,太子之位搖搖欲墜、岌岌可危,根本沒法管他。把他交給李選侍(朱由校生母已故)撫養,這李選侍理想挺大的,想垂簾聽政。決定打小培養朱由校,天天好吃好喝伺候著,隨便玩,就是不教他讀書,所以朱由校是個文盲。

他小時候宮裡有幾間房子燒了,請了幾個木匠來重建房子,就在這時年幼的朱由校接觸到了木匠,從此君王不早朝,沉迷於刀鋸斧鑿無法自拔。

當上皇帝后也不理朝政,因為他是文盲,而且他雖然十六七歲了,但是他心智不成熟,就是有點弱智。這時大太監魏忠賢就找到機會把持了朝政,禍國殃民。

等到他二十多歲後覺得自己身為皇帝應該管管朝政時,不小心掉到湖裡,感上風寒,結果一命嗚呼。

但他確實是個天才,做的木匠活非常好,拿到集市上去買很快就一搶而空,大家都誇他木匠活好。他還有突破性的發明,比如摺疊床、噴泉。

他這一生即奇葩又搞笑,還有點悲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