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的復興之路:一襲輕衣,悲欣交集,漢服審美為何兩極分化?

漢服的復興之路:一襲輕衣,悲欣交集,漢服審美為何兩極分化?

漢服,即漢族的傳統服飾。隨著歷史更迭,時代變遷,"漢服"也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服飾體系。追溯往昔,漢服的發展綿延千年,時期可以從炎黃時代到明末清初,無論其體系如何擴充,始終保持著"平面剪裁、交領右枉、繩帶繫結、上衣下裳、寬袍大袖、衣緣鑲邊"的基本特徵。

直至清朝統治者"剃髮易服"措施的強制施行,才使得漢服發展出現斷帶。民國時期,西學東漸,國人逐漸接收和採用西方的服飾。漢服式微,退出國人主流服飾審美範疇。

近年來,國內又開始了一股"漢服復興"的風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欣賞和推崇漢服,其中以年輕人尤甚。這一審美風尚的復甦,為時人帶來了一輪新的審美體驗,這也包括了時人在當代漢服審美中的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是指人對自身情感狀態的感知和意識。情感體驗(affective experience)伴隨著情緒(emotion)的變化,但相較於情緒的外顯和強烈,情感體驗是一種更為穩定而持久深邃的心理體驗。回看歷程,

這樣的情感體驗是伴隨著"漢服"的更新迭代而變化

文章將圍繞著當代漢服審美中的情感體驗,淺談各中緣由。

漢服的復興之路:一襲輕衣,悲欣交集,漢服審美為何兩極分化?

一、 漢服之殤:時人不識

我們可將漢服的情感體驗可以簡略地劃分為"正向情感體驗""負向情感體驗"。看當下漢服發展之狀,不由為之長嘆。縱然,有一批接著一批的國人興起推廣漢服和普及漢服知識,但相對於中國十四億的人口基數而言,漢服依然是極其小眾的一種服飾

對於漢服審美而言,尤其是漢服的使用者和漢服復興運動者而言,在這一漢服審美中,伴隨著一種負向的惆悵的情感體驗。

這一情感體驗的緣由有二:一是滿清統治者的強硬措施帶來的發展斷帶,二是當代漢服知識普及的缺失。

(一) 歷史緣由

漢服,並不是某個朝代或某一特殊服飾的特有的服裝。它是相對於少數民族服飾"胡服"的統稱範疇,也就是漢族的服飾。

"漢"是古代周邊民族和國家對中國的統稱,是伴隨著漢朝的發展強盛而被世人所銘記(有如唐朝的繁榮,異邦稱呼中國為"唐")。漢(族)之所能夠為外族所羨,主要原因在於其文化的繁盛。漢文化的核心又在於"禮",漢服的起源和發展就因"禮"而起:禮儀文化根植於服飾。

漢服的歷史可以追溯至炎黃時期,四千多年來的發展,以蓄髮戴冠為禮。漢服在歷代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漢服所附帶的情感體驗是一種近乎於民族認同感的激昂的情感。

漢服的復興之路:一襲輕衣,悲欣交集,漢服審美為何兩極分化?

又如上文所提及,漢服的發展在明末清初出現了斷帶。清朝統治者要求漢人按照"十從十不從"的規定除了漢族女子居家時不著旗裝外,不分男女、不分滿漢一律穿旗裝。清朝長達二百多年的統治,甚至讓"旗袍"約定俗成為女性禮儀服飾。

在滿清入關之前,漢服作為漢族人們的民族服飾,綿延千年。滿清統治者,強硬推行滿族髮型和滿族服飾,以維護滿族八旗的貴族統治。他們通過殘暴的手段阻止漢族人民穿戴自己的服飾,希望破壞漢族人民的民族認同感來加強集權。

"剃髮易服"的推行,讓漢服與漢人分離,也讓漢服的發展出現了斷帶,繼而也造成了如今漢服時人不識的局面。由於這個歷史緣由,當代漢服審美的情感體驗中不由地夾雜了帶有悲憤之感。

(二) 當代緣由

若說滿清統治者是漢服退出主流的直接緣由,當代漢服知識普及的缺失就是漢服審美情感體驗中"負向情感體驗"的間接緣由。

當代漢服復興的一大阻力在於同胞的不解和異樣目光。有些人視"漢服"為博人眼球的奇裝異服;有人視漢服穿著者為異類;更有甚者,將"漢服"誤認為"和服"或"韓服"而激發極端的民族情緒。這些,無疑都加大了當代漢服審美中的悲情體驗(負向情感體驗)。

無論是天津祭孔的"一個人的祭禮",還是成都漢服女孩被誤認為是和服女孩的事件。在國人看來,都是極其悲憫的。拋棄其中個別人員的極端情緒,漢服在本土語境下面臨的質疑和誤解,何不謂之殤?

漢服的復興之路:一襲輕衣,悲欣交集,漢服審美為何兩極分化?

二、 漢服之愉:同袍之誼

當然,除卻漢服之殤帶給世人的悲憤、淒涼等負向情感體驗外。漢服亦能給人帶來愉悅的正向情感體驗。正如前文所述,千百年的傳承與發展,漢服的穿著往往能給穿著者帶來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認同感。漢服制飾繁雜,亦伴隨著種種禮儀帶來的儀式感,能夠帶給穿著者以深刻的情感體驗和重視感。

(一)漢服帶給穿著者文化認同感

自清初漢服被強制取締後,漢服就帶上了一種民族認同感之意。於當代,民族認同感一詞或許頗為寬泛,實則是漢服能給穿著者們帶以一種相互認同、相互肯定和相互欣賞之情。

有如《詩經·秦風》《無衣》一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漢服穿著者和推廣者能夠在一定組織關係下,感受到心心相惜的同袍之誼這一愉快的正向情感體驗。

另一方面,漢服廣袖飄飄,衣錦相疊的樣式受到時的歡迎。正因為當代漢服審美上附著的特殊的文化認同感,越來越多的人在特定的儀式上願意選擇漢服來表達自己對事情的重視和珍惜。如同當代,高校學生拍攝畢業照,民國學生裝和漢服都成為選擇的一種趨勢。

我們不能否認,這一趨勢是一種個人審美的選擇,但除卻個人審美,更能讓人感受到的是當代青年人對漢服審美附著的情感體驗的認同。

(二)漢服帶給穿著者深刻儀式感

漢服的起源和發展始終圍繞著"禮"。早在周朝,衣冠制度就被列入禮制之內。漢服的穿著、紋飾、樣式都有特定的順序和等級。

在當代社會,效率至上的原則之下,人們在事物的審美追求上更加傾向於選擇便捷和舒適。相對於如今可謂是全球統一的當代服飾,漢服的制飾繁雜、袖袍寬大在日常生活中已不便穿著。

而對於漢服愛好者們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漢服,克服種種不便,能帶給穿著者一種富有儀式感、形而上的愉悅情感體驗。亦同如今,很多新人願意選擇穿著漢服舉行中式婚禮一樣,漢服的穿戴,禮儀的運用,時人更加感受的重視和愉悅。服飾是物質上的感受,禮儀是精神上的疊加。

漢服的復興之路:一襲輕衣,悲欣交集,漢服審美為何兩極分化?

三、 漢服之奇:復興之路

當代的審美是包容而多元的,美的感知,能夠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給予人們力量和鼓舞。

漢服於當代的審美而言,不是主流趨勢,但憑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情感體驗,而逐漸受到人們的推崇。當下漢服復興,不僅僅意味著對傳統漢服的復刻。即"復興"並不等同於"復古",它所需要的是改良和新的設計,以符合國人的當代審美,甚至做到文化輸出。

在這一復興背景之下,漢服亦能帶給穿著者以驚歎的"奇"的情感體驗。這一奇不能完全歸屬於正向情感體驗,也不能完全歸屬於負向情感體驗。它是富有爭議的,也是讓人驚奇的。

漢服復興之路上的奇,在於它的定義的爭議上。無論是關於"漢服"與"漢朝服飾","漢服"與"唐裝"還是"漢服"與"中式服裝"的定義界定上,都備受爭議拋開這些定義而言,他們是處於相互包含的定義內的,他們都是對於漢服的延伸和再創造。

如同當下備受爭議的李子柒時人對她的評價兩極分化,甚至對她的中式服裝進行批判。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隨著她視頻的傳播和影響力的擴大,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式田園生活和服裝的美感。

這並不意味著是她將這種生活方式和審美進行了扭曲或者放大美化,而是將其中的詩意摘選出以呈現世人。當她的視頻在youtube上為外國人所驚歎時,何不是一種文化輸出?

漢服亦如是,定義本有狹義廣義之分。漢族本就是多民族混合下的產物,漢服在歷經千年的發展中不斷的發展和改進。它是一個龐大的服裝體系,而非一個固定的致飾或模板。當代審美體系下,漢服進行改良和再創造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漢服之興。在保有漢服的情感本質的同時,讓它能夠更加被世人接受,也是復興的要義。

漢服的復興之路:一襲輕衣,悲欣交集,漢服審美為何兩極分化?

結語: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服飾之一,伴隨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漢服更是穿在身上的文明,寫在身上的歷史,是文明進步的標誌。當下,它能夠帶以人們獨特的情感體驗,亦能激發極端的情緒。

事事皆有兩面性,我們在欣賞和體驗這種情感的同時,也應當讓漢服迴歸到其最根本的職能:穿。衣食住行,以衣為首。漢服復興之路漫漫,文化內涵和功能本質皆是其不可拋卻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