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俄羅斯蘇-27飛行員硬頂美F-15戰機?

星月菩提樹下行


這件事突出了俄羅斯與美國戰機的特點。

很多人一直認為,美國戰機的性能優越,同時代戰機能碾壓俄羅斯戰機,但這句話肯定有問題。

戰鬥機的很多性能,其實是相互衝突的。

就拿俄羅斯蘇-57和美國F-22這一類隱身第五代戰機來說。

“隱身”和“超機動性”就是兩個相互衝突的指標。

一架第五代戰機,你強調了隱身,就無法保障最強的機動性,反之亦然。

這個世界上到目前為止,沒有全無敵的戰機!

對於這個問題,兩大軍事強國早有選擇,美國走的是“平衡發展路線”,每一代主戰機型,都是平衡性,以綜合實力致勝。

俄羅斯不敢走平衡路線。

前蘇聯脫胎於沙皇俄國,當時僅僅是農奴制國家,工業實力不要說比不上美國,就連大部分歐洲強國也比不上。

假如前蘇聯在軍工製造方面,選擇走平衡路線,面對科技實力超越自己的美國,結果就是一條死路。

所以,前蘇聯一直走的是“極端路線”。

我的武器裝備的綜合性能比不過你,那我就在某一個方面,發展到極致,壓過你,讓我具有對抗你的能力!

從最開始的米格時代,前蘇聯戰機一直很講究空中機動性。

蘇-27是前蘇聯至今最成功的一款戰機,空中超機動性尤其優秀,假如與同時代的美國戰機近距離格鬥,絕對能把美國戰機虐死。

所以我們看到,俄羅斯蘇-27硬頂美國F-15,除了飛行員敢拼命,還在於飛機給力。

假如這名俄羅斯飛行員駕駛的是一架老古董的米格-21,就算他再英勇,也無法做出類似挑釁動作。


99隨便


今天網上最火的一條軍事視頻就是俄羅斯蘇-27硬頂美國F-15戰鬥機啦。在大家看來,俄羅斯飛行員的表現相當硬核,而美國戰鬥機的表現則有怯懦之嫌。

俄羅斯被稱為“戰鬥種族”,他們在處理與別國爭端的問題上一慣強硬,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和“黑海撞擊事件”就是代表。在這次事件中,俄羅斯的特別飛行支隊在波羅的海上空遭遇了美國空軍F-15的騷擾,俄羅斯飛行員以非常危險的方式將美國戰鬥機驅離,從蘇-27的飛行動作上就能看出飛行員的驅離是連貫性的,並不是突然性的,這也給了對方反應時間和撤退時間。


在空中對峙發生時,一方或者雙方都採取靠近而且危險的飛行動作壓制對方是非常常見的,只不過俄羅斯飛行員更加的兇悍和強硬,這是他們慣用的風格。當年在南海撞機事件中,我國戰鬥機飛行員王海駕駛的殲八二戰鬥機就與前來進行偵查的美國EP-3型軍用偵察機靠得非常近,最終被對方突然轉向撞擊導致墜機。

僅從這次事件上看,俄羅斯飛行員佔了上風,但是這卻是在被美國及其盟友進行全面戰略壓制的情況下做出的反擊。隨著北約的不斷東進,俄羅斯的戰略緩衝已經不復存在,北約每年都在俄羅斯邊境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美國軍艦去年也出現在俄羅斯重要軍港附近,可以說俄羅斯的日子並不好過。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必須以兇悍的方式表明自己並不好惹,但是國家之間的博弈是非常複雜的。


古生物探索


估計這是美國F-15飛行員終生難忘的記憶,沒想到這次任務竟然給自己帶來了一生的汙點。在面對俄羅斯飛行員的激烈動作,美國飛行員體現出了膽小和怯懦,最終只能悻悻的離去。俄羅斯向來都是一個彪悍的民族,在針對國家領土領空安全被挑釁的前提下,往往是做出了很多讓對手難以忘懷的舉動。讓對手在很多時候面對俄羅斯的粗魯行徑面前倉皇而逃。

這次是俄羅斯網絡媒體上,熱議一段俄羅斯飛行員上傳的視頻,俄羅斯蘇-27戰鬥機把美軍F15戰鬥機從俄羅斯特別飛行支隊巡邏飛機旁驅趕走的視頻。這是一名自稱是俄羅斯空軍飛行員的網友在推特上發佈了這段視頻。


我也不詳細介紹了,大家看一下視頻片段吧。在視頻中,美軍F15在不斷靠近俄羅斯特別飛行巡邏機,顯然後面的俄羅斯飛行員就是硬懟美國F-15戰機。這可嚇壞了美國飛行員,俄羅斯這飛行員是又喝完酒出來的吧,怎麼玩的這麼狠。俄羅斯的暴脾氣在歷史上都是讓美國和北約國家都是永生難忘,只不過是美國是沒臉沒皮的來騷擾。



早在前蘇聯時期的1987年9月13日,前蘇聯的第十防空軍d941飛行團飛行員瓦里斯.坦西姆貝爾駕駛了一架編號為36的蘇-27戰鬥機,起飛攔截一架在巴倫支海上空對前蘇聯偵查的挪威空軍的P-3B反潛機。在經過多次驅趕挪威的P-3B飛機未果,生氣的蘇聯飛行員直接拉近了戰機,最終兩機相撞,蘇-27垂直尾翼被撞壞,P-3B發動機艙被直接撕開。這就是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


正是因為這件事,最直接的體現了俄羅斯軍人的剛烈,俄羅斯軍人的暴脾氣。還有在1988年美國海軍巡洋艦“約克城”號和驅逐艦“卡隆”號進入黑海,並且闖入前蘇聯12海里領海區。在前蘇聯海軍“無私”號多次警告的前提下,依然我行我素。最後憤怒的“無私”號直接向10000噸的“約克城”號喊話“我艦奉命撞擊你艦”,只見只有3000噸的“無私”號就撞向了“約克城”號,這下可把美軍嚇壞了,而且倉皇逃跑。

在去年10月25日北約在挪威舉行的“三叉戟支點2018”演習,這是北約歷史上最大的演習,俄羅斯也同在同期舉行了針鋒相對的演習,並且向演習區域試射導彈。而且俄羅斯還出動戰機,直接出現在被約演習的軍艦上空,根本就不把北約演習當回事。美國的官兵就眼睜睜的看著俄羅斯的圖-142反潛機在低空飛行,這一幕真是尷尬呀!



可見俄羅斯就是培養出來這樣剛毅的軍人性格,這也是俄羅斯民族本身野蠻的基因。俄羅斯人硬懟的性格,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學習,畢竟美國這個攪屎棍,總是在別人家門口拿個望遠鏡偷窺。這樣的“癩蛤蟆上腳面”的行為,真得學學俄羅斯怎麼治理一下,要不然總是在家門口來騷擾,真是討厭至極!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歡迎喜歡軍事的朋友關注淡然小司!


淡然小司


蘇27和F15分別是俄羅斯、美國第四代重型空優戰鬥機的代表產品,可謂是兩個針鋒相對的冤家對頭。F15的問世時間更早,1974年開始投入裝備,並取得了輝煌的實戰戰績。蘇27則試圖充分利用後發優勢,以能夠有效對抗、反制F15為設計思想,直到1986年才正式服役,不過始終沒有機會在戰場上跟F15狹路相逢。蘇27的唯一實戰記錄是在非洲大陸的埃厄戰爭中(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手足相殘,斬落了自家兄弟——米格29。

前段時間俄羅斯媒體在網絡上發佈了俄羅斯空天軍一架蘇27生猛攔截美國空軍一架F15的視頻,這兩位“東邪西毒”終於有了一次難得的同框出鏡的機會。通過畫面我們可以看到,這段視頻的拍攝者應該是另外一架俄羅斯飛機,當時一架F15正在不懷好意地向其尾隨靠近,突然一架蘇27從後方殺出,直接橫在F15前進的路線上,同時猛地側過機身向F15逼去,迫使F15不得不改變航向越飛越遠。整個攔截過程乾淨利落,充滿戰鬥民族風。

其實在冷戰時期,這種程度的擦槍走火可以說是家常便飯,經常都出現在兩大陣營緊張對峙的天空或者海上,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和“我艦奉命撞向你艦事件”都是發生在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裡。然而本段視頻的拍攝地點是在波羅的海上空靠近俄羅斯一側領空的空域,這個地區在冷戰結束以後隨著美俄關係的不斷惡化,已經逐漸成為俄羅斯和北約博弈較量的新焦點,也是北約直接窺探俄羅斯核心縱深目標的突破口。

翻開地圖相信大家應該能夠理解俄羅斯面臨的尷尬局面,冷戰時期的波羅的海,蘇聯無疑佔據著絕對優勢,控制了波羅的海整個東海岸(包括東德、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北約只控制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包括挪威、丹麥),瑞典、芬蘭是中立國。那個時候北約戰機基本上很難進入波羅的海活動,更不要說抵近蘇聯領空了。如今俄羅斯完全喪失了波羅的海的控制權,東德、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全部被北約收編。

在整個波羅的海沿岸,俄羅斯僅剩下加里寧格勒飛地和聖彼得堡入海口的小片地區,北約戰機直接部署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昔日的戰略縱深反而成為對手的前進跳板。北約國家出動F15、颱風等各型戰機在波羅的海頻繁舉行軍事演習,發射各種實彈,並對聖彼得堡一帶的俄羅斯核心敏感區域實施抵近偵察。此番蘇27硬頂F15只是雙方日常鬥法的一個小小片段,可以看出俄軍飛行員對於得寸進尺的北約戰機著實憋了一口悶氣。

這種情況打個比方,就假如是我國的渤海灣,原本是我們自己控制的內海,不料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都自立門戶了,還引來了美日軍隊進駐,結果美軍日軍戰機天天在天津門口晃悠,簡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以俄羅斯軍隊一貫簡單粗暴的攔截風格,硬頂已經算是客氣,沒有來個“我機奉命撞向你機”就不錯了。類似的情節還發生在南海,我軍052C驅逐艦為了驅趕穿越我島礁的美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同樣採用前插硬頂的方式,生生逼退了噸位比自己大得多的美艦,由此可見戰鬥民族風也並非俄羅斯所獨有。


晨曦談兵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1月31日,美國一架F15戰鬥機在不斷逼近俄羅斯特種飛行支隊時,一架在波羅的海執行空中治安任務的蘇27戰機從後方趕來,根據視頻顯示這架蘇27一直在F15戰機左側壓制逼退,估計美國飛行員也給嚇得不輕。最後灰溜溜逃離該地。

而俄羅斯的蘇27戰鬥機戰鬥機已經不是第一次大顯神威了。在蘇27戰鬥機剛剛研製服役時,1987年北約一架P3B反潛機在靠近前蘇聯的領空,前蘇聯蘇27戰鬥機迅速出動,用垂直尾翼切斷了該反潛機的一臺發動機,導致該機險些墜毀,也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巴倫支海上手術刀事件”,也從此奠定了蘇27系列戰機的威名。


在驚歎於俄羅斯飛行員精湛的飛行技術時,我們也應當感受到俄羅斯人勇於挑戰來敵的決心和俄羅斯日趨惡化的安全局勢。俄羅斯人敢於保衛國土領空領海已經是歷史悠久,每一次震驚世界的這類事件都是在宣示俄羅斯的領土主權不容侵犯,哪怕是接近。所以美國所謂的三海里外航行自由在俄羅斯人那裡就是一紙空文,甚至俄羅斯總統普京直接下令“凡有外國軍艦未經允許靠近俄羅斯領海12海里之內,相關部門可以不經上報直接擊沉”,雖然當時和刻赤海峽緊張局勢有關,但是俄羅斯人的魄力是一貫堅定的。



同時此次事件也顯示隨著烏克蘭危機不斷惡化和美俄對抗不斷升級的背景之下,俄羅斯安全局勢也已經越來越緊張。前段時間美國“庫克”號宙斯盾驅逐艦進入黑海逗留 引發黑海艦隊全體監視,近日又是F15重型戰鬥機靠近俄羅斯飛行支隊,從領海到領空,西方對俄羅斯的威脅越來越逼近,而俄羅斯卻也不得不強硬。


標槍防務


俄羅斯飛行員:我正常飛行,怎麼就成了硬頂美軍了呢?你們五角大樓不要胡說!

上面這話可不是我說的,是上傳視頻的俄羅斯飛行員說的。當然,這位俄羅斯飛行員並不是實際執行攔截任務的俄軍飛行員。而是一個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活躍的俄軍飛行員,他經常上傳俄空天軍內部各種飛行視頻來跟廣大網友分享。這段視頻就是他最早分享的,美國國防部的

說法是“當時F-15C必須要做應急機動動作來規避俄軍飛行員的魯莽行為”。很顯然,美國人沒說實話。

根據俄羅斯飛行員的說法,俄軍的蘇-27只是過來驅逐騷擾己方飛機F-15C,大致的位置是在阿拉斯加附近空域。其實這個空域挺敏感的,畢竟是美俄防空識別區交叉地帶,雙方經常會互相升空驅逐對方的戰機。所以,這事也談不上多敏感。

只不過由於這些年俄軍的戰備水平開始逐漸恢復到日常狀態,也就是進入到上個世紀70到80年代末期的狀況,所以看起來有些多而已。不過在冷戰時期,這類競逐其實隔三差五就上演。你圖-95過來了,我F-4、F-15就上去攔一下。美國的B-52起來了,蘇軍的蘇-15、米格-25等也回去看看。到了現在雙方就換成了蘇-27、米格-31以及F-22這些互相“護航”的奇特景象。不過,實際上雙方還是非常有限度的,不會發生“狗鬥”這類近距離空戰,更多的還是暗地較勁。誰靠得更近,誰飛的更久。

而且還有一些奇異的場景,比如雙方隔著玻璃窗互相致敬,我喝可樂你喝咖啡。再或者就是互相比幾個世界通用手勢。可以說,這就是一場頗為畸形的對抗模式。但是,儘管這樣仍然不能掉以輕心。畢竟,下一次攔截的可能就是滅世滅國的東西。


出鞘


俄羅斯被稱為“戰鬥民族”,自有其道理。尤其是在美蘇、美俄對抗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大名鼎鼎的“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碧空手術刀”事件,直到今天也常常被人提起。所以,若再次發生類似的事件也不足為奇。近日,俄羅斯空天軍一位飛行員在其個人推特上發佈了一段有關“驅逐美軍F15戰鬥機”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俄蘇27驅逐美F15戰鬥機視頻
中的一段

1月31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一名網友自稱是俄羅斯飛行員,在推特上發佈了“一架俄羅斯蘇27戰鬥機驅趕靠近俄羅斯特別飛行支隊的美軍F15戰鬥機,並將其趕走”的視頻。在這段視頻中,美軍這架F15不斷靠近俄特別飛行支隊飛機,一架從後方趕來的蘇27戰鬥機緊貼著飛到F15戰機旁,美軍的F15被迫改變飛行線路——惹不起,那就只有躲開了。俄羅斯網友對蘇27戰機的這一動作反應強烈,稱“在機動能力、動力、外觀等方面,蘇27都優於F15”。



美軍戰機、軍艦經常到俄羅斯周邊示威,俄羅斯採取的措施就是派戰機、軍艦應對,如已接近俄羅斯領海、領空,那就“迎上去”將其驅離。在警告無效後,接下來就是將其“擠走”。只不過,俄羅斯人有時候乾脆都不警告,直接衝上去……對於美國的挑釁動作,俄羅斯自然不會一昧被動應對——來而不往非禮也,俄羅斯也會派出戰略轟炸機繞飛美國領土。美國採取的措施也是派戰鬥機進行伴飛、識別,雙方彼此“較勁”,卻不會發生意外衝突!


冷戰時期是美蘇博弈,冷戰結束後就成了美俄“鬥法”。美俄的較量並不僅此一例,而是早已成為了“常態”。就在2019年1月28日,俄羅斯空天軍的蘇27戰機就曾攔截美軍在波羅的海上空的P-8偵察機。 俄羅斯國防部隨後稱,俄羅斯戰機在安全距離內對美軍目標進行了伴飛。對於俄羅斯的“硬頂”,美軍總是指責俄羅斯方面“不專業,屬危險動作”。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難不成還讓俄羅斯戰機列隊歡迎美軍戰鬥機的挑釁?


對於俄羅斯蘇27戰鬥機驅離美軍F15戰機一事,我認為俄羅斯的做法值得點贊——美軍常常以這種動作來挑釁其它國家的主權,任何一個國家遇到這種事情,都應該強硬懟回去。蘭州艦就曾以類似的方式驅逐美軍驅逐艦,有位軍事專家就曾公開說過:下次再來,派兩艘戰艦去,一艘攔住它,另一艘撞沉它……俄羅斯人雖然謀略差些,但卻非常彪悍,蘇27貼著F15飛,就是這一民族特性的真實寫照。這件事上,美軍戰機除了改變航線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儒道之主


關於這件事,筆者一方面敬俄羅斯飛行員是條漢子,而且藝高人膽大,敢於在關鍵時候頂上去,以對個人而言非常危險的操作,來挽救國家的權益。但是通過這件事情,也體現出美國的一些問題,為什麼總是要進入別國的巡防區域去呢?為啥總是要不斷的去試探別人的底線?

圖為俄羅斯蘇27驅離美國F15的畫面。


此次,美國又是侵犯北方的俄羅斯的巡邏區域。俄羅斯這架蘇27在抵近美國的F15戰鬥機後,並不是按照常規進行跟蹤和警告,而是直接貼了上去,做出了一副你不走我就要撞你的架勢。俄羅斯飛機直接一個左轉,從美國飛機的右側切入其航線,美國飛機緊急避讓,之間的距離大概有個幾百米,可以看出雙方的飛機機動性都不錯,在空中彷彿跳了一場雙人芭蕾,動作非常同步。

圖為某超級大國發言人在講述我國殲11B戰鬥機驅離其P8偵察機時的情節,展示的是圍繞其180度旋轉的場景,令人驚訝。

圖為某超級大國偵察機上拍攝的我國殲11B戰鬥機向其展示空空導彈予以警告的畫面。

圖為該國偵察機拍攝的我國殲11B戰鬥機的照片。

圖為媒體就當時的情況繪畫出的兩幅油畫,以紀念這次足以載入史冊的驅離時間,當時我國兩架殲11B戰鬥機驅離了一架某超級大國的P8偵察機和1架F18大黃蜂戰鬥機。


美國和全球的幾個主要大國就是經常這樣的,這種侵犯其他大國的行為,最終都會被其他國家強硬的舉動制止,然後美國的飛機或者軍艦總是悻悻然的離去,為何總要這樣呢?去年年中,在東亞的水域就出現過類似的一幕,不過主角換成了東亞某大國。當時,美國海軍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試圖去抵近該國水域進行偵察,但是被該國海軍一艘編號為170的052C型神盾艦驅離,當時,東亞該大國的軍艦高速從美艦左舷切入,逼迫其轉向離開,當時距離接近為0。

圖為美國媒體報道的當時殲11B戰鬥機攔截P8海神偵察機的畫面。


其實,這樣的對抗在冷戰時期就已經出現,軍事強國之間軍力接近,誰也不敢輕易冒犯別人,發動熱戰,於是冷戰形式的互相對峙就成為常態,你出門我就跟蹤,我出門你也貼上來成為常態,海上、陸地、空中都有發生。而採用非常規手段逼迫敵人轉向的方式,也有很多國家會選擇,俄羅斯只是其中一個典型,類似的還有俄羅斯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蘇27直接用一個尾翼切割了北約偵察機的機翼,迫使其離開。

去年,美國還曝光在東亞某水域遭到東亞某大國170號052C型中華神盾艦攔截的畫面,上圖是美媒報道的兩艦接近的畫面,下圖是美國偵察機拍攝的170驅離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畫面。


在我國,早先也有過類似的事情,只不過2001年的時候我國的飛機不好,還是殲8這樣的飛機,著名的海空衛士王偉就是駕駛著殲8II戰鬥機攔截某超級大國的P3偵察機,最終因為某超級大國的偵察機不當操作,他們危險轉彎撞到了我們的飛機,使得這架殲8II戰鬥機被撞了下來。當然,此後我國空軍有了更好的飛機,面對敵人時辦法也更多了。

圖為蘇聯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空中手術刀(上圖,蘇27用機尾切割了P3偵察機的機翼),以及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下圖,黑海地區一艘蘇聯的1135型克里瓦克級護衛艦撞擊了美軍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比如,在2014年8月時,我國空軍一架殲11B戰鬥機在防空識別區驅離某超級大國的偵察機的時候,採用了多組連續的盤旋動作,圍繞其偵察機盤旋180度,或者直接高速切入其航線後離開,並且向其亮出空空導彈,最終逼迫其離開。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這樣的英雄也值得讓人尊敬,但是我們必須要說,為什麼總是美國,為什麼每一次要去別人那轉悠的總是你美國,你究竟安的是什麼心,唯恐天下不亂嗎?

圖為海空衛士王偉和他在部隊上的座駕,81192號殲8II戰鬥機。面的這個畫面,海事先鋒總是想問:為什麼總是那個超級大國在惹事?沒錯,說的就是你:美國。


海事先鋒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美俄之間真是一物降一物,像美國這樣的欺軟怕硬,蠻橫的主,就得俄羅斯這樣不要命的狠人來治,那效果簡直立竿見影,誰用誰知道。



這件事說白了仍是主權防衛的問題,背後凸顯得還是美國干涉他國主權的慣用的那一套。美國作為國際地位超然的國家,自詡“世界警察”橫行慣了,認為全世界沒有美國不能去的地方,仗著強大的軍力,經常無端侵犯他國領海或領空。迫於美國的淫威,大多數國家面臨美國侵犯時都只能口頭抗議,作用有限,無形中助長了美國的囂張氣焰,讓其更加粗魯、胡作非為。


但向來脾氣火爆,有仇當場就報的“戰鬥民族”顯然不想慣著美國。俄羅斯是一個非常驕傲的國家,即使曾經強盛的蘇聯時代不再,但它依然不容許任何國家挑釁。特別是今天面對西方勢力的緊逼和封鎖,在歐亞大陸區上俄羅斯盟友越來越少,戰略空間不斷被擠壓,所以俄羅斯變得越來越“好鬥”,絕不退讓。

而美國顯然還不想跟俄羅斯徹底撕破臉皮。作為軍力常年排在世界一二的國家,俄羅斯拳頭即使比不上美國粗,但拼命起來絕對可以讓美國折半條命。這顯然超出美國可承受範圍。狗急了還跳牆,更何況俄羅斯這頭熊?所以只有面對俄羅斯時,美國才會表現出少有的謹慎。



即使從裝備上,俄羅斯也有跟美國“硬碰硬”的資本。蘇27“側衛”是一款經典三代機,自誕生以來就是F-15最大的對手,幾十年來二者在全球空域較量了無數次,算是棋逢對手,勢均力敵。所以,駕駛著蘇27的俄羅斯飛行員,沒有必要給美國飛行員面子,大不了就拉開架勢較量一番。


從俄羅斯應對美國進犯的手段和效果看,老毛子行事風格雖然有些彪,但確實有效,值得咱們學習。


兵者詭道也


近期美俄兩國的主力軍機再次在天空相遇,發生的情況和以前差不多。俄羅斯飛行員的表現極其英勇,主動貼上去,美國飛行員見形勢不妙,只好撤離。俄羅斯軍人的戰鬥精神再次體現了出來,引起了全世界媒體的轉發和評論。其實俄羅斯硬懟美國戰機的次數已經很多了,相比於蘇聯時期的幾次摩擦,現在的俄羅斯戰機已經是略顯“客氣”了。俄羅斯空軍暫時缺乏隱形機戰力,整體實力不如美國空軍,但俄軍從來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在氣勢上不輸美軍。

這次蘇27 怒懟F15戰機的視頻是俄羅斯媒體公佈的,錄像的是俄羅斯方面。視頻一出,很快在國際上引起熱議,俄羅斯蘇27飛機從後方出現,毫不客氣的擠兌走了美國F15。估計這件事會讓美國飛行員終生難忘,在沒有空戰的和平年代,這大概是距離死神最近的時候了。從俄羅斯以往應對類似事件的表現看,這位美國飛行員估計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早在去年,國際媒體就報道了美俄戰機近距離接觸的事件,雙方最近距離僅有1.5米。這個距離別說飛機了,即使是從汽車角度出發,也相當近了,任何一方反應遲鈍一點就碰了。飛機的駕駛風險遠大於汽車,俄羅斯飛行員的膽量令人敬佩。

在蘇聯時期,蘇聯和北約方面還曾經上演過一次“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當時蘇聯派出的是蘇27戰機的早期型號,此時的北約對這款飛機幾乎一無所知。當時北約的一架P3反潛巡邏機在巴倫支海上空巡邏偵查,這附近有蘇聯核潛艇的重要基地。蘇聯立刻派出空軍對其進行驅離,經過多次警告後,北約挪威空軍的P3飛機完全不管不顧,無視蘇軍的戰機。此時震驚的一幕上演了。

飛行員駕駛戰機快速貼近P3偵察機,用極高難度的動作,從P3的某個發動機下面劃了過去。當時P3駕駛機組就感覺到了不對勁。原來蘇聯飛行員用戰機垂尾的削尖部位,沿著發動機的中心線,直接切開了一條線。發動機當時就壞了,巡邏機出於省油的考慮,即使少一兩個發動機工作,也能勉強飛行。挪威方面發現不對,趕緊撤退,蘇27的垂尾也受了傷,飛回了基地。

蘇聯飛行員的藝高人膽大是聞名世界的。俄羅斯用這種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制空權,看起來似乎有些冒險,其實是一種高度自信的體現。俄羅斯軍人如果沒有這種自信和勇氣,俄羅斯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大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