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的時刻終於來了,發動機難題或被徹底解決,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逆襲的時刻終於來了,發動機難題或被徹底解決,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圖為離子風推進飛行器

高性能噴氣發動機是目前限制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最大的高技術設備,但是最近一款全新原理的飛機被研發出來了,這種飛機只需要通電就能飛行,不需要發動機,引發了軍迷們的關注,難道未來的飛機可以不要發動機嗎?對此有軍迷表示,這項技術給中國指明瞭一條新路,如果掌握這種技術,發動機難題或被徹底解決,而目前中國在此項技術上的技術儲備最豐富,中國或成最大贏家,看來逆襲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逆襲的時刻終於來了,發動機難題或被徹底解決,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圖為傳統飛機渦扇引擎

所謂離子風推進技術,與傳統的依靠內燃技術驅動渦輪加速為戰機提供起飛所需要的升力不同,不需要外界因素制約,只需要特殊的機體結構設計,形成電場,在機翼內外不同電磁場通電後作用下,電離圍欄內的空氣,產生驅動飛行器向前飛行的離子風,也就是說,飛行器不依靠進氣燃燒燃料自行獲得動力來源,這也是電力驅動技術和傳統動力系統最大的不同就在此處,對於現階段的離子風推進技術,能讓物體成功起飛就是重要的進步,而讓技術不斷成熟,還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資源投入。

逆襲的時刻終於來了,發動機難題或被徹底解決,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圖為離子風推進飛行器

採用離子風推進技術的飛機最大的優勢就在於,由於不存在發動機進氣和燃燒的過程,因此完全沒有排放,同樣的電離的過程不會產生噪音,如果運用在軍事上,意味著低可捕捉紅外特徵與靜音性,這對於未來戰場所需要的隱蔽性而言至關重要,雖然離子風推進技術很早就有人提出,但受限於材料科學和實驗研究水平,一直沒有進行過實際研究,直到本世紀初,國外科學家帶領航空研究團隊開展了這項極具前瞻性的技術研究,並於2018年成功試飛了一架飛行器。

然而,實驗室裡研究製造的飛行器想要真正投入到實際場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這一技術最大的難點在於降低電離空氣牆所需要的電壓,以及如何提高飛行器的重量,能夠達到電離驅動與機身重量的平衡,畢竟目前實驗用的離子風推進裝置飛機結構非常奇怪,設備也比較簡陋,為了便於技術研究和考證,並沒有設計的太複雜和考慮實際用途。

逆襲的時刻終於來了,發動機難題或被徹底解決,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圖為離子風飛船

但是,離子風推進技術的前瞻性是不言而喻的,一直以來,不少國家都受限於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難題之中,而真正能夠實現航空發動機自主設計和生產的國家也相當有限,而傳統航空發動機受限於材料和結構技術,性能再想提升也十分困難。

所以,研究未來的飛機驅動技術,無論是對現有飛機動力的提升,還是考慮到星際遠航時代的飛行器設計,對於渴求技術進步的國家而言十分必要,而這一技術產品也會通過自身的優勢展現出巨大的使用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