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白事越來越大操大辦,弄得這邊呼天搶地,那邊歌舞昇平,你怎麼看?

娛罷不能樂不休


更多農村奇聞趣事,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農村知識。

對於現在的農村白事上,這邊是哭的一塌糊塗,那邊的音樂是“今天是個好日子”這些是也是見怪不怪,對於現在的農村白事,可謂是五花八門,拿白事和喜事來比,白事的人要多於喜事,畢竟在村裡的有人去世了,村民都認為這些都是一件痛苦傷心的事,所以很多的人自告奮勇的去給白事家裡幫忙,這點估計農村都是的有的,有的人喜事可以不到場,但是白事都必須要到場,畢竟死者為大!在農村都認為白事就要弄的比喜事還要隆重,這樣既有了面子還能讓人感覺子孫後代的孝順,其實這白事的排場無非就是給活人看的,死人眼睛已經閉上了,那麼也是看不到了!

在我們老家裡這裡,每次村裡有人去世,這邊就要聯繫當地的嗩吶表演班進行表演,有錢的都是要請兩個團隊甚至是三個,嗩吶班一般由3-5人組成,每天一天200塊,一天就是幾千塊的支出,一般嗩吶班接到通知後都是為期三天的工作量,其中還要管吃管喝,稍有照顧不周可能這些吹嗩吶的就會出現招數來整家主,所以白事的嗩吶班都是好好的伺候著的,畢竟這些也是為了晚上有“節目”的準備,有的地方晚上的節目可謂是堪比演唱會,有跳的,有唱的,甚至晚上還有真人秀這些節目,每到村裡一有人去世,那麼都有很多外村的人來看錶演,那叫一個精彩!

其實每個地方也是不同的風俗,所謂的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通俗,每個地方的話費也是不一樣,就拿我們老家這裡來說,現在一般花不了多少錢,現在這裡已經沒有所謂的表演班了,都是酒席上花的錢,算算現在我們這裡也是不準大辦酒席,都是4-6個菜,所以花銷也不大!

但是對於一些南方的農村可能就要花費比較多了,有的地方還要請道士做法事,幾天下來也要幾千元,加上現在的天氣還要租冰棺,加上宴請賓客的酒席,抬棺人的紅包最少要200一個人,那麼加起來一個白事也是要4-5萬塊,現在大操大辦主要是給活人看的,主要是不想讓農村看笑話,所以才大操大辦,而又的則是覺得對父母的虧欠,所以才大操大辦!不過現在的種風氣也是在減少,畢竟現在推的是厚養薄葬才是最為孝順!對於現在的殯事大操大辦你覺得有必要嗎?


三農堂廣訊


辦事主人死要面子

我們這邊是一個四線城市,無論是城裡還是農村的白事操辦規模是越來越大。我經歷過我們這邊一個規模比較大的白事,是村裡一個在本地作生意的老闆家操辦的。當時他們家請了一個戲班,還有一個那種三低俗歌舞團。整整在我們這表演了一個上午,響聲震天。

悲事有了喜感

偶爾我在歌舞團舞臺路過或者觀看時都會想,主人請這些低俗的歌舞以及表演到底是為了啥?是為了顯示對死者的尊重還是覺得自己找這種人自己會很有面子?恐怕多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吧。再者,白事本是一件“悲傷”的事情,可是很多死者家人硬生生的辦成了帶有“喜慶”的節目,真不知道死者高興還是。

越熱鬧越開心

也跟這些歌舞團聊過天,從他們口中得知他們的“生意”範圍多半是一些三、四線小城的農村地區。並且以他們的“從業”經驗來講,音箱聲音越大越好,甚至於越低俗越受歡迎。碰到一些比較膽大、臉皮厚的還會一起上臺“表演”。

隨著近些年相關部門的掃黃打黑,比較低俗的已經不多見了,但是還能偶爾看到。真心希望這些文化“垃圾”早日遠離農村,永遠消失。


農村王小霞


這個事也要看在哪些地方,還有主家人的觀念吧。

我老家這邊的情況就沒那麼嚴重,辦白事都是按照傳統習俗規規矩矩的來。親戚、同村鄰里,每家至少會來一個人,算是“幫忙”,也算是和逝者告別。來時,親戚會帶一份祭祀用的“香寶”,而同村鄰里就會湊幾塊錢,類似於辦喜事“隨份子”一樣的道理。女人,會做一些“陪哭”,以表對逝者的不捨和歌頌。男人,會做一些體力活,抬棺材、挖墳坑之類。到飯點時間,主人家會煮餐便飯,也不算很豐富。有些關係好的來賓,還會留下來和主人家一起守夜。

這裡辦白事還有個習俗,會請本地的“八音”來演奏(辦紅事也一樣),當然這個其實花費不了幾個錢,最多幾百塊。還有,如果是老人壽寢正終,一般會放“大炮”,間隔十幾二十分鐘就會有一次三連放,小時候半夜經常被這種土炮吵著睡不著覺,還嚇得不輕。整個事辦下來,算上棺材、爆竹費用,可能四五千塊也是要的。至於那些請女郎表演、歌舞昇平之類,就沒見過。

其實吧,過分的大操大辦,甚至請一些外人來進行一些粗俗的表演,當真沒必要。一則鋪張浪費,二則顯得愚昧,搞不好還弄出笑話來。有個數據顯示:中國60%的人,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中60%的積蓄!所以,我們應該擺正自己的人生觀了。人來到世上一輩子,也就只有一輩子,死後就化作塵埃了。所以,一定要珍惜當下,珍惜身邊人,善待我們的父母長輩,莫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農夫三哥


我也來參與,這個問題極簡單,死要面子活受罪。過去農村老話常說娶媳婦蓋房提起害怕,現在連埋葬老人也害怕了。分享一下我們這裡的風俗習慣吧。

昨天鄰村正月初一去世了一個老人。因為非常時期抗肺疫不準大操大辦,這家省了幾萬元,可以說減輕了多大的生活負擔。

在平時如果一家仙逝了老人最少得五六萬元開銷,如果小有積蓄還可,沒有積蓄將幾年不得翻身。粗算一下大帳吧,老人去世後壽衣棺木得一萬,花圈紙紮得五千,菸酒得一萬,待客席錢六十桌得二萬塊錢,嗩吶軍鼓鑼鼓軍號四班也得萬數塊錢。再加上不起眼的雜七雜八小零碎也得一萬多塊錢花,算下來六萬多就完了。這些還是節省,如果大操大辦也得十幾萬。

所以我認為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埋葬老人適可而止,不能你強我比你更強。老人入土為安雖然是兒女們的最大心願,但老人在天之靈也不希望後輩們窮困受苦吧。

我是農民我在農村,我關心我們農民的美好生活。








王銀令


這個主要就是攀比之風

其實在農村攀比的風氣很嚴重,比如你家買了車,那麼我家不管是去借還是分期付款都是要買的。如果我家在城裡買了房子,身邊的親戚也都會蠢蠢欲動,但限於自身條件可能還會有所壓制,畢竟買房還是要看自家的條件的。當然了迴歸正題,我就說說我們那邊白事吧,一般老人去世一直到出殯之後的酒席,中間都會有3到5天時間。做道場最少兩天最對多可能都有3天半。我們那個村也是比較大,只是居住的比較散落。如果村裡有哪家辦白事,周邊的鄰居都會去幫忙。離得比較遠的除了親戚可能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去的,當然了還有一種不正常的,那就是主家辦的很熱鬧,留在農村生活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老年人一方面喜歡熱鬧,一方面也是羨慕主家的兒女能捨得,就算自己過身後沒有這樣的場面,那自己也要提前感受下。對於主家來說來的人越多,自己越有臉面,虛榮心也會得滿足。還有一種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攀比之風了,不管別人家辦的怎麼樣但我家就是要比你辦的更好。等辦完喪事之後看下自己的口袋發現錢已經花完了,甚至已經揹負不少的外債,我相信如果老人泉下有知的話也會感到惋惜,老人在農村省吃省喝一輩子無非就是不想給兒女添麻煩。所以也勸解各位條友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在去做些表面工作。


無憂青年


怎麼看?純屬表演,演給外人看的!
現在農村經濟條件好了,紅白喜事操辦都往場面上搞起,結婚的話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大操大辦還可以理解,但是在白事上也盲目跟風攀比這就有點過分了,有的只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個孝子,今天我就嚴肅的講講這個話題!

一、白事操辦要講究禮儀習俗及尺度

自古以來有人去世,在送別之日是悲痛的、是肅穆的,各地有各地的“喪事文化”,這是一種傳統,所以要遵守當地的禮儀,就按最傳統的來辦即可,不要自己發揮;在白事上如果你沒有經驗或者手忙腳亂,最好先在村裡請一位德高望重的主事人進行操盤,安排流程,人員分工等程序進行,這樣不僅是給亡靈最後的告慰與尊重,也是對前來弔唁者的尊重;有的地方竟然出現“喪事喜辦”現象我覺得這完全是價值觀問題,如果百歲老人過世,來個“喜喪”我理解,“喜喪”只是在定棺顏色、衣服選取,攔棺發紅白等流程上適當的進行調整,這個是講究一定的分寸的,有經驗的嗩吶班一般會考慮到的,有的喪事喜辦簡直是低俗的表現,設置靈棚跳豔舞、唱流行歌曲,給整個白事氛圍遠遠相悖,這種方式我建議要取消,這樣顯得也太不尊重死者及周圍人了,你這麼做是讓死者感受到快樂還是死者生前有臨終交代按此種方式辦呢!

二、生前不孝,此時再悲痛再排場又有何用?

常言道“真正的孝不是表現出來的孝”,真正的孝是一種無聲的付出,你表演不來的!其實真正孝順的人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孝順,所以這是一種道德觀的體現;有一種方式往往被村裡人所不齒,就是平時不孝,老人死了,然後哭天喊地、悲痛欲絕,鋪張浪費只顧場面的壯觀,這在背後體現的只是一種“心理安慰”,我門村曾經出現過一這樣的例子,男的平時怕媳婦,媳婦說啥就是啥,本身就是獨生子,還和老人分家,老人迫於無奈在村東頭地裡搭了個簡易小棚子,老兩口就這樣相濡以沫,生前說句實在的他們的孩子還沒我們村照顧的多,有很多相親實在太可憐這兩位老人了,每逢自家改善生活時候都會去送點飯菜,老人都潸然淚下,“養兒防老”在他們恰恰相反;老人去世了,這小兩口開始動情了,“戲精”模式開啟,又是趴在死者身上痛苦鼻涕一把淚一把,入棺後雙手狠錘棺材,到該入殮土中時候面對拉棺車還做出“撞棺”模樣,買了2000多塊錢的煙火和鞭炮在墳前大放異彩,知道我們村裡人怎麼評價嗎?人面獸心、天理難容!從這件事之後我們村對該小夫妻極為恥笑及看不起!用臧克家的詩詞來說:"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三、死者若有在天之靈

有時候我會這麼想,如果死者去世後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般形式進行白事操辦,他們在天堂會怎麼看?是高興還是心酸?我真的希望亡者有在天之靈,讓孝子籠罩在幸福與平安庇佑,讓不孝之子遭受磨難與困苦,這樣顯得公平!

總結:人死不能復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前我們要善待自己的親人,做到及時行孝,切勿發出“子愈孝而親不在”的感慨,善待親人也就是善待自己,不要在老人去世時候大肆操辦,一切要合情合理合乎自身條件,把握好分寸,最好不要被人淪為笑柄,這樣才是對亡者莫大的尊重與告別!


三農記事本


現在農村辦白事不僅要考慮到風俗習慣,還要有現在的新花樣,比較複雜,現在辦喪事越來越注重形式和排場,也養成了攀比的習慣,總之現在農村辦喪事的花費越來越高。

個人覺得還是傳統方式更值得大家去傳承,因為花錢少,而且效果更好。

在傳統的基礎上再增加點現代的東西當然就好了。

畢竟死人為大,辦點體面一點也無可厚非。

個人無法接受目前農村白事的一些行為

一、傳統的嗩吶被現代的樂隊代替

以前辦白事比較簡單,一般就是請幾個吹嗩吶的就行,而且還省錢,那時候的農村辦白事都是這樣的,送喪的時候也是吹嗩吶,後來大家覺得嗩吶的聲音太小,不熱鬧,因此大家就開始請比較專業的樂隊,這樣更有氣勢,但是這樣價格很貴,一次至少七八百,這些樂隊都有很大的音響,聲音大的很,每次都響的遠近幾個村都能聽得到。

有的地方除了樂隊還會請歌舞表演,唱的歌曲也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基本和辦喜事唱的歌曲差不多,有的甚至還有黃色小調,本來請人是為了給死人送行的,結果這樣下來反而變成了給活者助興的,這點真的非常不好。

這些表演隊庸俗的表演不僅破壞了傳統,對於生者來說是極大的譏諷,對於死者來說更是最大的不敬。

現在的社會就是有一家人這樣做,所有人都開始模仿,因此這種不健康的做法開始在農村流行。

另外這種花費更貴,沒有幾千塊根本不行,並且這些人來了之後還要管吃管住,好好招待,一般的家庭根本就受不了。

二、白事事大操大辦就是在鋪張浪費

白事大辦要請鄰居、遠親、朋友、辦事等的人酒席,而酒席一請就是幾十桌,一桌十幾二十道菜,並且據我觀察就沒有吃完過的一次的,這對原本經濟就薄弱的農村,是一筆沉沉的負擔。

三、白事走形式化

形式化體現在送花圈、哭喪、守靈、做法事等多個環節。

現在逝者的親人並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沉痛哀悼上,而是四處奔波招待辦事的人,把這件喪事辦好。而且喪事一整套環節下來,整個人非常的的累,心裡沒有一點悲傷的感覺。

特別是現在守靈的夜裡,好多地方會擺幾桌麻將,來打發漫長的夜晚。

那麼可以想象下,靈堂前,是不斷碰撞的麻將聲,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難讓人接受的事,這樣守靈表達哀思的目的就變了樣,成為了一個形式。





小楊的天空


農村的白事越來越大操大辦?不否認有個別這樣的情況出現,但我認為大多數還是實打實的從實際出發,不會說特意的要操辦的很排場,很過分,所以很多事情也別拿農村來說事。

打個比方,我們這邊農村白事的煙都是五塊錢一包的白沙,去幫忙或者做客的一人一條毛巾也是不超過兩塊錢的便宜貨。那一場喪禮辦下來,3~5萬塊錢到底用在了哪裡?

唯一的大開支就是伙食費,一般來說幾十上百人吃喝幾天,那絕對不是個小數目,而且這都是基本開支,不是出殯的那兩餐其實桌也不過四五個菜,剛剛好夠吃而已。

現在來說說所謂的歌舞昇平。喪禮上一般的鼓樂隊都是女兒或者孃舅那邊請來的,費用也就是2000~3000元之間。除了出殯的路上會有鼓樂演奏,那就是出殯的前一晚會有歌舞表演。

歌舞表演節目的質量暫且不說,其實我認為這些表演更多的目的,是讓來賓或者幫忙的人沒那麼無聊。大家說的很對,白事本來就是件悲傷的事情,但是悲傷也僅僅限於親戚朋友和自己家人。



你能要求那些一個家族的人,或者毫不相干來幫忙的人,也跟著你一起哭哭啼啼?想多了吧?所以整個喪禮該哭的還是一樣的哭,該笑的還是一樣的笑,互不相干的兩回事。

所以我認為農村大多數的白事,並不存在大操大辦,不瞭解的人可能看到出殯路上那麼多人,吹吹打打好不熱鬧,而且也看到了現場的歌舞表演,覺得跟喪禮一點都不協調,要知道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而且那些表演費用也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麼大。



對於這個話題,我只能說多理解吧,無所謂戴個大操大辦的帽子。大家的意思認為如何?留言一起交流,支持的可以關注點贊。(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農村的攀比之風越來越濃,反應在紅白喜事上,就是紅事,越辦越大,白事越來越離譜。讓人目不暇接,不止所以了。

過去人們辦白事,為了顯示隆重和對老人的尊重,也會請來響器班子,大唱三天。但唱的都是悲情的調子,讓人聽了淚流滿面。和喪事悲痛的場面融為一體,讓人一邊看一邊流淚,增加了悲哀的氣氛。顯示了人們對老人的思念。

現在的白事,完全就是為了排場熱鬧,增加面子,發一個悲憤的場面,如同喜事一般。唱情歌,跳豔舞、你笑我也笑,開懷大笑,前仰後合。這哪裡是要埋人?,簡直就是一個色情的場所。人們喜氣洋洋,大飽眼福,興趣盎然。豈不知這樣的場面,雖然紅火熱鬧,但讓亡者見了,會作何感想?難道不罵他這個不肖子孫,丟光了祖宗的臉面。

新事新辦,但不能悲事喜辦。家裡老了人,應該展示悲痛的一面。如果像他們這樣,家裡哭,外面笑,簡直是大逆不道,毀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汙辱了祖宗的顏面。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農村人對紅白事的大抄大辦,也不過是一些有錢人家,一般正常的人家,只不過是儘自已的力和義務而已。應付了事罷了。有錢的做事大抄大辦既是壞事也是好事。壞事是太浪費氣壓著沒錢的人。好事是搞活了商品流通促進了市場繁榮,增加職業收入。沒有對社會產生太大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