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總結,初高中常見修辭,學會運用可加分

初高中常見的修辭

1.引用

使用現成的名言、格言、民謠、諺語等語言材料來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修辭方式。引用包括以下兩種:

(1)直接引用。引用原括,在行文中使用引號。

老師講授白居易的《荔枝圖序》,讀到“殼如紅增,膜如紫綃,瓢內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實在無法理解,荔枝哪裡會是紅色的?

(2)間接引用。不是引用原話,或不是完整地引用,在行文中不使用引號。恩格斯在談到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曾說過,那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巨人的時代。

2.反覆

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複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群,這種修辭方法叫反覆。

分為接連反覆和間隔反覆。

(1)接連反覆。例如: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至默中滅亡。

(2)間隔反覆。例如:

好個“友邦人士”!日本帝國主義的兵隊強佔了遼吉,炮轟機關,他們不驚詫;阻斷鐵路,追能炸客車,捕禁官吏,槍斃人民,他們不驚詫;中國國民黨統治下的連年內戰,空前水災,賣兒救窮,砍頭示眾,秘密殺戮,嚴刑逼供,他們不驚詫;在學生的請願中有一點紛擾,他們就驚了!

就修辭效果而言,用於說理性文章,它能起馬?強調作用;用於抒情寫景,感染力強;同時在結構上它能承上啟下,明確層次。例如。

等待著,等待著,載著你遺體的靈車,碾過我的心;

等待著,等待著,把一個前方戰士的崇敬,獻給你。

空什 四次反覆使用“等待著”,表達了億萬人民對周總理的無限崇敬和悲痛之情。

3.雙關

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方式。

(1)諧音雙關。例如: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楊”實際上是指楊開慧,“柳”實際上是指柳直荀)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

不要吻我,我怕羞(修)。

“修”指修理,“吻”指“接觸”、“碰撞”。

(2)語意雙關。例如:

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

4.反語

反語就是以說反語(正話反說、反話正說的方式來加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方式。反語的種類有

(1)表示諷刺的反語。例如:

②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摘下帽來,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發譽,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2)習慣性的反語。

我於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快地跑去看……

(3)表示親密友好感情的反語。

幾個女人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各人心裡罵著自己的狠心賊。


語文老師總結,初高中常見修辭,學會運用可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