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殺手的誕生與航母發展有什麼關係?

大馬哈魚12


航母與反航母本身就是一對此消彼長、共同促進的矛盾體,確切的說,所謂航母殺手的出現與反航母作戰技術、理念發展息息相關,是反航母作戰技術、理念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航母誕生於上世紀初期,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雖然航母在一戰中就已經展現出來其強大的進攻作戰能力,但在戰列艦統治海戰的時代,並沒有得到多大重視,反航母作戰也就沒有相應的概念。

航母真正異軍突起是在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首先受用航母特混編隊組成聯合艦隊襲擊了美國珍珠港,重創了美國的戰列艦、巡洋艦等主戰艦艇,但唯獨美國的航母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隨後在美日交鋒中,雙方展開了距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航母大戰,反航母作戰在當時算是進行了初步的嘗試,雙方都是主要以艦載機攻擊為主。

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天翻地覆式的轉變,航母打擊群成為美國軍事實力的代名詞,幾乎參加了每一場美軍發動的軍事行動。唯一一個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前蘇聯率先展開了有關反航母作戰的研究,搞出來比如核潛艇、超音速轟炸機、超音速反艦導彈、反艦彈道導彈等多種思路,其中最具有價值的當屬超音速反艦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

同時歐美也在探索針對前蘇聯的航母(蘇聯稱為重型載機巡洋艦)的反制手段,以美國為例,美國在二戰中發現了艦載機強悍的攻擊能力,因而更多是推崇以航母反航母作戰模式,發展中強調航母的一體化攻防作戰能力,打造了國際上最為強大的航母打擊群。

這算是反航母作戰理論以及實踐發展的第二階段。由於技術原因,最終得以保留下來的就是核潛艇和超音速反艦導彈,前蘇聯的反艦彈道導彈研發工作雖取得顯著成效,但是最終還是未能實際進入戰備狀態,停留在技術層面上。

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一家獨大,其依舊維持著強大的航母打擊群。但在反航母作戰領域,更多的是停留在第二階段理論探索指導層面上。由於經濟實力以及工業基礎建設的硬條件,進行反航母作戰探索的國家可謂是屈指可數,沒有實力,也沒有能力在去研究這個東西。

在基礎建設上,大致停留在發展超音速反艦導彈和亞音速反艦導彈兩個反艦導彈發展方向上,呈現出同驅並行的狀態下,並在射程、毀傷威力以及多平臺發射領域取得顯著的進步。總體而言,反航母作戰理論界流派繁雜,並未形成主流或者特色。進入本世紀第一個十年,反航母作戰進入第三個階段,主要是由中俄主導來完成的。在理論上還是繼承了速度突防的發展理念,彙總起來有兩大突破,第一個突破是俄羅斯突破了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技術瓶頸,推出了高超音速導彈,理論上對航母構成實質性的威脅,因為當前艦空導彈系統攔截高速目標大致在3馬赫左右,對於超過5馬赫的高超音速導彈目前尚沒有很好的攔截手段。

第二大突破是中國在反艦彈道導彈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實現列裝部署並在反艦導彈譜系發展中呈現出一超多強的態勢。雖然反艦彈道導彈最早是由蘇聯人搞得,但是研製成功實際部署迄今只有中國一家,而且在2015年9.3大閱兵中一次展出東風-21D和東風-26兩款涵括遠中近程的反艦彈道導彈。

另外還成體系的推出了鷹擊-62、鷹擊-12、鷹擊-18為代表的涵括亞音速、超音速、亞超結合多種突防手段的遠程反艦導彈,導彈的射程也由原來的百公里以內拓展到300公里以上,導彈的裝藥量也得到同步提升,可由多種平臺搭載,理論上實現了對航母發動飽和打擊的體系作戰能力。

航母的發展沒有反航母作戰手段發展這麼複雜,航母的發展是一個體系發展的過程,在強化自身艦載機攻防能力的同時,更多側重於整個航母打擊群的攻防體系發展,尤其突出防空型艦艇的發展。通過艦載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和導彈垂直髮射系統的組合,顯著的提升了航母對空多層攔截能力,進一步強化了航母打擊群的攻防作戰能力。

其實反航母作戰主要是根據航母的攻防態勢在不斷的提升反航母手段的突防能力,在邏輯上只有首先實現突防,才會有後續的毀傷。因而反航母作戰手段研究探索主要圍繞“如何實現有效突防”進行。

因此一些被譽為“航母殺手”的武器系統與航母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兩者呈現出一種此消彼長、共同促進發展的態勢。這些武器系統在理念上並沒有多大創新,本質上還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產物。


鷹鴿分析


航母已發展了一百年,只有今天的美國航母最先進,一艘“福特”級,11萬噸,核動力,電磁射,上載著70多架第五代戰鬥機,正是世上航母建設的絕對標杆。一支航母戰鬥群,可以控制1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儼然擺下了拔地通天的大陣勢。

怎樣面對航母作戰?99%的國家還沒想好。打航母的技術路線怎麼選擇?過去有蘇聯P-500反艦導彈,速度達到了2.5馬赫,射程不過550公里,然打進航母作戰半徑以內,也有點費勁。美國自己也有一款“潘興”,受限於美蘇中導條約的限制,各自擺手不再研究。今年美國正式退出中導條約,“潘興”重拾,其矛頭所指,航母可能也是其目標之一,不過幾十年不發展,要打航母,非常需要時間。今日俄羅斯打造了一款高超音速的“匕首”,射程也不過1000公里,勉強可以丟進航母作戰半徑內,要打到航母,仍需努力。

俄羅斯如此,就莫談其他購買裝備度日的國家了,如越南等宣稱也要打航母,根本不具現實可能,平臺生存都是問題。你懂得,美軍航母戰鬥群,絕非浪得虛名,潛艇等平臺僥倖闖進其作戰半徑以內的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只有建立起完備的海上作戰體系,才有實現基礎。目前建立起完備作戰體系的國家,就倆個,那便是中美。

大國航母在其控制海域內,在制空制海反艦反潛等綜合能力方面,可以用強大來形容。真能對得起殺手二字者,世上公認的就有兩款武器,那便是“東風快遞”,在海上作戰體系以內,想怎麼打,幾可自由發揮。


魂舞大漠


航母殺手和航母,二者就像矛與盾的關係,它們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從航母誕生開始,反航母就成了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從茫茫大海大海上搜索發現並鎖定航母,是打擊航母的前提。各類岸基、空基、海上艦載雷達,由此紛紛開始出現。

能夠發現航母了,如何打擊呢?在幾十年的時間裡,人們嘗試過多種方法,比如潛艇+魚雷、軍艦+反艦導彈、導彈艇“狼群戰術”等。在導彈種類上,也相繼出現了岸基反艦導彈、反艦彈道導彈、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現在如火如荼的高超音速導彈等。

“超空泡”
魚雷曾經也是反航母的利器蘇聯重型反艦導彈

其中“狼群戰術”曾是不少中小國家的反航母理想手段。還記得當年的022導彈艇嗎?我國曾經想過依靠60多艘022型導彈艇,搭配反艦導彈,集體出動狙殺航母。所以,在那個特殊年代,這批022曾被中國軍迷寄予厚望,譽為“航母殺手”。但是冷靜一想,022導彈艇滿載不過500噸,能攜帶8枚反艦導彈,最高速度可達45節,雖說威力是有,但想要反航母還是夠嗆。

這種手段,雖說已經被中國完全放棄,但迄今還是被不少國家看中的,比如伊朗、越南和巴鐵。這些國家海軍底子薄,沒有錢搞大型軍艦,所以只有玩狼群戰術。但所謂的狼群戰術,最大作用其實不是擊沉航母,而是嚇阻。就像刺蝟一樣,能把對手嚇跑,就算贏了。



中國拋棄狼群戰術之後,同時在發展的就是各類反艦導彈,特別是反艦彈道導彈。在各種反艦導彈中,反艦彈道導彈一般體型最大、射程最遠、戰鬥部最重,所以威力也就最強大。但威力和技術難度成正比,想要研發出一款先進的反艦彈道導彈並非易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成功推出幾款威懾力強大的新一代“航母殺手”,比如著名的DF-21D、DF-26等,後者還可以打擊陸地目標,因此還有“關島快遞”的暱稱。反艦彈道導彈實施飽和攻擊,是目前把握比較大的反航母手段之一。





當然,在反航母手段發展的同時,航母也並非停滯不前。從二戰到現在這半個多世紀裡,航母的發展歷經了多代,並不比導彈慢。比如,從常規動力進化到核動力、從三四萬噸到10萬噸、從滑躍起飛到電磁彈射、從載機單一到成體系作戰……航母不僅越來越先進,作戰範圍也越來越廣。現在來說,一支航母戰鬥群,作戰半徑輕鬆就可以達到500公里,並且擁有制空制海對陸立體打擊能力,攻擊與防禦並重,是海上移動的軍火庫和殺手鐧。
看看美軍航母戰鬥群,就知道反航母是項艱鉅的任務


兵者詭道也



其實冰雹始終都認為任何一款武器或者武器平臺即便再先進其也會存在弱點,但是這個弱點會通過許多其他的武器裝備或者平臺搭載的武器系統去進行彌補,所謂對於某一款武器平臺的“殺手裝備”只能說是一種將這個武器孤立條件下而能夠有針對於其弱點的武器。


就如同題目中所說的“航母殺手”,無非就是各類戰機攜帶的高超音速導彈、能夠進行超低空作戰並釋放導彈的戰機、能夠在海平面以下發射導彈的潛艇、能夠高速接近併發射導彈或者高速魚雷的水面艦艇、能夠在衛星、預警機等等指引下的岸基戰略導彈等等。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也就是利用弱點找尋戰機的“殺手武器”。但是我們絕不能迴避一個現實,那就是即便各大軍事強國都先後展示了“航母殺手武器系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航母在各國軍事地位中依然佔據著不可捍衛的首要位置。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了針對於航母的“殺手”,具備經濟、科技、製造等強大實力的國家還耗費巨資大力去研製和建造航母不就成為了一種所謂的“盲目”嗎?這裡我們重點要說的就是今天不論那個國家,不管你有多強大,你的軍事武器裝備有多厲害,都不可能規避一個現實,那就是今天的戰場永遠都是各軍兵種、各類武器平臺、從大氣層外到高空,從陸地到海洋,從水面到深海,從岸基到空載、潛射的共同體。


一艘航母單獨出來橫衝直撞,靠著幾十架艦載機就想到處耀武揚威,那好辦任你有多先進也只是大海上的一個浮動的靶標,此時眾多的武器平臺都可以稱之為“殺手”,但是一旦是一個“航母編隊”出動,那就是天壤之別,眾多的所謂“殺手”,可能就會望而興嘆,因為在這個巨無霸的上下左右,空中深海到太空都有他的忠實的護衛,而“殺手”還能稱之為殺手嗎?


冰雹藍天


航母我們都知道,在許多國家都想要製造出自己的航母,航空母艦似乎是在針對海陸空三個地段都有影響的一種武器。但是即便是這樣一個體型這麼龐大,武器裝備這麼富足的航空母艦,依然有可以針對它的航母殺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航母殺手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航母殺手,首先它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它不併不是某一種武器。它是一個概念和一個群體性的詞彙。總的來說就是,抓住航空母艦的各種缺陷或者說特點製造出來的,可以針對航空母艦做出致命攻擊的武器就是航母殺手。

那麼航空母艦到底有怎樣的缺陷呢?其實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它一般都非常的大。航空母艦是非常龐大的龐大的物體就有一個通病,就是行動遲緩。而且航空母艦一般來說它的自身防禦能力是比較不足的,行動不快,防禦能力不好,這就給了航母殺手更多的可乘之機。而航母殺手也大多數針對航空母艦這些缺點設計而成。

在眾多的航母殺手當中,比較出名的是俄羅斯自己研製的一種巡洋艦,基諾夫級巡洋艦這種巡洋艦在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派上了很大的用場。

而如今每個國家都在投入大量的資源來研究自己的航母殺手。除了我們之前提到的巡洋艦之外,核潛艇也是非常好的航母殺手。核潛艇潛艇有一個很好的優點,可以隱藏得很好,並且擁有很好的爆發力。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北德文斯克號核潛艇。這款核潛艇它總的長度在119米左右,排水量在12,700噸。最大的下潛深度可以達到水下800米,而且它的航速很大,最大航速能夠達到32節。

除了這些基本的參數,作為俄羅斯最新一代的核潛艇被譽為水下霸主,它自然也有其他的優勢,比如它幾乎是靜音的,可以稱為超級靜音王。水下800米的深潛能力給了它更好的隱蔽性。除了這些隱蔽性和靜音能力的超強之外,火力上也是做了非常大的提升。傳統的核潛艇所使用的是魚雷發射管,而北德文斯克號核潛艇除了傳統的魚雷發射管之外,還擁有8個三聯裝的sm315導彈發射裝置。這種導彈發射裝置可以發射出24枚寶石巡航導彈。如此高強力的火力輸出,真能稱得上水下霸主了。

其實航母殺手有非常非常多的武器類型,除了我們之前所說的巡洋艦核潛艇之外,還有一些反艦導彈驅逐艦,快速魚雷轟炸機,這些都可以作為航母殺手。


映佳影視傳媒


沒有可以有效摧毀航母的所謂“殺手”。

即使是二戰時期對水面艦艇威脅最大的飛機,攻擊航母等大型戰艦的命中率也不高。

中途島海戰,美國艦載機突襲第一機動艦隊,50多架俯衝轟炸機在沒有戰鬥機攔截的情況下,投中九顆炸彈,命中率也才16%。自己也損失三分之一的轟炸機。如果加上魚雷機,損失更大,命中率更低,10%。30架俯衝轟炸機攻擊飛龍的命中率也是10%。

戰後出現了導彈武器。避免了飛機抵近轟炸的危險,但是導彈的目標指引和目標識別始終是個大問題。航母的空中防禦圈有二百海里以上,長期以來都沒有射程如此遠的反艦導彈。雖然蘇聯發展了裝有核彈頭的遠程飛航導彈,但是蘇聯人自己也不會相信它的命中率。

國內有軍迷自誇的什麼導彈艇是反航母殺手,自我陶醉而已。

武器有針對性的研發,但能稱之為剋星的不多。只有針對其弱點的才有可能成為剋星。

比如坦克速度慢,頂部裝甲薄,履帶易損壞,防空能力差(幾乎沒有)。針對其弱點的反坦克頂部穿甲彈,地雷,直升機就對坦克有優勢。其中地雷是被動防禦性武器。目前的導彈和直升機組合就是坦克的剋星。

航母的最大弱點就是體積大,對於航母來說,由於體積龐大,一枚導彈是打不沉的。除非是核彈頭。

除此之外,弱點就是飛行甲板容易遭受破壞。尾部甲板被一顆炸彈炸壞,飛機就無法降落。前甲板被炸中,就影響起飛。

目前的普通反艦導彈都是舷側攻擊,沒有垂直攻擊。很難對飛行甲板造成損害。而且導彈都是攻擊水線以上部位,很難造成船體進水的結構破損。這不如魚雷有效。但是魚雷速度慢,需要潛艇抵近攻擊。如果遠距離發射攜帶魚雷做彈頭的導彈,魚雷的末端制導是個難題。

目前唯一可以對航母形成威脅的是反艦彈道導彈。既滿足了彈頭重量大,威力大,又滿足了垂直打擊的毀壞程度。但是彈道導彈需要多種情報系統配合作戰。單純的彈道導彈是不具有攻擊力的。彈道導彈只能算是打擊航母的武器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將其稱之為航母殺手,有點“貪天之功為己有“。

打擊航母是系統之間的對抗。航母編隊也不是隻有航母。航母的戰鬥力來自於編隊的全部戰艦組合。單純的一件武器也不可能打破航母護衛艦群的保護。也就沒有航母殺手這種武器。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所謂的航母殺手只是一個概念,涉及的東西也是十分廣泛,可以說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都有對航母構成致命的先進武器。航母殺手的誕生是和航母發展就是一對冤家,相當於矛和盾的關係,航母殺手就是為了反航母而存在,而航母的發展也是不斷應對這威脅防範而發展。

航空母艦發展到今天可說是目前綜合戰力最強的海上作戰平臺了,依靠強大的艦載機和編隊艦艇,可說是稱霸了海洋。如今航母已經發展到了頂峰狀態,但是如何應對這種龐大編隊,除了依靠自己的航母戰鬥群來對付航母以外就是依靠海陸空的反艦導彈,超音速巡航武器,核導彈、核魚雷等來打擊航母戰鬥群了,但是這些武器在二戰以後並沒有真正的實踐過,其中核武器攻擊航母的代價太高,恐怕會引發核戰的危險,只能作為最後的殺手鐧武器,那麼常規武器中目前也就是彈道導彈和高超聲速導彈是航母最大的威,不過也不能排除未來發展更先進的打擊航母的利器。

如果那彈道導彈和高超聲速導彈打擊航母戰鬥群,也是一種不對稱的作戰理念的發展。因為航母編隊有龐大的編隊,攜帶大量艦載機,護衛艦艇也攜帶了大量的防空武器,水下也是佈置了潛艇的攻擊,所以想要用導彈攻擊航母編隊,其中的困難也是不小的,代價勢必也是高昂的,所以航母殺手和航母發展本身都是相互對立的,他們都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高端,但是未來究竟誰會更勝一籌,還需要實戰的檢驗。


藍海夢想666


航母,一戰結束後英國率先提出了航母的想法,後用一艘油輪改裝成了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艦。並被美國效仿,作為主力戰艦,日本也建了不少。二戰期間大發神威,不說戰功赫赫,至少也是世人皆知了,不過二戰期間還是戰列艦的天下。直到冷戰時期,美國大力發展航母戰鬥群,而蘇聯為了對抗美國,建造了很多反艦武器,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SSN系列反艦武器了。其口徑和威力都足以達到一發摧毀一艘超大型艦隻的程度,這些大破壞力的反艦武器,被認為是專門打擊航母的。所以,就有了“航母殺手”的聲譽。SSN系列反艦導彈,被認為是初代“航母殺手”。蘇聯有了“航母殺手”,美國的舊式航母肯定要進行升級,於是就有了新一代,裝載彈射系統的小型高科技航母——裝載彈射系統是為了減小航母體積,使之更難被瞄準。最初型號叫做“小鷹”號,但常規航母不具威懾力,於是打算增加核動力,使蘇聯人考慮到放射性汙染而根本不敢動手。於是在“小鷹”號航母的原型上,建造了核動力版本,最初型號叫做“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這樣,美國現代航母的原型便產生了,都是彈射系統+核動力。但蘇俄認為“你以為你裝了核反應堆我就不敢動手了?我狠起來連自己都打”,於是,二代“航母殺手”的理論誕生了,就是“打反應堆,使航母自爆”的技術。但這樣太刁鑽了,不帶這麼玩的。於是,在2017年,俄羅斯試驗了核魚雷,成為正式的第二代“航母殺手”。“航母殺手”起步晚,效果好,美國“小鷹”以及後來的航母,最早的都在冷戰時期建成,每隔兩到三年建成一艘。但蘇俄的“航母殺手”,離上一代出現,隔了將近半世紀。不得不說蘇俄人做事磨嘰。但往好了看,蘇俄武器跨代發展的能力十分恐怖,這也是美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喜歡預言的劉成宇


不對稱戰術,極限戰,都是弱勢抗爭強者的對命恐怖戰!所謂航母殺手,都是理想,需要一場戰爭的驗證,需要沒有回頭路的賭博。中國在航母殺手武器研發上是佼佼者,一面積極發展航母武器,又一面研發航母殺手武器,就是矛和盾共同成長。,有矛就有盾,相生!


johnxu30228436


肯定有關係啦,矛與盾誰利害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