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高中了,買鞋就只想買阿迪、耐克,為此經常吵起來,這是虛榮心還是什麼問題?

我c買醬油你吃醋


說實話吧就我個人而言,從小到大在別人穿耐克阿迪的時候我就穿著安踏李寧(雖然安踏李寧也是近幾年才發展比較火熱的,個人觀點勿噴),我覺得自己跟那些穿大牌的人還是有區別的。校園裡是個平臺,我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雖然可能會有點兒虛榮心作祟,但就光是吃穿的話,我覺得完全沒必要去花很多錢去買那些東西。首先家庭的因素吧,有的人畢竟家庭條件有限,可能別人一雙鞋子就是你一個月的生活費,就算你穿得跟旁人一樣了,這錢我估計花著也心疼,至始至終你還是跟那些家境富有的同學在本質上有區別的,個人認為這是百害無一利。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誰不喜歡那些東西啊,誰不想穿好看點?可你自身沒這條件卻硬要去強求,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每個人都有虛榮心是正常的,但是要結合自身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來對待。題主可以先問問孩子為什麼要買,是不想跟同學站在一起看起來不一樣?還是單純覺得那些東西好看?找到目的後,如果有條件,那就給孩子買,個人覺得偶爾一兩次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沒條件那就進行適當吃苦教育,告訴他這個錢不好掙,只有努力讀書才能改變現狀云云……如果他還跟你吵還犯渾,個人建議視情況而定再考慮要不要上手。

說句題外的,這跟年齡也有關係,你孩子為買大牌跟你吵起來,這貨明顯不夠懂事啊。


吞雲吐霧俠


我是一名高二的學生。我想對於這種現象,我很有發言權。

我的學校是一個18線小縣城的第1中學。

可是你在校園裡,就會發現隨處可見的Nike adidas。

慢慢的呆久了,你會發現,周圍的同學們都在穿這些牌子。你不穿,他們中有人可能就會說你什麼什麼的,而如果有哪個人穿了一雙Nike的新鞋,他們就會說,哇,你看哇,你的鞋多少錢買的啊?真酷。不過同學們的這些話,當然也沒有惡意了。可是那些穿特步安踏的同學們心裡,總該會有些想法。

再舉兩個例子吧。

我班上有個同學。每季的助學金他都領。但是他腳上面,老是Nike adidas。他是走讀生,家裡具體什麼情況我不是太清楚,我也不好做出評價。

還有個同學住我隔壁寢室。是國家精準扶貧的對象。高一剛來的時候,頭髮亂糟糟的,上面有很多白頭髮,然後整個人沒有什麼精神,穿的衣服明顯穿小了,箍在身上。(精準扶貧是個什麼情況大家應該都懂,他傢俱體情況不需要我多說了吧,總歸就是極差)。雙11那天,他買了三雙鞋子。兩雙耐克(耐克的一款常規跑鞋,還有一雙PG),一雙阿迪達斯(boost系列)。

ps:我覺得這個同學的想法就是,他從小家境很差,然後,家裡很困難,他不想,落下週圍的同學太多,就像用一種穿稍微好一點鞋子的方式,來讓自己不那麼自卑。這不是什麼虛榮攀比。謝謝

那些所謂名牌的鞋子,也不一定特別貴,有時候打折活動的時候,200多,300多,都可以買到質量很好的。一學期買一雙最多兩雙,我以為應該是沒多大問題的。

這是我這個高二學生的看法。謝謝題主。


小白Talk


我女兒12歲,160cm,讀小學五年級。

其實,孩子穿好點的運動鞋是很有必要的。

小孩子,天生愛蹦蹦跳跳,以前我不懂,我孩子長的快,穿鞋也爛的快。後來女兒被校田徑隊選上,經常要訓練,開始沒有買運動鞋,她經常跑步崴腳。體育老師建議我給她買品牌的運動鞋。


我們小縣城沒有阿迪達斯,沒有喬丹,也不敢上網買。只能買鴻星爾克,女兒說,這種運動鞋穿著很帶勁。跑步的時候不怕崴腳,跳遠的時候,不怕鞋子會脫離腳飛出去。

再說說我兒子,幼兒園大班。我買的普通鞋子,他也走的很累,他總說:媽媽鞋子太重,我不敢跑,怕摔倒。後來也給他買了小童的運動鞋,每天晚上去廣場玩,我都看見他放心的跑來跑去的,也不會摔跤。


其實,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阿迪達斯是很好,咱們可以買打折的鞋子,也不是特別貴。反正都是正品,打折的也沒啥關係,就是樣子稍微差了點,最重要的還是穿著舒服才對。

孩子讀大學了,想穿好的鞋子可以自己打工買啊?有目標才會努力奮鬥,自己想要的東西,要靠自己賺錢買,才知道珍惜這鞋子來之不易……


LUO寶


白巖松說過,價格貴的東西每天使用就是便宜。但是再便宜的東西不用那就是貴

所以我給我兒子買鞋子都買Adidas的,好看還不貴,一百九十多塊他生日給他買的。

因為天天穿整個夏天就是出門這雙鞋子,在家穿拖鞋。

並且因為質量不錯,我今年還可以給他穿,等他穿不下了我還可以拿給我女兒穿。

我自己也是買一雙鞋子穿好幾年,一雙Adidas穿了塊三年了才另外買了這雙澳洲的鞋子

說真的,四百多塊錢你給孩子買了,他會比你想象中愛惜,也會感謝你,再說天天穿也很划算





二寶媽小米醬


不止是在高中,現在在小學就有這種現象了。我家那皮孩就是這樣的。

因為從小就胖,聽說打籃球能減肥又能增個,於是給他報了個籃球訓練營。一年下來,目的達到了,卻有一件事使我不滿又難以理解,就是關於鞋的事。

自從打球以後,以前給他買的鞋都不穿了,不是嫌那些鞋穿著腳臭,就是抱怨那些鞋阻礙了他球技的發揮,不減震啦,不護踝啦,彈跳力差啦,諸多理由,我說,那怎麼辦?他立馬換了笑臉,“媽,幫我買雙耐克吧,那鞋好啊,訓練營的夥伴都有”。嗯,是在訓練營沾上的風氣,禁不住他的軟磨硬泡,咬牙去專賣店買了雙。他喜不勝喜,每天穿著去打球,感覺走路都要生風,有次學校運動會穿著去了,看老師發的朋友圈,班上別的孩子都安靜的坐著拍照,只有他把一雙腳抬上了天,我看著笑了個半死。也許就從那件“鞋事”起,在班裡發酵了,他創的朋友圈裡,不時有同學曬鞋,今天你一雙,明天他一雙,鬧得不可開交。

一段時日後,他又開始“興風作浪”了,“媽,再給我買雙專門打球的籃球鞋吧,上次那雙是跑鞋”,然後是各種吹噓,穿籃球鞋打球的好處,我不為所動,“有鞋給你穿就不錯了,還有的赤腳去打球的呢”。他急著申辯:“那些是打野球的,他們不懂”。聽著這些奇怪的理由,我哭笑不得,沒有理會他。後來,每次打球回來就直喊膝蓋痛,天天喊,他的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一雙好的籃球鞋。沒得法,心腸又軟下來了,花了半個月的收入換來一雙他心儀已久的球鞋。

他倒是挺愛惜這兩雙鞋,平時鞋底有個沙子什麼的,都要停下來摳去,每次穿過之後,就一番抹洗,然後整齊放在鞋架。偶爾去球場看看他耍“威風”,看著他生龍活虎的樣子,一切也就都釋然了。




兔子的八哥生活


從眾心理

別人怎麼樣,我也得如何,受別人行為的影響,人云亦云,隨大流的行為習慣,心理學上稱之為從眾心理。

其實我們不用指責孩子,從自己身上找一找,這種從眾非常普遍。當孩子小時候,媽媽有沒有跟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別的孩子都能聽到家長叫就趕緊不玩了,就你得說多少次才放下手裡的玩具。這就是典型的從眾,當群體中的大多數人都做出一種行為的時候,自己無論是否需要,也趕緊做出相同的行為。我們從小就是讓孩子在這樣從眾的氛圍里長大的,當他們周圍的同學都有耐克阿迪的時候,自己當然也想有一雙。

從眾可以給孩子帶來歸屬感和安全感,消除孤獨感和恐懼感。尤其是中學生,他們正處在青春期,處於離開家庭和父母,尋找夥伴並歸屬的階段,所以和同學保持一致,不認可父母的說法,是正常的。

阿迪耐克在孩子心理屬於奢侈品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有朝氣有活力,渾身上下充滿力量,而這兩個品牌正好與他們的情形相符,產品定位就是運動活力的。雖然同樣的國產品牌也有很多,但是都不及這兩個的品牌影響力更大,孩子們的心理這兩個品牌對於他們,就是最牛的最棒的,所以他們都喜歡,這就是他們心理的奢侈品。

商場裡面同樣功能質地的商品,因為披上奢侈品的外衣,而標價出現天壤之別。但如此高的價格並沒有阻擋人們的消費,反而會出現脫銷的現象。有人認為這是品牌的效應。

20世紀初的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提出了這種消費心理——炫耀性消費,即商品價格定的越高越能暢銷。因為消費者購買這類商品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獲得物質滿足和享受,而是要獲得上一個檔次的追求,更大程度是為了心理上的滿足。

孩子們追求阿迪和耐克就是有這樣的心理,也就是題主說道的虛榮心。

是時候該愛美了

中學生似乎都是必須穿校服的,所有人都一樣的外套,沒有個性,體現不出孩子們此時的心理需求。唯一能夠通過外表體現的就是腳上這雙鞋了,所以他們都會重視鞋的品牌,款式。又因為校服大多數運動款的,配運動鞋最合適,這兩個品牌又再次的被選中了。尤其是男孩,這個階段非常喜歡運動,講究力量美,體現男性的特徵。所以有一雙合腳又帥氣的運動鞋,自然是他們大男孩的首選了。

點擊關注泡泡育樂園吧,這裡有專業的育兒顧問和諮詢師,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加油!

泡泡育樂園


小時候我兒子的鞋子我都是亂買沒有什麼固定品牌,穿著舒適就行。上初中後帶他去賣場讓他自己挑,他選擇了安踏這個品牌,說支持國貨。初一到現在,娃衣服鞋子褲子都安踏的,說自己是安踏小王子,孩子挺自信陽光啊😊。個人認為孩子喜歡,衣著簡單幹淨就挺好。再說了這都是長身體的時候,花費太多購買名牌不划算,他初二長個的時候不到三個月的時候就換了五雙鞋,真心沒必要買阿迪耐克這麼貴的,等他定型了,我不介意給他置辦的😊


屏裡狐


這個問題我想起來個事 我在高中的時候去我們村一個理髮店理髮 理髮店的女主人跟我說起了他的兒子 當時在初中 要過年了 領著他兒子去買衣服 那個時候阿迪耐克我們見過的並不多 大部分家長還是在小商品這種地方給孩子買衣服 但是偶爾會有李寧呀 361度呀但是是少量的 然後這個老闆就說 領著他兒子去市裡買衣服 買書包 啥款式不重要 什麼都不重要 只要是牌子就可以 不管多少錢 你就算在李寧店買了100塊錢的也行 只要是有logo(logo是我現在說的 當時她說的是商標)就行 其實小男孩 到了青春期 喜歡裝的年紀 都是這樣的 你可以觀察一下你的兒子是為了牌子買 還是喜歡阿迪耐克的款式 或者就是舒服才買的呢 如果說跟我說的那個小男孩一樣就是為了logo 那就有點虛榮比較喜歡裝的意思在裡面了 如果不是的話那還好說一點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好點的 誰的青春都有跟家長吵過架 誰的青春都有喜歡裝的時候 誰都想在班裡女生面前帥一點 那是前年好像過年又看見了那個小男孩 就穿的很普通 你現在給他當時那些衣服 他可能還會覺得挺醜的 哈哈哈

現在在高中的話可能還需要你生活方面大包大攬 如果上了大學 你就一月規定好多少錢 其他的喜歡什麼自己去買 大學有的是時間做個兼職 哎 突然發現生個孩子好操心呀


油炸仔仔炒菜菜


應該說接觸的學生有關,我小孩讀小學穿的是橋丹,應劃片上學,上初中買了幾雙安踏,也有阿迪達斯,也有耐克,同一個鎮的,現在上高中,整個東莞各鎮的都有,又嫌棄我買的安踏顏色不好看,整天穿一雙黑色,後面又買耐克,讀小學說家裡買車買房都不同意,本身讀小學的時候說買房,哭了很久,說要買房的話,搬東西什麼都不準扔,要一起搬過去,有一次一雙小手套丟了一個,是幼兒園帶到上小學,拼音哭,後面自己去放學回來的路找,在我們自己小區,沒找到,剩下一個不准我丟,現在還有,現在家裡沒買車,久不久都問,家裡還不買車,我家的讀書沒補習,我會在物質和伙食上滿足她,幾乎只要合理的都答應!


坦蕩做人6688


對於00後的高中生來說,穿名牌鞋子已經不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但對於70後的家長來說,還是要適當滿足下孩子的要求,不能讓孩子被大環境所排擠。

我家老小是在上海讀完小學初中回老家上高中的,在初中的時候我們就買阿迪和耐克的鞋子給他穿。並不是我們經濟條件很寬裕,只是我們在上海,距離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很近,那裡有這兩大品牌的工廠價折扣店鋪。一般我們也只是買折扣下來300到400多的鞋子,便宜的時候有的款式200多都能買到。我自己也穿這兩家的鞋子,穿過這兩品牌的鞋子後,無論是牢度還是舒適度來看,其他鞋子都不想穿了。

後來孩子回老家上高中,高中開學第一天,班主任就明確告訴家長要求孩子每天上學都必須穿校服,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防止孩子互相之間產生攀比的虛榮心。我一開始也想,老家經濟條件可能不能跟上海比,不能讓孩子太張揚,就買了兩雙安踏的鞋子,準備讓他上學穿。但沒想到的是,孩子根本就不穿安踏那種鞋子,而且孩子認為穿上那些鞋子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資本,因為老家大部分同學都在穿這些品牌的鞋子,我們的想法反而顯得多餘。

我也曾經跟兒子交流過這個事情,孩子反而認為我這些想法有點多餘。他說不要認為他們很多同學都一直生活在小縣城,其實他們的眼界和見識一點不比在上海這種大城市生活的少,他們很多同學都去過大城市,不少還有出國的經歷,區區一雙鞋子根本無法表達他們的虛榮心。他說班上也有家庭條件困難的同學,但好像同學們互相之間也很少注意到人家的穿著,只要穿得乾乾淨淨,也沒有感覺誰穿得好就高人一等。

跟兒子交流完,我也是感嘆70後的父母可能不太懂得00後的孩子,他們不像我們在那個缺衣少食、物質匱乏的環境下長大,一旦條件好點總想顯露點財富,生怕別人認為自己還是窮光蛋;而現在這幫00後的孩子,他們生長在一個物質充裕的社會環境好像根本就沒有炫富的虛榮心理慾望。

看來做父母也得與時俱進才對,不瞭解孩子內心的實際需求也是很難跟得上教育好孩子的腳步。我是裁縫方師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