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教育啟示,家長講原則,孩子不叛逆

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這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

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颳倒。我從心底裡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去。

——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課文

對於這段話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在一個人的生活中的的確確需要愛的鼓勵和讚揚,讓自己擁有勇氣,揚起希望的風帆勇往直前,與此同時還需要有人指出自己的不足。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評價雖然並不矛盾,但都是父母對自己深深的愛,可是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將這兩種愛演繹成了"害"。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一種孩子:沒禮貌,不尊重長輩,對父母大吼大叫,胡攪蠻纏,一言不合就亂髮脾氣,有時候還會用摔東西撒氣,甚至有時候會爆粗口大罵父母:"神經病,我不想當你兒子。""你以後不用管我了。"……

任憑父母怎麼說怎麼做都油鹽不進,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自私,而且我們會發現這些孩子中有一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

當我們對愛的理解出現了偏差時,家裡就會誕生一個"小霸王"

之前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尤其是80後的父母大部分是生一個孩子,再加上現在培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過高,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六個長輩圍繞一個孩子轉"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但是越是這樣,家裡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就更要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因為他們的"叛逆"是父母在無形之中建立起來的。而這些叛逆的孩子往往有以下幾種特點:

課文

一、稱王稱霸,我的話就是命令

現在絕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裡的每個人都會圍繞著孩子轉不停,時間長了就會給孩子一種錯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於是他們就會經常用命令的語氣指揮別人做這做那,如果滿足不了他,他就會大發雷霆。

二、以自我為中心,怎麼高興怎麼來

對於"自我"的孩子來說,不能說他們的行為是一種個性,有時候反而是一種盲目的自信,這種孩子一旦受挫心裡就會有很大的挫敗感,如果想不通就會進入死衚衕,如果走不出來,這時他就會採用一些消極的方式去發洩,比如摔門、摔東西、離家出走。

三、你讓我往東,我偏往西

就拿寫作業來說吧,父母們著急的時候往往會催促孩子,想讓孩子趕緊完成作業早點兒上床休息,可是孩子並不這麼想,他反倒開始磨蹭、拖拉。

比如:半路中間想去喝水,吃東西,上廁所……反正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來逃避,總之一句話:我就不寫作業,耗著就耗著吧,我不睡你也甭想睡,而這時大多數父母往往會選擇妥協。

課文

四、出口髒話連篇,甚至動手

由於他們自身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限制,有時候會不計後果地對父母破口大罵大打出手,來發洩自己心中對其他人的不滿。

在生活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往往傷害最深的人就是身邊的親人,如果把這句話放在孩子身上真的是很貼切,只不過我們常常會認為"孩子畢竟是個孩子,他不懂這些"然後慢慢就忽略過去了。

對於獨生子女的叛逆,我們不能視作是進入青春期後的那種"叛逆",因為這些表現會在孩子對外界事物有了認知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如果不加以制止,那麼孩子在以後叛逆起來真的會不像話

獨生子女的叛逆期往往會提前到來,因為父母給他們的愛和嚴厲都太滿了

一、父母一味地忍讓

"喂,兒子!你給爸爸買本書。"

"哦,對了,我還需要兩隻筆,一併給我送過來。"

"在下午上學前一定要送過來。"

……

你能想象這句話出自一個孩子口中嗎?如果不是親耳聽到,我自己還在那兒"兒子爸爸"傻傻分不清楚。

課文

假如這件事放在其他人的身上,知道自己的孩子稱呼"爸爸"為"兒子",最直接的反應應該是"一巴掌直接就扇到孩子的臉上了",因為誰都無法容忍自己的孩子這麼沒有教養!

那又是誰給了孩子這麼大的膽子呢?那肯定是電話那頭被稱為兒子的爸爸。

想都不用想,在家裡爸爸對這個孩子肯定是百依百順要什麼就給什麼,做對了要誇做錯了還要誇,也就是說父母有時候會放下自己的尊嚴沒有原則地去愛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肯定會騎到爸爸的頭上為非作歹。

二、父母的高標準嚴要求

"今天晚上七點之前,寫不完作業不準吃飯!"

"如果你再玩電腦,我就把它砸了,你以後玩都不用玩了"

"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你是幹什麼吃的?"

……

我想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會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傾注在孩子身上,在面對孩子時上面那些話常常會脫口而出。

在這些話語中我們也能隱隱看出父母對孩子有著極高的要求,為了讓孩子達到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就會用一種過為嚴苛的方式去控制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心中就會感到不滿,感到壓抑,最後他們會用自己的不服從來對抗父母。

忍讓也罷,嚴格也罷,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只不過這兩種愛都滑向了天平的兩端,讓孩子的叛逆期提前到來了。

課文

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我們才要更重視對他們的教育更要對他們的未來負責

吵架、不聽管教、頂嘴……這些都是獨生子女慣有的行為,每一位父母想要對孩子好是沒有錯的,想要對孩子嚴厲也沒有錯的,錯就錯在沒把握好這兩者之間的尺度,讓孩子逐漸走向了叛逆。

那我們在面對獨生子女的問題上,又應該用一種什麼方式去和孩子交流呢?

第一、要讓孩子真正地"信服"

獨生子女在叛逆期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服氣",從他們說話的語氣和處理事情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來。

父母發現孩子不服管時,就要想一想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是不是自己管得太嚴或純粹不管造成的,換句話說,就是檢討自己有沒有說錯的話,做錯的事兒,給孩子做了不好的表率,才給了孩子放縱的勇氣,或者引起了孩子心裡的反感。

當孩子在寫作業時總是時不時地來點小插曲,你一批評孩子立刻就會反駁道:這還不是跟你學的嗎?這時我們首先就要檢討自己在孩子寫作業時是不是也是一會兒幹這一會幹那,我想只要父母自己做到位,當你去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就沒有那麼多理由去為自己辯解了,而且對於你任何的批評他都會記在心裡。

課文

第二、無規矩不成方圓,要讓孩子有"規則"意識

在家裡,學校,社會這三個地方中,孩子接觸最頻繁的就是家裡了,所以在家裡我們就必須引導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

見到父母長輩要問好,與人說話要平心靜氣,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樹立一些規矩,吃飯就是吃飯,寫作業就是寫作業,做對了可以得到獎勵,做錯了就要受到懲罰……讓孩子對自己所做出的一切行為學會負責。

第三、該伸手時再伸手,對這些孩子要有適當的"允許"

面對孩子的發脾氣摔東西,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一上來就批評孩子,這樣除了激化矛盾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不論他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還是耍小性子,我們都一定要給他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等到他平復下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去和孩子交流了,問一問他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或者是學習有什麼困惑,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去傾聽他內心的聲音。

課文

在與獨生子女的相處上,我們作為父母總是等到孩子出問題時才變得小心翼翼焦躁不安,孰不知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晚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持理智,既不能因為家裡就他一個孩子就給予過多的愛,也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與慾望而去過分地要求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在天平的中間去享受自己的愛,去更好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