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貝寧、朱廣權、康輝小尼—四個男人的《岳陽樓記》,想起鍾南山

央視《經典詠流傳》裡看到了撒貝寧、朱廣權、康輝、尼格買提唱的《岳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公名文,千古迴響。這樣的家國情懷在這樣新冠狀病毒出現的日子分外讓人感慨。

撒貝寧、朱廣權、康輝小尼—四個男人的《岳陽樓記》,想起鍾南山

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歷來憂患意識很強,所謂“位卑未敢忘國憂”。其實不管處在什麼位置,歷朝歷代都不乏心懷蒼生的仁人志士。

當《岳陽樓記》被四人唱響的時候,突然對少年時學過的這篇文有了不一樣的感觸。

範公此文,駢散結合,洋洋灑灑,氣韻悠長,心懷高遠,是美文亦是抒懷述志之佳作,文筆燦爛,情懷高遠,少有能望其項背者。

猶記得“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筆下洞庭之風光,浩然千里,光風霽月,美不勝收,氣象卓異。

然而範公目的不在於千里洞庭的風光,他是想借“覽物之情”說“古仁人之心”——“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是憂,“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這是個問題,人生好像是沒有快樂的時候了。

答案是——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當年學的時候其實不是很懂,因為這過於遠大,感覺是我們平常人接觸不到的東西。負天下之責,感覺怎麼也得是高位者有平臺、能力才能做到的事,普通百姓能獨善其身已是很好。可是年月的增長,突然有點理解範公這句話了,哪怕我們做不到、不是這樣的領導者,至少我們能夠理解和支持能夠做到的那些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其實我想範公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並不是要你天天憂慮,不快樂,他想說的是人生的境界,眼裡有家國天下,芸芸蒼生。

心懷天下不是喊喊口號、做做樣子,而是身體力行,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做到實處:比如鍾南山先生,當年非典肆虐的時候,他跟別人說“把危重病人都轉到我這裡來”的時候,他是什麼樣的心情?人人都躲著危險的時候,他迎著上,他不怕嗎?他們這些人,心裡沒有怕不怕,他們只是覺得“只要我可以,需要我,我就義不容辭。”所謂仁人仁心即是。

撒貝寧、朱廣權、康輝小尼—四個男人的《岳陽樓記》,想起鍾南山

去年國慶看《我和我的祖國》裡面張譯演的那個核試驗參與工作人員,想起了鄧稼先,共和國的兩彈元勳,鞠躬盡瘁,隻手擎天——這隻手他和他的研究核彈的戰友們共同凝成的。以及無數個我們不知道的共和國英雄們,他們把青春、生命和智慧獻給了共和國,獻給了民族。他們的心裡,有沒有都想過範公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知道,但他們心裡都裝的不是自己,而是更多的人,他們想做更多的事——這就是心裡的天下吧。

其實範公說的憂樂,就是兩個字“天下”。人心裡的天下,其實就是你兢兢業業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你是天下的一員,你也是“為天下”的一員。不高遠,盡本分即可。

撒貝寧、朱廣權、康輝小尼—四個男人的《岳陽樓記》,想起鍾南山

看著新聞裡的醫護人員,那些在一線奮戰的勇士們,還有全國各地的支援,這就是我們所有人的“天下”吧。眼裡有他人,有社會,盡本分,忠本職。這是一群又一群可愛的人,從古至今。

生於斯,長於斯,這片熱土,五千年浩浩蕩蕩,卷塵而下,我們從來不缺乏脊樑,也不乏勇氣,不乏智慧,不乏勇敢,不乏熱愛,所以我們文明悠久,綿延繁盛,精神的傳承是一個民族寶貴的財富,聽著電視上撒貝寧、朱廣權、康輝、尼格買提的《岳陽樓記》,千載之下,精神迴響,對這篇千古名文,有了一點新的理解,以上,小記。

撒貝寧、朱廣權、康輝小尼—四個男人的《岳陽樓記》,想起鍾南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