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前段時間《南方車站的聚會》在電影院上映引熱議,為了保證電影的人氣,在第22屆上海電影節上,主演們紛紛在賣力地配合宣傳,胡歌在紅毯上與廖凡激情鬥舞上了熱搜。

胡歌已經很久沒有主演電影了,而廖凡在6年前獲得大獎後也少了些動靜。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瞭解廖凡是個怎樣的演員。

作為一位老戲骨,他沒有帥氣的面龐,但是很多經典影視作品中都有他的出演,很多注意到他的觀眾都稱其為"劇拋臉",因為每出演一個角色就會有不一樣的氣質。

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技不如人仍不言棄的自費生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南人,他出身於一個演藝世家,爸爸是省話劇團的團長,在這樣的家庭中,他自然而然地對演戲產生了興趣,他的童年就是在話劇團度過的。

每天放學後他都會跑到舞臺後面看燈光師如何打燈,還和別的小朋友在後臺捉迷藏,時常看著熟悉的哥哥姐姐們在梳妝檯前畫眉描紅,一旦化妝了,他們就像變了個樣,在舞臺上神采奕奕的樣子令他十分嚮往。

他在戲劇的薰陶下慢慢成長,那時候的他想象不到,以後也會走進演藝圈成為一名演員。雖然年幼的他對演戲感興趣,但沒有把它當做職業一般熱愛。

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直到高三,身邊的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理想,有的想當老師,有的想當醫生,而有的同學想考戲劇學院。在思考下,他也決定踏上藝考這條道路。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爸爸媽媽,父母雖然吃驚但是也肯定了他的想法,後來他說:我想考,是因為我覺得自己能比他們演的好。

他就是如此自信,而自信也是一個專業演員所必須具備的。不過遺憾的是,他雖然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但是他的地位卻不比別人,因為他是"自費生",顧名思義就是自己用錢買進學校。

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他認識到了自己的技不如人,但是他沒有放棄,從那天開始,他下定決心要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撕掉"自費生"的標籤。

可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班上都是很優秀的學生,有些人還在讀大二就演了電視劇,有些被選為瓊瑤女郎,而有些甚至已經紅了,得了電視劇獎項。而他在娛樂圈還沒有獲得一點成就。

看著同學們都意氣風發的樣子,說不羨慕是假的。但他也明白,自己的外貌和實力沒有得到青睞也是很正常的,所以那幾年他一直很低調,拿出了更多的時間出來學習。

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這也是為什麼他後來能成為戲骨的原因,一個人如果能靜下心來研究一個事務,那麼他肯定會在這方面有所進步。

在低谷的時期,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他知道自己還年輕,還有時間去闖去拼,不過在這之前,只有提升實力才是硬道理。他長的不如別人,那麼就一定要在別的方面超越別人。

學業優異仍執意北漂追求演員夢

他在學業上的努力讓學校看到了他,專業課近乎滿分的他,在畢業以後被學校邀請留校執教,但是他執意自己的演員夢,拒絕了學校優厚的待遇。

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國家話劇社,獨自來到了北京,23歲的他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

在成為演員的這16年裡,他一直都在演配角,從來沒有主角找上他,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他似乎就是配角的命。

廖凡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對於他而言,其實配角也很好,因為每次演戲他都把自己當做男一號來演。

這樣"佛系"的他,也是為什麼很少有觀眾認識他的原因,在路上看見他可能知道他很臉熟是個演員,但完全想不起來他叫什麼。

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破除長相心魔盡力塑造角色

為什麼他的演技那麼好,卻無法做主角呢?也許長相是最大的問題。

有些演員也很醜,但是像黃渤這樣的演員,還是有觀眾緣的,大家都覺得他很討喜。而反看廖凡,他沒有長的奇形怪狀,但是缺少讓觀眾記憶的點,或者說眼前一亮的面容。

有人直接形容他的長相是中產階級的臉,也就是說長的有些尖酸刻薄,不接地氣。在某個層面來說,他的長相確實不是大眾會接受的類型。

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很有意思的是,他還總喜歡把自己往帥哥堆裡放,比如曾經和陳坤、陸毅等男神們拍過戲,對比之下更慘了。

後來這樣的事經歷多了,他也就不甚在意,更是留起鬍子,還把頭髮梳成大背頭,他想所有人都覺得他醜,那他就醜到底吧。

之後他接戲也很隨意,這個角色不帥沒關係,他知道自己不好看,而且演這些邊緣小角色也是一種別樣的挑戰。

在《非誠勿擾》裡,他就演了一個娘娘腔,還是整容失敗的娘娘腔,被戲中的葛優笑話:怎麼長的跟廖凡一樣。

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這也是前面所說的"劇拋臉",每次出演一個角色,就會拋掉自己所有的包袱,只為了把這個角色演好,就算扮醜到自己的極限,他也會盡力而為。

或許也是因為被人說了太多外貌的問題,提起他的長相他也沒有那麼在意了,因為他知道一個演員,必須經得起塑造,老天給他這張臉可能也是有意義的,讓他能天生吃演員這碗飯,演什麼像什麼,畢竟演員的氣質就是多變的,能代入的。

技不如人的“自費生”卻成老戲骨,廖凡的成功值得讚歎

直率性格下映射出專注藝術的品質

有人評價他,不知道變通。因為有時候為了藝術,他看到了一個好劇本,就算沒有錢他也會演,一分錢不拿卻比任何人都要認真。

有些人覺得他是"低情商",不會拒絕,不懂人情世故,他的性格在方言裡可以說是"軸"的不行,不過也是因為更加註重藝術,注重演戲的本質,他才能成為觀眾心中的演技派。

這樣直率的態度讓他變成了娛樂圈一股清流,也是因為對演戲這件事的認真,他才能為觀眾帶來如此多精彩的作品。

他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的外部條件,因為熱愛演戲,所以知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