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圖裡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奪嫡沒戲的?

忠肝義膽嶽老三


圖裡琛作為康熙親信的帶刀侍衛,常年侍奉在皇帝身邊,以他精明圓滑的世故眼光,估計在《雍正王朝》第一集乾清宮商議黃河賑災時,就已經敏銳得嗅出,八阿哥胤祀絕沒有繼位的可能。

為何做此推斷呢?首先還要從諸位皇子阿哥的出身說起。

太子胤礽的生母,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封建王朝的皇位繼承製度,是立嫡立長,胤礽作為當之無愧的嫡長子,按此慣例打從他出孃胎的那一刻起,太子之位就應該是他的。

且胤礽生母因難產而死,康熙對她頗為懷念,久而久之這份感情愛屋及烏得轉移到了胤礽身上,故而康熙十分關愛這個兒子,很早就將其立為太子,嚴格按照皇位繼承人的標準來悉心培養。

從這個層面來說,九子奪嫡的其餘勢力,無論大阿哥、四阿哥、八阿哥,還是最後冒泡的十四阿哥,統統都輸在了起跑線上,絲毫沒有可比性可言。

故而在康熙晚年奪嫡的前半階段,眾阿哥鬥爭的焦點,或多或少都有些“齊心合力”要把太子拉下馬的態勢。

追繳國庫欠款,太子賣官還債,是大阿哥把內幕捅到的康熙跟前;

清查刑部冤獄,太子手下官員牽涉其中,是八阿哥費盡心思連夜誘審肖國興,把責任可了勁得往太子身上推;

等到“百官行述”事件爆發,又輪到四阿哥給太子挖坑。通過鄔先生和高福,胤禛故意把私藏的太子寫給任伯安的密信,傳到了胤祀手裡,借八爺黨之手完成了拉太子下馬的最後,也是最致命的一擊!

知子莫若父,兒子們圍繞著儲君之位的上躥下跳,作為父親的康熙多多少少是看在眼裡的。

這也是康熙為何最終默定了四阿哥胤禛當繼位人,但卻遲遲不將他推到前臺、確認儲君名分的良苦用心。這位老皇帝、老父親是吸取了太子胤礽被明槍暗箭攻擊,以至於精神失常、行為乖張,做出許多難以寬恕之事的教訓。

等到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諸位參與奪嫡的皇子阿哥,仍舊不能說是基本上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八阿哥胤祀,生母的地位較為卑下,用康熙的話來說,是“辛者庫賤婢所生”。

面對清王朝這麼一個擁有龐大版圖的帝國,康熙擇立太子,除了觀察眾位皇子阿哥的品行、才學,還得考慮他們身後母家的勢力。

後臺太硬,極有可能出現外戚專權的禍根;勢力太單薄,又支撐不起新皇對滿洲八旗親貴足夠大的威懾駕馭能力。

這方面,八阿哥胤祀十分聰明,既然缺少強勁的母家做支撐,那就趁早拉攏要好的阿哥兄弟,以及朝裡朝外舉足輕重的親信重臣,結成一張龐大的關係網,為將來的奪嫡之爭打下牢固的群眾基礎,對康熙形成“農村包圍城市”之勢,左右最高決策。

而且八阿哥的運作,的確也很成功。家庭裡有老九、老十、老十四替他搖旗吶喊;朝中有上書房首席大臣佟國維為他出謀劃策;外頭的地界,還有任伯安、劉八女牽著一大幫揚州的鹽大爺們為其斂財。

乍一看之下,八爺黨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輿論有輿論,甚至連京城外圍的豐臺大營兵權,關鍵時刻也能輕易調動為其所用。

看到這裡,小編要問一句,八阿哥胤祀扯起八爺黨大旗的手段,背後究竟靠的是什麼呢?

答案只有一個字,錢!

而且是很多很多的錢,多到只有國庫能夠支撐得起八阿哥拉幫結派、收買人心的錢。

明白了這一層貓膩,再回過頭來觀察乾清宮商議黃河賑災時,各位皇子阿哥的立場和觀點,一切就都攤在了明處。

八阿哥為何一上來就對康熙極盡一番阿諛奉承?比如什麼

“自皇阿瑪當國以來,殫精竭慮,百姓不受黃河之災近三十年。古來治理黃河者,不但未有如皇阿瑪之功,也未有皇阿瑪之誠...”

哄得康熙很有些志得意滿、暗喜於心,差點就對黃河水災的嚴峻情形產生了誤判,順著八阿哥的話以為是底下的官員為了撈銀子,故意誇大的災情騙取朝廷賑糧款。

八阿哥胤祀內心中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掩蓋國庫空虛的現實。

國庫為何空虛?結合下一步追繳國庫欠款的情形,可知國庫裡的存銀,大部分都被滿朝上下的官員給挪借一空了。

而官員們為何能從國庫裡借到銀子呢?要不是掌管戶部的八阿哥胤祀存心開的口子,文武百官們又如何能夠輕易拿到庫銀。

可見,國庫空虛的根本原因,是八阿哥胤祀利用國家的錢,幹起了收買百官之心的勾當。

百官們或為維持奢靡生活,或為渡過俸祿微薄的難關,或用庫銀在外頭做買賣放高利貸。得了好處的他們,自然要在外頭為幫了他們的八阿哥胤祀說好話撐場面。

“八賢王”的美名怎麼來的?恐怕就是用錢買來的吧!

只不過四阿哥胤禛的出現,立馬打破了康熙“形勢一片大好,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夢幻想象,同時也把八爺黨極力掩蓋國庫空虛的圖謀,從裡到外給掀了個底朝天。

整個乾清宮商議黃河賑災的過程,四阿哥胤禛將真實的情形告訴了康熙,因而得分也最高。

太子胤礽對於賑災應對無策,在百官面前貽笑大方,也落得個康熙一臉的不滿。

至於八阿哥胤禩,先是極力隱瞞災情,繼而被爆出管理戶部嚴重瀆職,而且往深處挖掘細想,更是心懷收買百官、威脅皇權的險惡用意。

事已至此,御國已達四十餘年的康熙,豈有繼續糊塗下去的道理?

康熙的情緒,被跟隨他身邊日久的圖裡琛看在眼裡,由此開始刻意疏遠八爺黨勢力,甚至還在後來的清查刑部冤案一事中,將胤祀誘供肖國興、陷害太子的情形,巧妙得透露給了被矇在鼓裡的康熙。


劇透歷史


《雍正王朝》這部劇中每個角色都很有戲,圖裡琛也不例外。他先後擔任康熙和雍正兩朝的大內侍衛總管,也多次作為欽差大臣去處理棘手事務,可見兩任皇帝的信任,以及其個人能力和情商的突出。

圖裡琛在劇中沒有多少臺詞,但眼神卻非常多,各種裝傻充愣。

1、陪同康熙散步,發現了太子與鄭春華通姦,故意失手殺了給看風的小太監。把受刺激的康熙背了回去。

2、奉命辦差周旋於皇子之間,從他給十三爺偷偷帶酒,及轉述康熙的評語,可以看出他的個人傾向。對比之下對太子是尊敬,對大爺是不屑一顧,對八爺黨是敬而遠之。

3、處置肖國興一案中,把押解路上的話彙報給康熙,老皇帝說了一句其心可誅,實際是說八阿哥的,他裝傻說去殺了肖國興。從這一點他也清楚知道了八爺黨是沒戲的。

4、到了雍正時期,處置諾敏案件,剝奪年羹堯兵權,到江南保護弘曆,處死弘時等,各種大事件中都有他。唯一意外是八王議政時被隆科多控制了侍衛,他沒有任何反抗,當然這只是劇情。

對於奪嫡的判斷,圖裡琛選擇的是聽康熙的,這是作為大內侍衛的根本。新君登基,繼續信任,就接著幹,否則就趁早退休,以求平安。若參與奪嫡之爭,康熙就先滅了他了。


幾葦渡


八阿哥胤禩奪嫡之心太強,全然不顧身邊人的感受,從不揣摩康熙的心思,因此才會無緣皇位,強勢的政治讓很多人誤以為他能夠成為康熙的繼承人,而康熙的侍衛總管圖裡琛早已看透,為什麼圖裡琛能看透這件事情呢?

1、人精

圖裡琛能夠在康熙與雍正身邊一直擔任侍衛總管,說明此人絕對是一個人精,非常會揣摩皇帝的心意。可以說他就是康熙身邊最信任的人,對於看人方面絕對不是普通能比的,因此八阿哥的心裡,早已被他猜的一清二楚。


在康熙面前他從來不推薦皇子,他知道這是皇上自己的家事,自己是沒有資格參與的,雖然康熙經常派他去擔任欽差大臣,他也從不自恃高傲,小看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他知道雖是欽差,但上面還有皇上,一些事情是不能自己做主的。


他並不會像慈禧寵信的大太監安德海一樣,囂張至極,最終落得一個人頭落地的下場,聰明的圖裡琛是不會做這樣的蠢事的,從上面幾點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精,不參與政治就不會死,聽從皇上的命令就能得到自己的想要的榮華。

2、裝傻

康熙喜歡圖裡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善於裝傻,對於各種事情都能守口如瓶。從太子與康熙妃子鄭春華偷情一案,就能看出圖裡琛絕頂聰明,夜裡陪同康熙皇帝散步時,發現了太子與鄭春華的姦情。



接著上去問門口的小太監:太子是否在屋子裡面。小太監還沒有說話,舉動就已經暴露了太子確實在屋裡的事實,康熙大怒一下子氣的暈了過去,小太監準備大喊,不料圖裡琛直接出手將其殺死,想必這種情況下,不論是誰都應該喊太醫救治皇上。


但他想到的是,保留皇家的顏面,只有小太監死,這件事情才不會暴露出去,默不作聲的將皇帝揹回寢宮,他知道皇帝並無大礙只不過是急火攻心,皇帝不久後醒來,圖裡琛跪在地上請罪:臣不小心將小太監殺了。


康熙很欣慰的看著圖裡琛說了一句:你呀,真是絕頂聰明,他死了就死了吧!

3、八阿哥太過囂張

八爺一直自認是皇位的接班人,一直都將太子等有力的皇位繼承人當做自己的大敵,從這一點上就會讓康熙感到反感,圖裡琛不會不認識到這一點,對於八阿哥能上位他早已斷言,這是八阿哥做的一場春秋大夢。


八阿哥做事從不考慮後果,相信這樣的人生活在當代絕對能夠成事,可惜生活在清朝的皇宮之中,這樣的性格註定他與皇位無緣,將親信的生命都不放在眼裡,他的眼中只有繼承皇位,而且還將這種的表現全然展現在朝臣與康熙面前。


以圖裡琛聰明的頭腦,從心底裡就認為他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綜上所述:八阿哥沒有奪嫡希望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何況是人精圖裡琛的呢?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互動。


歷史紅塵


圖裡琛此人雖然生得五大三粗,腦子一根筋,絕對不會出賣皇帝,不會將皇帝的想法說出的樣子。實際上他一直都給自己打著如意算盤,早早就瞄準了下個主子,成為真正得到三代帝王信任的侍衛。押寶押得這樣準,圖裡琛就憑這點就將那些看起來精明、自以為將他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謀臣們甩了一整條街。有網友甚至將他的智謀和佟國維,張廷玉放在一起。

在雍正帝殺掉自己的兒子弘時的時候,是圖裡琛將雍正揹回宮中,他一路走一路落淚。自己忠心的主子殺了親生兒子,並且陷入瞭如此痛苦的心境之中,圖裡琛多少會有些心疼主子的吧。只是下一個場景,當他遇到弘曆的時候,偷偷給弘曆睇了一個眼色,僅僅是這個眼色就足以奠定了他餘生的太平日子了。

再說當年康熙發現太子和鄭春華鬼混的時候,圖裡琛原本是想裝糊塗正在撒尿的,只是被明察秋毫的康熙帝看出了端倪,叫他去將把風的人給抓住。康熙帝當時叫圖裡琛去抓把風的人大約是為了不想驚動鄭春華和太子,豈料那把風的太監一看到皇帝就想大叫,直接被圖裡琛弄死了。圖裡琛這麼做看起來魯莽唐突,但卻出於保住康熙和太子的顏面的目的,所以康熙絕對不會責備他。

而追溯到康熙年間,圖裡琛是第一個知道賢王八爺是第一個無望登上皇位的,也可以說是圖裡琛親手將老八踢出了儲君候選人的位置,一句彙報徹底把老八獲得正規提名的希望徹底破滅。

在刑部冤案的審理之中,康熙讓老八負責,又加上老十三去協助,本身就對老八不是十分放心。而老八拉下太子心切,竟然繞過老十三去審問太子的心腹肖國興,而且打得是康熙的名義。老八得到供詞之後連夜送給康熙,康熙一問大約知道老八是瞞著老十三自己審的,就已經有些不高興了。康熙當時心中並沒有徹底放棄太子,老八看不出來,張廷玉看得清楚得很,康熙找他商量,他就裝糊塗說自己沒見過供詞,刑部冤案就草草收場了。

老八大約不知道他本來費盡心思拿到了掰倒太子的證據,卻因為圖裡琛的一句話讓自己徹底沒戲。圖裡琛彙報情況時,對康熙說肖國興在流放途中一直喊冤,說康熙答應要放過他的。康熙一聽便知老八用了自己的名義,為了奪位什麼都敢做,康熙連罵兩聲其心可誅。

圖裡琛已意識到那句彙報分量和影響太過大,自己擔當不起,但不說又有欺君之嫌。殺了肖實際是把太子和老八一起洗了,留著肖對太子和老八都是制約。圖裡琛故意當作聽不懂,說要將肖國興給殺了,做到不欺君又免於把自己陷進去,確實大智若愚。


木劍溫不勝


《雍正王朝》裡有兩出戏的相當精彩,這兩出戏的精彩就在於:先後兩次把兩個皇位有力爭奪者給踢出了局!

恰巧,這兩出戏,圖裡琛都是直接參與者。神來之筆在於,作為直接參與者,圖裡琛竟然每次都把自己撇於黨爭之外,不得不說:這脫身技巧,唯有金蟬可比啊。

第一齣把太子踢出局時,圖裡琛很可能是無意的。某夜,圖裡琛這御前侍衛陪康熙“散步”。結果,康熙卻在這夜撞破太子於庶母鄭春華偷情。在預感到事有蹊蹺時,圖裡琛就躲到一邊假裝“撒尿”了。所謂非禮勿視,圖裡琛是做得相當到位。
太子與嬪妃鄭春華偷情

在被抓回來後,康熙讓他抓把風人,一看把風人是太子手下和仲,就忙問“是太子在裡邊”?這和仲嚇得大叫,康熙道“讓他住嘴”。這句“住嘴”本意是捂住嘴,圖裡琛卻直接一下把人卡擦了。“奴才失手,死了”,康熙聞之,丟了一句“死了算了”。

其實,圖裡琛這哪是失手,分明是故意。把風人一死,太子偷情一事,自然就死無對證。如此一來,即使自己知道一切也是安全的。也就因此,皇家顏面也保存下來了。圖裡琛這招,分明是高手中的高高手。

如果這次圖裡琛是意外參與,那麼接下來把八阿哥踢出局的這一出,圖裡琛就是直接參與了。
圖裡琛


作為皇帝的貼身侍衛,又能在康熙身邊一直屹立不倒,圖裡琛對康熙的瞭解,顯然是過人的。

第二次,把皇位爭奪者八阿哥踢出局。

張五哥頂替劉八女坐牢替死的事,牽連出刑部腐敗大案。 刑部都是太子爺的人,審理刑部肯定會把太子拉下水。

老四胤禛作為太子黨,也知道此事嚴重性。把太子拉下水,康熙也沒面子,國本就會動搖。
老四自己也會背上廢太子的罪名,所以,胤禛把自己弄感冒,躲過了這件差事。老八和老十三,成了此案主審。

老四明白,大臣張廷玉自然也明白。於是,揣度聖意的張廷玉燒了肖國興供訴,保護太子,勸說康熙隱瞞此事。康熙當然願意,實際上,這也是當時最好的法子。於是,康熙讓圖裡琛帶著侍衛連夜將肖國興從刑部大牢提出,發配寧古塔,嚴加看管。

然而,老八實在陰險,為了徹底拉太子下水,老八揹著老十三,連夜提審案件主犯肖國興。並且還用康熙爺名義,誘逼肖國興坦白了所有太子爺有關的事情,直接將太子拉下了水!

隨後,老八連夜將肖國興供訴送給了康熙爺。康熙此時蒙逼了,但也不好說什麼,總的來說,此時康熙雖然心裡對老八不爽,但並沒有什麼看法,只覺他是公事公辦。

然而,圖裡琛在押解肖興國的路上,隨口幾句,就替康熙弄清楚了肖興國招供的真相:原來老八假借康熙爺的名義,對肖興國說“只要你招供,康熙爺就會既往不咎”。
圖裡琛與康熙

為了弄垮自己的二哥,竟然連皇帝親爹都利用(還有假傳聖旨嫌隙)。康熙由此才知道八阿哥胤禩的真面目,表面上很是仁義,內地裡卻很陰險。康熙氣的連說了幾遍其心可誅!

也是從這一句開始,圖裡琛明白:八阿哥在奪嫡中,已經徹底沒戲了。因為,此時開始,康熙就已經完全開除了老八。

可以說就是圖裡琛的這幾句稟告,徹底是斷絕了老八在康熙那裡的繼承權,這可謂是神來之筆。 這個圖裡琛堪稱是老八的皇位終結者啊!

也是從這以後,老八在康熙面前樹立的“八賢王”形象,全面崩塌。成了陰險狡詐,不顧骨肉親情,為了皇位可以不擇手段的小人。

此時,圖裡琛的表現相當亮眼。在康熙大罵八阿哥“其心可誅”時,圖裡琛有一次來了個“裝傻充愣”,他假裝不知康熙罵得是老八,而是肖國興,接話說“要殺了肖國興”。

也是這一句,他有一次成功讓自己從黨爭中,全身而退了。

可以說,如果《雍正王朝》裡最會做官的是張廷玉,最會做侍衛的就無疑是圖裡琛了!一個五大三粗的武將,竟能有如此智慧,真乃奇才哉!



記者李滿


這樣說吧,從雍正王朝一開始的時候,八爺奪嫡就沒戲!

其實一件事就表明了原因,這個原因只有康熙帝在乎,其餘人好像都沒有意識到,那就是關於出身問題。

在康熙帝的眼中,為什麼二阿哥胤礽是最好的?為什麼二阿哥胤礽剛剛滿一週歲就被立為了太子?

就是因為他是嫡出,有人有疑問,認為嫡出就是兒子中第一個出生的,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在清朝那種等級制度下,所謂的嫡出,就是指正妻所生!

太子胤礽是孝誠仁皇后所生,而且生他的時候難產而亡,康熙帝跟皇后感情特別深。故康熙帝對這個太子非常疼愛,在康熙帝的眼中,這才應該是皇位的繼承人。

其實太子胤礽沒有什麼大問題,從小也是受過嚴格的教育的,壞就壞在他不爭氣,非要跟幾個阿哥爭寵,他明明已經在寵愛中了,還爭個什麼勁?他最應該做的是按部就班的生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後皇位自然歸他。只是由於連續當了幾十年太子,心態有點扭曲,最後自己把皇位玩丟了。

而八阿哥按照康熙帝的說法是“系辛者庫賤婦”所生,那麼在康熙帝的第一印象中,就排除了他當太子的可能性!

而康熙帝在重新讓二阿哥胤礽復位之前,也就是眾臣推舉八阿哥胤禩時就表明了:

“立皇太子之事關係甚大,爾等各宜盡心詳議,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其再思之。”

那麼作為康熙帝的近臣圖裡琛是不是從一開始就知道康熙帝的想法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作為貼身侍衛,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那就是保密,守口如瓶,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當好這個差事。

趕上明君尚好一些,趕上了昏君的話,舉個例子,有人罵皇帝是昏君,你來舉報了。那好,罵人的咔擦,滅九族,你來舉報的,證明你也知道他罵我了,也咔擦……

所以,圖裡琛乾的就是腦袋別在腰上的工作,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就當沒發生一樣,嚴格按照皇帝的旨意辦事,從來不需要問為什麼。

解釋清楚了圖裡琛的身份,那就好解釋,他為什麼是第一個知道皇帝意圖的人?

真正掀起奪嫡開始浪潮的事件,就是從八大山莊被圍困開始的,而康熙帝發生太子調兵的手諭是假的的時候,就跟張廷玉上演了一場好戲。

其實康熙帝當時的決定非常艱難,如果相信手諭是真的,那麼太子就沒了。如果相信手諭是假的,那麼底下的皇子要沒一個。

所以他決定壓下這件事,而是導演了一場捉老鼠的遊戲:

就是讓眾大臣推舉太子候選人,而哪個人被推薦的最多,哪個人陷害太子的可能性就最大。

此時的康熙並不是為了驗證八阿哥是陷害人,而是為了確認他就是陷害人!

為什麼這麼說?

這還得再往上捋一捋,那就是關於刑部一案的結案:

結案的根源,就在於八阿哥胤禩連夜上了一封奏摺,說肖國興舉報太子就是幕後推手。

康熙帝也有三種選擇,一種是相信八阿哥胤禩,那麼太子就保不住了;一種是相信太子,那麼八阿哥就是陷害罪;第三種選擇,就是裝糊塗了,只是他不想裝糊塗,於是把難題扔給了張廷玉。

張廷玉何等聰明,一看奏摺,就直接燒掉了,然後跟康熙帝裝糊塗:臣沒有見到過什麼奏摺!

康熙帝一下子冷靜了下來,他也需要查出真相,派誰去的呢?

就是題目說的圖裡琛!

一方面康熙帝跟張廷玉直接結了這個刑部的案子,一方面派圖裡琛連夜押送肖國興去了盛京,誰也不許見面,由盛京將軍看管。臨走時,他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你說你的兒子病很難好了,我看是我的兒子他的病也是很難好了!”

很多人以為康熙帝指的是太子,其實在楊角風看來,他的這個兒子應該是指八阿哥胤禩!

而這一路上肖國興什麼都招了,招給誰了?

圖裡琛啊!

圖裡琛回來後,直接向康熙帝彙報情況,聽完他的彙報後,康熙帝直呼四個字兩遍:

“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能在皇帝身邊待著的圖裡琛那是何等聰明,這四個字分量到底有多重,他自然清楚!一個在康熙帝心中認為其心可誅的皇子,怎麼可能能當上皇帝呢?

而康熙帝口上這麼說,做法卻正好相反,早在他確認八阿哥使了手腳之前就已經給八阿哥封了王,這也應了一句老話:

“要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圖裡琛就已經確定了,康熙帝絕不會傳為給八阿哥胤禩!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第108期總680期

八阿哥胤禩整天忙活奪嫡,鄔思道不停的算計想明白康熙皇帝想什麼,他們哪一位也沒有“圖裡琛”知道內幕,康熙皇帝默默一句話大有玄機。

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繼續剖析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角落裡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康熙、雍正二朝都沒有離開一位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那就是圖裡琛,可就是這位圖裡琛能最早得到皇帝的重要情報。



【這就是圖裡琛】

對於皇帝的貼身侍衛的要求如同現在的保密守則一樣,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這三條應該必須做到,如果違反其中的那一條規則小命將不保。

熱河狩獵,圖裡琛陪著康熙皇帝夜間散步就發現了康熙皇帝的嬪妃鄭春華與太子胤礽幽會,還把康熙皇帝氣個半死,是圖裡琛把康熙皇帝揹回戒得居的,這丟人的事圖裡琛是第一個知道的,能說嗎?

所以;在外人看來那些絕密的事情在圖裡琛這裡不叫事情,只能叫秘密,要爛在肚子裡死無對證。


【對皇帝圖裡琛說實話】

對於八阿哥胤禩奪嫡的上竄下跳,圖裡琛看了都覺得好笑,因為圖裡琛早就知道康熙皇帝已經把八阿哥胤禩開除“儲君”候選人隊伍,八阿哥胤禩還不知死活的爭奪。

情況是這樣的:刑部主事上下聯手辦了用錢買命的荒唐大案,八阿哥胤禩就是主審這個案子有牽連的官員,八阿哥胤禩為了整倒他太子胤礽自己取而代之,用了非正常手段套取了“肖國興”的口供;說太子胤礽是買賣人命案子後臺推手!

八阿哥胤禩如獲至寶,連夜進宮奏報康熙皇帝,以為就此可以把太子胤礽拉下太子位,沒想到康熙皇帝為了穩定朝局,把這個案子悄無聲息的結了,並由圖裡琛把肖國興秘密押送盛京,由盛京將軍看管!


【圖裡琛押送肖國興後交差】

這麼絕密的任務交給圖裡琛來辦可見圖裡琛一斑,圖裡琛完差必定要給康熙皇帝交差;肖國興一路上不斷叫屈,因為八阿哥私自審問的肖國興,說這是皇上的旨意,只要肖國興交待了是太子胤礽作為,可保肖國興性命,沒想到是八阿哥胤禩在利用自己整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聽了圖裡琛的回奏,一切真相大白,沒想到康熙皇帝連續把“四個字”說兩遍!

這胤禩“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康熙皇帝的這四個字說明了什麼?其心可誅還能做“儲君”嗎?還能做未來的大清國的皇帝嗎?


【康熙帝給八阿哥的定論】

這雖然是康熙皇帝憤怒下的自言自語,但是此刻的康熙帝對八阿哥胤禩的心機已經恨之入骨,竟然以小人手段至太子胤礽以死地。

難怪康熙帝罵八阿哥胤禩是辛者庫賤婦所養,不是好東西,為了爭奪儲君不顧兄弟之情,暗下毒手陷害自己的二哥,此等無情無義小人段不可用,八阿哥胤禩還暗自得意,以為手段高明。

看來“圖裡琛”這個貼身侍衛一般嘴鬆的人幹不了,幹了也是死的快!不過想在圖裡琛那套話太難了。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雍正王朝》詳細解剖還在後面,帶你繼續解剖分析雍正朝!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


日堯居


最早暴露八爺奪嫡失分的事其實是在四爺江南募捐的問題上,康熙選雍正而不是選八爺就足以說明問題所在了。因為當時的八爺管糧,九爺管錢。而江南恰恰是他的勢力範圍,因為江南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揚州,朝廷七成的鹽稅從這裡出;一個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當時清庭的糧倉。八爺在那裡經營時間很長,要錢要糧只要一句話就可以辦到了,可是康熙卻不指定八爺偏偏選毫無根基的四爺去辦事。這足以說明康熙已經在內心裡把八爺排除在外面了。而四爺在江南的所作所為也頗得讚賞,當時由於八爺一心想要拉太子下水,所以對太子的門人四爺可謂是處處掣肘。八爺身邊有康熙密探,他的所作所為全部落在康熙的眼裡。這更讓他在康熙眼裡形象大壞。比如,康熙臨死前曾告訴雍正,老八這個人有小聰明卻無人君之雅量。這就說明了八爺只關心自己得失,卻不關心百姓死活,不配為人君。

其次,暴露八爺徹底沒戲的其實是在鄭春華事件上。當時,康熙被戴綠帽的時候圖裡罙就在場,但是他聰明藉口尿遁跑了。當時暴怒的康熙一下子就把太子給擼了,可是事後查明那是八爺所策劃的,康熙也是被八爺給算計了進去,康熙最討厭戴綠帽,接著就是討厭被算計。所以,康熙刻意給胤礽復位,意思就是告訴八爺我識破了你的算計。


優己


《雍正王朝》(只談劇)中圖裡琛是情商最高,反應最敏捷,處事最果斷,真正大智若愚之人!



圖裡琛是康、雍、乾三朝元老,大內侍衛總管,粘竿處管帶,能做皇帝的近身侍衛,自然要有高超的本頜,還要有耿耿忠心,最重要的是能

揣摩聖心,而且要做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圖裡琛在這點上做的最到位。劇中第一次表現圖裡琛這些優點的一場戲是,處死太子貼身太監和仲。康熙因心煩讓德愣泰,圖裡琛二人陪他去鹿場割鹿血,卻意外地發現有人在此幽會!圖裡琛當時就假裝去撒尿,康熙當時反手就一耳光扇在德愣泰的臉上,說把那男的抓起來(當時還不知是太子胤礽)。

還是德愣泰瞭解圖裡琛,當時去拉圖裡琛說了一句:“別裝假了,辦差去吧!"

圖裡琛看躲不過去了,趕緊過來,先抓望風之人,一看是和仲,就知道是太子在裡面!和仲高聲示警,康熙一句:“叫他住嘴。”圖裡琛馬上一招致命,可是,圖裡琛卻說:″奴才失手,他死了″。這種醜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康熙一句叫他住嘴,圖裡琛就永遠讓他不會說話!反應之敏捷,手段之高超讓人佩服!(最得朕心)


老八誘審肖國興,扳倒太子胤礽,肖國興被圖裡琛押往盛京。圖裡琛回來後向康熙覆命:

康熙:“肖國興安置好了?”

圖裡琛:“盛京將軍把他單獨關在一個地方,任何人都見不到他。”

康熙“一路上他說了些什麼?"

圖裡琛:"一路上,肖國興不斷叫屈。”

康熙:“他叫什麼屈?"

圖裡琛:“他說八爺說過,皇上答應過他,只要說出太子的事,就既往不咎!"

康熙“他真這麼說的?"

圖裡琛“他正是這麼說的。"

康熙:“該死,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圖裡琛“奴才這就去殺了肖國興”

康熙:“誰讓你殺了肖國興?"

老八誘審肖國興後連夜把供詞交給康熙時,康熙只把供詞給了張珽玉看,張珽玉看後立即把它燒了。當時,康熙就對老八的用心有所懷疑。所以圖裡琛一回來,康熙立即就問圖裡琛路上說了什麼。現在從圖裡琛口中坐實了老八的險惡用心,所以連說了兩遍

其心當誅!

而圖裡琛也知康熙說的是老八,但他卻故意說了句:奴才這就去殺了肖國興。康熙氣急的說了一句:誰讓你殺了肖國興?圖裡琛也坐實了康熙說的就是老八。都其心當誅了,老八還有戲嗎?


尋桂子


這部電視劇包括原著確實是經典之作。整個篇幅非常緊湊,環環相扣。看得仔細的朋友們,還可以從中學會如何生活和做人。


甚至還有朋友開玩笑說,情商低的人如果穿越到那個時代,壓根活不過兩集呢。其實我們更可以從中學一學小人物是如何生存的?


比如在這部劇裡有一個小人物,名叫“圖理琛”,他是康熙身旁的貼身侍衛,我們看他的生存技能有多高。(圖理琛)


圖理琛是何許神人也?

圖理琛,是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小侍衛,並且一直深受這父子倆的信任。

圖理琛作為康熙的侍衛,密保協議做的非常不錯!張廷玉在康熙年間已經是個頂級人物了,但是,有很多事情,康熙寧願讓圖理琛去辦,也不會安排張廷玉處理。因為圖理琛這個人“守口如瓶”。


圖理琛每天都守在康熙身邊,知道康熙的很多不可洩露的秘密,有人會說,康熙難道不害怕圖理琛出賣他嗎?別擔心,圖理琛心底很透亮,如果他敢說半句不該說的話,必定死無葬身之地,株連九族。


在雍正王朝,圖理琛怎麼判定八爺會奪嫡失敗?

當涉及太子的“刑部大案”爆發時,八爺認為這是一個絕佳難得的奪嫡機會。於是八爺暗地裡用毒辣威逼的手段,親自審問主犯肖國興。


八爺警告肖國興,如果他指認“刑部大案”幕後主使是太子的話,那麼八爺一定會保全肖國興的性命。肖國興別無選擇,給八爺寫了一封“太子貪汙、漠視人命”的罪狀書。


八爺得到這封招認書後真是喜從中來,以為這樣就可以一舉扳倒太子黨,博得康熙的信任。

然而,當八爺半夜興高采烈地把密信交給康熙時,康熙卻無動於衷。


圖理琛在護送肖國興的路上,肖國興立即將這件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圖理琛,說這封招認書是八爺逼迫他寫的。


圖理琛得到這個驚天大秘密,立即告知康熙肖國興的原話。康熙聽後大怒,覺得八爺的行為十分憎惡和可恥。當眾斥責了他八個大字:“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站在一旁的圖理琛洞察了其中的一切,八爺被罵“其心可誅”,可見八爺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已經沒有了,奪嫡戰爭,八爺算是徹底失敗了。

即使朝中有人想知道這句“其心可誅”是在罵誰,圖理琛只說皇帝罵的是肖國興。


但是圖理琛心裡很明白,這件事情一個字都不能說,於是他又開始裝糊塗。

要說圖理琛知道這麼大的內幕還能安然無恙,全靠他兩個生存技能:“守口如瓶”和“裝糊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