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朝代的興或衰,最苦的永遠都是老百姓”這句話有道理嗎?

用戶105381250680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童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首詩透露了當時作者的憂國憂民的憤青情懷,介入作者所在的時代具有非常大的侷限性,我就不噴了他。

但以今天的眼光來我,他詩中的感慨深深的透露出一種濫情的無知。



無論朝代的興與衰,最苦的永遠都是百姓,毫無道理,這是一種把所有責任都推給統治者的無恥論調。

這種論調是一種病,叫依賴病,也叫推卸責任病,還可以叫腦殘病。把百姓過得不好得責任全部推給統治者,這種人病的無藥可救,用今天的話來說這種人就叫民粹。

古代興亡並不單單是統治者的責任,一個國家的興亡是所有人的責任。百姓苦,統治者有責任,而百姓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個朝代往往是建在打破上一個朝代資源被高度壟斷的情況下,讓大部分資源有條件進行重新分配。

由於經歷戰亂人口減少,在資源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每個人平均分的資源都會比以前多。

說句不好聽的,在動亂中死的人越多,新朝代建立往往就容易穩定下來。

原因就是大家分到的資源都比較多,沒有什麼好再計較的,沒有什麼不滿意的。



但是隨著王朝興起,人口增加,在資源沒有繼續增加的情況下,那麼資源就變的緊張。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收稅不增加,土地不兼併,普通百姓生活也會陷入困難。

原因很簡單,打個比方說,你家有2個人的時候家裡有十畝地,現在有20個人家裡也只有十畝地。要是你們家一直依靠土地生存的話,現在的生活質量肯定比原來差很多。

再說句難聽的點的,就是這個時候給你再降稅,你家依然會過得不好,因為糧食已經無法供養這麼多人口。

王朝興起,人口必然增加,如果土地不增加,土地產量不增加,過的苦是必然的,這個邏輯不難理解。

這個時候即使皇帝很自覺,維持稅收不變,朝廷開支不變,皇室開支不變,也從擴大皇室產業,一切都不變,百姓也會覺得負擔越來越重的,因為百姓自家的人口增加,需要供養的人口增加,但是收入沒有增加,怎麼會不困難呢?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百姓困難之外,權貴也會面臨這種情況,所以他們往搞資源兼併,讓百姓手中的土地變少,這時候百姓就就會變的更困難。

再加上權貴往往又不用交稅,權貴手裡的免費田多了,那麼國家稅收肯定減少,稅收減少必然會影響朝廷的正常運行。



為了維持朝廷正常運轉,統治者只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向百姓增稅,這樣的話百姓更加雪上加霜。

另一種是向權貴開刀,這樣的話會引起統治集團內部爭奪。

其實一旦發展到這個地步的時候,統治者無論是向百姓增稅,還是向權貴開刀,都可能開啟亂世。

如果向百姓增稅的話,亂世會馬上開啟。

如果向權貴開刀的話,會存在兩種不同的情況。

一種是向權貴開刀,但是開刀失敗,那麼亂世也會馬上開啟。

另一種是開刀成功,那麼就換來一箇中興,但是時間也不會持續太久,最後還是走向亂世。

這就是封建王朝為什麼會出現輪迴,百姓為什麼興衰都苦的原因。

其實這裡面的問題是古代封建社會只顧增加人口,不顧發展生產力。在田地固定的情況下,人口增加,畝產量不增加,怎麼可能越過越好呢?

在人口增加,土地資源不增加,生產力不提升,產量無法增加的情況下。不的統治者多賢明,也不管制度多好,都無法避難王朝的滅亡,也無法改變百姓生活越來越苦的這種趨勢,最多隻能在時間上起到延遲的作用,但結果無法改變。



把所有責任都推給統治者,推給制度的人都是有病,病的不輕。

改變這種局面唯一的方法,就是發展科學技術,提高生產力,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提高生產力,提高生產,提高生產!

但是提高生產力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不能說你沒有責任,都是別人的責任,你只管在原地打轉,然後等著別人努力把生產力提高後給你用,你只做一個純屬的拿來主義者。

要是這樣的話,你覺的這個社會需要你嗎?

其實這個社會上很多人都是這個吊樣,但是社會是很包容的,並沒有對這種人說什麼。

但是有的人呢,社會不說他,他反而過來說社會,埋怨社會,這個不好,哪個好。而且他自己還覺得有理,覺得自己天天那麼勤勞還沒錢,一定是社會對不起他,可是他自己卻從沒想過,他在使用的到底是什麼時代的生產力。

說句不好聽的,要是你使用原始社會那時候的生產力,你就算勤奮十輩子,也比不上今天使用最高級生產力那個人一個小時賺的錢。

不要整天沉迷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種爛思想,這會把你的思維帶入歧途,對你的人生沒有一點好處。

我開頭說了不噴作這首詩的作者,但是還是忍不住噴了。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一號風手


這句話是至理名言,相當的有道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說的就是無論朝代怎麼更替,怎麼變化,世間最苦的人,就是最底層的百姓。

這個不是誰隨便說的一句話,而是經過了歷朝歷代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舉例來說

古代戰爭時期,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天下大亂,十不存一,任何人都沒有好日子過。

即便是有可是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他們為了爭權奪利,為了自個能夠擁有更多的地盤和權力,無數的士兵死去,無數的百姓遭殃。

這樣的戰亂年代,百姓能有好生活?

即便是太平盛世,日子過得安穩了,百姓依然是過得很苦的,除了沒有戰亂,沒有顛沛流離以外。其實,還是有很多的顛沛流離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同樣就是發生在太平年間。

遠的我們不說,就來說說現在,幾千年來少有的太平盛世,所有人吃飽穿暖,沒事了還有很多娛樂活動。

但是底層的百姓生活不苦嗎?答案是一樣很苦的。

因為同樣他們面臨著很多的壓力,當然,不再是為吃的發愁了,這個苦已經轉換了。

轉換成了車子、房子、甚至是娶個媳婦。現在無數的農村人,看似日子紅火,其實都是驢糞蛋子表面光,內心其實壓力很大,日子過得也很艱苦。

為了一個房子,一家三代人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好不容易買了房子,欠了一屁股債,還有幾十年的房貸。

因為買了房子,家裡花的一乾二淨不說,又失去了村裡貧困戶的資格。反而很多沒有買房的人,手裡攥著大把的錢,卻還吃著國家的貧困戶的錢。

難道買房的人都有錢嗎?非也!很多時候是不買不行啊,為此欠了債不說,還半輩子房貸不說,還得讓村裡那些吃著國家貧困戶錢的人說著某某家有錢,城裡買房了。其實,真實的情況恰恰是相反的。



現在,看似日子好過了,其實很多人的日子都看不到頭,沒有什麼希望,一樣的非常之苦。

以前的人為了一口吃的活著,只要能夠吃飽飯其他的都不重要。

現在反而吃飽了,日子卻過得更加的緊張了。

百姓苦,亂世當兵打仗,拿命為頂層的人換來好生活。盛世捐錢納糧,地裡的收成大多被充了公糧,為頂層的人吃得更好,最後自已卻什麼保障也沒有。

不管世間怎麼變化,最苦的永遠是老百姓。


觀復一鑑


有道理,所以不要盲目地聽別人說如何如何全心全意地為你服務。聽聽就行,千萬別當真。


紅塵飄落的一片落葉


政客為的是改朝換代,受苦受難者自然是老百姓,老百姓就像他們腳下的螞蟻,誰會在乎你的生老病死?利用老百姓效力時會給一點甜頭,如果犧牲老百姓能維持皇權做為代價時,老百姓註定是萬劫不復。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觀與評


有道理老百姓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奴立,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人吃人的社會!


地主大叔743


永遠是農民


太陽哥999608888


每次顛覆舊朝代都會畫一副(海市蜃樓)來忽悠老百姓心甘情願的去做炮灰來達到他們顛覆舊朝讓自己成為剝削階級的目的。


BSM清心


社會結構就是一個金字塔,每一個人處在金字塔的各個位置上。不管那個朝代,都是處在頂層的人掌握著更大的權利,更多的資源分配。處在底層的老百姓,是數量龐大的群體,他們是金字塔穩定的基石。只有國強民富,這個朝代才會久遠。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要上下一條心,老百姓雖然苦點,但是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火神廟的強哥


現在老百姓在共產黨英明領導下,有吃,有住,馬上奔小康了,有什麼苦呢?


佐佑逢源2019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無論朝代的興或衰,最苦的永遠都是老百姓’這句話有道理嗎?”

可能有的人會說“興,百姓苦!衰,百姓苦!”因此,不管朝代怎樣更替,最受苦受罪的永遠都是老百姓,而且任何時候都逃不出這種宿命!因為,歷史只為統治階級的歷史,歷史和百姓永遠不沾邊,是兩條永遠沒有交叉點的平行線。

但是,你可曾聽說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呢?這句話又該如何解釋呢?我們不能被某些有害的“雞湯”灌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以;也不能只聽信別人的觀點;更不應該將認知、判斷停留在“夢”中。在紅旗下長大的我們,曾經高唱“東方紅,太陽昇”,如今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還踐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座右銘,始終如一的將“為人民服務”放在心中,還要知道“天下是公”,懂得什麼是“大愛無疆”,不僅要學會滴水入海,還知道大道無疆的道理。

想當初,無數的革命先烈們是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又是為了什麼?毛主席領導我們建立了新中國不就是為了我們的勞苦大眾嗎?不就是為了老百姓謀幸福嗎?不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活的更好嗎?我們怎麼可以如此認為呢?有什麼理由有這種消極的想法?又有什麼資格如此悲觀呢?

現如今,我國正在掃黑除惡,反腐倡廉正在進行中,為了人民共同富裕,正走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路上,雖然任務還很重,道路也許還會又坎坷,但我們唯有加油、加油再加油,努力、努力再努力。

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的終極理想,而要真正實現這美好的願望,就必須要建設好我國科學的社會主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造福百姓。如今“中國夢”就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所以我們說,“中國夢,百姓的夢”,而這個夢也必將實現。

“興,百姓苦!衰,百姓苦!”這句話也許在封建社會還有一定道理,但是在現代社會,這就是一句沒頭沒腦,毫無道理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