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和紅參哪個補陽氣好?

手機用戶52377169025


人參可不要亂吃,亂吃人參非常危險的,就是說人參不是誰都可以吃的。

我看過一個故事,說是有個少爺得了一種病,很多醫生給他看,看不好。這個人就快要死了,於是大夫就給他開了人參,說是人參能大補元氣,能救他。結果吃了人參,病就更重了,幾乎就等死了。

這時候有個醫生被請來了,這個醫生一看,壞了!人參不能吃,為啥呢?說是內有邪氣,人參雖然大補元氣,但是身體裡有邪氣,就好比敵我雙方正在交戰,這時候我方空投戰略物資,結果投到敵人手裡了,邪氣得到人參的滋補,邪氣更盛,正氣更弱,所以病就越重。那怎麼辦呢?這個醫生有辦法,用萊菔子讓他吃,慢慢地就邪氣就下去了,病就好了。

這個事情說明,人參不能隨便吃的。

不是有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之說嗎,有個醫生曾經說過:人參這個藥,先敗病人的家,後要病人的命!這些都是亂用人參的結果。

過去的人,西醫沒有。有很多病很重,怎麼治不好,最後為了就病人的命,就用最後不得已而為之的招數,用人參救命,人參貴,為了買人參,傾家蕩產。吃了人參,助邪攻正,死的更快。這就是那個醫生說的,先敗家後要命。所以說,不要以為人參好,就想吃它,不是誰都可以吃的。

無論白參,紅參,都是人參,作用機理都一樣的,人參補陽氣不是最好的,附子才是補陽氣的大藥,也要慎用,附子有毒。

平時多吃薑,姜也補陽氣。還有就是艾灸,絕對補陽氣。


乙丙丁6


人參能大補元氣,有“百草之王”之稱。從基原講,人參和紅參均源自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的乾燥根。栽培者為“園參”,野生者為“山參”,播種在山林野生狀態下自然生長的稱“林下山參”習稱“籽海”。園參經曬乾或烘乾,稱“生曬參”;山參經曬乾,稱“生曬山參”;經水燙,浸糖後乾燥,稱“白糖參”;蒸熟後曬乾或烘乾,稱“紅參”。我們常用的人參一般指生曬參,紅參是園參蒸制後的乾燥品。


在《中國藥典》中人參和紅參是分別獨立的標準,說明他們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紅參:【性味歸經】甘、微苦,。歸脾、肺、心、腎經。

【功能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益氣攝血。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

人參:【性味歸經】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腎經。

【功能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氣血虧虛,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


人參依其加工方法不同而得生曬參(經曬乾而成)、紅參(經蒸煮處理而成),那蒸和不蒸有和區別呢?

首先,中醫認為,人參為補虛類中藥,長於氣虛。人參生用氣涼,味苦而補陰。故生曬參性涼,偏於補氣、養陰、生津之效,適用於氣陰不足者,氣陰兩虛多用人參;如舌紅少苔,咽乾口燥,兼有頭暈、耳鳴等症可服之;紅參性偏溫熱,以溫補見長,有溫升之功,能補陽氣,有較強的補氣作用,最適合於陽氣虛弱或陽氣衰亡的“亡陽症”,多用於氣血虧虛,脈微肢冷,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如年老氣衰、頭暈目眩、胃寒及婦女失血過多,或手術後體虛者。

其次,從古籍醫書聖典來看,書中雲:“人參補陰以益陽”;“陽欲脫者,補陰以留之”;“人參生用氣涼,熟用氣溫,味甘補陽,微苦補陰”等;人參單用起源很早,陶弘景《肘後百一方》、孫思邈《千金方》都有用人參治病的記載。唐、宋以後,民間煎湯熬膏,單用者益多,實因其功用雖重在補陰補血,而亦能補陽益氣,具有比他藥特殊的兩相性作用。可見人參之益陽是通過補陰而實現的。

人參作為百草之王,具有悠久的藥用歷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通過翻看查閱各種書籍、文獻,發現人們對其補陰還是補陽頗有爭議,古人認為人參性微寒,現藥典則微溫,我認為這與現代人參多用於補虛有關。但對於人參和紅參,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對紅參偏溫認識是一致的,體弱陽虛者,溫補宜用紅參。


人參使用注意:1、少不用參,可致孩子性早熟;2、不易於藜蘆、五靈脂、蘿蔔、茶葉同用;3、體質壯實之火,並無虛弱現象,妄用本品,如誤用或多用,反而導致閉氣,而出現胸悶腹脹等症。4、感冒發熱不宜用。4、懷孕後期禁用人參。


宋藥師


兩個都不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想要提升陽氣,首選應該是鹿茸,鹿茸有“中華補陽第一要藥”的美譽,古代皇家貴族補陽的首選佳品。人參主要是補元氣,安五臟,紅參是經過蒸的人參,作用略強,但是提升陽氣益不可獨用。

另外,人參分為野山參,林下參和園參,野山參和園參是兩個極端,野山參由於過度挖掘,已經非常稀缺,市場基本看不到,而園參現在是過於氾濫,人工種植,營養價值太低,所以,一般是建議用林下參,就是野山參的種子,人工種植,野外自然生長而成的人參。

參茸不分家,效果最好的就是二者搭配使用,具體怎樣搭配使用呢?

1.參茸粉

幹鹿茸,幹林下參一起打粉,沖水喝,200克幹鹿茸,搭配7-8支林下參一起打成粉,每天半勺,配飯或沖水喝下。

2.參茸酒

林下參四支+鹿茸100克+枸杞200克+純糧食酒十斤

貴在堅持,更多細節問題,歡迎評論留言或私信。








自家鹿茸


中醫認為,人參為補虛類中藥,長於氣虛。人參生用氣涼,味苦而補陰。故生曬參性涼,偏於補氣、養陰、生津之效,適用於氣陰不足者,氣陰兩虛多用人參;如舌紅少苔,咽乾口燥,兼有頭暈、耳鳴等症可服之。

紅參性偏溫熱,以溫補見長,有溫升之功,能補陽氣,有較強的補氣作用,最適合於陽氣虛弱或陽氣衰亡的“亡陽症”,多用於氣血虧虛,脈微肢冷,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如年老氣衰、頭暈目眩、胃寒及婦女失血過多,或手術後體虛者。

兩種都有各自不同的地方,詳情諮詢私信留言。








參茸鹿鞭泡酒之家


人參;秋季採收後,洗淨曬乾的生曬參為,人參。人參洗淨,除去側根細根,蒸熟後再曬乾的稱,紅參。人參,性溫,屬補氣藥,溫補氣血,大補元氣。為補氣之王、之首。因紅參除去了側根細根,淨剩主根,又經過蒸曬,補氣之功效,略勝於人參,價格也較貴。一般溫補氣血,人參即可。


郗金民新號


人參滋陰補氣的佳品,

人參又名黃參、地精,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先可大補元氣,有補脾益肺,益腎助陽,補血養血,安神益智,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人參可用於氣虛欲脫,脈微欲絕的危重症;可用於氣虛津傷引起的口渴,消渴等;可用於氣血虧虛引起的心慌,失眠,健忘等;可用於脾胃氣虛引起的食少乏力,嘔吐洩瀉等;我用於肺氣不足引起的氣短乏力,自汗,語聲低微等

人參的藥性比較強,容易出現一些副作用,所以我們要做保健的時候,一定要少量的用,當然,如果是作為日常保健,可以用一些平性的不易上火的參來代替人參。

紅參補氣益陽的良藥

紅參是人參的一種,人們把新鮮的人參蒸制一定的時間,然後經過烘乾處理,使人參的顏色變成深紅色,即為紅參。

紅參和其他它的參一樣,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它性溫,可以補陽益腎,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紅參有大補元氣,養心安神的作用,它有補養氣血的作用,如果身體寒或許盜汗,精神倦怠,失眠多夢,心慌健忘,這時候可以服用一些紅參;它可對體虛、氣虛造成的咳嗽喘作用是很好的;對身體陽虛或氣虛導致的男性的性功能問題或泌尿系疾病等有一定的作用;

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宜服用紅參。所以我們在服用一些草本藥物的時候,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體質來用。


生活灑滿陽光


人參分園參和山參兩大類。野山參主根粗短呈橫靈體,支根八字分開,橫紋緊密而深,蘆、丁、紋、體、須相襯,五形全美,皮緊細,鬚根清疏而長,質堅韌,有明顯的珍珠疙瘩,表面呈牙白色或黃白色,斷面呈白色。園參以根條粗圓、橫紋多且細密、質堅實、色鮮亮、氣香味苦者為佳。園參由於加工方法不同,又分紅參、糖參、生曬參3種規格,再按大小質地各分若干等級。

紅參屬於人參中的一種。


滿滿的健康


補氣與補陽有區別,紅參猛易升火,補氣實為增加體內生物電壓,電壓高電機(肌體)轉動有力,(人有力,不會累)


霜葉9975


人參能大補元氣,有“百草之王”之稱


海之聲助聽器新港西路中心


紅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