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裡每個月要花多少錢?

不發火把我當病貓


寶寶出生之後每個月需要花費多少錢這個看個人經濟情況來,除了一些必需品,有些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就要看個人了。 懶媽媽不是都愛記賬的人,記性也不是特別好,所以總結不出來每個月大概花多少錢。而且生大寶時很多東西都不是我買的,二寶出生的時候有些東西用的是大寶用過的,所以我覺得寶寶出生那幾個月花費其實也不算大。


寶寶的花費一般有幾種:

1.尿不溼。因為覺得月子裡用尿片方便,所以月子裡大部分都是用尿片,出門的時候才用尿不溼。不過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大小便的次數比較多,所以尿片也用得比較多,一天都會用十幾片,少的話也要七八片,大約是8毛錢左右一片。寶寶滿月之後就用尿不溼,寶寶越小換得越勤,用的都是普通的牌子,估計一個月最少要400塊以上。

2.奶粉。寶寶出生之前買了一罐奶粉,剛出生的時候餵了奶粉,如果感覺寶寶不夠飽的時候也會喂一點,不過寶寶不願意喝奶粉,後面就全母乳餵養,一直到寶寶兩歲,那罐奶粉就浪費了,不過整體算下來,省了好多奶粉錢。朋友的孩子一直是餵奶粉,每個月要1000多,還都是在特價的時候買的,一年下來最少也要1萬多了。

3.衣物。二寶出生的時候是四月份,滿月之後天氣都變熱了,衣服也要換季,所以需要的衣物也不算多,新生兒和尚服4套左右就夠了,換洗的衣服一般當天都能幹,所以不用擔心不夠換,兩百塊錢就夠了,還有寶寶的襪子,16塊錢三雙,帽子8塊錢1頂等,老人家說寶寶滿月之後不興再穿和尚服了,所以要重新給寶寶置換衣服,在固定的母嬰店裡面購買,會員一般有優惠,所以五六十塊錢就能買一套,一般買的都是連體衣了,一般買四套左右就夠換,季節合適的話能穿幾個月,所以不需要每個月都買。



如果冬天的話,花費就要大一些,因為冬衣更貴,我那時是直接買了三件超厚的連體衣,價格是在90~110塊錢左右一件,秋衣秋褲三套,寶寶冬天一般穿一套內衣褲,一件毛衣,加上一件外套連體衣就夠了。為了防止寶寶尿溼要換褲子,另外再多買了兩條秋褲,毛衣買了兩件,50塊錢一件,孩子奶奶自己打了兩件,寶寶的毛線鞋子和帽子是我自己鉤的,花的只是毛線錢和人工。

還需要買的就是包被,我們是夏天出生,所以只買了一條薄的包被,30多塊錢,家裡原來還有兩條大寶用過的,完全夠用。到了冬天這些包被也不怎麼用的上了。寶寶被子買了一床,兩百多,枕頭不用買,毛巾對摺就好,寶寶再大一點每天醒來都在不同的地方,要枕頭也沒用。

4.寶寶用具。洗澡盆四五十塊錢一個,洗澡架20多塊,大小毛巾若干,口水巾五塊錢一個,玻璃奶瓶兩個加上奶瓶刷130左右。護臀膏,潤膚油,沐浴露,嬰兒洗衣液各30塊。嬰兒床是親戚送的,平時的玩具也都是十塊八塊的,數量也不多,但是嬰兒車就需要買,有100多到幾百不等,看你怎麼選擇了。



我買東西一般都是臨近需要的時候才去買,需要什麼買什麼,這樣就避免了很多浪費。有些媽媽喜歡在有大優惠的時候囤貨,要是不符合季節的話有可能會買大了或者小了,比如說夏天買冬天的衣服,想著冬天能穿得上,可是太大了,穿不上,留到下一年又小了,這就浪費了。要不然就是買多了,看著便宜就買買買,有時候根本就穿不了那麼多,等寶寶蹭蹭蹭竄個了才發現有些衣服連吊牌都沒拆,只好拿去送人,有時候自己家裡的親戚也會送寶寶衣服,所以真的不需要一下子買太多。

個人覺得寶寶一般有四套衣服就夠換了,如果自己的親戚朋友家有一些比較新的二手衣服也可以拿來給寶寶穿,如果太舊了就沒有必要了,介意的話就忽略。寶寶長得比較快,不時就要置換新衣服,所以沒有必要買太貴的,穿著舒服就好,家裡經濟條件好的可以任性買。

二寶每個月花費最多的就是尿不溼,衣物和其他幾個月分攤下來其實也不多,大不了百來塊,甚至還不需要,感覺每個月四五百塊錢就夠寶寶花了。不過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就要多一項開支了,寶寶越大,開支也就越大了。如果是奶粉寶寶每個月大概需要花兩千塊左右吧,如果樣樣都追求完美,那肯定是不夠的。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瞭解更多。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我寶寶出生到現在快3個月。

出生順產2800。沒有社保,全自費。準備待產包,1000左右,含產婦用品,寶寶衣服,尿不溼,奶瓶,等等。

出生的,母乳不多,買了一罐奶粉260,一個月喝完。

滿月體檢,60,檢查的比較簡單,測試黃疸,身高體重等。之前老二體檢花了200多。這個醫院沒檢查那麼多項目。

第二個月,買了兩罐奶粉,600多,買了兩箱尿不溼,120。

第三個月,夠寶寶吃,純母乳,尿不溼也夠用,基本沒花什麼錢。

我算是比較省,有位寶媽送了舊衣服給我寶穿,我洗洗乾淨,寶寶可以穿。長得快,沒買太多衣服。

不想大花錢。以後用錢的地方多,能省則省。


跳跳的日記


寶寶出生後每個月具體花多少錢,沒有認真算過。兩個孩子相對來說,最開始是大寶的花銷會大一些。大寶是第一個孩子,當時所有東西都是新買的。一胎沒有經驗,所以有用的沒用的都買了,所以一胎交了不少學費。二胎算比較有經驗了,除了必需品,其他可買可不買的,我一般都不買。小寶出生以後用的,穿的幾乎都是大寶的。仔細算下來,現在每個月最燒錢的就是奶粉跟尿不溼了。



1、奶粉

兩個孩子出生時,寶爸擔心剛開始沒奶水喝都準備了一罐奶粉,兩百多1罐。剛出生喝了一點點,之後都是純母乳餵養。大寶一歲斷奶開始喝奶粉,每個月大概要一千二左右吧。現在兩歲九個月,也在喝奶粉,不過量比較少了,現在七百左右一個月。小寶目前還是喝母乳,不過我感覺母乳不夠喝了,也準備添加奶粉了,所以小寶馬上也要有奶粉花銷了。

2、尿不溼

尿不溼也很費錢,大寶剛出生的已經計算不到了。現在正在戒尿不溼的路上,白天基本不用穿,晚上睡覺再穿拉拉褲。小寶剛出生那一個月用的尿不溼最多,一個月五百多的尿不溼費用。月齡越大用的尿不溼就越少了,現在每個月兩個孩子加起來應該就四百左右吧。

3、衣服

小寶現在穿的衣服都是大寶的,還沒有一歲嘛,而且穿的是連體衣,我覺得穿著舒服就可以了,不必買新的。所以小寶很少買新衣服,去年冬天買了兩套棉衣和羽絨服,結果沒有穿幾天就收起來了,唉,深圳的天氣啊。大寶現在一般就一次性買三四套,大概三百左右,可以穿好幾個月,所以不用每個月買。我覺得現在還小,合適穿就可以了,衣服不用太多。

4、玩具,繪本

兩歲以前經常買玩具,兩歲後買的比較少,像那些積木,樂高呀,都可以玩很久,玩到三四歲,大寶現在主要買的是繪本,玩具偶爾買一次。小寶平時也會買一些小玩具,畢竟男孩女孩的玩具還是有區別的。平均下來一個月也要一百多兩百。

5、疫苗 其實接種疫苗也是一項大開銷,我家大寶除了免費疫苗,自費疫苗也幾乎都接種了。每次看大寶打疫苗哭的,我也難受。所以現在小寶我直接打五聯了,這個一針六百多,一共四針,還有其他自費苗,所以費用也是估算不出來的。


目前主要花銷還是奶粉和尿不溼,玩具和衣服一般是缺了才買,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每個月大概一千五左右(沒有計算疫苗費用)。如果小寶喝奶粉了,那就不是這個數了,每個月最少都要兩千了。所以養孩子好貴喲,不過不管怎樣,孩子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錢,花了可以再賺嘛!


柚子媽媽說


孕檢8500,剖宮產6500,別的我不算,就懷孕期間打車上下班花了6000,我得算進來[捂臉]

準備待產包花了6000左右,好多小東西還是拼多多上買的,孩子出生後,他爸爸覺得我太摳門了,就這麼一個寶寶,東西質量必須品牌,哪怕是給寶寶用的小棉棒,也要買可優比的。

等於寶寶用品重新買了一套,這次費用差不多1萬+:

全棉時代:和尚服,口水巾,紗布浴巾~

可優比:洗澡盆,臉盆,測水溫溫度計,嬰兒專用棉棒,恆溫水壺

十月結晶:隔尿墊,嬰兒防水貼,碘伏

babycare:紙尿褲,乾溼兩用紙巾,指甲剪

松達:沐浴露,山茶油麵霜身體乳

艾惟諾:保溼乳液;澳洲木瓜膏……

第1個月開銷:愛他美卓萃奶粉2罐*365元=730,NB尿不溼1包130(主要用純棉尿片),加拿大Ddrop鈣滴劑100左右。

出生7天體檢,14天體檢,醫院開的維生素AD200左右,大概花了800左右。

爬爬裝6件,衣帽襪若干

……

生完寶寶就一直買買買,小夜燈買了4次,第4個才滿意,可優比的暖奶器,波咯咯恆溫水壺,目前都是我用著頻率最高的小東西。

[淚奔]第二個月開始我也懶得算了,反正我知道我不會亂花錢,摳門節約的很,我下決心買的肯定是必需品。


韓夫人2019


現在想起來孩子出生後的幾個月好像沒花啥錢。



穿

孩子是在初春時出生,天氣乍暖還寒。孩子出生時備的小棉衣正是穿的。都是現成的,因為覺得買的不合適,所以孩子得衣物,無論是外穿還是貼身的都是家裡老人自己自己做的。雖然樣式花色有些過時,但是這也代表著老人對孩子的一片心意!

這個是“自家產的”不花錢~哈哈。出了月子追奶成功後,孩子一直都是純母乳。就是之前喝了兩三罐奶粉,也沒多少錢。

這個都是消耗品用的就多了,花錢也就多點。月子期間孩子用的純棉尿布,應該是買了幾十片換著用。出了月子孩子大點就開始用尿不溼,都是爸爸在管這些,具體我不知道價錢。應該是中等價位,不是特別貴,但也不是便宜的。小時候一個月能用一百多片,孩子爸買的都是大包的。

總結

孩子剛出生後的幾個月算算也沒花啥錢,就是孩子長大了,花錢的地方才多了起來:每個年齡段的圖書,每個年齡段喜歡的玩具,孩子長的快,換季時買兩身衣服替換,學習班~~~等等。在孩子身上花錢就是該花的花,只要不要浪費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