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大嬰兒開始嫌人抱只要媽媽一個人抱怎麼回事?

yybukn


寶寶的這種舉動很明顯是開始認生了。

一、寶寶為什麼會認生?

專家指出,認生,在心理學上叫做陌生人焦慮。

寶寶出生的頭3個月,大部分寶寶都不會認生,他們喜歡所有的人。不論是媽媽逗他還是陌生人逗他,甚至帶一個笑嘻嘻的面具,寶寶都會笑。因為此時的寶寶只喜歡看人的臉,他們還不會區分陌生人和熟人,也就不存在所謂的陌生人焦慮。

3-6個月的寶寶開始有點認生,在家裡和媽媽玩的很開心,出去後看到陌生人會變得很拘謹。此時的寶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面部識別能力。

6-7個月的寶寶,往往特別認生,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經常是緊緊抱著媽媽的脖子,根本不讓陌生人抱,甚至陌生人多看幾眼都會把寶寶看哭,說明寶寶的大腦已經有了非常好的面部識別能力。

8-12個月的寶寶,通常已經具備了認知永久客體的能力,認生更強烈。

二、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認生的階段

在孩子已經開始認生的情況下,媽媽先不要焦慮,要從心底接受寶寶認生是一個正常的成長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讓爸爸多帶帶寶寶。對於寶寶來說,最親近的除了媽媽就是爸爸了,畢竟,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對爸爸的聲音很熟悉了。有實驗顯示,爸爸多陪陪孩子,孩子會變得更勇敢。

2.擋住那些熱情的陌生人。大部分看到可愛的小寶寶都會十分欣喜,有時候就會有想抱的衝動。如果已經認生的寶寶,看到熱情的“陌生人”會使勁往媽媽懷裡鑽。此時,媽媽不要為了面子,生生把寶寶推出去,這樣會適得其反,讓寶寶更加沒有安全感。

3.和陌生人一起陪寶寶玩。緩解寶寶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媽媽陪在身邊。和那些來看寶寶的叔叔阿姨一起玩。玩著玩著,寶寶可能就會對這個陌生人熟悉起來,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問題發生的時候,媽媽首先要做到就是不焦慮、不牴觸。

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成長髮育的個體差異也很大,有些寶寶可能很早就認生,有些寶寶可能自始至終都不認生,這都是正常的。媽媽只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坦然接受寶寶的各種變化,寶寶就一定會是個可愛又聽話的好寶寶。


巫月蝶影


“孩子現在只要我一個人抱,外婆奶奶都幫不上手,而且他又不喜歡坐不喜歡躺,一天到晚一刻不能鬆手,真是累死我了!”閨蜜訴苦道。當時我還不信,因為寶寶才4個多月,一般寶寶6-8個月才會明顯認生。於是我就試了試,我一抱過孩子他就猛烈的哭(並且是背對著抱),一還到他媽媽手裡哭聲就秒停了。“這應該怎麼破”閨蜜問我。

對於寶寶認生期,首先得有個正確的認識。

寶寶認生是他情感發展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寶寶可能會變得很粘人,只要碰到新面孔(哪怕是熟悉的人),他就會感到焦慮不安,會變的只要主要照護者接觸,表現激烈的還會一有其他人碰觸就猛烈哭鬧, 所以,媽媽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不用感到奇怪,這是寶寶正常的表現。幾乎每個寶寶在一段時期都會經歷這個所謂的“認生期”。對於認生期的寶寶,只要家長能夠理解寶寶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並給予適當的幫助,寶寶就能夠安然度過猛烈的認生期。

圖1

如何知道嬰兒開始會認人?

1、認得你的聲音。根據研究,嬰兒的耳感非常靈敏,會認得人類的聲音。這表示你的寶寶會辨識你的聲音和語調。所以當你說話時,你的寶寶就會轉頭注視你。2、不斷尋找著你。當你的寶寶已經能辨識你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經常在人群中搜尋你的臉龐,並且不斷地盯著你,這樣你會知道,你的寶寶知道你是他的主要照護者。

3、凝視你的臉龐。當你餵養寶寶、擁抱寶寶的時候,他都會注視著你的臉龐

4、辨識你的母乳。這是一種天然的能力,寶寶會認得你母乳的味道。基本上在新生兒階段,寶寶就是靠這個來辨識你是媽媽。如果你哺育的是配方奶,或是別人的母乳,就會引起寶寶的慌亂。

圖2

寶寶正常的認生期發展過程如何?

小於4個月:一般不會認生。

4—5個月:對陌生人會出現“警惕地注意”現象。

5—6個月:在陌生人面前寶寶會出現較明顯的嚴肅、緊張的神態。

6—12個月:有些寶寶面對陌生人會有哭鬧、迴避等較強烈的情緒反應。“認生”達到高峰。

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以後“認生”表現會逐漸減弱。

過於早認生的原因有哪些?

● 1、經常由一個人帶著的寶寶每天幾乎跟一個人打交道,很容易對其他人產生排斥心理,以至於有時爸爸抱幾分鐘,寶寶就會哭。

● 2、媽媽不經常帶出去接觸其他人經常把寶寶放在家裡帶,寶寶就失去了和其他人接觸的機會,寶寶的生活圈就會狹小起來,很容易一見到陌生人就產生害怕的心理。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見識少”。

● 3、對有某種特徵的人產生害怕心理。可能有些寶寶對一些比較“奇怪”的人會產生“認生”,而對其他陌生人並不“認生”。比如對一些戴眼鏡或戴帽子的陌生人,看到他們寶寶就會哭,更不會讓他們抱。這可能是因為寶寶在家裡沒有看到過這樣的人吧!

圖3

認生期沒有過度好對孩子的成長有危害嗎?

△ 1.認生期沒過度好容易造成孩子過於依賴,不夠獨立。

△ 2.容易造成孩子性格膽小不自信,不敢於表達自己。

△ 3.相對其他孩子會不懂如何融入別人的社交圈,影響社交能力。

媽媽們都應該認真對待謹慎處理,幫助寶寶溫柔地度過認生期!

(一)認生期到來之前,給予嬰兒期的穩固安全感。“認生”表面上是對陌生人的焦慮反應,其實是對他人信任感的缺乏,而它更深層次的來源是嬰兒期與媽媽的關係。

★ 1、6個月之內,你應該給予寶寶儘量多的身體接觸,擁抱、撫觸,讓寶寶充分享受媽媽的無限溫柔;寶寶尿了、餓了、拉了、寂寞了的時候,你要及時準確地回應寶寶的一切需求,在你都要讓寶寶知道,有一個人永遠在她身邊,關心她,愛護她。

★ 2、分離初體驗:捉迷藏遊戲。到寶寶4個月,逐漸開始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可以從藏寶寶喜歡的玩具開始,也可以從藏媽媽開始,當然也可以藏主要照護者。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知道有的時候媽媽也需要離開,這時寶寶可能不得不跟陌生人在一起,但媽媽也還會再回來,這樣又能再看到媽媽了。

圖4

(二)認生期過程中,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和豐富的環境。做到以下6點。

☆ 1、毫無條件地接受寶寶的“認生”,不要強迫寶寶與陌生人接觸。

☆ 2、媽媽應該鼓勵家人多跟寶寶玩,可以試著讓對方拿著寶寶喜歡的東西去接近寶寶,跟寶寶玩。

☆ 3、媽媽也可以分多次嘗試讓寶寶接近對方

☆ 4、要多帶寶寶到戶外,接觸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與事,感受不同的生活氣息,對克服寶寶認生非常有幫助。,到了陌生環境,擁抱和親吻會給寶寶十足的安全感。

☆ 5、寶寶認生哭鬧時,不可責怪、甚至打他,要耐心安慰。

☆ 6、認生不是性格懦弱的表現,也不是認生早的寶寶就聰明。

圖5

結語:看完寶媽們應該都正確認識到了寶寶的認生期了吧!寶寶認生是正常的,當然也有些孩子是不認生的,在我看來不認生是不好的,不認生的問題更大。“孩子性格好,才會誰都可以抱”的看法是不對的。遇到這種情況,媽媽要想一下是不是母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這時候媽媽也需要好好反思了。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很多寶媽都遇到了是否該讓寶寶識字的問題。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應該尊重寶寶的意願,不能強迫他識字。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遊戲和故事來接觸文字,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同時與寶寶多互動,呵護孩子的興趣,讓他真正喜歡上識字。

有些寶媽應該和我一樣平常工作忙,陪伴寶寶的時間少,爺爺奶奶帶孩子可能會遇到口音重,或者不識字的情況,購買讀物沒人陪寶寶互動,寶寶的興致也不高。面對這種情況,給寶媽們推薦一個APP【貓小帥識字】,同類型的產品有很多,但是為什麼我就推薦這款呢?因為它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哦!

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課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

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小朋友的用眼習慣哦。


久隱517


寶寶這是認人了,每個寶寶都有這個階段的。我家二寶到現在兩歲多了也還是不喜歡跟不認識的人,不讓人碰更別說抱了。二寶從6個月開始也是隻黏我,連寶爸他都不願意給抱,那段時間折騰的我筋疲力盡,每天只能等他睡著了才能吃飯做事。其實這是寶寶的一個依戀期,怎麼幫寶寶渡過這個依戀期呢?


寶寶對跟他親密接觸的人會比較依戀,也就是說誰帶寶寶比較多,寶寶就黏誰。我家二寶就是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帶的,寶爸每天早出晚歸的忙工作,所以二寶就不願意跟他,二寶黏我到吃飯都得抱著他吃,他那時也才幾個月而且,爸爸吃完了抱他也不行哭得很慘烈。到春節期間寶爸休息時間多了每天在家跟他一起玩了,他才接受寶爸。

為了幫寶寶渡過這個依戀期,也讓寶媽輕鬆一點,平時可以讓家裡人多跟寶寶接觸玩耍,讓寶寶認識家裡人跟他們產生一種依戀感,如果家裡不是寶媽一個人帶寶寶,寶媽可以儘量給家人幫抱寶寶這樣慢慢就好了。

寶寶8個月了,寶媽平時可以帶寶寶多出去玩,多跟別的寶寶接觸。小寶寶都是有好奇心的,見到跟他一樣的小寶寶也是很開心的哦。我們一直都覺得寶寶小不懂玩,不是的哦小寶寶之間也是有他們自己的交流的哦。我家二寶也是這個問題我都是帶他出去玩,去孩子多的地方玩,看到別的孩子玩他很開心也想去玩,慢慢的那種害怕陌生感就會消失。

寶寶黏人也是一種害怕陌生,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多讓寶寶接觸外界的人事物也能很好的幫寶寶渡過這一時期。



寶寶在這個敏感的時期,需要寶媽多些耐心去陪伴寶寶渡過,這是每個寶寶都經歷的,有些寶寶表現的比較敏感而有些寶寶沒有敏感而已,我家兩個孩子大寶從小接觸的人多,他就從不怕生也不黏人,二寶都是我自己帶就比較敏感。那段時間寶爸都受不了了,我雖然也很煩躁但是也只能慢慢的陪他適應。

我是全職寶媽小包,讓我們一起學習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喜歡我的就請關注一下吧,感恩每一位讀者。


全職寶媽小包


“認生”這個現象,在嬰兒發展領域有一個專門的詞,叫做陌生焦慮(Strange anxiety),指的是寶寶對陌生人的接觸產生恐懼情緒的一種現象。


這種現象一般會在6個月到2歲的寶寶身上發生,其實是一種年齡特點,而不是什麼“天生膽小”,或者“缺乏鍛鍊”,可以說,這個“認生”的階段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歷,只不過輕重程度各有不同。


寶寶認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自然階段,這個時期也是寶寶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過程。寶寶在學習處理人際、社會關係時,父母給予的反饋對孩子的心理成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在應對寶寶認生時,如果父母採取的措施是強制性的,那寶寶的心裡可能留下和人交往不愉快的印象,這對寶寶日後的人際交往等都是不利的。

如何幫助寶寶獲得熟悉和安全的感覺,讓他更好的渡過認生期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 父母儘量抱著寶寶。面對陌生環境時,當寶寶在父母懷裡時,他的安全感就會有大大的提升,一般就不太會恐懼到失控。

2、 給寶寶建立一個安全島。父母可以在家中為孩子設定一個固定的角落,角落中放置一些他喜歡的玩具、圖書、物品,形成相對獨立的自我安全空間。

3、父母也要學會與孩子建立安全詞。當孩子覺得不安全、很不願意時,父母聽到這個詞,應停止當下的行為,如打招呼訓練、和陌生人交往訓練等等。

4、 為寶寶積累愉快的交往經驗。積極積累與人愉快交往的記憶是十分重要的。在寶寶與陌生人接觸時,對於寶寶不熟悉的人可以先保持一個相對較遠的距離,熟悉玩耍一段時間,然後再近距離接觸。

比如,當家裡來親友時,可以讓他們先跟寶寶在同一間房間玩耍一會兒。等寶寶對來訪親友熟悉後,就可以坐一起,嘗試抱一抱等直接接觸啦。

5、及時鼓勵、積極引導寶寶與人交往。如果寶寶發生了見人微笑、打招呼、點頭等行為時,在積極鼓勵的同時,還要為寶寶進行行為定義,“寶寶,剛才那樣見到人揮手就叫打招呼,是交朋友的第一步”。

同時還可以幫助孩子關注對方的反應,比如“寶寶你看,你微笑的時候,那個阿姨是不是也對你笑啦?”

6、如果寶寶實在是無法做到得體的面對陌生人,不要責怪他不懂事沒禮貌,這樣反而會更加固化他對陌生人的恐懼,因為一面對陌生人就會捱罵。


育學社


名字是一個代號,同時也寄託了父母、長輩對寶寶的希望和祝願。父母們給寶寶起名的時候最樸實的想法就是希望寶寶健康、聰明,長大後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宏圖起名推薦不一樣的寶寶名字!大家可以收藏了。

1.用詩詞起名

  女孩子身上多一些詩情畫意的感覺能夠更好的凸顯出女生的那種柔美氣質,因此,在給女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可以借鑑一些詩詞,方法也非常簡單,就是直接從一些寓意比較美好的詩詞中找出一兩個比較有代表性,且含義極佳的字或者詞,作為女孩子的名字使用,這樣的名字一般都很好聽,而且很有意境。

 2.用成語起名

  用成語起名字也能讓女孩子的名字看起來更有文化氣息,同時也會顯得比較有內涵。當然,在選擇成語的時候也要注意儘量選一些比較有內涵、有深度的程度,或者是一些形容女生美麗、溫柔的成語,這樣的成語用在女孩子的身上,往往能夠給人更多的聯想,畢竟這樣的成語本身就是用來形容女生的。

  3.用美景起名

  一般古人喜歡用景色進行抒情,或者是用景色來描寫女性。因此,如果用一些形容美景的詞來給女生起名字的話,對於女生的氣質凸顯會有更大幫助。而且也能有利於塑造女生的性格,這樣一來對於女孩的未來也會起到更大幫助。例如用美麗的花朵起名,或者是樹木、花草等等,這些用來做女孩子的名字都非常合適。


宏圖寶寶起名


正常啊,才八個月大的寶寶,肯定跟媽媽最親,不找媽媽找誰報?對於寶寶來說,其他人都是陌生人,寶寶跟他們不熟,就不讓其他人抱。


homework


答: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每一個寶寶在成長的某個階段都會特別愛黏媽媽,這是一種必然的心理現象。這種依戀情感對寶寶將來的社會適應性、人際交往啥的,都有很重要的影響呢,是很多現代素質的基礎。

如果寶寶對貼心照顧他的媽媽都沒啥依戀感的話,等長大成人了,怎麼很好地和別人溝通並建立信任感之類呢?

這個階段,一般是在寶寶6-24個月之間,特別是1歲多時,很多寶寶一刻都離不開媽媽,一看不到就哭或者很焦慮,生怕媽媽不要他了。

一般來說,小盆友們這種黏媽媽只要不是太過頭了,等到慢慢長大了就會恢復正常。

想要緩解的話,可以這麼做:

1、 讓爸爸或其他人多帶帶寶寶,培養感情,讓寶寶知道“呀,原來他們也是很愛很愛我的”。

2、 媽媽如果有事離開寶寶,最好要告訴寶寶一聲,同時約定大概XX點就能回家,然後說到做到。

3、 可以先嚐試“消失”20分鐘,然後準時出現在寶寶面前,寶寶知道媽媽言而有信,就會有安全感,這樣就可以逐漸把時間拉長到30分鐘、1小時、2小時……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八個月大,孩子已經認識人了,就是老話說的“認生”了。


七八個月以上的寶寶,已經能分辨自己的爸爸媽媽(尤其是媽媽),TA們開始是憑著媽媽的聲音、媽媽的氣味,後來慢慢的憑藉識別媽媽的臉而認出媽媽來,這個時候如果換做不熟悉的人靠近TA,孩子就會哭,這個哭代表兩層意思,一是呼喚媽媽,二是拒絕和反抗陌生人。


這個階段也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父母(尤其是媽媽)一定要多陪在孩子身邊,否則孩子的依戀關係就會很弱,也會使孩子的安全感降低,對成人以後親密關係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影響。


我是【葫蘆爸爸談育兒】 ——葫蘆爸爸:少兒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少兒情商訓練師,從事教育二十年,兩個娃的爹地。歡迎添加關注,共同探討、諮詢有關育兒及家庭教育相關問題。

葫蘆爸爸談育兒


這是寶寶的認生情緒和分離焦慮情緒,是嬰兒正常的心理發育。

寶寶從四五個月大時已經有了區分熟人和陌生人的能力,遇到陌生人想抱他時,他會覺得害怕,不願意被陌生人抱。爸爸媽媽離開寶寶並不會引起強烈的反抗,但如果爸爸媽媽離開的時間比較長,寶寶也會東張西望尋找爸爸媽媽。

5~6個月的寶寶依然不喜歡和陌生人親近,看到熟悉的人時,會用微笑來表示友好,會喜歡和親近的人玩耍。對親近的人產生依戀的感情,是孩子與世界建立信任的關鍵時期。

7~8個月的寶寶會變得更加依戀父母,同時更能敏銳的辨認陌生人、陌生的環境。一旦媽媽從他視線裡消失,他就會表現出明顯的不安,哭鬧。

當寶寶處於認生和分離焦慮的階段時,爸爸媽媽可以:

1、不要把寶寶塞給不熟悉的抱,當他人雙手遞過來,寶寶已經表現出抗拒的情緒,比如扭頭,埋在你肩窩時,就不要讓別人抱了。

2、當媽媽要和寶寶分離時,可以先有一段緩衝期,和接替照顧著有一個替換的過程,讓接替者被孩子接受,減少孩子的焦慮和不適。

3、培養寶寶獨處的能力,給寶寶餵過奶後、換過尿布以後,把他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拿一個玩具給他,讓寶寶專注自己玩一會兒。


甜甜圈伐木累


8個月寶寶已經認識身邊的人了,對於經常照顧自己的人,寶寶會特別熟悉,也更信任他。只要媽媽一個人抱,說明媽媽是平時對寶寶照顧最多,最用心的人,所以寶寶最信任媽媽。

不要看寶寶小,其實他是最靈敏的,誰對自己好,誰喜歡自己,他心理都一清二楚,只是表達方式有限,只能用哭和求抱抱來表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分離焦慮。

而8個月寶寶也開始產生分離焦慮,對於自己不熟悉的人更沒有安全感,所以比之前也特別依賴媽媽。這個時候媽媽要儘量滿足寶寶陪伴得需要,不要對他置之不理丟給別人,這樣寶寶內心會更加焦慮,認為媽媽不愛自己了,內心會有失落感,也開始缺乏安全感。對性格養成不利,長大後也更容易患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寶媽可以叫上寶爸或者其他監護人一起陪寶寶玩,過一段時間,寶寶就會知道,原來除了媽媽其他人也是愛自己的,慢慢的緩解焦慮,開始接受其他監護人愛的抱抱。糾正寶寶各種問題一定要溫柔不要過於暴躁,避免對寶寶造成心理陰影。

祝寶寶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