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蛇的來歷是什麼?你知道你的生肖蛇是怎樣來的嗎?

溪茈


我就是屬蛇的,我是1953年生人,那一年的農曆是癸巳年。農曆的干支紀年,是由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組合成六十甲子,60年一個輪迴。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對應,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劉井隆


十二生肖蛇的來歷是什麼?

十二生肖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隨便問一個小朋友都知道是什麼。但是如果問你這些生肖的來歷,那您八成是不知道的,那我就和大家說說生肖蛇的來歷。

相傳有一天,玉帝要選12種動物,成為12生肖人們見了蛇就害怕,而且還會傷害人的性命,所以人們自然而然的不會選擇作為12生肖之一,青蛙還是好朋友,不過蛇那時有四條腿,青蛙卻沒有腿,只能靠著肚子蠕動爬行,但是蛇好吃懶做,青蛙非常勤快,不但做害蟲給蛇吃,還幫人們一起捕捉害蟲,因此人類就非常的討厭蛇而更加喜歡青蛙了。

蛇發現人們那麼厭惡她,她就開始仇視人類,於是,他見人就要見畜牲就吃,搞得人間雞犬不寧,土地爺見狀便告上了天庭,於是玉帝將蛇的四條腿給砍斷,將他的四條腿給青蛙有了腿之後變得更加勤快了,蛇也知錯了,於是決定重新改過,自己也開始吃害蟲。而且蛇還跟著龍一起治水,死後將自己的軀體獻給人類作為藥物,救治了很多病人。玉帝知曉其知過能改,於是再冊封12生肖的時候,讓他排在了龍的後面。於是便有了12生肖中的蛇。


神獸駝駝


曾經有人跟我說,一到蛇年,不管蛇的吉祥物有多賣萌,終歸還是有點神秘甚至可怕的...


蛇俗稱“小龍”,是十二生肖中的一員,在蛇生肖出現以前,曾經有過許多的氏族、部落崇蛇敬蛇,以蛇為圖騰,並在一些宗教儀式中常常需要用到蛇來參與祭祀。久而久之,這些氏族的成員就會將自己和蛇聯繫到一起。

生肖蛇的考證

蛇這種在一般人看來不怎麼討喜的動物因為在古代,曝光度很高又加上神出鬼沒,因此人們對它又好奇又害怕,常常成為統治階級彰顯其神秘莫測的道具。在此基礎上,蛇憑藉其巨大的影響力,躋身於十二生肖之列,排行第六位,與“巳”對應。


早在先秦文獻中,就有對生肖蛇的記載,到東漢王充的《論衡·物勢篇》書中記載:

“巳,火也,其禽蛇也;”

《言毒篇》中:

“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龍有毒,蛇有螫,故蝮有利牙,龍有逆鱗。”


十二生肖中的動物並非一次性確立的,是經過人們長期選擇而確定的,到了漢代基本穩定。蛇是比較早就被選定為生肖之一的。


《國語·晉語四》中記載:

“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十二姓中的己(巳),經過考證,應是蛇族。這應該是最早的生肖蛇的雛形吧。

生肖蛇的民間禁忌

中國人世代沿襲的生肖傳統和習俗中,也包括若干禁忌和一些迷信思想。比如生肖動物之間具有同樣相合、相沖的關係。 尤其在男女婚配方面存在著生肖相剋的禁忌。如:“蛇虎相配如刀錯錯”、“蛇虎相害”、“蛇豬相沖”等。


說“蛇虎相害”,可能是人們知道蛇與虎都兇狠,二者不能相容共處。“蛇豬相沖”之說出現甚早,王充《論衡·物勢篇》:

“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故豕食蛇。”


另外好的方面有:“紅蛇白猴滿堂紅,福壽雙全多康寧”等。 還有在選日子方面也有些禁忌,比如:“蛇月的鼠日出門不利。”


人們對於生肖蛇的禁忌,正是因為蛇與人的生活關係密切,所以被選入十二生肖。又因為人們畏蛇,所以產生了“見蛇三分災、怕見蛇出洞、蛇蛻皮新生”等觀念,這又加深了人們對蛇的神秘感。

蛇圖騰比龍還早

古典文獻《山海經》,全書僅三萬一千多字,而蛇幾乎貫穿始終。不僅有以蛇命名的蛇山、蛇水、蛇谷等地名,蛇的種類及色彩也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有赤蛇、黃蛇、鳴蛇……兩頭蛇、九頭蛇、人首蛇身神靈等等。


蛇不僅在神話中出現,在巫術中也佔有相當分量。在遠古時代,有許多氏族是以蛇為圖騰。在古代先民眼中,蛇是一種既可怕又神秘的動物,古人認為蛇具有某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對其加以崇拜並最終引為一種圖騰標誌。


中華民族在以龍為圖騰的時代到來之前,華夏大地上曾經有過很長的一段以蛇為圖騰的階段,甚至到了階級產生,龍的信仰已然普及之時,人們仍還未放棄以蛇為圖騰的信念,有許多地方至今還保留著崇蛇的習俗。


妙摘


文字中的蛇

十二生肖中的蛇配十二地支的“巳”是比較典型的存在。宋代王應麟《困學紀聞》在談十二生肖起源問題時提到:“《說文解字》亦謂巳為蛇,象形。”可見,“巳”字是蛇的象形字,十二生肖“巳”配蛇顯得合情合理。

此外,“蛇”字本作“它”,“蟲”旁是後人加上去的,而“它”也是蛇的象形,“象彎曲垂尾形”。上古人類以草居為主,避免被蛇傷害是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人們見面,彼此相問“無它乎”?意思是,“沒蛇吧?”所以,蛇的歷史悠久,雖與人類有過沖突,但人們對它是又愛又恨又敬畏,蛇入選十二生肖顯得更加必然。


蛇與龍的關係

當人們問起蛇年出生的人的屬相時,可能會得到一種很特殊的答案,有人會說是屬“小龍”的。“小龍”正是“蛇”的別稱。

東漢《論衡.講瑞篇》說:“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在古代,龍蛇之間似乎從一開始就沒有明確的界定,龍、蛇之變,彷彿自然而然。從原始圖騰崇拜來看,蛇比龍的資歷還要老。在龍的形象還沒創造出來之前,蛇已經是人們原始崇拜的對象了。聞一多《伏羲考》中說:“龍的主幹部分和基本形態都取自於蛇。”所以,人們在創造出“龍”這個形象的時候,是不會忘了蛇的,既然龍進了十二生肖,蛇當然也不能落下。“龍蛇”在十二生肖還配成了一組,足見龍蛇是合為一體的。


在人類的觀念中,蛇充滿著神秘感,並且擁有著超強的智慧和能力。但蛇同時又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在與蛇的若即若離的關係中,人類逐漸由畏懼轉向崇拜,由此衍生出了豐富多彩的生肖蛇文化。


遊史無終


十二生肖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中間大家最討厭的莫過於蛇了,那麼十二生肖中的蛇的來歷或者傳說是什麼啊?



蛇在我們的印象中多以負面形象出現,“人心不足蛇吞象”“蛇蠍心腸”《農夫與蛇》都是寫蛇的陰險狠毒貪婪的。

除此之外,蛇多為巫術鬼怪的形象。《山海經》 的巴蛇“食象,三歲而出骨”,柴桑飛蛇。《續博物志》的鉤蛇“中木則折,中人則害”;《格致鏡原》中人蛇“人立而行,遇人輒嘻笑,笑已即轉噬“;《酉陽雜俎》載孫叔敖斬雙頭蛇;清人陳鼎在《蛇譜》載喚人蛇,應者“雖去隔數十里蛇必至“;梁紹壬的量人蛇;《神異經》中的率然蛇……

中國古代神話的女媧和伏

羲均為人首蛇身,《魯靈光殿賦》描“伏羨鱗身,女媧蛇身”,《帝皇世紀》《路史》《拾遺記》《史記.補三皇五帝》也有記載。河南南陽軍帳營東漢早期墓畫像石,伏蔑執矩,女媧執規,上身著衣,下露蛇尾,相對而立。新疆的唐代古墓中的伏羲女媧交合像,他們腰身以下是交合的蛇軀。而在希臘文化中雅典娜的寵物正是一條象徵智慧和長壽的蛇,宙斯使臣赫爾墨斯手中也總握著一根象徵特權的雙蛇杖。這足以可見蛇同人類有著悠久的不解之緣。

關於蛇如何成為十二生肖之一的,有這樣一個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過蛇那時長有四條腿,青蛙卻沒有腿,靠肚子蠕動爬行,可是蛇好吃懶做,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蟲給蛇吃,還幫助人們捕害蟲。因此人類當然厭惡蛇,喜歡青蛙了。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於蛇的了。

蛇發現人們討厭他,他開始仇視人,它見人就咬,見畜就吃,弄得人間很不安寧。土地神見狀,告到了天宮。玉帝將蛇傳上天宮,勸他改惡從善,蛇卻口出狂言,決無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條腿,免得害人,從此,蛇就失去了四條腿,玉帝又見青蛙有功於人,將蛇的四條腿賜給青蛙。

青蛙有了腿之後,更為勤快了。蛇知錯改過,決心重新改造自己,也開始吃害蟲並拖著長長的軀體,一聲不響地為人類做好事,蛇還跟著龍學治水,蛇死後,也將自己的軀體獻給人類,作為藥物救治了許多病人。玉帝見蛇知過能改,奮發向上,在策封十二生肖時,讓它排在龍的後面,當上了人類的生肖。

蛇當上生肖以後,當然不主動傷人了,一旦惡念萌發,便將惡念化成一層皮蛻下,以示重新作人。儘管如此,它還是對青蛙擁有它的四條腿懷恨在心,因此,直到今天,蛇還是見青蛙就咬。青蛙自知佔了蛇的便宜,於是見了蛇就會嚇得發抖,急急忙忙地躲開。

顯然,蛇是靠自己的努力當上生肖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罷了。

其實蛇對我們也有許多好處的,蛇皮可以入藥,蛇象徵著長壽、生殖和財富,蛇還象徵著幸運、吉祥和神聖,也是國家的權威的象徵。


晨曦晨


很多人對蛇沒什麼好感,特別是毒蛇,這種冷血動物喜歡無聲無息地躲在陰暗的草叢裡,萬一被它咬傷,事情就嚴重了。但是,蛇又是作為十二生肖之一被中國人崇拜,這是為什麼呢?

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裡解釋:“它,蟲也,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從它,蛇,它或從蟲。”

意思是說,古代的人居住在草間,最怕的就是被毒蛇咬傷,所以兩人碰到打招呼,不說吃了嗎,而是問,你沒有遇到蛇吧?久而久之,成了一句問候語。

可見,蛇對於古人的生存是多麼大的一個威脅。

越是害怕的東西,就越是敬畏,這是人類的共同特點。因此,蛇也被許多原始部落奉為神明。特別是蛇的神秘性,比如無足而行,行動迅速,水陸共生,蛻皮重生、生命強盛等,也被人們神化,成為巫術力量的源泉。

在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中,女蝸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他們在世界末日後,重新繁衍子孫,成為華夏民族的先祖,福佑社稷的正神,想必就是取自蛇強大的生殖力和生命力。

《山海經》中也有很多關於蛇的記載,有許多神都把蛇當成寵物或飾品,如《海內經》 上記載:“開明西有鳳皇、鴦鳥,皆戴蛇、踐蛇。 ” 《海外北經》記載:“北方禺疆,人面鳥身,珥兩青蛇, 踐兩青蛇。”,《海外西經》:“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 《海外東經》: “奢比之屍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餌兩青蛇。 ” 等等。

這些都是蛇崇拜的反映。

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發現的秦墓中,出土了關於十二生肖的一份竹簡。這份竹簡很有意思,是用十二生肖來占卜盜賊相貌的。其中寫道:“巳,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這裡的蟲就是指“長蟲”蛇。

這個考古發現證明了,早在戰國時期,十二生肖已經在中國形成了。雖然生肖中,有少數幾個存在不同,但蛇已經正式成為十二生肖之一。

自古以來,人們也在努力美化蛇,把蛇稱為“小龍”,龍在沒有變化飛天之前,往往以類蛇的形態生存。


李異寒山道


十二生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現在中國有14億人口,生肖只有12個,按平均分配,中國至少有一億人屬蛇,可謂龐大。

本人屬蛇,小時候不瞭解十二生肖蛇的來歷,只覺得奇怪,為什麼自己的屬相,會和令人恐懼而厭惡的蛇連在一起呢?

長大後才知肖蛇的來歷,這是一個殘酷的神話傳說。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對好基友,那時青蛙沒有腿,蛇有四條腿,但蛇好吃懶做,都靠勤勞的青蛙覓食給蛇吃,因此人們喜歡青蛙,厭惡蛇。

蛇看到人討厭牠,就以牙還牙見人就咬,搞得人間很不安寧。

為了維持人間的和諧團結,土地神就向天宮的玉皇大帝告了御狀。蛇被天兵天將捉拿到了天宮問罪,在玉皇大帝面前依然狂悖無禮,玉皇大帝一氣之下,命人卸掉蛇的四條腿,賜予青蛙,不讓蛇再去危害人類。

蛇經此一劫,幡然悔悟痛改前非,開始為人類行善積德,還跟著龍積極治水。死後,蛇還把軀體奉獻給人類化作藥物,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玉皇大帝見蛇改邪歸正,就把蛇封為人的十二生肖第六位,排在龍的後面。

所以屬蛇的人常常說自己屬小龍,是龍的弟弟,因為龍是吾國的文化圖騰受人崇拜。

但是蛇和人一樣,天使與魔鬼集於一身,善與惡囿於一體。

善佔上風時,蛇就將蛇皮褪去,以示對自己的懲戒,儼然天使;惡佔上風時,還是會在被人侵擾時襲擊人類,儼然魔鬼。

特別是,蛇對自己的四條腿被青蛙拿去活蹦亂跳,一直耿耿於懷,見到青蛙就要咬就要吃,成了青蛙的天敵,至今不改。可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哈。

這就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蛇的來歷,是不是一個既殘酷又傳奇,既意味深長又令人感嘆的神話?

狗尾續貂拋個彩蛋,因為生肖屬蛇,我從來不吃蛇肉,包括和蛇形相似的泥鰍、黃鱔都不吃,不知道是不是惺惺相惜?


白話石說


十二生肖是如何來的?

十二生肖最早是在先秦的竹簡重出現的,那是的生肖只有十一個,沒有出現龍。十二生肖真的形成是出自《周禮·春官·馮相氏》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時間的分割也以十二累計,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時辰。《後漢書·荀爽傳》:“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也;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天乾地刊,古代都是以天為主、地為從。十天干為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為十二子。天干需地支相伴,日月相對,天地為之相對。

為什麼是這十二個動物?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天下動物有很多,為什麼古人這個十二個動物為屬相呢?

清代劉獻在《廣陽雜記》中引李長卿《松露官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闢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於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齧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本者,月出之時,月本坎體,而中含水量太陽金雞之精,故本屬雞。於核中,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生肖蛇是怎樣來的呢?

蛇在十二生肖排第六,與十二地支中“巳”相配。所以一天十二時辰中“巳時”---上午的9點至11點又叫做“蛇時”據說這個時候的蛇是不會傷人的。人們一般不會說自己屬“蛇”而是說“小龍”,大概是對蛇的厭惡,正所謂“毒蛇猛獸”,在人們的眼裡,蛇並非善類,故而避諱蛇,而對龍確實情有獨鍾,因為龍是神物,是萬眾景仰的"瑞獸"。在大多數人眼裡,蛇代表邪惡、陰暗、狡猾、兇猛,其實蛇也有它的另一面,每當四月節氣降至時,就會發現行走在良田中的蛇,遊在河底,是為了讓人們飲水無患,並且在水患充足之時,便有蛇皮脫離,以阻擋蟲害。自古流傳著蛇膽、蛇皮均為上古的良藥,可驅風驅寒,止咳解毒之療效。也在人類進化史上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化解了人類的病痛,人們稱蛇為“醫神”,所付出生命年為“蛇年”;所以此年生育出的孩子都以蛇為代號世世代代相傳敬仰。


樸槿玄


蛇的由來

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過蛇那時長有四條腿,青蛙卻沒有腿,靠肚子蠕動爬行,可是蛇好吃懶做,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蟲給蛇吃,還幫助人們捕害蟲。因此人類當然厭惡蛇,喜歡青蛙了。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於蛇的了。

蛇發現人們討厭他,他開始仇視人,它見人就咬,見畜就吃,弄得人間很不安寧。土地神見狀,告到了天宮。玉帝將蛇傳上天宮,勸他改惡從善,蛇卻口出狂言,決無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條腿,免得害人,從此,蛇就失去了四條腿,玉帝又見青蛙有功於人,將蛇的四條腿賜給青蛙。 青蛙有了腿之後,更為勤快了。蛇知錯改過,決心重新改造自己,也開始吃害蟲並拖著長長的軀體,一聲不響地為人類做好事,蛇還跟著龍學治水,蛇死後,也將自己的軀體獻給人類,作為藥物救治了許多病人。玉帝見蛇知過能改,奮發向上,在策封十二生肖時,讓它排在龍的後面,當上了人類的生肖。

蛇當上生肖以後,當然不主動傷人了,一旦惡念萌發,便將惡念化成一層皮蛻下,以示重新作人。儘管如此,它還是對青蛙擁有它的四條腿懷恨在心,因此,直到今天,蛇還是見青蛙就咬。青蛙自知佔了蛇的便宜,於是見了蛇就會嚇得發抖,急急忙忙地躲開。顯然,蛇是靠自己的努力當上生肖的。

無獨有偶,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中除中國之外的巴比倫、希臘、埃及、印度等國,也有十二屬相的民俗,並且毫無例外都有蛇。中記載的伊甸園的蛇,敢冒神的禁律,啟發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偷食禁果,使人類從此知善惡,有七情六慾。蛇的這種壯舉,同偷天火到人間的普羅米修斯是一樣偉大的。著名瑪雅庫庫爾坎神殿,即羽蛇神殿的意思。希臘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寵幸物正是一條象徵智慧和長壽的蛇。宙斯使臣赫爾墨斯手中也總是握著一根象徵特權的雙蛇杖。至於印度,更是一個充滿靈蛇崇拜的國家。

其實傳說中的炎黃始祖,女媧這一氏族,正是以蛇圖騰崇拜的。這一系列的現象說明,蛇同人類有著極其悠久的不解之緣,中國民族將蛇作為自己的生肖也就毫不足怪了。 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多隱藏在草叢中,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


讀書是福


十二生肖蛇的來歷,蛇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蛇的來歷比龍還早

蛇是十二生肖中第六位,與十二地支的巳相配,稱為巳蛇。

中國古代神話的女媧和伏羲均為人首蛇身,《魯靈光殿賦》描“伏羨鱗身,女媧蛇身”,《帝皇世紀》《路史》《拾遺記》《史記.補三皇五帝》也有記載。河南南陽軍帳營東漢早期墓畫像石,伏蔑執矩,女媧執規,上身著衣,下露蛇尾,相對而立。新疆的唐代古墓中的伏羲女媧蛇相,他們腰身以下是蛇軀。

蛇在中華文化中的歷史悠久,雖與人類有過沖突,但人們對它是又愛又恨又敬畏,西湖雷峰塔白蛇傳的故事盡人皆知。

蛇與龍的關係

當人們問起蛇年出生的人的屬相時,可能會得到一種很特殊的答案,有人會說是屬“小龍”的。“小龍”正是“蛇”的別稱。

東漢《論衡.講瑞篇》說:“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在古代,龍蛇之間似乎從一開始就沒有明確的界定,龍、蛇之變,彷彿自然而然。從原始圖騰崇拜來看,蛇比龍的資歷還要老。在龍的形象還沒創造出來之前,蛇已經是人們原始崇拜的對象了。

蛇俗稱“小龍”,在蛇生肖出現以前,曾經有過許多遠古的氏族、部落崇蛇敬蛇,以蛇為圖騰,並在一些宗教儀式中常常需要用到蛇來參與祭祀。久而久之,這些氏族的成員就會將自己和蛇聯繫到一起。

生肖蛇的考證

十二生肖中的動物並非一次性確立的,是經過人們長期選擇而確定的,到了漢代基本穩定。蛇是比較早就被選定為生肖之一的。

《國語·晉語四》中記載:

十二姓中的己(巳),經過考證,應是蛇族。這應該是最早的生肖蛇的雛形吧。

生肖蛇的民間禁忌

中國人世代沿襲的生肖傳統和習俗中,也包括若干禁忌和一些迷信思想。比如生肖動物之間具有同樣相合、相沖的關係。 尤其在男女婚配方面存在著生肖相剋的禁忌。如:“蛇虎相配如刀錯錯”、“蛇虎相害”、“蛇豬相沖”等。

說“蛇虎相害”,可能是人們知道蛇與虎都兇狠,二者不能相容共處。“蛇豬相沖”之說出現甚早,王充《論衡·物勢篇》:

古典文獻《山海經》,全書僅三萬一千多字,而蛇幾乎貫穿始終。不僅有以蛇命名的蛇山、蛇水、蛇谷等地名,蛇的種類及色彩也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有赤蛇、黃蛇、鳴蛇……兩頭蛇、九頭蛇、人首蛇身神靈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蛇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