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有沒有規律?每天是不是固定的時間呢?

羅上林


懷胎十月,在經歷的時候,媽媽們總是會覺得時間很漫長,在孕期裡總會覺得很無聊,當寶寶的胎動出現的時候,媽媽們就不會再覺得孕期過得很無聊了,胎動是媽媽們在孕期裡聊不完的話題,寶寶的胎動能給媽媽們帶來幸福感,使媽媽們切切實實的感覺到肚子裡有一個小生命在成長,除此之外寶寶的胎動也會讓媽媽們有很多疑惑,如胎寶寶的胎動有沒有規律呢?每天是不是在固定的時間出現呢?








到了一定的孕周,胎寶寶的胎動會開始規律起來~

胎動是指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包括寶寶伸胳膊、翻身、踢腿等動作,胎動也是臨床產前胎兒監護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胎寶寶胎動的快慢、次數多少、強或弱等都表示著胎寶寶的安危。

胎寶寶還在胚胎時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活動了,孕8周的時候胎寶寶開始出現自發運動,也就是身體不自主地抽動,不過此時胎寶寶特別微小,胎動的力量特別微弱,媽媽們就感受不到寶寶的這種動作,當胎寶寶再長大一些的時候,胎動的力量可以達到子宮壁,能刺激到肚皮的時候,媽媽們才會感覺到寶寶的胎動,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在孕18-20周的時候,(也有的媽媽16周就可以感受到寶寶的胎動了),這個時候胎寶寶肌肉發育的比較快,力氣也增加了不少,小胳膊小腿也開始協調動作了,寶寶的胎動也不再像早期著急似的抽動了,不過此時胎寶寶的動作還是比較輕微的,也沒有規律,有時一兩天都會感覺不到寶寶的胎動,孕24-28周的時候胎寶寶的胎動會變得活躍一些,不過持續時間都比較短,依舊沒有規律,在孕28-35周的時候,是胎寶寶胎動最頻繁活躍的一個時期,寶寶的活動也會變得很有規律,休息和活動的時間也更穩定。



孕28周以後,胎寶寶的胎動就會變得規律起來,但並沒有固定的時間,寶寶不能說是有一個相當固定的時間,每天到這個點就準時準點的活動,就好比我們自己不可能每天動一動的時候都要看錶到點了再動,雖說胎寶寶的胎動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但大多數寶寶在以下幾個時間段會動的比較多:

  1. 早上7-9點,早上醒的比較早的媽媽們會發現,7-9點這個階段胎寶寶動的也會活躍一些,因為寶寶要上學,所以墨媽早上醒的時間都比較規律,差不多每天7點多鐘就醒了,躺在床上沒多久胎寶寶就開始活躍起來了,早上胎動多有時候是寶寶“餓”了,在提醒媽媽該起床吃東西了。
  2. 晚上10點至凌晨一點這個階段:大部分媽媽們都會覺得寶寶在晚上的時候胎動會比較多,如果媽媽晚上上床比較早,那麼7-9點的時候寶寶的胎動就會比較多,晚上胎動多一方面是這個時候胎寶寶比較有精神,另一方面是這個時候媽媽們可以靜下心來感受寶寶的胎動,所以就會覺得寶寶動得比較多,因為白天媽媽在忙碌的時候就會忽略掉寶寶的胎動。
  3. 中午休息的時候:其實胎寶寶不僅僅是在晚上動的比較多,如果媽媽有中午休息的習慣,在躺著的時候也能靜下心感受寶寶的胎動,此時就會發現寶寶的胎動也挺多的。
  4. 媽媽吃過東西之後: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發現,當自己吃過東西之後胎寶寶的胎動都會變得比較多,這是因為媽媽吃過東西以後體內的血糖就會增加,這時胎寶寶就會對血糖的突然升高做出反應,胎寶寶就會比飯前要頻繁一些。
  5. 媽媽興奮或緊張的時候:當媽媽在興奮或緊張的時候,體內腎上腺素的增加會刺激到寶寶,胎寶寶的胎動就會開始增加,所以有時候媽媽們在熬夜追劇、玩遊戲的時候一激動了就會發現寶寶的胎動也變得多了一些(媽媽熬夜可是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哦)。


簡單來說呢,在孕28周之前胎寶寶的胎動都是沒有什麼規律的,28周以後胎寶寶的胎動就會變得規律起來,雖說胎寶寶的胎動規律了很多,但胎寶寶活動的時間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Ta通常在早上、晚上、媽媽吃東西或者餓的時候動的比較多。

每個胎寶寶都有著不同的活動和生長方式,有的寶寶每天的胎動非常規律,“準時準點”的,有的寶寶根本就沒有明確的活動方式,同樣的有的寶寶胎動一直都非常多,有的寶寶一直都比較安靜,所以媽媽們要自己用心去發現寶寶的胎動規律,不要把寶寶的活動與其他寶寶做比較。

我是墨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現階段也是一位孕媽媽,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對孕產育嬰有著豐富的經驗,關注墨媽與您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本文系原創,抄襲搬運必究,文章配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墨媽育兒經


大多數孕媽在18~20周才會感受到胎動,這個時候的胎動還沒有一定規律,一般要到28周以後,胎動規律更明顯一些。

胎動有沒有規律?

胎動是胎兒撞擊子宮壁的活動,胎動的規律也就是胎兒的活動軌跡。通常孕媽會在孕18~20周左右,感受到有胎動,經產婦(二胎或多次分娩過)則更早一些,我懷二寶是16周有胎動的。

胎動的規律在孕28周之前,還未完全形成,有時可能一動不動,有時又動起來不停。孕媽們不要著急數,反而會更擔心。我第一次懷孕也是這樣,娃一下午沒動,趕緊和老公去了醫院,最後檢查結果都正常。醫生說,太

早數胎動容易自己嚇到自己,等28周以後再數就可以了。

胎動在整個孕期的表現,可以以28周為分界點,大部分胎兒在28周之前的活動,並沒有形成規律,頻次多,但每次持續時間短,間隔時間也不同。而28周以後,胎兒在子宮內的空間侷限,使得他的活動軌跡逐漸有了規律。也就是醫生建議28周以後,數胎動的原因。

胎動每天是不是固定的時間呢?

胎兒每天什麼時候更活躍呢?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他在每天的某個時間段的活動,還是有一定規律的。

1)、上午的9~11點:一般孕婦在7~8點鐘起床,如果還在上班,可能起床更早些。早上這個時間,胎兒也是剛睡醒,如果媽媽還沒吃早飯,會踢媽媽的肚子提醒:“該吃飯了”。孕期的早餐非常重要哦,孕媽別忘記了!

2)下午的2~4點:孕媽是非常容易感到飢餓的,隨時都會想要吃東西。而下午的2點多,通常剛睡過午覺,可能想要吃下午茶、甜點。吃過後體內糖分升高,胎兒接收到信號後,就會出來“覓食”,胎動也就多了起來。

3)、晚上的10點到0點:有些媽媽睡覺早,可能8點就上床了,在睡覺前胎動也會比較多。因為躺著和平時站著、坐著,胎兒的感受不同。趁著媽媽躺著,他可以舒展下筋骨,同時還能跟媽媽互動下。

還有個原因是睡覺前,一般孕媽媽情緒比較平穩,再加上週圍環境靜謐,能靜下來感受胎動,這也是胎兒活動多的原因。

除此之外,洗澡後、運動後,胎動也會更多一些。胎兒的活動和孕媽自身情緒也有很大關係,比如興奮、憂傷等情緒,也會影響到胎動情況。

如何正確數胎動?

數胎動是28周以後,孕媽自我監測胎兒安危的方式之一,這樣比去做胎心監護更方便些。如果感覺胎動不正常,可以及時諮詢醫生或趕往醫院做檢查。

數胎動建議在吃過飯半小時後,找個安靜的環境,側臥並保持心情平靜。可以用表格記錄或者寫在《孕產婦保健手冊》上。

一般1小時胎動在3~5次左右,把一天三次的胎動次數相加,大於30次,就算是正常的情況。一小時小於3次或比平時胎動次數有明顯減少,可以一小時後再數。每天數三次並且做好記錄,方便對比和觀察。

Tips:連續5分鐘以內的胎動算作一次,如果是不連續的,動一次算一次胎動。

總之,每個胎兒的情況不同,生長髮育情況也不一樣,孕媽不用橫向跟其他孕媽作對比。只要是相對之前的活動,有大規律就可以了。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胎動是胎寶寶在子宮裡正常的生理活動是胎兒在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也是胎兒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參考。

準媽媽們通過胎動也能瞭解到胎寶寶的發育情況,但胎寶寶不是一開始就會有胎動的哦,在胎寶寶8周左右會有輕微的蠕動,由於幅度非常小,媽媽們是感知不到的;等到懷孕18-20周的時候胎動的幅度才會增大,媽媽們也是從這時候感知到胎動的。

胎動有沒有規律?

1. 不同孕期胎動規律會不同

▶ 16-20周:

這個階段是大部分準媽媽剛開始感知胎動的時候,由於胎兒尚小,運動量還不是很大、動作也不激烈,所以在這個孕周,準媽媽只能感覺到 胎兒像小魚在游泳、蝴蝶在撲翅膀、自己的腸子在蠕動

有的準媽媽因為是第一次懷孕,對於胎動敏感度並不強,有時候就不能很準確的判斷是否為寶寶的胎動寶寶的胎動她們會誤以為是自己肚子餓了咕咕叫或者吃太飽有點脹氣想排氣。

▶ 20-35周:

這個階段是胎寶寶迅猛發育時期,也是胎寶寶最活潑時間,而且這時候的子宮環境最適合胎寶寶,羊水過少和胎兒大小也剛好合適,所以胎寶寶在這時候的胎動最激烈

這個孕周的胎動已經不再那麼“曼妙”,而是很“激烈”。準媽媽們可以明顯感覺到胎寶寶的拳打腳踢和各種翻滾,甚至還可以看到肚皮上撐起來的手腳印

▶ 36-40周:

到了這個階段離預產期已經很接近了,胎兒的發育也基本成熟,胎兒體重也達到了“出生的標準”,所以胎兒幾乎撐滿了整個子宮,他們在子宮裡活動的空間就變小,胎寶寶四肢施展不開,再加上多數胎兒下降入盆,準媽媽們就會感覺胎動好像減少了不再像以前那麼頻繁和激烈但其實這是正常的。

2. 一天中不同時刻胎動也不同

每個胎寶寶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因此,白天和黑夜之間的胎動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胎寶寶喜歡白天動的多一些,有的晚上動的多一些有的寶寶比較調皮,一天胎動的次數比較多;有的寶寶文靜,一天胎動次數會比較少,但只要胎動次數在正常範圍內,準媽媽們就不用太擔心。


每天是不是固定時間胎動呢?

當然不是啦!

胎兒的每天的活動並不是固定的,就像大人的活動時間,沒法做到每天固定時間去活動是一樣的。

但是,相對來說,胎兒的胎動也是“有規律”的

  • 一天當中早晨的胎動最少,到了中午就逐漸增加,晚上的6-10點胎動最活躍

  • 而且大多數胎寶寶是在媽媽們吃飽飯後胎動會頻繁、明顯一些,這是因為媽媽們吃了食物進到肚子後血糖的含量增加,胎寶寶也跟著“吃飽喝足”有力氣,於是開始打嗝或者拳打腳踢;

    但如果準媽媽感覺餓的時候,那體內的血糖含量會下降,胎寶寶也就會“變懶”,這時候會相對老實。


孕期準媽媽如何監測胎動?

1. 累計每天胎動次數(早8點到晚8點)

進入孕中期後,準媽媽可以製作一個簡單的表格,裡面填好週一到週日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8點,白天有空就白天監測,晚上有空就晚上監測,監測的時候每感覺到1次胎動就記錄下來,累計胎動10次後,說明胎寶寶一切正常

2. 固定時間監測胎動(早中晚各1次,每次1小時)

每天早、中、晚固定一個時間,監測一個小時之內的胎動次數,然後再將這3次共3個小時的胎動次數相加乘以4,就是12小時的胎動次數以每12小時不少於30次為標準,達到的就說明胎兒正常

3. 睡前計算胎動(晚飯後的時間)

有的準媽媽工作時間比較緊密,沒那麼多空閒時間去數胎動,那就可以利用晚飯到睡覺前的這段時間來監測胎動這個時間段是胎動最多、最強、最容易察覺的,正常每小時胎動多於3次就可以了。

總結: 通過每天監測胎動及時瞭解胎寶寶的情況,如果胎動正常那就說明子宮環境良好,胎盤能夠輸送足夠的氧氣給胎寶寶,胎寶寶也就能健康的生長髮育;如果胎動突然減少或者增加,那多數是胎寶寶發出的求救信號,準媽媽要格外注意了。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多平臺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