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全面二孩”的第二年,生育率為何“不升反降”?

羊鳳霞


首先有四個觀念上的問題要問問大家:

一是“多子多福”的觀念還看重嗎?農村很多現實告訴大家,有人生兒育女一大堆,年老卻無子女照管,還相互扯皮,推諉贍養義務,讓老人慪氣又心涼。生兒一打不如好崽好女一個。



二是“養兒防老”的觀念還適用嗎?現代社會,老人與成家子女同住一起的家庭,少之又少,大多是各自生活,不時團聚一下,子女只有在老人重病和終老時才在身邊。社會養老機構向農村基層延伸,佈局越來越完善;城市居民養老金足以自保,生活無憂,抱團養老也日漸流行。

三是“不生兒子誓不休”的觀念還堅持嗎?男孩傳宗接待的觀念在弱化,女兒也是傳家人。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背景下,是男是女都不重要了。人們還普遍認為,女孩比男孩孝順,生個女孩也很好。

四是“早栽樹早遮蔭”的觀念還有市場嗎?現代年輕人都重視生活生命質量,晚婚晚育較多,對多生孩子沒有興趣,甚至還有少部分丁克家庭。

這些觀念的改變,直接影響了人們生育的積極性。更為重要的,現在養育一個孩子成人,成本太高,負擔太重,操勞太多,尤其住房、教育、醫療三座大山讓人吃力,夫妻兩人的收入不足以輕鬆帶大兩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很多年輕人表示,生一個孩子,將其培養好,就足夠了,生多了,大人小孩都受苦受累。

當然,過去多年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也產生了由強制到自覺的應有效果,反而是一放開顯得不適應。特別是通過對比,大多數人認為,還是少生為好!多生一個孩,代價太大!

綜上所述,全面放開第二胎後,並沒有出現期待的“造人”高峰,反而有所下降,就不難理解。


上善崇陽


二胎,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這社會娶媳婦要錢要房,就說山西某縣城,娶媳婦彩禮十萬起步,而且縣城有房,沒房的往彩禮里加,也就二十萬在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小三十萬,敢問一下一個老百姓在農村,一年除去吃喝家裡開銷,亂七八糟的事情,能賺個兩三萬都算好的了,這還是收入穩定的。

我們那邊都是在村裡蓋房子,有能力的再去縣城買,村裡蓋一座房子也就二三十萬,去縣城買四五十萬,加給孩子娶媳婦錢算下來怎麼也得五六十萬,這只是娶媳婦用的,孩子從小到大不花?光這些都欠一屁股債,小兩口壓力山大,在有一個孩子,每個月倆人工資加起來不超五千的多的是,還還房貸,還還債,甚不下多少,孩子上學看病花不是一筆小數目,有時候自己都養活不起了,還養兩個孩子,生一個都嫌累,別說倆,為啥現在留守兒童多,在老家賺不到錢,只能背井離鄉去外面找工作。

一個人在外面只能剛好上班,老婆在家帶孩子,只能剛好顧著家,兩口子在外面上班還好除了家裡開銷還能剩餘點,帶孩子出來又沒人看,只能留家裡,導致留守兒童很多,返回來講一個都留家裡帶,不是被逼無奈誰願意跑出去打工,有的為了省錢好幾年不回家,更不用說生兩個了,現在這社會什麼都在漲,唯獨就是男人身價工作不長,一個孩子都很難養活,兩個不是自己給自己添加負擔,以前生七八個全國都一樣,要吃都有的吃,不吃都沒得吃,也沒有互相比較的,現在呢有錢的生一百個都可以,沒錢的生一個都費勁,在經濟沒有迴轉之前誰敢要兩個,各種生活壓力,經濟壓力,社會壓力都壓的喘不過氣來,在多要一個娃無形不是給自己添壓力。

現在恐怕有些人家都只敢要女娃,男娃都不敢要,以後娶媳婦都困難,更何況現在男娃多,女娃啥,以後就看女娃坐地起價,養兩個男娃以後愁死你。別說兩個男娃,家庭條件好還可以,不好的呢一個都夠愁的,生孩子還是量力而行,不只是娶媳婦難,教育,醫療上有老下有小,根據個人實力來吧!


89的小崔


這就好比一輛在鐵軌上高速疾馳的火車,你現在想讓他突然停下來,當然不可能。

原因主要有二:

1. 內部原因:獨生子女的政策已經實行了幾十年,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就算現在政策開始鼓勵人們生育,也得需要一段緩衝的時間來糾正人們固有的觀念;

2. 外部原因:現在生孩子的主力軍一定是85後和老90後,85後現在至少也得30多了,大多數肯定已經有了一個孩子;90後最老的現在也快30了,但是面對的壓力卻是來自各個方面的。住房、醫療、教育三座大山,任何一座都能把85後和90後壓的踹不過氣,當然85後主要還是面臨教育的壓力,而90後則需要面對住房和教育的雙重打擊。

現在又開始提倡996的工作模式,在這個模式下,誰還有時間和精力去生孩子?生下來了誰又有精力去教育和撫養他們?

總而言之,開放二孩的政策只是一方面,相關的其它配套政策,例如在教育、住房等方面的補貼和激勵如果不跟上,別說二孩,未來就算完全放開,也沒人願意生。


唐島灣大俠


我總結一下我的前半生,在展望一下後半生:父母生我們的時候,只能生一個,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大學不要錢,房是分配的,工作是安排的。我們上大學的時候,小學不要錢了,房是要買的,工作也是靠自己找的!該結婚了,彩禮給不起了,婚房買不起了。父母丟了半條命把婚結了,四個老人身體不好了。生孩子了,奶粉有毒了,疫苗有問題了!房貸,老人,奶粉,尿不溼!還讓生二胎!腦袋有屎吧?下半生:老人生病,孩子高考,找工作,結婚!買房!好不熬到退休了!結婚退休延長了!年輕人少了,退休的多了,退休的拿的少,上班的扣的多!我不知道!我們這代人咋就能碰到這麼多好事呢?死吧!墓地買不起了,活著吧,病不起,生吧,養不起!——致苦逼的80後!


曲終人未散11


“全面二孩”第二年,生育率為何“不升反降”? 我國從2016年的時候開始全面開放二胎,但這項政策實施的2年時間裡,出生率卻開始降低。其實在2017年的二胎出生率首次超過了一胎,也就是說現在的二胎響應人群還是比較高的,只是一胎出生率比較低,所以才會有出生率降低的說法。



其實現在的一胎出生率之所以降低,還是因為現在的結婚率下降,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天價彩禮現象已經在全國普遍蔓延。以至於很多的年輕男人想要結婚結不起,現在的女孩對物質要求比較高,這些人對愛情也一直都比較追求。


從有關部門的數據中可以看到,我國的結婚率逐年下降,去年降低了7%,這樣一來自然會影響到一胎的出生率。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現在響應二胎計劃的人群多數是70後的高齡婦女,相比之下那些年輕夫妻對二胎並不是很感冒。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孩子生養成本比較高,從出生之後就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財力。

但80後、90後則是比較開放的一群人,他們不願將自己的青春綁定到對孩子的照顧上,往往一孩的生活成本就已經很高了,再生一個孩子那壓力將會更大。 現在的生活成本提高,孩子的教育費用比較高,年輕人已經被房貸和車貸捆綁,這些人就算是想要生孩子,但也要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反而那些事業已經穩定的70後生活負擔比較小,他們對二胎的響應比較積極。當然現在的離婚率逐年上漲,結婚率逐年下降,這些都導致出生率的降低。對此,你怎麼看呢?


惠農圈


全面二孩,是生育政策的重新上路,為什麼前段時間都在議論所謂“專家”說,有徵稅的,有設立生育基金的,各種各樣的說法。就是生育的費用如山重。讓人望而卻步!

新形勢下,各種各樣的競爭壓力大,城鎮化過程,就是人的自我實現的落腳點。全面二孩,實際上城市資源未有足夠的安排。排位抽籤上幼兒園,教育補課萬金貴,嚇退年輕生育夫妻。這種出生保守反常,亦從另一個層面反映,生活的富裕,美好的追求,都是需要捨棄一點負擔,輕鬆上陣。

這個時候,正好是人口老化嚴重,預計會有崩崖式危險。一些焦慮情緒出現,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更憂心忡忡,看到日本的出生率冰點,日本經濟停滯現象,著實有點促動。為全面二孩無效應感到不理解。

其實,生育政策的前期鋪墊是不足的,人的生活壓力也在日益承受之中。就身邊人來說,開始放開二孩時,有些願意抱孫的老人,對年輕人還是有促進的,但過了一段時間,老人們的想法也反轉了。


閒適人家


生個孩子太貴了,又沒有好工作,又沒人幫著看孩子


加油女神143290142


別慌別慌,老百姓都憋著一股子勁兒呢。舊社會吃不飽穿不暖還生十個八個呢,現在又吃飽了又穿暖了,條件好了什麼都有了,養十個八個孩子一點兒事兒也沒有,別慌別慌,生育率馬上會提高的。


市場部經理範老闆


結合自己周邊觀察,然後從我自己來說說,我為什麼不想要二胎,我覺得人一輩子太短暫,我只想要一個,看過我奶奶生了六個子女,老了也沒人經常陪伴,只有過年過節才能看到,兒子都忙著掙錢有壓力不可能總是圍繞著,女兒也到了婆婆的年紀,照顧自己的孫子,也沒空照顧我奶奶,所以奶奶一個人挺孤獨的。然後我外婆外公這邊,他們生了三個,兒子也都聽老婆的話,當不了家,外公外婆自然也受了很多委屈,所以突然覺得人這一輩子生了孩子只有付出,還不能多指望孩子老了陪伴你,除非經濟條件特別好,然後特別喜歡孩子有耐心的,不然普通的生活,想要享受人生,我覺得我還是生一個比較好。


用戶98997352966


“全面二孩”實施的第二年,生育率出現“不升反降”的尷尬局面,我覺得這和我國實行了30多年的嚴格計劃生育有關 ,由以前的不讓生變為現在的讓你生 ,這種變化來得太快,快到讓人無法適應的地步。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真的是太大了,這個成本包括物質成本和精神成本兩個方面。一個雙獨家庭,雙方老人健在,生育一個子女,如果選擇生二胎,那麼面臨著從“421”的家庭結構,變成“422”陣型的可能,更何況,由於全面二孩化的出臺,女性參加工作的難度增加,女性薪酬平等問題可能遇到的挑戰,對於年輕夫婦而言,生育一個孩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現在一個家庭,夫妻一方不工作,養一個孩子都捉襟見肘,何況養兩個孩子?即使不算各種早教,各種輔導的“奢侈”支出,夫妻兩人上班,全託幼兒園要有吧,小孩上學以後,不到4點放學,託管班要有吧,你算算這是多大的開支?

這還是對家庭而言,現在的年輕人,甚至連婚姻都不想了,前不久剛公佈一個數據,2017年, 全國結婚登記下降了7%,已經連續4年下降。當然說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也不對,年輕人連愛都提不起來興趣,現在生活,對人的最大改變就是對人的物質化需求。

尤其北上廣和大城市的年輕人,一套房子動輒5-6W一平米,一套100平的住房就得5、600萬之多,這還不包括裝潢購置家電等生活開支。我們計算下,假如每個月省吃儉用攢下1000 元錢,買套房需要416年,如果是男女雙方出資買房,也要208年才能買上房。這是多麼殘酷的現實,掏光家裡6個錢包也買不起房子啊

沒房就結不了婚,結不了婚談生什麼生孩子,何況還要生2個,你饒了我吧,每天工作累到想吐,一到宿舍就葛優躺, 你還想讓我們生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