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明星多了就是難搞


《十月圍城》:明星多了就是難搞


導演: 陳德森


編劇: 郭俊立 / 秦天南 / 陳嘉儀


主演: 甄子丹 / 王學圻 / 梁家輝 / 胡軍 / 王柏傑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粵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2009-12-18(中國大陸/香港)


片長: 139 分鐘


又名: Bodyguards and Assassins


IMDb鏈接: tt1403130


本來不想寫《十月圍城》的影評了,但很不幸地看了許多槍手以及無良影評人的稿子,於是覺得有寫一寫的必要了。在這裡我先闡明自己的觀點,此片並不好,這個結論不是通過與什麼《三槍》《阿凡達》《刺陵》等片的比較中得出的,而是就影片本身而言,這樣也許會得罪一些人,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們不能因為一部影片中有許多明星就稱它為好片,其次,我們也不能因為它的票房尚可而就稱它為一部佳作,最後,對於這樣一部在浮躁的中國電影黃金時代初期被關心電影的人所期待的具有誠意,強心針效果的影片,我們不能簡單地以斂金性來判定它的水準。

在放映前期的電影宣傳中,《十月圍城》主要側重兩個賣點,第一是明星很多,第二是六十分鐘不間歇的精彩打鬥場面。如果單純以票房來衡量,這兩個賣點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也獲得回報,但如果以電影本身來說,這兩點恰恰是影片的最大硬傷。

在這裡,我需要再次強調一下,本人所要評價的宗旨不涉及到電影是否有什麼內涵,《十月圍城》是一部商業大片,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麼,就商業片本身而言,它的製作,從劇情結構,人物線索,甚至被津津樂道的武打設計都有著相當大的硬傷。

看過影片的人相信都會清楚,此片大體分為兩個部分,前部分為文戲,後一個小時為武戲。從商業片的角度來說,文戲肯定是為武戲做鋪墊的,那麼武戲要打,要死,要精彩,文戲就應該做些什麼呢?是對比!

李玉堂毫無疑問是影片中文戲的主線,也是影片的第一主角,他存在的目的是正方的,他從猶豫到接手,到安排,這一系列舉動都可以證明最後的武戲有非常大的看頭,但作為反方的閻孝國在做什麼呢?其實他什麼都沒有做,只是在誓師,這種儀式可以強調出他有多範兒來,說真的,胡軍演的閻孝國也夠範兒,但也僅僅如此,實力在哪裡,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感覺。一段誅殺方將軍的戲本來可以著重體現反方的力量,但影片輕描淡寫了。在這種情況下,李玉堂的準備顯得根本沒有力量可言!

護送孫中山先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文戲必須為此做出鋪墊來,除了反方的實力沒有表現以外,影片雖然涉及到英政府的態度,但也是相當的不明顯。總之,筆者看不到這次任務有何危險性,所以影片進入到了武戲階段,反方的實力簡直是強得不合邏輯,明顯是屬於硬塞給觀眾的強大,這是相當令人沮喪的。

沒有將危險性突出表現,沒有做更充滿張力的鋪墊,那麼整部影片的前半部到底在講什麼呢?很不厚道地說,在調節各位明星的戲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實在的,這麼多明星的確是影響票房的第一保障,保利博納也因為有了第一部自己發行過億的影片。但也正是這麼多明星的存在使得影片陷入了一種在製作上的電視劇化。

李玉堂是主要人物,他的戲份與線索自然不必說了,但剩下的人之間就存在著主次不明,平均分配的嫌疑。由於在影院觀看,筆者並沒有來得及做統計,但大體上李宇春,甄子丹,謝霆鋒三人的戲份是等同的,巴特爾與黎明的戲份是等同的。這樣的等同在影片發展的過程中會造成極大的問題。

首先說在文戲部分,幾個人物戲份相當,沒有主次,那麼誓必造成拖沓之感,一部電視劇三四對戀人可以來來回回地糾纏一下,但放在電影中,這應該是大忌諱。觀眾很難從中去真正地關注某一個人的情感,太散,只能造成注意力的分散,而結果就是昏昏欲睡。當然,至於由於明星而來看片的人感受可能會稍許不同。

其次,這種戲份的平均將直接影響到武戲的打鬥。打鬥的結果是死亡,每一個人的死亡一定要結合他的文戲來看的,由於戲份上的差異不大,所以每一個人的死亡是相同的,換句話,沒有太多的變化可言。

舉一個例子,我們也許會覺得巴特爾演得比李宇春還要好。說實在的,對於第一次演戲的兩個人來說,好與不好也在伯仲之間。但之所以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卻是前面文戲的原因,巴特爾所扮演的人戲份少,所以後面打鬥中的氣貫如虹便有了一個人物性格上的昇華,一個默言無語的人如果能突然變得霸氣十足,那麼這個人物是相當搶眼的。反觀李宇春,她的糾結,她的父仇反而令她的死並沒有得到昇華與渲染,因為文戲的過多強調讓她這個人物有些遊離。所以我們會感到巴特爾比李宇春演得好一些。

對比這兩個人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比的還有甄子丹與黎明的角色,說真的,若不是甄子丹的功夫的確了得,打鬥的確精彩,其實整個人物也是十分孱弱的,根本無法與從一個讓人瞧不起的乞丐變成一個武林高手的黎明相提並論。其實影片還有意地設置了謝霆鋒與王柏傑的比較,陳少白與李玉堂的比較,用心是良苦的,但效果卻沒有在最後的死亡之旅中完全展現出來。

據說,影片是為了表現在革命大業中犧牲的一些小人物,這一點筆者是相當同意的,所以交代每一個人物的前史也的確有必要,劇中幾位人物的身份設置也充分地表現了這一點,但主要問題是,有必要將每一個人物都詳細地完整地交代出來嗎?

在我看來,說一下這些人物的某一個最突出特點,然後說一下肯參與進來的動機便已經足夠了。此片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的失敗之處恰恰是對這兩點的交代不成功,或者不足,或者過於繁瑣。

還以李宇春為例,動機是很明顯的,為父報仇,那麼她父親死了,她推開了李玉堂家的大門,這就足夠了,觀眾已經很明白了,其他都是多餘的。而此人的特點呢?顯然我們看不到!再舉甄子丹為例,特點有,不明顯,動機也有,但卻不是勢在必行。

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文戲中,竟然還沒有將人物塑造起來,這隻說明了一點,情節的設置出現了大問題,尤其是細節。

沒有一個好的細節,即便將這個人物講述得再完整,他也是平淡的,觀看起來也是讓人感到拖沓無趣的。這一點在甄子丹的戲份中得到了最佳體顯,這個人物是相當完整了,但卻並沒有好的細節,於是,他的完整隻是模糊的,讓人感覺不到人物的可愛或可憎,更談不到死亡的強大戲劇性了。與之相反,黎明的角色就基本可以立起來,雖然李嘉欣的幻像多少有些雷人,但他在極少量的戲份中特點動機都有了,而且細節雖然不是很出彩,但能夠讓人印象深刻。

講完文戲再說武戲,董瑋的設計精彩有餘,但卻不是那麼令人信服,我在這裡所說的信服不是指單純的動作而言,而是結合人物與劇情考慮。

戲院刺殺一場戲是影片中打戲裡的最大敗筆。這段戲對於整個劇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可以完全證明清廷暗殺組織的強大,換句話說,這段戲份越出彩觀眾心中對護送孫中山先生的危險性認識越深,而且也會令觀眾更期待最後那長達六十分鐘的不間歇,要知道,一隊三十人的舊清兵也是相當具有戰鬥力的,如果不堪一擊,那麼反派的力量當然就不可小覷了。但十分遺憾,這段戲在本人看來,董瑋竟然似乎完全放棄了。

首先,這段打戲的鏡頭交代十分混亂,既沒有真正的敵我空間實力對比,也沒有具有儀式感的殺機,完全是亂打一氣。方將軍的死雖然慘烈,但並不悲壯。

其次,融入劇情的方將軍拯救自己的女兒完全是脫離於打鬥本身的,毫無緊張感可言,甚至是相當的從容。這無形中弱化了反派力量,也沒有表現出方將軍的誓死之心。

不得不承認,所謂的六十分鐘不間歇打戲是成立的,很精彩。但精彩之外,對劇情的輔助是很少的,讓人有種為打而打的錯覺。路線問題是由於劇情交待不足,沒有特意強化,所以懸念不大,但終歸還是有通關感覺的,算是成立吧,但打鬥中的人物與逃亡者之間的方位距離,打鬥時人物心理的變化,死者所能解決的文戲部分等等就多少顯得有些隨意了。

甄子丹的打鬥是影片中最出彩的部分,但事實上他也是最盲目的,因為我們看到的他是參與保護孫中山的行動,卻與他的真正的動機並沒有完全符合,他真正想保護的是李玉堂,只有那最後一撞才是他的動機,這從劇情上是完全錯位的。另外,他最精彩的打鬥與孫中山或者李玉堂的行蹤相互之間並沒有方位感上的參照,完全遊離在了行動之外。

李宇春的打鬥以及死亡都與她劇中人身份相符,也完成了動機,與殺父仇人同歸於盡,但同樣也沒有與謝霆鋒的跑動路線形成參照,所以當眼看要爆炸時黃包車的突然出現便相當地突兀了。

巴特爾雖然動機模糊,但他的死的確將這個人物立起來了,讓人動容。但影片中最成功的應該是對黎明的安排。黎明與梁家輝,樓外與樓內,一動一靜,一視死如歸,一拖延時間,這種對比既將當時的環境交代清楚,又將人物完全立起來,是相當值得稱道的。只是對黎明的視死表現還不夠過癮。

至於動作本身,前面已經說過,的確精彩,而且對每一個人物的武打方式做了不同的處理,也相當令人印象深刻。

總的來說,《十月圍城》中的武戲要比文戲精彩的多。有人將此片與張徹導演的《十三太保喋血上海灘》相提並論,並說翻拍之嫌。在故事情節上,兩片的確有相似之處,但卻在劇作的張力問題上明顯不同。《十三太保喋血上海灘》中的十三個太保有好有壞,觀眾並不清楚各人的身份,具有相當大的懸疑性,可能性以及機變性便是影片的張力。但《十月圍城》卻相當不同,敵我雙方是全知的,那麼張力主要在於危險性,換句話說,這只是一個擂臺對比。另外,《十月圍城》還要強調的是普通人為革命流血犧牲的故事,而不是一些象張徹影片中那些江湖好漢,所以有必要將人物性格,動機等要素強調出來。

《十月圍城》這樣的一個電影如果解決了敵我擂臺本身的懸念以及人物塑造這兩個問題,應該是一部不錯的影片,但事實上,如前所述,它解決的並不好。擂臺沒有鋪墊,打鬥還算激烈,人物多數沒有太出彩的,更沒有輕重主次之分。

其實,個人覺得作為商業影片《十月圍城》應該有兩個地方向《十三太保喋血上海灘》學習,第一用極簡煉具有代表性的情節或鏡頭突出人物,包括身份,性格,動機等,第二就是節奏,文戲完全可以壓成半小時,然後是一個小時的武戲,這樣影片本身就好看了,在武戲中對人物再進行補充。《十三》影片中劉德華扮演的學生出場到死不會超過十分鐘,但他的身份愛情以及視死如歸都體現淋漓盡致,死亡那一刻,從他的眼睛中看到的不是打鬥,而是對愛情的懷念。

《十月圍城》證明了一點,在沒有安排好比例的時候,先文戲後武戲的劇情安排是會出現許多電影硬傷的,尤其對節奏的傷害相當大,其實是違反商業片製作方式的。以武為主線,以文為副,將文戲真正地融進武戲中應該才是這類影片的正途,比之單拎出來,文戲說文,武戲看武要好得多,其實這也是比較傳統的劇作方式,只是在影片的內部時間上更要有難度而已!

按理說本著保護華語片的原則不應該對此片過多的指責,尤其它的票房甚至口碑都不是很差,但此片如果作為2009年華語電影代表之作顯然是太過譽了。雖然有說能賺到錢的就是好片,但如果以此片為標準,那麼的確會壞了華語片的定位,雖然明星的號召力以及打鬥本身的精彩是可以延續票房成績的,但個人覺得電影本身中的東西,主要是傳統的劇作才是真正的王道,否則,當現階段華語電影的泡沫一旦破碎,那麼對中國電影市場的打擊將是巨大的。

由於不贊同過多的讚譽之辭,於是寫下了上面的文字,也算是一時衝動之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