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說高考能改變命運,當年你認識的學霸後來混得怎麼樣?

貝貝狂侃


學霸終究是學霸!

初中一學霸同學次次班級第一,年級前十,還沒中考就被校方提撥到高中尖子班,但是就算就是在高手如雲的尖子班,同樣是前三。高考發揮失常,考了630多分,去上了南京理工大學,


但就算這樣,也比我們這些老同學強太多了,因為我們整個初中班級除了他就沒有上600分的。


現在他還沒有畢業,不知道他以後會混的怎麼樣。但我覺得他能始終保持前三的姿態,未來的成就是不會低的。


七道菜


有兩個學霸,給我印象深刻。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小學四年級到六年級的崔同學,是班裡學習最好的一位。他母親是小學老師,父親是中學老師,他們是從城裡下放農村的,公辦的那種。

我們班八成多是各村農民的娃娃!愛學習的不多,一些同學在班裡的身份就是上課搗亂,下課呢,打打鬧鬧, 欺負那些小村子的同學。還有就是公社幹部,醫院,供銷社,學校等掙工資的人家的孩子,不過,他們也對學習無所謂的。

崔同學從不參預這些人的胡鬧搗亂。他個子不高,很安靜,數學成績最好。但一次,他與語文老師加班主任發生了衝突。五六年級的時候,來了個新班主任,高中畢業回鄉的青年,是學區主任的兒子,讓他教我們班,真是給我們吃盡了苦頭。此人惡劣,品質不好,打人,罵人,各種荒唐行為,輪番登場,因他爸的關係,學校也沒人敢說他。他老子倒是管他,但不常到小學去,哪知道他兒子做了什麼?

一次,這個老師亂罵一通,大家不敢啃聲,但對他已經明顯的反感。此人突然罵起崔同學,崔同學忍不住回了一句,此人氣勢洶洶走竟過來拉著崔同學的耳朵外走,似乎當時就流血了!崔同學憤怒了,哭了,同學們也憤怒了,嗷嗷地叫。此人才罷手。第二天,崔同學沒來上課。聽說,那老師去家裡給崔同學的爸爸道歉了。然後,崔同學竟然就不見了。原來,他爸把他送到城裡學校了。然後是我們考上初中,考高中,就再也沒見過崔同學。只是聽說,他考了地區最好的高中,學霸,不意外。二年後,聽說,他高考前突然病了,考了個一般大學,大學畢業,考到北京讀研究生,之後,到美國公費留學,現在在北京工作。我們小學那個班後來考上大學的只有四個人,崔同學還是最優秀的。

另一個學霸更厲害。初三時我們才集中在公社中學上課,快班裡也有許多優秀學生。真正厲害的郭同學,大個子,從另外一個小學來的,功課門門出色,一騎絕塵,把所有人甩到三條街外。學習又刻苦,父親是生產隊長,就是老農民的兒子。一年後,唯他一人考上地區級高中,兩年後,不出意外,他考取清華大學。人生一路開掛,我有好多年不知道郭學霸在做什麼。再知道時,是他回地級市參加家鄉傑出學子頒獎典禮,他獲獎併發言,聽說他在京城創辦了某某科技公司等等。

所以,要我說,40多年前,我們那一代的農村學生,當時在學校學習好的,刻苦的,現在都大大小小有點出息的。何況,那些鶴立雞群的學霸,他們天分高,又努力,哪能泯然眾人乎?

那時候,在農村,拼爹的至多爹給你在城裡找個工作,娶個媳婦兒,還能咋樣?拼學習的,寒門子弟,鯉魚跳龍門,有的人到今天卓有成就。

我是1979年考高中,81年考上大學,農家子弟 ,不是學霸,也改變了命運,也是幸運的一個。




青霞人文


高考能改變命運,但並非完全體現在高官厚祿、大富大貴方面,而是體現在個人及家庭的幸福指數。我們單位的一名年輕的女同事,當年在她所在的縣一中學,是岀了名的優材生,在高考中,她也沒有辜負家人、學校對她的期望,高考成績在全縣位居第一,贏得了當地“高考”狀元的榮譽,並順利的被一座知名的高校(211、985)錄取,畢業之後參加了市一級銀行工作。這位女孩識書達禮、心底善良、與人為善,工作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硬是把自己從事的專業做到在全省系統名列前茅,並且一直保持這個成績。大家非常看好她,組織上也有意培養她,但是,這位女孩唯獨對仕途不熱心,後來她結了婚,成了家,工作之餘把精力放在家庭,照顧公婆上,夫妻二人始終保持著新婚般的快樂,讓年輕人羨慕不已。後來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從此以後,這位年輕的女同事就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後年就要參加中考了,學習成績在學校一直在年級前十的名次內。這些年來,單位組織競聘中層幹部、基層行副行長,她從不參加報名,同事們推薦她,組織上找她談話,她總是說:自己不是當官的料。就是這樣一位同志,在單位年終組織全體員工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每位員工考評中,她歷年都名列在前。近年來,單位實行業務崗位與績效考核,她一步競聘到高級業務經理的崗位(不屬於行政官理人員)。這就是當年當地一名高考狀元的成長之路,她用“幸福的生活指數”詮釋了“學霸”的人生之路。


走在路上亦是風景



路路愛雲美食


這年頭誰混的好真的不好說,因為人生的路怎麼樣,並不受學歷影響很大,而是受各種環境影響很大!

一同學上完哈爾濱大學參加工作後,進去清華大學後勤部管理崗!

二同學上完大學進去騰訊公司帶十幾個人的團隊!

三同學上完西工大去順豐快遞總部任職!

五同學上完浙大在浙江工作!

六同學上完吉林大學在廣州本田公司技術員!

七同學上完南京某大學在深圳龍崗醫院!

八同學上完航天大學在海航地勤!

九發小北大研究生未畢業在廣州寶潔公司幹了沒多久,考了省級公務員,又沒多久自己開公司,又破產!

十同學沒考上,蓋了兩棟市政工程大樓!

十一同學找了個小學教師,來了個賓館,每天接送孩子上學!

總之,上學好壞,對人有影響,但是自身的能力也有影響!一樣學歷不同崗位的很多!不同學歷一樣工種的也很多!





楊樹v無心大師


回答這道問題的時候,首先看看自己當年的圈子,如果就像我們那種一年也就三五十人能上二本的學校, 我們眼裡的學霸頂多也就是上個一本,因為大多數都上了個大專,畢業這麼多年了,就算當時上了一本的所謂學霸,也不過就是找了個普通工作,幸運的是在大城市早點買了房,其他的也沒什麼。

不過身邊的學霸也聽說了幾個,第一個我弟同桌,當年縣城狀元,高考上了北航,後來又考上了人大,現在某個金融公司高層,收入不明確,但是知道早就在北京買上了學區房,媳婦在美國生的孩子。第二個,我表妹也算我們眼中的學霸,北交大的研究生,現在是百度的程序員,40+一年。只是30歲還未婚,全家人急的慌。第三個是愛人堂哥,清華的研究生,現在是某個證券公司的研究員,60➕一年稅後。

因為自身的普通,就不會在生活中認識更多出色的人群,圈子的狹隘性也限定了眼界和行動,所以真正的學霸我們根本就接觸不到,也無法想象到人家過成什麼樣的生活了。



普娃在海淀


問到高考學霸實際上問題的作者本意是希望看到學霸們落魄的樣子,但是,一個讓作者比較失落的,就是今天的學霸真的混的都很好,關於讀書無用論這個話題,在我上學的時候還是塵囂甚上,我覺得現在一個比較好的就是大家對於高考對於大學都能夠客觀看待,甚至說讀大學,讀名校,這個基本上已經沒有爭論了,但是竟然還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有點不可思議!

我身邊的學霸,現在基本上bat至少是項目經理,好一點的是部門主管也有上市公司的高管,也有在金融機構,省級金融機構做做到高層,或者是在總行的技術主管,基本上工作都是特別不錯,也有獨立創業到現在做得比較出色的,估值已經幾個億的水平,是做醫藥研發型公司。也是國內單獨行業領軍者,其第一款藥已經拿到FDA臨床批文!其實讀讀書與否和成功與否,他們的關係就是大概率和小概率,讀大學讀名校成功的概率就是要比一般的要大,而且做到的成績是沒有上限的,那當然,這不是唯一,也不是所有不是說所有讀了名校的所有讀了大學的都會出人頭地,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沒讀書的就不會做出成績,還是一個概率論的問題吧,在中國的這一個億的大學畢業生裡面,做出成績的人比例還是特別高的,像張朝陽,沈南鵬,張敏,徐小平,汪健等等,像今天中國我們看到的全部的互聯網科技類公司全部是名校畢業的,如華大基因,大疆創新,BAT,兆易創新,青雲軟件!!!

而且可以看到的就是過去沒有學歷,沒有密集知識創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即使是過去,同樣是有學歷型創業成功概率更大,取得的成績更高,在未來這個比例可能會進一步的擴大,不要拿個例去評論整體,這是一個人思考最基礎的一個邏輯。要不中國大力發展教育幹嘛。竟然有人說學霸思維固化,你知道創新是哪些人做到的,都是你說的思維固話這群人。創新是隻有你的某一行業知識已經熟絡的不行。終於通過思考達到昇華,才有可能得到創新,不是你想當然!!!


開石理財工作室


古往今來,“學習成績”都被視為一種聰明才智及智慧的象徵。那麼事實確實如此嗎?其實不然,舉幾個我中學時期同班學霸的例子你就知道了。

1.在外漂迫多年的我回家參加一箇中學同學的婚禮,飯桌上,我又遇到了當年的學霸,依然是霸氣側漏的姿態和言語,從裡到外散發著自信與驕傲。

2.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快要奔三,見面肯定少不了盤問“你現在在哪工作啊,具體是做什麼的啊,結婚了沒有?”之類的話題,談話中,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當年的學霸都五一不在做著跟考試和學習相關的事情。

3.小A中學時坐在我過道右側,戴著眼鏡,瘦瘦小小,有點黑,學校的尖子生,我經常向她請教問題。好久不見了有些發福,交談後才知道她最近努力考上了一個離家2個小時的縣裡的財會工作。我甚是驚訝,為何好好的市裡不待,要跑去那麼遠的地方,每天還得坐公交來回穿梭,她說她現在還在努力考各種證書,看有沒有機會換到離家近一點的工作。


4.小B中學時期“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曾幾何時,簡直算是學校裡的小明星。寒暄後,瞭解到這幾年她一直沒有上班,考研後找了一段時間工作沒有太過理想的,便又開始學習用功,準備出國留學,明年她將再次踏上校園的征途,我問她”那你畢業後想幹什麼?”她說“我也不知道,找到什麼工作就做什麼。”

5.讀到這裡你有什麼感想?尤其是為人父母的家長朋友們,學霸們的大多共同特點就是除了學習,似乎什麼也不會了。而且,他們並不知道為了什麼學習,他們一般都比較戀家,這也可能是由於他們父母從小都親手操辦的原因,導致他們會認為,學習也是為了父母而學的。


6.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要讓他們自覺學習,而不是命令式學習。

多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才會讓他們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再以此為目標做出努力,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學習成績。


艾方教育自2005年成立以來,專注青少年心理和教育,修復改變問題少年2萬餘人,為無數的青少年及家庭提供專業的家庭教育服務,調節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幫助家庭成長。關注公眾號“新艾方”,瞭解更多家庭教育問題。


北京新艾方


高考確實能改變人的命運。

八十年代,

農村戶口的學生,

別說大學,只要能考上

初中中專,

就像鯉魚跳龍門。

接著農轉非 ,

成了城市戶口。

畢業後國家安排工作,

從此就端上了鐵飯碗。

找對象,

即是找不上正式工,

也能找農村最漂亮的姑娘。

我們那個年代,

一個村子,

一年能考上一兩個學生,

就很不錯了。

所以,高考確實能

改變人的命運。

當年考上學的我的那些

學長和同學,

要是放到現在,

就不怎麼樣了。

改革開放後,

當大批農民工湧向城裡,

打工掙錢,養家餬口。

通過多年的拼搏奮鬥,

一小部分人脫穎而出,

成了工頭,隊長,經理。

財富與日俱增,

早早脫貧,轎車,

樓房,店鋪,存款。

提前跨入了小康社會。

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當年沒有考上大學的那個。

所以,人生的道路千萬條,

不止升學這一條,

條條大道通羅馬。

只要肯努力,

能吃苦,勤奮鬥,

就能闖出屬於自己的

一條路、一片天。


仙湖居士666


我們年級的學霸考入清華大學,成績非常優秀,獲得碩博連讀,最後不知幹啥去了。

我們班的學霸分別考入西安交大、電子科技大學等,前者研究風洞,在美國工作,購得別墅。

後者在北京燕山石化,覺得工作不順心,辭職單幹,收入也不低。

他們都出身草根,通過高考及大學、工作的不斷學習,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他們有可能不居高位,但是都是專家,獨當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