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中楊跟黑楊哪個品種好,東北種植,怎麼樣?

林鄉人剛子


這兩個品種我們這個地方沒有種植過,我們連雲港地區種植速生樹種土耳其和馬路天使107,這兩個品種在本地區長得都很快,每畝每年增值1千多元,管理好收益還高。

銀中楊和黑楊首先要看它們的抗寒性,其次看它們的年積材數量,再一個就是抗病性和適應性。

如果去年有人栽的話,你可以考查一下它們的長勢,若沒有人栽你可以去諮詢一下當地農技人員,他們是會知道的。

在我看來,不管是用材林還是行道樹,它們必須首先適應性強,耐寒耐旱。樹冠通直,不招病蟲,長得快,材質好,這些都是主要指標。朋友們你覺得呢?


智慧老農


推介楊樹品種,東北大平原即中溫帶半溼潤氣候區。首選:黑小楊(迎春5號楊),小黑楊,中綏4、12號楊,中荷64楊(遼河平原及遼東半島),銀中楊(城市綠化和風景林)。可選:中黑防1號、2號、3號楊,白城2號楊,白林2號楊。 華北大平原即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區。首選:毛白楊,中林46號楊,沙蘭楊,I107、歐美楊,北抗1號楊,創新1號楊,歐美楊107,中荷1號楊(河南省南部及山東省平原地區),中駐楊,中民楊(河南省南部平原)。可選:I-69/55楊,加楊,山海關楊,廊坊楊1、2、3號(海河平原),窄冠白楊1、3、4、5、6號(林農間作樹種)。

渭河流域關中平原,首選:陝林3>4號楊,中林46楊,沙蘭楊。可選:84K楊,1-69/55楊。一、營養枝抒插育苗技術,楊樹營養枝抒插育苗技術己經非常成熟,在筆者主編的國家林業行業標準LY/T1716—2007《楊樹栽培技術規程》中己有規範性的闡述,現針對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以及關中平原的特點摘錄於下:用木質化程度高、芽飽滿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營養枝條剪成插穗,插穗長1518釐米,小頭直徑1釐米左右,上切口平切,下切口馬耳形,每根插穗保留34個芽,最上1個芽的位置應離上切口1釐米左右。

插穗應按枝條的上、中、下3個部位歸類,以中間部位即苗乾的1/32/3處的插穗質量最好。為便於操作,將插穗按一定數量捆成捆。種條和插穗的貯藏,種條和插穗的貯藏一般釆用窖藏法和沙藏法。苗圃整地、消毒和施基肥,秋季或翌年初春用機引犁深翻25釐米,翻後不耙,藉以晾曬土壤,消滅病蟲害。秋翻後,在第二年早春土地化凍後耙2次,使土壤充分粉碎、疏鬆。做高壟,壟底寬5070釐米,壟面寬2030釐米,壟高1520釐米,南北壟向。亦可平床育苗,平床寬13米,帶狀作業。

無論做高壟或平床都要結合整地進行土壤消毒。同時,施基肥4575噸/公頃(35噸/667米)和複合肥750千克/公頃(50千克/667迷幻。亦可根據土壤肥力程度酌情增減。扦插技術,插穗處理在抒插前,將插穗用清水浸泡2天,充分吸足水分後即可抒插。必要時,可用甲拌磷乳油配成1:500倍藥液浸泡810分鐘後抒插。

白楊派楊樹插穗,要用清水浸泡57天,抒插後覆蓋農用塑料薄膜,藉以提高抒插成活率。抒插密度,I、H栽培區抒插密度一般為3750052500株/公頃(25003500株/667米2),


村農小李子


東北就是枸杞的主要產源地之一,所以答案是肯定可以種植的。但在種植枸杞之前,請先掌握一下相關資料為妥。

在中國枸杞有很多民間叫法,如苟起子、枸杞紅實、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紅青椒、枸蹄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紅耳墜、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津枸杞。在寧夏枸杞主產區,寧夏省中寧縣,農民們習慣稱呼枸杞為“茨”,茨即蒺藜。這是由於野生枸杞與蒺藜相似,常被混採作燒柴,在民間把“茨”當作枸杞的俗名叫慣了。在中寧農村,枸杞園稱為茨園,枸杞樹稱為茨樹,枸杞枝稱為茨條。於是,盛產枸杞的中寧農村又被稱為茨鄉,富有中寧地方色彩的文化也往往被冠以茨鄉的稱號,如茨鄉戲、茨鄉歌謠等。但是,在藥材領域裡,枸杞即枸杞子,不用茨果,茨實等稱謂。

生長習性

枸杞喜冷涼氣候,耐寒力很強。當氣溫穩定通過7℃左右時,種子即可萌發,幼苗可抵抗-3℃低溫。

春季氣溫在6℃以上時,春芽開始萌動。枸杞在-25℃越冬無凍害。枸杞根系發達,抗旱能力強,在乾旱荒漠地仍能生長。生產上為獲高產,仍需保證水分供給,特別是花果期必須有充足的水分。長期積水的低窪地對枸杞生長不利,甚至引起爛根或死亡。

光照充足,枸杞枝條生長健壯,花果多,果粒大,產量高,品質好。枸杞多生長在鹼性土和砂質壤土,最適合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上栽培。

生態分佈

中華枸杞:分佈於中國東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南部以及西南、華中、華南和華東各省區;朝鮮,日本,歐洲有栽培或逸為野生。常生於山坡、荒地、丘陵地、鹽鹼地、路旁及村邊宅旁。在我國除普遍野生外,各地也有作藥用、蔬菜或綠化栽培。

寧夏枸杞:由中國西北地區的野生枸杞演化的,現有的栽培品種仍可以在適宜的條件之下野生。我國早期的藥用枸杞就是西北地區採集野生枸杞的產品,在秦漢時期的醫藥書籍中已經有藥用枸杞的記載。唐初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稱:枸杞以“甘州(今甘肅省張掖一帶)者為真,葉厚大者是。”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枸杞,陝西極邊生者,高丈餘,甘美異於他處者。”

有一些枸杞屬的其它種類也經常被當地稱作枸杞,如雲南枸杞或柱筒枸杞等地方性枸杞種類,由於這些種類分佈範圍狹窄,不易看見,所以更多的還是中華枸杞或寧夏枸杞。而且根據兩種枸杞的分佈特點,也可作簡單判斷,即如果在中國東部、中部、南部地區發現,基本為中華枸杞或其變種、如果在西北發現,基本為寧夏枸杞或其變種。


小韋哥y


銀中楊是以熊嶽的銀白楊為母本,以中東楊為父本,經人工雜交選育而成,該品種為雄性無性系。樹幹通直,皮灰綠色,披白粉;樹冠呈圓錐形。樹姿優美,葉大型,葉片兩色,葉面深綠色,葉背面銀白色,密生絨毛。生長期短,常被作為綠化樹木和觀賞植物,經濟價值較高。


黃哥80330421


銀中楊是以熊嶽的銀白楊為母本,以中東楊為父本,經人工雜交選育而成,該品種為雄性無性系。樹幹通直,皮灰綠色,披白粉;樹冠呈圓錐形。樹姿優美,葉大型,葉片兩色,葉面深綠色,葉背面銀白色,密生絨毛。生長期短,常被作為綠化樹木和觀賞植物,經濟價值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