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喝磚茶為什麼要放鹽呢?

逆旅修行


內蒙古喝磚茶要放鹽,喝奶茶放鹽,也就是說草原上的奶茶可不是甜的,而是鹹的。去過草原的人都知道,除了獻上潔白的哈達,烀好的手把肉,蒙古包裡招待你的一定鹹絲絲的奶茶,這也是人家的最高禮節,剛開始喝不習慣,喝了幾口之後發現味道還不錯!尤其草原上的高度白酒一喝,暈乎乎,來上一碗熱乎乎的奶茶,反而讓你覺得清醒。所以鹹味的奶茶反倒超出你的想象,比你想象的要好喝的多。甚至讓你從此愛上奶茶哦。奶茶裡面用到的茶葉既不是青茶也不是花茶,是內蒙人特別鍾愛的磚茶。

問題導讀:內蒙古喝磚茶為什麼要放鹽呢?

用四種說法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要從內蒙古的民族特性開始說起,內蒙古人屬於遊牧民族,不定居在某一個地方,哪裡草旺盛就轉場去哪裡。草原放牧要經常轉場子,不能老在一個地方放牧,牛羊馬都是屬於吃走食的動物,邊走邊吃草,所以不固定一個位置放牧。

在草原上,風比較大,每天風吹日曬的,牧民喝水是個問題,沒有固定的水井,遊牧民族也不會打一口井放在那。

1.遊牧民族的水源多取自草原上的湖泊水,湖泊的水也是人畜共用的,衛生條件一般,飲用的時候需要加點鹽進去,鹽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所以早期的說法喝水加鹽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後來就養成了習慣,取用的湖水煮茶的時候也要放鹽進去,用來消毒殺菌。

草原上的奶茶,是牛奶和茶,必須要用到他們的青磚茶!敲下來一塊扔到牛奶裡面一起煮,還要放鹽一起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現在的這種飲茶習慣,同理,喝磚茶加鹽的方式就是這麼來的,慢慢就延續了下來。

2.據草原上的老人講,喝磚茶加鹽,是把茶當湯來喝,用來下飯,有去油解膩的作用。草原人喜歡手抓羊肉,或者煮一鍋牛肉,蘸韭菜花吃,而極少吃青菜,喝磚茶既可以當湯飲用,也可以去除體內的油膩感,清理腸道。



3.第三種說法是喝帶鹽的茶,不愛去廁所,有保存身體內水分的作用。

眾說紛紜,最靠譜的就是草原上的水不夠清潔,早期的鹽加到水裡是用來消毒殺菌的,流傳下來的習俗而已。

4.第四個說法是,喝磚茶時放入少許鹽,可以避免喝濃茶時造成的短暫頭暈反應,因為大量喝茶的時候,會加速體內鉀和鈉的流失,而鹽正好可以補充這些微量元素,所以內蒙古喝磚茶放鹽是這麼來的。



內蒙奶茶的做法

一、洗淨鋼精鍋,先用鍋燒開適量清水。撬下來一塊磚茶。

二、在燒開的水中放上適量的磚茶。

三、將茶水燒開煮兩分鐘左右把茶葉過濾掉。

四、把鮮牛奶倒入茶水鍋中繼續燒開。

五、燒開後放入適量鹽立即關火。

六、準備喝茶的小碗,每個碗麵放入一小勺酥油、一把炒米、兩塊奶皮子。

七、用煮好的奶茶沖泡碗內,內蒙奶茶製作完成。

寫在最後的總結:

磚茶又稱蒸壓茶,顧名思義,就是外形像磚一樣的茶葉,它也是緊壓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以茶葉、茶莖,有時還配以茶末壓制成的塊狀茶。 磚茶根據原料和製作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青磚茶、米磚茶、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康磚茶等幾類。所有的磚茶都是蒸壓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青磚茶、米磚茶、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是用機械壓成型,康磚茶則是用棍錘築造成型。(磚茶的解釋內容來源於網絡)

關於磚茶的產區,內蒙古用的青磚茶是湖北特產,黑磚茶是湖南特產。因為磚茶比較好攜帶,而且易於保存。

奶茶要先經過煮磚茶、衝入牛奶、放鹽、再次煮開,放入炒米等草原特色小吃,衝好的奶茶飄香、香鹹可口,解渴去油。

炒米,蒙語叫做“胡日阿巴達”,就是蒙古米的意思。它是用糜子經過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清香爽口,充飢耐餓,是別具風味的傳統食品。



奶皮子:把鮮牛奶倒入鍋中微火慢熬,待其表面凝結一層臘狀脂肪,用筷子挑起掛在通風處晾乾,即為奶皮子。做法類似油豆皮。



關於內蒙古喝磚茶為什麼要放鹽的問題,我的回答就到這裡了,希望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大家好,我是今天菜不鹹,感謝閱讀,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關注,想了解更多餐飲知識或廚房做菜小技巧可以查看我的其它文章,我隨時在您身邊,時常更新文章敬請收看哦!


今天菜不鹹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專門研究過的。首先有一個理論前提,大量喝茶,會加速人體內鉀和鈉的流失,如果不及時補充,後果就是頭暈,心慌,渾身無力,出虛汗。這也就是為什麼經常喝茶的人會配茶點。內蒙喝磚茶和南方的品茶有一個根本的區別,就是內蒙喝磚茶一般都是牛飲,而且都愛喝濃茶,為了解油膩或者就是提神解渴,這就會造成上述那種反應,很難受,我們呼市此地話叫發huluanzi,不知道怎麼寫這幾個字,也就是你們聽說過的醉茶,一個道理。磚茶裡面放鹽,就是為了減輕或者避免這種情況。磚茶放鹽,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鼓匠茶,具體可以回頭再解釋給你,打字太多懶得打了


東子232173297


喝磚茶加鹽,就是為了好喝,不只是牧區,農區也是這樣,過去我們這裡有一句話,“喝茶不加鹽,不如白開水,喝水不放茶,不如干咕嚕(音,乾嚥的意思)”,說明白開水不能喝,為什麼白開水不能喝,因為喝了白開水,有漲肚子,頭暈,等一系列身體不適應症狀,只有加了磚茶才能喝,加了磚茶,口感又很差,再加點鹽進行調和,這是老古人一代一代總結出來的經驗。大約是在90年代,我們這裡一個去北京看病的病人,引起了一個北京專家的重視,北京專家認為是地方病,並帶領一個科研小組,到我們這裡實地考察,發現是水質的問題,20多種微量元素超標,最典型的是“氟,汞,砷”嚴重超標幾百倍。過去的人們只知道白開水喝不成(苦鹹水),不知道水裡有這麼多名堂,大約是在2000年以後,國家開始改水工程,現在安全飲水工程,已經覆蓋全自治區農村牧區,現在到農,牧戶家,磚茶,已不是必備品,改為花茶或者白開水。


我的狗狗加披薩


內蒙古的磚茶都是用來熬奶茶的,熬奶茶喝是蒙古族飲食習慣,蒙古族以放牧為生冬天的時候特別冷,回到家裡喝一碗熱騰騰的奶茶又暖和又解渴、解餓。 奶茶它能放好多東西有磚茶,奶粉,鹽,嚼口,奶皮,炒米等。 所以我們內蒙的漢族也經常喝磚茶熬的奶茶,不放鹽的奶茶不好喝,放上鹽特別的好喝還不燒心。





豔姐家庭美食


不光是內蒙古,幾是牧區都一樣,奶茶必須磚茶加鹽,這是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