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揹著媽媽縫製的麻袋書包上學,羨慕其他孩子,你怎麼看?

勤奮的小牛


這個新聞出現很久了,但是面對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教育者忍不住要回答一下。揹著麻袋書包的孩子其實無時無刻不想低著頭,這樣的年紀已經懂得了貧富差距,對這個孩子的影響會很大,當然積極引導很重要。寫到這想起了小時候的事。

街上叫賣雪糕的小販和吃不到雪糕被嘲笑的孩子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其實那個時候農村的生活差距並沒有多大,街上的孩子都一個樣,當然獨生子女條件會好一些。夏天東北的天氣也是很熱的,雪糕自然就是消暑神器,那個年代大多數吃的都是一毛錢的冰棍。

街上叫賣的小販賣力的聊著,每次賣雪糕的一來小夥伴們就紛紛回家拿錢去了,當然基本上人手一個冰棍。起初的我也興奮的跑回到家裡伸手要錢買冰棍,可是每每看到父母辛辛苦苦在地裡幹活時就有些不忍心,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吧。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賣冰棍的一來我就回家了,等小夥伴們吃完我再出去玩。

當然久而久之小夥伴們也意識到了,開始嘲笑我,說實話那時候我就並不以為然,漸漸也就習慣了。

童年的對比可以有傷害,但是教育好了會更積極

故事還沒有完,漸漸開始上學了,家裡條件不好,自然衣服鞋子都不是新的,多半都是親戚給的,上了小學就知道愛美了,可是真的沒有那樣的條件。

童年裡好像所有的孩子都光鮮亮麗,每年都是過年之後的時光最難過,因為夥伴們都有新衣服而我沒有。漸漸的自己就懂得了是有貧富差距這件事的,但是並沒有抱怨,因為父母已經盡力了。

童年的對比會在心裡留下傷害,但是教育得當依然會有好的效果。從小家裡人就告訴我要好好讀書,讀書能改變這樣的生活。在那個小村子裡其實並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麼樣,但是唯一的信念就是考大學,於是我比別人努力,也最終考上了大學,而且是唯一的大學本科生,其他的孩子不是輟學就是混個技校。

結語

其實打不到你的終將讓你堅強,那些被打到的也終究變成了不想變成的模樣。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窮志短。只要孩子的父母好好教育,相信通過努力孩子會得到不錯的結果!


憲平說教育


孩子揹著媽媽縫製的麻袋書包上學,羨慕其他孩子,感覺像穿越到了小時候。以現在的生活水平,以及國家的大力扶貧政策支持,像這樣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偏遠山區的孩子也會不會慘到背這麼醜的書包。當然,這樣的情況曾經發生過,我小時候也經歷過這種貧窮。


記得我上學前班時,別的小朋友都有新書包,就我沒有,媽媽把表姐背過的一個軍用黃挎包給了我,就這樣上學了。年紀小的時候背什麼都無所謂,而且書包舊一點還沒那麼多講究,有時半道走累了,就隨地就著書包一坐,倒也覺方便。隨著年齡的增長,有種自尊的東西就跑出來了,和同學們相比,我的穿著打扮太不一樣,總之一個字,土。兩個字,還是土,感覺不是個滋味。

上體育課時,別的同學都是穿球鞋,只有我一個人穿著媽媽給做的千層底,偏偏體育老師火眼金睛,把我從人群中提溜了出來,讓我站了一節課。她事先已經和我們說過,要買雙球鞋上體育課,全班都買了,就我一個人沒買。可能她覺得挑戰了她的權威吧,她哪裡知道,家裡經濟條件太差,連9塊5毛錢一雙的球鞋都不捨得買了。這件事讓我感到很自卑,也很無奈,雖然學習成績很好,但是自信心大大受挫。整一節課,全班人的眼睛刷地盯著我,太難受了。


我並沒有因此埋怨父母,因為我知道他們不容易。平時也不會亂花錢,而且在學習上更加刻苦了,父親鼓勵我,一定要把書讀好,讀好書,以後才有出路。困難都只是暫時的,也不要害怕別人的眼光,做好自己,不偷不搶,貧窮並不可恥,只要努力,我們家一定會好起來的。那時的父親雖然在病人,但還是會想辦法賺些小錢,讓我們不要中斷了學業。我們非常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學業上的成就沖淡了物質上的饋乏感,我們甚至感覺比別人擁有得更多。

當家庭物質條件不如人意時,家長更應該樂觀地引導孩子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要在意眼前的得失,而是要有勤奮的雙手,積極向上的心態,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贏得未來。記得小時候,我們在學習之餘會自己創造收入,去山裡採一些中草藥和蘑菇去集市上賣,然後給自己買想要的文具,有時還有多的錢給母親買鹽,那種自己勞動所得的幸福感令人難忘。


現在回想起來,父母的睿智在於,不自憐自艾,哀嘆自己命運不濟,不會賺錢,而是引導我們積極樂觀地想辦法創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與其他孩子相比,我們成長之路雖然坎坷,但是沒有走過彎路,沒有犯過大錯。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困境,都能泰然處之。我想,這也應該是題目中的家長應該要教會自己孩子的道理。大家覺得呢?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程俊,教育領域創作者。分享養育孩子的快樂與煩惱。謝謝大家的關注留言與轉發。

程俊談教育


小夥伴們,這是一個真實的事實,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也是看到題目從網上搜索到的,其中也有的網友給出了各種不同的評論。

看這張圖片,有不少孩子揹著漂亮的書包。而他揹著媽媽為他縫製的麻袋書包(編織袋書包)

我想起了我的小的時候,哪有什麼書包啊。也是媽媽用軍綠色的布縫製的書包。跨肩式的,能比他的編織袋縫製的好一點點。我並不感到自卑,我感到實用就可以了。當然,我也想有個好書包,我也羨慕別人有好書包,好的鉛筆,鋼筆,文具盒,橡皮和作業本。

我什麼都沒有,只有媽媽給我親手縫製的布書包,而且書包裡除了幾本教科書,就是爸爸用來包中藥的馬糞紙做的作業本。

人家其他同學有漂亮的自來水鋼筆,我沒有,我只有幾分錢能買到的蘸水鋼筆尖,用筷子用細線纏上,自制的蘸水鋼筆,寫在馬糞紙上發出沙沙的聲響。

人家其他同學交上的作業是整齊的買的作業本,我交上去的是用馬糞紙裝訂的不太合群的黃色的作業本。老師並沒有嫌棄,還照樣批改,我並沒有因為這點比別人差,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原因。

照片裡的這個小男孩,我想和我當時是一樣的。什麼自卑,攀比,憎恨都是你們給加上去的,他這麼想了嗎?

我想他會羨慕其他的孩子,他的心靈深處也渴望有個好的書包,好的學習用具,但現實的貧窮他無能為力。

其中,有個網友說,告訴孩子,你有無價值的閃光點!說得真好!

如果孩子把目光放在物質上,就會把貧窮無限放大。

如果把目標放在未來上,努力學習,孩子,你就有無價值的閃光點!

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呢? 歡迎留言討論。


任哥論道


60年上學的時候,媽媽給我做了一個藍布書包。兩個跨帶,背在右側肩膀上。70年上班的時候,喜歡軍用挎包,也是媽媽做的,那是軍綠色的,挎包蓋上繡著為人民服務五個紅字。對了,是用針掇出的字。茸茸呼呼的。後來80年我用的是人造革的手提包,黑色的,上面和側面有拉鎖。90年代用的是公文包,真皮的也是黑色,手拿著或者夾在胳膊肘裡邊。現在孩子們背的揹包太大了,感覺孩子們要背不動了。


哈哈95128931


我上次看到一位大V寫的悼念他同學的一篇文章。大V當年家裡挺窮的,他學習好,靠著讀大學走出了農村,現在是個知名人士,財務自由,有社會地位。他的同學中年就去世,跟他平常沒有來往,屬於班裡的差生,沒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生病去世。


大V在悼念文章裡,說感謝這位同學。因為他家當年很窮,但並沒有自卑心理,因為那位同學家也很窮。他說,就因為有同伴存在,自己就沒有自卑感,以為世界就這樣。等上了大學才發現,原來世界是有貧富差距的。但上大學的他,已經有了判斷力,不會受這些東西影響了。

而圖中的這位小孩,揹著媽媽縫的麻袋書包,明顯跟其他人格格不入。不僅僅是書包,還有衣服、鞋子。不僅僅是貧困,還有骯髒。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心裡是有些心疼的。


這個世界是有貧富差距,但這麼赤裸裸地讓一個6、7歲的孩子來承擔,稍微有些沉重。


首先,我不知道他家是什麼情況。因為看其他小孩的穿著,不太像貧困地區的孩子。這表明這孩子家比較特別,這麼貧困,應該有具體原因,不知道是家裡有人生病,還是發生過重大變故。


其次,如果我是這孩子的父母,家裡如此貧困。我肯定會把原因告訴孩子。因為孩子會困惑,為什麼別人家日子好好的,自己家這麼艱難?父母一定要講清楚原因。如果不講清楚,孩子甚至會自責,會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家裡的不幸?


第三,不管家裡有沒有錢,乾淨是第一位。我認為一個愛乾淨的家庭,最終命運不會太差。雖然我家裡很窮,但是我是勤勞、乾淨,有自尊的人。我奶奶就是特別愛乾淨的人,家裡當時很多孩子上學,很窮,但衣服都乾乾淨淨的,補丁也補的很整齊。這些東西會讓人振奮。

第四,如果家裡貧困,父母不應該抱怨,而是要展示給孩子看,大家一起努力,改變生活。

我總認為,貧困是個現狀,但態度決定著未來。只要樂觀、努力,最終會翻身。


最後,在城市中,雖然沒有像圖中的這位小男孩那樣,貧富差距看起來如此明顯,但實質的貧富差距也許更大。家長對於孩子也需要解釋,為什麼我們家是這種情況,別人家為什麼會有錢,父母有沒有侷限性,錢究竟意味著什麼。我認為這些事情也是必要做的。


大家覺得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我也是兩孩子的媽媽,如果是在我上學的時代揹著媽媽縫的書包背正常,80後的農村孩子我相信應該幾乎都背過,但是現在有應該很少了吧!我不會給孩子縫的書包!時代不同了,我想不止是羨慕吧!還有一點自卑吧!我們家不是很富裕但我會買我經濟範圍內的


平淡


窮人的心酸,誰人知!


很多答主都PO出了那個背麻袋書包的小孩,可是你知道嗎,還有太多這樣的孩子。

你看這名年僅4歲,就要幫助家裡割草的小女孩,你看她的欲哭無淚的表情!

這名孩子前幾天我們已經提到過了,父親不幸去世後,母親改嫁。14歲的姐姐勇敢地接過了8歲弟弟的照顧任務,甚至要去給弟弟開家長會。


這是孩子。

還有成年人,何嘗不是各種心酸?


12月6日,河南焦作的一名48歲男子韋某,原本正在醫院治療的他,因為不捨得10萬元的治療費用,也不想給老婆孩子增添麻煩,默默離開醫院後輕生。

想來,這位父親並不是不怕死,他一定不捨得離開還在讀大四的兒子。但是,貧窮,是壓死這位父親的最後一根稻草,他並不想讓兒子還沒畢業就身背巨大的債務。

為了孩子,他選擇了死。


這種悲涼,只有窮人才會有體會。

貧窮,會讓窮人,本能地把自己與其他人劃開界限。背麻袋的孩子未必是自卑的心理,而只是覺得自己在同學中是個另類,他自動把自己劃到了另一邊。


上圖中的這位民工師傅,帶著孩子,卻坐到了地上。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坐到座位上?他一笑說,覺得自己身上不乾淨,別弄髒了椅子。

有位網友說:

熱門微博緊挨著兩條,上面是民工坐地鐵怕弄髒椅子帶著孩子坐地上。下面是李小璐的女兒畫國旗慶祝祖國生日。本來沒什麼的,緊挨在一塊兒兩條博文突然讓我心情低落。。。

總結:回到題目中,希望這位背麻袋書包的孩子,能夠努力學習,爭取早日擺脫這種貧困的狀態。


夏醬Summer


羨慕是很正常的,就像我們看見明星不老的容顏,相信不僅是羨慕,更有嫉妒恨吧[呲牙][呲牙]。

關鍵是我們要有正確的良好的心態!!!

記得原來班裡有一個小姑娘,她家裡很窮,是抱養的,後來媽媽又生了一個弟弟,反正不說對她特別不好,但是由於家庭條件擺在那裡,吃的孬、穿的舊、幹活多……關鍵在於這個小姑娘心態很好,從來不輕看自己,樂觀開朗,學習積極……她後來成了我們班的班長,聽說考了個不錯的大學!!!

勵志吧?這是真的!!!所以說心態很重要,家長也很重要,一定要給孩子一個重要的信息:可以羨慕別人,一定不能自卑;知識改變命運,心態決定未來!!!



跟我的小時候差不多,我上學那會家裡特別窮,書包是布縫的,連衣服都沒有,老是穿著哥的舊衣服,或者是大人的衣服改的,那會我也很羨慕別的同學穿著好看的衣服……但是現在這個年代不應該有這麼窮吧!再怎麼難也應該省點錢給孩子買個書包嗎?畢竟現在時代不同了不能讓娃幼小的心靈受傷。


回憶不一定美有喜有悲


我小時候還好,媽媽自己縫製的書包,還有姐姐用了剩下的書包,我都可以用。我們家孩子比較多,我是最小的那一個。可是等到我大一點的時候,父母都已經老了。長大後,家庭條件就比較差。讀初中三年沒有買過衣服,都穿姐姐剩下的,在1996年讀高中,同學的生活費一個月都有60到100,我40元老爸都嫌多,他還說一個月應該30元就可以了😁,這還包括我買筆,買筆記本的錢,所以,基本上是沒有買零食的錢了。長大了是會有自卑的心裡,包括我現在也一樣,會自卑,但儘量讓孩子不要自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