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抗疫”人人都可“加點油”

如果說救護一線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正面戰場,那麼基層社區就是第二戰場。也許這個比方不夠準確,但感染容易救治難、傳染迅速防控難是常識更是現實。防止更多健康的人被感染,不只是“幫忙不添亂”,更是“曲線抗疫”!(2020年2月1日 人民網)

社區,這個太普通的名字,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卻承擔著不普通的責任。社區是抗擊疫情的“末梢神經”,社區的工作做不好,抗擊疫情的工作就難以百分之百地落實,相反,社區的工作做得好,就能夠推動抗擊疫情的工作順利推進,社區看似普通,在特殊時期,它承擔的責任和壓力,遠遠大於我們的想象。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並不是一句口號,在社區的點滴工作之中,我們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我們是命運共同體,我們亦是責任共同體,我們更是“力量共同體”,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只要人人都“加點油”,用我們“後方”的支持,讓“前方”的救護戰場能夠安心戰鬥,這也是一種“曲線抗疫”。

“曲線抗疫”要倡導社區“上”的態度。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社區日常的工作就非常多,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事情,準備不充分,物資缺乏,在這個時候,尤其需要社區幹部能夠拿出“上”的態度,能夠在危險的面前敢於“挺上去”“站上去”,才能夠倡導社區在對抗疫情的過程中形成“上”的風氣。出現一個疑似患者,對於社區幹部而言其壓力就已經很大,不僅僅因為“簡單”的防護服形同虛設,更因為要消除更多人心中的擔憂,讓他們不驚慌。

“曲線抗疫”要發揮社區“幹”的精神。前面是風險,身後是投訴。特殊時期,大家對社區的要求和需求比以前更高、更多。不管是抱怨消毒工作形同虛設,還是沒有幫助老人餵養家中的貓,我們都不難看出,在抗疫和社區本身存在問題的雙從壓力下,社區的幹部真的很辛苦,他們既要面對抗疫的風險,又要拿出真抓實幹的態度,以“幹”的精神解決群眾實際的難題,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這也是非常時期對他們的一種考驗。

“曲線抗疫”要用好社區“軟”的實力。社區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家庭雖然有摩擦,有矛盾,但是越是在這個時刻,越是需要對社區的幹部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心,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絕不麻煩社區的幹部,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幫助更多需要的人。當然,也需要用好社區志願者、愛心車隊等作用,讓他們能夠在抗疫的過程中帶給社區群眾更多的溫暖,才能夠讓社區的幹部和群眾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加油”是我們團結的聲音,“社區”是我們團結的“橋樑”,“抗疫”是我們團結的目標,只有凝聚團結向上的人心力量,才能夠從我做起,從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以“曲線抗疫”的方式匯聚強大的力量,書寫“戰疫”勝利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