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連為什麼要救母,歷史上真的有這段故事嗎?

幻之獅


目連,指佛教中的目連尊者。“目連”是梵語音譯,還有“目犍連”、“目伽略”等譯法。

目連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神通第一”。

在佛教傳說中,目連是摩揭陀國王舍城拘律陀村的漁民,起初追隨外道,有上百人的徒眾,後來率領弟子拜謁佛陀,聞佛法,證得阿羅漢果位。

《金剛經》說:“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這一千二百五十人中,就包括目連徒眾一百人。

目連證得阿羅漢果,有了“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天眼通,大約就是“千里眼”。天耳通,大約就是“順風耳”。他心通,大約就是“讀心術”。宿命通,能知前生後世。神足通,可以變幻飛行。漏盡通,得到無漏智慧。

據《佛說盂蘭盆經》,目連得六神通後: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此處看似平常,其實不簡單。

最初的佛法是小乘佛法。乘,即是車,小乘,即是隻能裝一個人的小車。小乘佛法,修行者只管度自己,不問其他。

佛法東漸,本是大小二乘兼傳的,但小乘佛法在我國始終未成氣候,甚至在魏晉以後日趨式微,而大乘佛法則發展很快。大乘,即修行者除了自度,還要度人。

棄小乘而轉向大乘的原因何在?一般認為,原因就在《佛說盂蘭盆經》所說,目連“欲度父母,報乳育之恩。”在這裡,佛法和我國儒家的心性學說以及社會的倫理道德結合到了一起,容易為世人信受。

目連欲度父母,於是施展神通,以道眼觀視世間: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目連看見他亡母處在“六道”之“餓鬼道”中,沒得飯吃,餓成了皮包骨頭:

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目連立即盛飯送去,可飯一遞到母親手上,就化成了火炭。

《佛說盂蘭盆經》接著講,目連哭著求佛陀解救。佛陀說,你母親生前愛吃魚籽,殺生數量太大,罪孽深重,要想解救她,你之力不行,我之力也不行,只有憑藉“佛、法、僧”這三寶的力量才行。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我們要集三寶之力,去超度七世父母的亡靈。


依據佛經中說的“目連救母”的故事,加以增益改編,唐宋時出現了“目連救母”的說唱話本,“目連救母”的地方戲曲也種類繁多,明代人加以整理,有一部《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得到廣泛流傳:有目連亡母被打入地獄,受到種種殘酷折磨,目連不避艱險,在地獄中苦苦尋母,以及求佛救母等等故事情節,



有翻跟斗、翻桌子、蹬壇、跳圈、度索、竄火、竄劍等等表演方式,還加入頂杯、滾釘板等等雜技。這部戲全本演下來,要七天八天的。


莫安排


目蓮的母親因為在生的時候太貪吃了,她整天在家裡殺雞宰牛,獨自享受各種肉食物慾生活。並且絲毫不顧及自己兒子是否吃得好。

這種自私貪婪的人死後被安排下了地獄。地獄裡每當有食物要送到目蓮母親的嘴巴之時,那食物就被化成灰燼。

所以目蓮的母親不僅下了地獄,而且在地獄裡連飯也吃不到。目蓮救目的原因就是這樣的

歷史上沒有這段故事。不過這段故事對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自古痴心父母多,孝順兒女少。

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反轉版了。

我的婆子媽60歲的時候,我的婆婆(就是婆子媽的婆子媽)已經90歲了 。每次家裡殺了過年豬之後,我婆子媽就獨自端著一大碗一大碗的肉,獨自一個人在灶背後吃。那時候我的婆婆就在樓上她的臥室裡躺著養病。

後來有一天,我的婆子媽吃多了拉肚子,醫生檢查是腸炎還要在醫院輸液住院。我的婆婆只得掙扎著起來每天到醫院去給她送飯。我婆婆每頓飯會給我婆子媽煮肉。但是她自己從不吃肉。

現在我婆婆108歲了,還健在。我婆子媽去年腦溢血死了。


報刊亭的故事


目蓮救母是佛家《佛說盂蘭盆經》中的故事。故事講的是目蓮的母親青提夫人雖然家中富有,但是為人非常的吝嗇貪婪。但是兒子目蓮卻非常的善良孝順。母親青提夫人每次都趁兒子外出的時候在家裡殺羊宰牛,大肆胡吃海喝,心裡根本沒有惦念著兒子,並且人也從不修善心行善舉。母親死後被打入地府,日日受罰。目蓮不忍心母親受難,便出家修行,得了神通來到地府,看見母親因為生前的行徑而被罰入餓死道,吃的一到嘴邊就化為了灰燼。

目蓮沒有辦法,只能求救於佛祖。佛陀教目連在七月十五日建盂蘭盆會,借十方僧眾之力讓母吃飽。目連謹遵佛囑,於是有了七月十五設盂蘭供養十方僧眾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連母親才得以吃飽轉入人世,生變為狗。目連又育了七天七夜的經,使他母親脫離狗身,進入天堂。

這就是目蓮為什麼要救母的原因。

而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件事就不知道了。一來古時候佛經裡的故事本來就是為了弘揚佛法而記錄的,二來雖說中國佛家故事有很多,其中又牽涉到一些神話故事,也就更加撲朔迷離了。三來就是傳說中的神仙誰也沒見過或是沒有科學依據。

所以個人認為應該是有相同意義(勸人行善積德,皈依佛法)的故事經過藝術加工流傳下來的!


銳知道


筆者在小時候就聽過目蓮救母的故事,稍長几年,再讀過,才中文中看出兩種思想,既有釋家又有儒家,兩家一再闡傳目蓮母親作惡的報應和目蓮的孝順。

直到筆者有幸得到一本繁體豎版《印度佛教》,才知道原來我們看到的目蓮救母的故事是經過刪減改編的,原版的故事是讓人不齒的。

原來目蓮素有“慧根”,自幼在家修行,交了很多僧侶為友。有次事前約了兩個僧人來家裡,卻不巧到了那天,剛好有急事要出門,於是交待母親務必好好招待那兩個僧人。誰知他娘不信這套,對那兩個僧人毫不理會,讓人吃了閉門羮。結果,和尚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這是目蓮母親在地獄百般受苦的原因,只因為她不敬僧眾,沒有好好招待兒子的兩個和尚朋友。完整的故事充分顯露出佛家的無恥和狠毒,為了騙取世人的供養竟編出如此不堪的故事。後來的僧俗宣教者也知道這故事未免誇張又狠毒,所以刻意略去目蓮母親受苦的原因。將故事加以改編,變成了目蓮的母親一味殺生,每天胡吃海塞,從不管兒子,更不知道禮佛,因此才淪入餓鬼道。稍作修改,這位母親就從一個普通婦人變成了惡婦。

佛教傳入中國,為了盤根於中土,編出了不少無恥的謊言。諸如:要不識字的愚夫愚婦背念著梵文佛經,說是有功德;抄寫經書,當然也有大功德;佈施僧眾,更是功德無量,其實是怕佛經和佛教失傳,僧尼沒飯吃。

本末倒置的結果,失去了真正揚善的目的,愚民有口無心的念著念著又能如何?很多愚民自以為是地胡亂解釋佛理與經文。有趣的是有些無知的假和尚和反對的世人把大齋會中的無遮大會想成裸體禮佛,還真讓人感概人心的齷齪。更有甚者,把一些佛爺由男變女,大佛爺的法相,身旁一定有兩個被女化的佛娘隨侍,也不知是何用心,只能講齷齪噁心。

愚民信佛,不亞於愛狗人士,縱使惡狗咬人,心痛的不是被咬之人,反倒認為狗狗無辜。信佛之人聽到不信者幾句質疑,便以各類詛咒的語言加附人家身上。說什麼不敬佛,便要下十八層阿鼻地獄。筆者曾在薊縣盤山親耳聽到幾位大師對一位不信佛者惡語相向,告知人家,若不上香,小心全家出車禍。試問,這是佛門弟子的話,還是邪門弟子的話?

對了,流傳的故事中也沒講清楚,目蓮進入地獄後如何救母?憑佛法讓閻王乖乖交出那個已被百般教訓的老女人?還是憑神功打敗閰王和一干鬼卒,奪回母親?然後呢?佛爺把生母摩耶夫人送上三十三天,目蓮救出了母親後,如何處理這個活寶貝呢?

只道是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大獅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目蓮救母的故事來自於《佛說孟蘭盆經》,這部經書最早是在東漢的時候傳入中原,到了東晉時期有人給翻譯過,後來隨著朝代的不斷更迭,目蓮救母的版本越來越多。下面先和大家簡單說一下這個故事。

目蓮救母

目蓮是一位僧人,一生積德行善終於修成正果。他成功以後首先想到自己的父母,便開天眼查看,發現母親正在地獄飽受飢餓之苦。為了報答乳哺之恩,目蓮施展法力給母親化了一缽飯,他的母親端著飯往嘴裡送的時候,飯到嘴裡就變成火紅的炭,燙得她哀嚎大叫。

目蓮找佛陀問原因,佛陀說:“你母親生前罪孽太深,如今墜入餓鬼道,靠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能夠救她的。現在你只有找十方眾僧幫你才能救她。

目蓮求得十方眾僧,在七月十五那天一起施法念經,然後再給母親送去食物,終於令他母親擺脫了餓鬼道,重新投胎轉世。

以上就是目蓮救母的故事,後來有出現很多版本,比如相聲、戲劇等等,甚至有些版本還把黃巢說成是目蓮轉世,因為他在救母的時候把地獄裡的十萬八千個鬼魂也放了出來,而黃巢起議的時候據傳說殺了十萬八千人,這就是收拾前世留下的爛攤子。

目蓮救母是真實的歷史嗎?

從故事的情節來分析,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認為這是一段真實歷史。

目蓮救母其實就是佛教中的一個故事,其本意是教人向善,勸人學好,但這個故事到了中國就被添加了“孝”的元素進去,因為傳統的儒家思想是以孝為先。

目蓮救母用儒家思想是很好解釋的,就是一個孝順兒子的故事;但如果用佛家的理論來理解這個故事,卻是矛盾重重。

  • 佛教講究因果,凡事有因必有果。目蓮的母親墜入餓鬼道就是因為她犯下太多罪惡,所以必須接受懲罰。目蓮出手相救其實已經打破了因果,就好像壞人做了壞事,然後求神拜佛之後就可以洗脫罪孽?這顯示是不符合因果的。

  • 目蓮行善積德,為何在他母親活著的時候沒有制止她作惡,反而是死後才解救她?如果能夠及時制止,他母親的惡因也許會少一些,相應的受害者也會少一些,但

    目蓮為何沒有把罪惡掐死在搖籃裡?

結束語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目蓮救母》的故事就會有不一樣的觀點,有人看到了孝,有人看到了善,有人看到了因果,有人看到了輪迴……

對此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佛說盂蘭盆經:"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 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 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 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 ,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 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 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 化生,入天華光。」"上面一段說得很清楚了,十方僧眾就是所有僧人,不過供養羅漢,辟支佛,十地菩薩等聖眾的功德相對更為殊勝,雖然我們無法分辨聖眾還是一般僧人,但他們(聖眾)會化現比丘相來乞食受用的,以供養十方僧眾的福德,來幫助目連母親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


小超164724499


這個故事是大乘佛教為了宣傳自己,偽造出的故事。

根據記載:《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若父母慳貪。能令舍施。若無智慧。令有智慧。如此之事。乃名報恩。是時目連作是念已。復更思念。如前佛說。我未曾做。即入定觀察。先亡之母。生於何處。即以天眼。見其亡母生於摩利支世界。”

目連的母親實際上是去了摩利支世界,並沒有下地獄,但是大乘佛教偽造故事,妄語咒人,頗為不妥


青山流雲82781657


這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

兒為什麼要救母

你說呢

這和佛門公案都沒關係了

兒救母還用問為什麼嗎?

提到救這個字

還需要理由嗎?

需要理由

還叫救嗎?


轉天天轉


有,佛是實語者,佛法是實證


7755986cwf


不管怎樣評論,任何宗教信仰都是教育眾生行善積德而已,一切故事情節是古代文學虛構成的作品的勸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