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生前的最後一晚是怎麼過的?

蜜瓜醬


這個一代梟雄的最後一晚,實則已經是死亡的前奏,他的無奈、悔恨和悲憤統統纏在一起,最後又被一起絞碎。

不過,張作霖的最後一晚卻很寧靜。

當然,寧靜也只是一時的,更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先兆,似乎當時發生的一切都在告訴所有人一件事——危險正在一步步向他們走近!

只是所有人都沉浸在寧靜中,即便是叱吒了一生的張作霖也打了盹。

1928年6月3日,張作霖坐上了自己的專列,除了他自己,當然也少不了隨行人員,如教育總長劉哲、軍事部長何豐林、奉省省長莫德惠、關稅自主委員會委員常蔭槐、內閣總理潘馥、日籍顧問儀我誠也和町野武馬諸人皆作隨行。

此外,張作霖的六姨太馬月清和三兒子張學曾也在這時一起乘坐專列返回奉天。

這一走,張作霖幾乎將自己的班底全給帶走了。

張作霖的專列有22節車廂,他自己所坐的則是第8節,這節車廂曾是慈禧的專用“花車”。慈禧“迴鑾”經保定時突然決定改乘火車,於是一幫馬屁精為她打造了所謂的花車,慈禧乘坐“花車”一路回到了北京,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這或許也是張作霖選擇乘坐第8節車廂回奉天的原因,當時的氣氛太過波譎雲詭,他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夠像慈禧一樣順利回到自己的老巢。

當時,張作霖為了迷惑日本人,又幾番變更了回奉天的時間,自以為已經騙過了日本人的眼睛。

所以,他也開始麻痺了起來。

當專列抵達山海關時,專程趕到山海關“接駕”的黑龍江督軍吳俊升登上了張作霖所在的車廂。

他們隨意寒暄了一番,張作霖的牌癮突然犯了,於是幾人開始打起了麻將。

在專列即將抵達皇姑屯的時候,他們已經打了一夜的麻將,張作霖說:“就到皇姑屯了,各位回車,收拾行李。”

可是,在此之前已經發生了一些值得注意卻沒有引起注意的事——

專列抵達天津時,潘馥要在這裡下車,然後去德州找張宗昌,張作霖的日籍顧問町野武馬也跟著潘馥下了車,一起去了。

專列即將抵達皇姑屯時,日籍顧問儀我誠離開了張作霖的車廂。

陰謀的味道已經越來越重了,可是張作霖仍然沒有聞到。

1928年6月4日,清晨5時許,張作霖和吳俊升、日籍顧問嵯峨喝起了早茶。

吳俊升說對張作霖說:“大帥,馬上就到奉天了,好像有些冷,請穿上大衣吧!”

張作霖聽了,似乎也感覺到了冷意,所以點點頭,站了起來,將手伸到了披在肩上的大衣袖子裡。

可是,便在這一瞬間,“轟然”一聲,張作霖應聲被熾熱的“火狼”推倒。

吳俊升頭部被一鐵定擊中,當場沒了性命。

這一切,發生得太突然了,突然得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前一秒仍在平靜中各自做著自己得事,下一秒卻已經迎來了生死一刻。

張作霖雖然沒有像吳俊升一樣被當場炸死,可是在送回帥府後,沒過多久便一命嗚呼了。

不過,和最後一晚的寧靜所不同的是,張作霖的倒數第二晚便顯得頗為激烈。

1928年6月2日,張作霖雖然發佈了出關通電,可是,他自己卻沒有走,走的只是他最寵愛的壽夫人。

芳澤知道張作霖沒有走後,便在當晚急匆匆地拿了一份文件來見張作霖,讓他簽字。

張作霖對此本沒有表現出什麼過激反應,他既沒有答應簽字,也沒有當場拒絕,只是推脫說自己太忙,“等我簽字以後,再通知你來取。”

芳澤以為這是張作霖服軟的表現,所以也就離開了。

可是,張作霖後來卻故意用芳澤能夠聽得到的聲音說了一句“悄悄話”:“日本人不夠朋友,竟在人家危急的時候,掐脖子要好處,我張作霖最討厭這種辦法!我是東北人,東北是我的家鄉,祖宗父母的墳墓所在地,我不能出賣東北,以免後代罵我張作霖是賣國賊。我什麼也不怕,我這個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

然後,連芳澤的面也不見,只讓人將文件交給了芳澤。

當芳澤打開文件一看,以為受到了威脅的張作霖會乖乖聽話,在條約上簽字的時候,卻只見條約上赫然寫了一個字——閱!

芳澤瞬間氣得臉色鐵青,這是張作霖和芳澤之間的最後一次交鋒,也是張作霖和日本之間的最後一次交鋒。

他用一個“閱”字,將日本人扇得鼻青臉腫,最終引來了日本人的報復。

兩百公尺高的黑煙,嫋嫋騰空,捲走了他幾十年的風雲。

他將奉系的攤子留給了少帥,殊不知,僅僅3年後,少帥便倉皇出逃,沒敢放一槍一炮。


寧糊塗


1928年6月4日凌晨,在從北京到瀋陽專列上,張作霖和黑龍江省長吳俊升、衛士溫守善在10號車廂站立向著外面張望,馬上就要到皇姑屯進站了,在這節慈禧太后曾經坐過的藍皮花車上,他們也剛剛從通宵的麻將場上下來,準備舒活舒活筋骨,離開北京那個是非之地馬上到家了,張大帥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此為三洞橋未被炸前老影像)

但此時,誰也沒有想到,在皇姑屯的一個日軍望哨裡,一個叫做東宮鐵男日本人正在躲在這裡,暗暗的觀察著遠遠駛來的專列,此時張作霖正和吳俊升聊回奉天下一步的打算,他們所乘坐的10號車廂也緩緩的進入了與南滿鐵路交叉的三洞橋,突然在道口處傳來天崩地裂的兩聲巨響,濃煙滾滾,只見瞬間鐵軌被炸彎曲變形,正在通過此處的張作霖專列車廂被巨大的衝擊波炸的東倒西歪,大火熊熊,幾乎照亮了半邊天,空氣全都是嗆鼻的火藥味。在短暫的平靜過後,呼喊聲混雜在一起。整個場面混亂不堪。

(此照片為日本拍攝的車廂大火熊熊的狀況)

(此照片為爆炸後慘狀)

據知情回憶,爆炸發生後,張作霖車廂被炸的七零八落,首先發現的是黑龍江省長吳俊升,他已經被一顆釘子插入頭骨,腦漿迸裂而死,張作霖的衛士溫守善倖免於難,而張作霖咽喉部被炸了個洞,血流不止,傷勢嚴重。溫守善急忙急忙用手壓住張作霖傷口並拼命的抱起他,坐上一個敞篷汽車急速駛向大帥府,但一代梟雄張作霖最終因為傷勢太重,於大帥府上午9點去世,年僅54歲,從而一個時代結束了。


老豬的碎碎念


即便是百年之後再看張作霖生前的最後時光,那種陰沉悲涼、命中註定的宿命氣息依舊那麼讓人唏噓,讓人無法釋懷。

這一切似乎要從張大帥離京前與日本駐華公使芳澤的最後一次激烈爭吵說起。

面對日本人的威逼利誘,趁火打劫,張大帥高聲大罵:“日本人真不夠朋友,竟在人家危急時候,掐脖子要好處。我張作霖最討厭這種事。我是東北人,東北是我家鄉,祖宗父母的墳墓都在那裡,我不能出賣東北,以免後代罵我張作霖是賣國賊。我什麼也不怕,人必須有點骨頭,我這個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

誰都沒想到,誓死之心竟真成了隨後的赴死之行。

因為此次出關總瀰漫著不詳的氣氛,在大帥離京前,顧維鈞曾拿著張作霖的八字,請京城有名的術士給張大帥算命,那算命的術士看了大帥八字後嘆息說:“這個命貴是貴,可是正如黎明前的燈膽,馬上就要熄滅了。”

自己有誓死不吉言,算命術士有無力迴天語,這些大概就是梟雄隕落的徵兆吧。

在當時,所謂不詳的預感絕不是虛言,奉天憲兵司令齊恩銘就曾發來密電,老道口四周情況異常,日本守備隊日夜放哨,阻止行人通行,好像在構築什麼工事,請大帥嚴加防患,最好繞道歸奉。

出關的隨行人員也是集體感到不安,總覺得在山海關會出事,為此很多人私下裡都準備了裹傷包和餅乾,以防萬一。

很詭異,也很遺憾的是,在種種足以引起重視的徵兆面前,張大帥卻失去了往日那種動物般的警覺。

除了故弄玄虛地改了改最終出關的日期,就再沒有其他戒備措施。

1928年6月2日傍晚,張作霖身穿大元帥服,帶著覺得能給自己帶來福運的五夫人坐進了英國進口的黃色防彈汽車。專車駛抵前門火車站後,孫傳芳、張學良、楊宇霆、顧維鈞等北洋元老、奉系重臣、外國使節都站在月臺上來送行,現場的氣氛很沉悶。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了張作霖當晚離京的場面:“警衛隊的刀槍發出寒光,荒涼的軍樂輓歌般的響起。張作霖左手緊抓著佩劍,興舉手禮與送行者告別。”此外,日本記者特別強調張作霖的表情非常悲痛。

隨著原屬於慈禧的專列駛出京城,蹊蹺的事情出現了,遺憾地是,這些蹊蹺仍沒能引起張作霖的警惕。

專列到達天津後,靳雲鵬、潘復下了車,張作霖日籍顧問町野也下了車。潘復是去山東見直魯聯軍司令張宗昌去了,靳雲鵬本打算陪張作霖去奉天,但日本領事館的一封電報把他從天津喊下了車,顯然,這是怕他被一同炸死。至於日籍顧問町野,則是日本安插在張作霖身邊的間諜,此前他一直參與是否讓張作霖多活幾天的討論。

有人暗中保護、本身就知道內幕的人紛紛下車後,專列向山海關駛去。

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山海關是最易出事的地點,為此,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吳俊升特意趕到山海關來護駕,當得知山海關到奉天一路都有重兵警戒時,張大帥一路上僅有的一些憂慮也隨即打消了。

在山海關,專列進行了重現編組,張大帥的車廂由八十號改為了四號。

隨著專列繼續向奉天駛去,張大帥的一生進入到了最後的倒計時,在這最後的時光裡,張大帥就像尋常人一樣,歸心似箭。

晚上他吃了一生最後一頓飯,廚師樸豐田回憶,當晚他和另一廚師趙聯璧給張大帥做了六菜一湯——肉絲燒茄子、燉豆角、榨菜炒肉、幹煎黃花魚、菠菜烹蝦段、辣子雞丁外加小白菜湯。

吃飯的時候,五夫人說:“明天早飯就得在家吃了。”

張大帥說:“在火車上吃啥都不香,覺也睡不好。”

吃完飯,五夫人伺候張大帥休息,給張大帥燒大煙泡,捶腰。

眼看著就要到家了,張大帥在人生的最後一個夜晚沒有睡覺。抽完大煙後,他起身去了客廳,和莫德惠、劉哲、常蔭槐玩了好一陣子的紙牌“鬥十胡”。

專列到達皇姑屯時,張大帥的車廂中除了他本人,只剩下吳俊升和校尉處長溫守善。

四點二十分,專列從皇姑屯開出,五點二十三分,專列駛抵老道口橋沿時,劇烈的爆炸將張作霖的車廂炸出了三四丈遠,揚起的黑煙有兩百公尺高。

吳俊升頭貫鐵釘當場身亡,張大帥的喉嚨處被炸出個很深的血窟窿。

五個小時候後,亂世梟雄張作霖離開了人世,風雲戛然而止。


黑句本


張作霖的最後一晚,讓我想起了電影《讓子彈飛》中的情節,本來高高興興地坐著火車,雖然沒吃火鍋,倒也享用著廚師精心準備的美食。不過,誰也沒有想到,這將是張作霖的最後一晚。

在軍閥混戰中,奉系軍閥首腦張作霖有些失意,覺得關內有點混不下去了,於是乾脆準備打道回府。按照當時的路線,他是從北京乘火車,一路向東,再經山海關返回東北。儘管戰場不利,但張作霖在回家的路上還是比較開心的。或許,這就是鄉土情結吧!

據後人回憶,火車經過山海關時,正好是晚飯時間,廚師怕這位大帥吃不好,還精心準備了好幾個菜。不過,張作霖的胃口似乎並不好,而且半帶贓字兒地說在火車上吃飯不如在家裡踏實。

吃過飯後,為了打發時間,張作霖跟同行的幾位軍官打了會兒麻將。然後也就各種散去,準備休息了。按照行程來算,第二天醒來後,張作霖也就離家不遠了,因此有種想借睡覺的功夫,把旅途時間熬過去。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此時日本人在列車的必經之路皇姑屯埋下了炸藥。當張作霖乘坐的火車途徑預定地點時,列車被炸翻。張作霖身受重傷,不治而亡。

因此,張作霖死前的這一晚,是在回家的火車上度過的。他吃的挺飽,還打過麻將,也算是享受了最後一個晚上吧!只可惜一代梟雄,就此喪命於旅途之中。


史海爛柯人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回東北的列車上遭遇爆炸襲擊,這次回東北,是張作霖一再推遲,就是怕不安全才拖了兩三天的,但是沒想到還是沒能逃脫日本人的魔掌,6月4日這天凌晨,張作霖和黑龍江省長吳俊升、衛士溫守善在10號車廂站立向著外面張望,張作霖和他們剛從通宵的麻將桌上下來,馬上就要到皇姑屯站了,離開北京那個是非之地馬上到家了,張大帥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但此時,誰也沒有料想到,在皇姑屯的一個日軍站點,一個日本人正躲在這裡,暗暗的觀察著遠遠駛來的張作霖的專列,車上的張作霖正和吳俊升溝通回東北之後下一步的打算,車駛入進站之後,突然在道口處傳來天崩地裂的兩聲巨響,鐵軌瞬間被炸彎曲變形,濃煙滾滾,張作霖專列車廂被巨大的衝擊波炸的東倒西歪,大火熊熊,幾乎照亮了半邊天,空氣全都是嗆鼻的火藥味。在短暫的平靜過後,呼喊聲混雜在一起。整個場面混亂不堪。

在這次爆炸中,吳俊升當場死亡,而張作霖也被炸的不醒人事,脖子被炸的直冒血,張作霖副官趕緊捂住張作霖脖子,抱住張作霖坐上車往大帥府飛奔而去。大帥府的人聽說張作霖被炸都接受不了,張作霖到家之後趕緊安排醫生救治,但是其實已經不行了。此時主導這件爆炸的日本人卻頻頻來探消息,他們就等著張作霖死亡沒人主持東北的事情,發動兵變呢。

這時多虧了張作霖的五夫人,一邊安慰住家人,讓醫生盡力救治張作霖,一邊安排給還在西安的少帥打電話,讓張學良趕緊回東北主持大局,另一邊還收拾好妝容與悲傷的心情,應對上門探聽消息的日本人。硬生生的捱過去了,等到張學良回到東北才發佈了張作霖的死訊。


丫丫說史


“歷史長河,微觀陪你讀歷史”

張作霖出身行伍,是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1928年,面對來勢洶洶的北伐軍,張作霖的奉系接連潰敗,無奈之下,張作霖決定返回關外,繼續當自己的東北王。但是因為與日本人在滿蒙懸案上的分歧,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了張作霖。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張作霖返回奉天的最後一晚究竟發生了什麼?

1928年6月,面對前線的節節潰敗,張作霖無奈之下下令撤回關外,但是因為與日本人結怨,張作霖不得不小心面對。他原本宣佈1日出京,但是一直推遲到第二日,並且原本自己的專列也秘密交給五太太壽夫人等人乘坐。

3日凌晨,張作霖帶著大批政要、衛隊從正陽門車站登車,當時來送行的有北京元老、社會名流、商界代表以及各國使節,張學良等人也前來送行。專列於3日早晨6時30分到達天津,安國軍軍團長褚玉璞特意從唐官屯趕到天津車站迎送。前來迎送的還有在天津的前兩湖巡閱使王佔元、熱河都統闞朝璽等官員。前交通總長常蔭槐在天津站上車,陪張作霖回奉天。

下午4時,專車抵達山海關。張作霖的廚師樸豐田和趙連璧精心地做了六個菜、一道湯:肉絲燒茄子、燉豆角、榨菜炒肉、幹煎黃花魚、菠菜烹蝦段、辣子雞丁,外加小白菜湯。馬伕人說:“明天的早飯就得到家吃了。”張作霖邊漱口邊說:“在火車上吃啥也不香,覺也睡不好。”沒想到,這是張作霖最後的晚餐。

張作霖用完晚餐,黑龍江督軍吳俊升就上車了,他是特地從奉天趕到山海關來迎接張作霖的。張作霖和他聊了一會,就叫來了莫德惠、常蔭槐、劉哲玩麻將。晚上11時,專車到達錦州車站。等車到新民時,天已經微微亮了,張作霖讓陪他打麻將的人回去休息。他朝窗外望去,看到鐵路兩旁“皆有步哨警戒,面向外立,作預備放姿勢,,十餘步就是一崗”。實業總長張景惠在皇姑屯車站上車向他問安,並告訴他其他家人和文武官員在奉天新車站迎接他。


史肆說




張作霖一生謹慎,唯獨,1928年6月回奉天時謹慎度很不夠。

像這種處在關鍵位置上的人,想取“項上人頭”的絕不在少數,日本人、蘇聯人、南方革命軍、直係軍閥,都有暗殺 他的這個可能。

其中,日本人對他的企圖已經開始明顯,東北的屬下也已經發電稱南滿鐵路的日本人很不正常,可即使風險重重,張作霖也決意回家。

張作霖走得時候,送行者眾多



張作霖出發的時候,陪同者眾多,送行者也非常多。

張學良、楊宇庭等人在車站送行,而國務總理潘復、鮑貴卿(原來吉林督軍)等隨車送行。

陪同者有六姨太馬月清,兒子張學曾,軍事顧問町野武馬,親家靳雲鵬,常蔭槐等人。

對於這樣的安排,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是要安全,為何要這麼多陪同者?張作霖帶上人馬獨行,是不是更安全一些?至少車廂位置很難洩露。另外,隨車送行者也實在不需要。這事張作霖太不謹慎了。

中途天津,送行者下車了,靳雲鵬要會日本朋友,也臨時下車了,還有軍事顧問町野武馬也在天津下車了。

氣氛越來越來越詭異,張作霖有些身心不寧。

到了山海關時,已近傍晚,看到二哥吳俊升上車後,張作霖很開心,聽吳俊升說沿路有重兵把守時,張作霖鬆了一口氣。

張作霖的最後一晚



張作霖在火車上的最後一晚,火車上的隨行廚師樸豐田做了一個豐盛的晚餐,整了六菜一湯,大帥的食慾看起來不錯。但張作霖不知道的是,這就是他人生最後的晚餐,從此之後,再無晚餐。

雖然是在晚上,但火車轟隆隆的聲音再加上顛簸,張作霖實在睡不著。以前張作霖也常坐火車,但睡不著覺的時候還是不多,看來張作霖已經感受到了死神地召喚。

在隨從地幫助下,張作霖抽了袋大煙,精神感覺不錯,叫吳俊升、常蔭槐、劉哲等幾個人一起開始玩紙牌“鬥十胡”,大家很投入,玩得很開心,於是玩了很長時間。不覺間,東方發白,天色漸亮。

這時候,大家終於散了,貴賓間只留下了吳俊升等兩人。三個人慢慢地交流著,眼看離家越來越近了,但此時死神向他們慢慢地靠近了,並露出了“青面獠牙”。

1928年6月4日凌晨五點左右,火車行駛到皇姑屯,在經過南滿鐵路和京奉鐵路交叉口時,一陣巨大的聲音傳了過來,而張作霖和吳俊升的身體在氣浪地影響下,被拋向了空中,吳俊升當場死亡,張作霖重傷。

在回到帥府的當天,張作霖去世。五姨太和于鳳至經過商議,決定秘不發喪,等待張學良歸來。



那最後的一晚,張作霖心神不寧,吃了頓豐盛的晚餐,抽了袋大煙,玩了會紙牌,然後被日本人送到了閻王殿。可惜,一代梟雄喪生日本人手中,但他的人生基本無憾。


藍風破曉


張大帥的最後一晚,其實心裡估計有些忐忑,對於日本人想對自己下手,老張估計早有預計,但是他還是抱有僥倖心裡,沒想到日本人下手這麼快這麼狠。


我估計這一晚張作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調兵遣將,把奉軍安全撤進關內。

其實這次北伐,張作霖表面上大敗而歸,實際上完全翻檯的是孫傳芳的東南五省聯軍和吳佩孚的直軍,而後面的戰爭是張宗昌和諸玉璞的主力進行戰爭,奉軍主力其實並沒有太大傷亡,這是張作霖玩的很6的驅虎吞狼之計。


關內亂入關爭天下,兵敗就出關休養生息,這是奉軍一貫套路,這次也不例外。

所以張作霖應該思考的是如何繼續挑撥北伐軍內部的關係,儘早撤回關外保全奉軍主力,提防馮玉祥,聯繫南方軍閥,只有關內亂起來,他這頭東北虎才能捲土重來。



但是就在他考慮這些天下事的時候,皇姑屯一聲巨響,一代梟雄身死,連句遺言也沒給後繼者留下。


歷史區的旅法師


1928年4月5日,蔣介石徐州誓師,對張作霖為首的軍閥開始了“第二次北伐。到了這一年的5月下旬,蔣軍就已經逼近了京津地區。

這個時候,住在北京的: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見大勢已去,就宣佈要退出北京返回東北了。


其實早在日俄戰爭的時候張作霖曾經為日軍效過勞,所以在後來他當上了奉軍的首領之後,就把日本當作他的一個靠山,但與此同時他又給了英美帝國主義許多特權,希望藉此可以逐漸的擺脫日本人的控制。張作霖的這一舉動昭然若之,日本人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在張作霖打算撤兵回東北的時候,日本人已經決定要拋棄張作霖了。

他們在一開始先勸說張作霖“隱退”,張作霖的拒絕了。好言相勸行不通,日本人也就開始來硬的了,他們威脅張作霖說要解除他的武裝。與此同時日本人還開始調兵遣將,等待時機下手。 等到張作霖離京回到東北的時候,他們在皇姑屯火車站附近放置了有三十袋的炸藥還有一隊衝鋒隊。

6月3日晚,張作霖離開了北京大元帥府,前往火車站。隨行的有靳雲鵬,潘復,何豐林,劉哲,莫惠德,於國翰,閻澤溥還有張作霖的六姨太太和三兒子張學曾,以及日籍顧問町野和儀我等人。



張作霖的坐在了慈禧太后曾經用過的“花車”上,裝飾非常華麗。晚上8時,火車從北京火車站開出。深夜之時,火車開到了山海關車站。

第二天的清晨——5時23分,當張作霖乘坐的專車鑽進京奉鐵路和南滿鐵路的交叉處的三洞橋時,日本關東軍大尉東宮鐵男按下電鈕,預先埋藏的炸藥爆炸了。張作霖被炸出三丈多遠。


圍知歷史


張作霖,字雨亭,乳名:老疙瘩,遼寧省海城人。自幼貧苦出身,後來投身綠林,1894年詔安之後投入清軍,勢力逐漸壯大。成為北洋政府奉系軍閥首領,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大元帥。統治東北三省多年。張作霖一生跌撞起伏,叱嚓風雲中國政壇長達17年之久,演繹了從草莽英雄到大元帥的傳奇人生。

然而,就在1928年,東北王張作霖勢力到達巔峰的時期,由於他拒絕簽定日本關東軍提出的賣國條約,與日本人結下了仇。6月3日早晨在由北京乘火車返回奉天的途中,被日本人事先埋好的炸彈,在4日凌晨專列行至瀋陽皇姑屯三洞橋附近時被炸身亡。



那麼大帥張作霖生前的最後一晚是怎麼過的呢?

據史料記載,分析張作霖上車的那天晚上,並沒有感覺到自己的末日到了。而是按照往常的習慣步驟進行的,首先是在當天下午,大概4點左右,張作霖的專列已經抵達山海關境界。也到了吃晚飯的點了。於是張作霖的廚師樸豐田和趙連璧為大帥準備了六菜一湯。六道菜分別是:紅燒茄子,燉豆角,榨菜炒肉,烹蝦段,爆炒雞丁,幹煎黃花魚,外加一個小白菜湯。當時就在用餐的時候,張作霖的六太太馬伕人還說了一句話:“明天的早飯就得到家吃了”。張大帥還回了一句說:“在火車上吃啥也不香,覺也睡不好”。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燉飯,卻成了張作霖最後的晚餐。

張作霖用完餐後,正趕上黑龍江省督軍吳俊升,特意從奉天趕來山海關接應大帥上了車。張作霖與吳俊升簡單聊了一會後,覺得無聊為了打發時間,派人叫來了常蔭槐,莫德惠和劉哲一起玩麻將。四個人大概玩到了晚上11點左右,張作霖感覺有點發困了,就叫陪他打麻將的常蔭槐等人回去休息。據說張作霖開始有點困,後來就睡不著了,一段段往事在腦海裡浮現,迷迷糊糊的熬到了天亮。4日早晨火車已經進入瀋陽皇姑屯,張作霖望了望車窗外邊,熟悉的景色映入眼簾,看到了鐵路兩邊的衛兵,感到很欣慰,心想馬上就要到家了。



就在大帥這一路緊繃的心就要平靜下來的時候,列車到達三洞橋時,突然聽到兩聲巨響,張作霖所在的車廂被炸上了天。


現場是濃煙滾滾,一片混亂。張作霖當時被炸飛了出去,喉嚨處被炸了一個窟窿,滿身是血。後來張作霖被救回了大帥府,在當日因傷勢過重而死。一代梟雄張作霖,千算萬算還是沒有躲過一劫,最終被日本人害死了。

後來歷史上這次事件被稱為震驚全國的(皇姑屯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