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三郎旺福


“墳,墓,冢,陵”這4個字在現代漢語中都有埋葬死者之處的意思,但它們在產生以後乃至等級禮制繁多的古代社會里,都有著特定的含義。   

“墳”本意是土堆,最早在屈原的《九章》中有“等大墳以遠望兮”的句子,也引申出大堤的意思,在《詩經》中有“遵彼汝墳,伐其條枚”之語。後來才有今日墳墓的意思。


現代已多用火葬,但以前的人推崇入土為安,人死以後把棺木埋在地下,蓋一個小土包在上面使其不平,那就是墳,在“墳”、“墓”分開的時候,不平於地面的墳也指主人身蒙冤屈心懷不平而死。   

“墓”則是平的墳墓,本義是上古期間掘塘穴葬棺木,蓋土推平,不植樹者稱墓。

與“墳”的不同在於:“墳”有土堆的意思,而“墓”沒有,且墳高而墓低。《禮記》“古者墓而不墳”一語,鄭玄有注:“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墓從莫,莫字意為日在草叢中,引申為黃昏之意;死者隨太陽一起隱沒,不壘墳包,表示墓主是正常死亡,落葉歸根。但這樣平平的沒有標記,所以會立上木碑,後來為了保存時間更久遠也用石碑代替木碑。   


“墳”、“墓”兩字的關係就和“姓”“氏”兩字一樣,來源和本意不同,最早的用法也有所不同,但現在大多時候都放在一起組成一個雙音節詞,指代一個整體的意思,用法上也經常通用。

雖然具體什麼時候“墳”、“墓”開始用尚有爭議,但大體上在漢代封土、土堆開始流行以後,兩者就開始通稱了。   

而“冢”,在古漢語中即有“高大的墳墓”的意思,引申出形容大的、地位高的;還指山頂,如《山海經》有注:“冢者,神鬼之所居也”;也指嫡長,如“冢嫡欲廢奪,骨肉相憂疑”。可見這個字是相對顯得重大、有身份的。


原本高大的墓葬也不是一般人能建造的,所以冢的主人多是身份高或是有重大貢獻的,或是家世顯赫的,如王侯將相,或是為國捐軀的戰士。

由此,戰死沙場的人用衣物代替損毀或失蹤的屍身下葬後,墓葬會被稱為衣冠冢,這是因為作出了較大的貢獻;杜甫“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中,青冢的主人正是漢宮作為“公主”出嫁的王昭君,其身份和貢獻也說明這點。

“陵”則來路顯赫,字形從阜從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可以代指大土山,“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而合起來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為“登上、升”義。

陵,為“帝王的墳墓”專用,有其”專用的昇天通道(之處)“的意思,如杜牧“樂遊原上望昭陵”。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都是這個用法。


古代時除非皇帝授意,“陵”都被嚴格地用於皇家墓葬,但現在早已廢除帝制,陵也用於生前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的墓葬身上,比如孫中山先生的中山陵、還有烈士陵園,等等。   

如今“墳”、“墓”的使用要遠遠多於“冢”、“陵”,後兩者多有因建制龐大而成為景點者。

總的來說,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墳,而陵則最為特殊,只能用於身份重要的人;不過現在這些差別已隨著社會變遷和墓葬現代化,逐漸淡化在歷史的塵煙之中。


歷來現實


墳、墓、冢和陵這四個詞實際上在現在看來都是一個意思,即墳墓,是逝者的安息之地。當然放在古代就有了很多的不同。在古代,墳墓的變化是經過了很多階段的,而且古代本就是有很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階層的人去世之後,其墳墓的規格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墳墓很為很多種也就不足為奇了。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下墳、墓、冢和陵之間的不同之處。

“土之高者曰墳 ”,墳原本的意思是地面堆起土堆,後來就專指墳墓,意思就是埋葬逝者的地方,地面之上堆起土堆或者堆砌石塊,這就是墳,比如我們現在說的“墳頭”,指的就是墳墓的那個土堆。

墳和墓一般是放在一起來提的,即墳墓,最開始,逝者埋葬後,並不會在地面上堆上土堆,地面是平整的,然後往下挖,在地下建造一個墓室,這就是墓,墳和墓一個是地上一個是地下。先秦時期有“墓而不墳”的傳統,當然到了漢朝時期,墳和墓成了一個整體, 既有土地上面的土堆,也有土地下面的墓室,這就是墳墓。

冢本身含有高、大的意思,比如周朝有一個官職為冢宰,即為朝廷重臣,而北周時期也設有冢宰和大冢宰,權傾朝野的宇文護就做過大冢宰,屬於百官之首,總領朝政。而“冢”作為墳墓的一種即又高又大的墳墓,這在規格上有別於一般的墳墓,是有身份的人的墳墓,《周禮》中有專門管理墓地的官職,即冢人。我們最常見的冢應該是衣冠冢。

所謂衣冠冢就是葬有逝者衣冠但沒有葬逝者遺體的冢,要麼逝者的遺體失蹤了,找不到;要麼逝者葬在了別處,因此才弄個衣冠冢,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冢絕不是普通百姓才能有的墓葬,它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墳墓。古代有比較多的衣冠冢,比如黃帝的衣冠冢,再比如李白、楊貴妃、史可法、袁崇煥等人,都有衣冠冢。

再來看陵,陵有山陵、丘陵的意思,陵墓這種規格的墓葬是最高規格的墓葬,即帝王專用的墓葬。所以提到陵墓一般指的就是古代帝王的陵墓。陵墓大多以一個山、一個大的土丘為基礎建造。比如秦始皇陵、李世民的昭陵、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朱元璋的明孝陵、明十三陵,以及已經被髮掘的定陵等等,都是帝王的陵墓。

當然也有不屬於帝王的陵墓,比如唐朝時期就有兩座“號墓為陵”的陵墓,即懿德太子李重潤的陵墓和永泰公主李仙蕙的陵墓,這屬於唐中宗時代比較特殊的喪葬制度,它的成因其實是李唐王室與武周政權相抗衡的一種表現。

最後簡單說一下秦始皇陵,它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和國家的重點文物,具體位置在西安市的城東五公里的驪山北側。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而在公元前247年,他登基為秦國國君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到了公元前221年,他統一華夏然後稱帝,陵墓的規格再次提升,一直到公元前208年,秦始皇陵歷時近四十年,費民工百萬之眾,花費錢財更是不計其數,終於建成了著名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地宮中到底是怎樣的情景,我們不得而知,只能大體想象裡面有無數的奇珍異寶、有五花八門的機關設計、仿若咸陽城的設計、上有星辰下有大海,有百噸水銀流動成美麗而致命的江海。當然也有大量殉葬之人,當初參與修建秦始皇陵的民工們都死在裡面,更有秦始皇的那些妃嬪也被秦二世安排這為秦始皇殉葬。可以說,秦始皇在地宮中並不寂寞,在那裡,他仍舊有屬於自己的龐大的地宮和隨從。

當然,秦始皇陵自秦末開始,就吸引著無數盜墓賊為之瘋狂,他們千方百計想要打開秦始皇陵,窺一窺其中的寶貝,然後一夜暴富,只是這終究只能是幻想,因為沒有誰能夠打開秦始皇陵,無論怎樣的盜掘,它依舊在那裡巋然不動,想必這也是秦始皇樂意看到的。

而現在,仍舊是很多人想知道秦始皇陵裡面究竟有怎樣的寶貝,只是秦始皇陵卻不允許進行挖掘。至於原因,則是很簡單的,單隻定陵的發掘就很能說明問題,一旦開挖,很多的未知東西在等著我們,如果做不到完美的處理,秦始皇陵中的寶貝很可能變成廢物。

發掘容易,保護難。況且就現今對秦始皇陵的斟測可以得知,秦始皇陵發掘也是很困難的,這個太史公在《史記》中也有相關記載。因此,不如將整個陵墓保護起來,這本身就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尚宮女史


墳、墓、冢、陵,通俗來講,都是指墳墓,是人去世後的“住所”。但這四種名稱又因等級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含義。

在古代,人死後的埋葬地有許多的稱謂,按照尊卑等級應該是,陵、冢、墓、墳。帝王的墳墓稱為“陵”,達官貴人的墳墓稱為“冢”,富人的墳墓稱為“墓”,而平民百姓的墳墓稱為“墳”。

古代墓葬的等級有嚴格的要求,墳墓的規格、樣式也有區別,後代不能超越先祖,小官不能超越大官等。據史書記載,東周以前的墓葬是“墓而不墳”,就是沒有土堆的,由春秋時期開始有了墳堆。

墓比墳的歷史稍早,墓和墳的主要區別是,墓一般是平的,不會超過地面。而墳是在墓的基礎上堆起土包,作用就是用來作標記。二者的區別還有身份不同,墳一般是適用於平民百姓和奴隸,墓則是比較富裕且有名氣的人。

墳不管是規格還是陪葬品都不能與墓相比,墳就比較簡陋的多,從外面看就是一個小土包。而墓則是有大的墓穴,除安放遺骸外,還有陪葬品,並且墓有墓道通到墓穴。隨著封土逐漸變成身份的象徵,墳和墓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墳墓一詞就出現了。

冢是比較高大的墳,也就是說冢的封土堆要比墳高大的多,這種高大的墳通常是王侯將相的埋葬地。凡是生前有官職的人死後,埋藏地都可以叫冢。還有一種冢叫衣冠冢,此冢通常沒有埋葬屍體,一般用生前物品代替,埋藏死者物品的墓就叫衣冠冢。

陵在古代專指埋葬帝王或諸侯王的墓,現今是一群陵墓的統稱,如明十三陵。帝王陵一般依山而建,氣勢宏偉,佔地面積比較大。不但陪葬品多,而且考古價值也很高。還有一些帝王陵是屬於廟宇類型的,這種是專門用於祭祀用,比如黃帝陵。

還有一些生前不是帝王的人,他們的墳墓也是按照帝王陵的標準去建的,這些人一般都是被後世推崇的名人,比如孔子、老子的廟,都是根據帝王陵格局建的。帝王陵就是身份權力的象徵,屬於古代最高級別的墓。如乾陵、秦始皇陵等。

總而言之,墳、墓、冢、陵都是指埋葬去世的人的地方,但因為去世之人的身份和等級不同,對於埋葬地又有不同的叫法。這也是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一個體現,從我們常說的“上墳掃墓”也可以看出,其實墓與墳在古代還是有區別的。


野史也是史


人生百年,終有一死,有死便有葬。“葬”的解釋就是“藏”,是指將屍體掩藏。在原始社會的初期,人們並不掩埋同類屍體,跟動物無異。慢慢的古人誕生鬼魂觀念以後,人們開始有意識得處理同伴的遺體,將其掩藏,繼而產生最早的墓葬。



“墓”的形式的出現是最早的,墓是埋葬死者的場所,有碑無土堆,指的是平處。

“墳”,本來指土堆。後來墳是墓上堆高的土,為高處,在中國自從出現墓葬以後的很長時間裡,墓上是沒有土堆的,也就是漢代提到的“葬而無墳謂之墓”。現在墳與墓一般連稱,意為死者的墓地。



隨著階級制度的發展,墳墓禮制隨之出現,又有了許多關於墳墓的名稱,如丘、冢、陵、山等墓地的稱呼,雖然形式各異,但他們都是埋葬死者的地方,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其規模的大小不一樣。丘,春秋以丘稱葬地,如昭丘。

冢,本指山頂,後稱高墳為冢。

帝王的墳墓為顯示其地位,規模最為宏大,漢稱帝王墓為陵,延至後世。如,茂陵、中山陵,明十三陵等。山,秦代最早稱帝王墓為山(把山掏空建造皇帝陵墓)。



墳墓是死亡文化主要的實物形態,體現了人們的社會等級和死亡觀,以及民風民俗。中國人歷來推崇孝道,因此在修墳造墓方面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智慧。


悼亡吟


墳,墓,冢,陵這四個字都是用來表示人死後安葬的地方,那麼為何有這許多的說法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原來這不同的稱謂是古代封建社會用來區分不同級別的人享受不同的等級的一種制度。

古代平常百姓死後埋葬的叫墳,墳的樣式一般都是高於平地,用土堆起來。



讀書人,或者在社會上有一定聲望,但是沒有當官,死後安葬的叫墓。墓一般是平的。



凡是有官職的死後安葬的都可以稱之為冢。冢的情況有三種:

1,死後入土為安,將屍體裝棺埋葬的,這種是正常的一種。

2,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死後屍體沒有能夠入土的,將他們生前的衣物安葬的,這種叫做衣冠冢。

3,還有我們經常在電視裡面看到的,死後將兵器,或者生前心愛的物品埋葬,這種也屬於衣冠冢的一種。

歷史上有兩個人例外,孔子和關羽。他們被稱之為文聖,武聖。這種叫做,山東省曲阜的孔林,河南省洛陽的關林,就是這種情況。



帝王死後也要入土為安,規格也是最高的,叫做陵。皇陵一般依山而建,氣勢宏偉,佔地面積廣大。如北京的十三陵,那兒埋了明朝十三個皇帝。東陵,西陵是大清皇帝的墳墓。

一些遠古時代的帝王被後人祭祀,後人根據傳說,在他們死亡的地方蓋廟紀念,這種也叫陵,如黃帝陵,炎帝陵,那兒不一定真有炎黃二帝的屍體。

還有一些人不是帝王,可是他們的墳墓也照帝王的標準去建,如周口鹿邑的老君臺,是紀念老子的廟,廟的格局是按帝王的模式建的,這是因為老子大大的有名,被後世帝王推崇,撥鉅款建造,享受他們的待遇。後來帝王們又喜歡上了孔子,就把老子拋到一邊了。所以現在老君臺就成這樣了。這兩種陵不是真正的,是廟的一種。


浪子與俠客


前幾年一款網絡遊戲非常風靡,一些很萌的花花草草吐出種子、果實,對抗從墳墓裡爬出的森森然的殭屍。是的,估計很多朋友都玩過,就是《植物大戰殭屍》


各國對於埋葬死人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稱呼,漢語有“墳”、“墓”、“冢”、“陵”等等;英語也有“grave”、“tabut”、“tomb”等。


既然稱呼不同,形制肯定是有區別的,要不費那個勁起那麼多名字幹嘛?


“墓“與“墳”

有句話:“古也墓而不墳。”出自《禮記·檀弓》。


相傳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去世得早,後孔子在其母親也去世後,欲遵循古禮將父母合葬在一起。由於當時只流行“墓”,所以孔子頗費周折才找到了父親的“墓”,為了記住父母墓地所在,方便日後祭拜,創造性地在墓葬處堆起一個墳頭。據古籍記載,在墓上起墳以及夫婦合葬,均自孔子始。後來,孔子的弟子群起仿效,此俗遂廣泛流傳開來。

所以簡單來說,“墓”就是挖穴後再填上,地面是平的,不壘墳包。“墳”就是在墓的基礎上堆個土包,以作標記。


還有一說

“墓”地表平平,表示墓主是正常死亡,沒有冤屈。

“墳”有土包聳起,表示死者有冤屈,心中不平。如周武王克商,命令加高殷王子比干之墳,即表示比干死得冤。

“冢”與“陵”

“冢”字本義是高而大的墳。就是比小墳包要大一個size大墳包。


那外形比較高大,裡面葬的人是不是也要“高大”一些呢?世界上沒有幾個巨人,所以這裡的“高大”即指社會地位、等級的“高大”,即王侯將相。


青冢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首詩出自杜甫的《詠懷古蹟》第三首。詩中的“青冢”指昭君墓。風塵漫漫的大漠什麼都可以無情地吞噬,惟獨消化不了這一座墓草茸碧的青冢,這青冢在蒼茫天地間便格外引人思忖。


衣冠冢

“馬嵬兵變”楊貴妃被處死後,安祿山兵馬在後面緊緊追趕,因此眾人在道路旁邊隨便挖了個土坑,將楊貴妃的屍草率埋了。之後唐玄宗曾密令官監將楊貴妃遷葬。


據說那位宮監到了馬嵬坡後,到處尋找楊貴妃的墓坑。後聽當地人說有人保留著楊貴妃在佛殿前的梨樹上自縊時遺下的一隻異香撲鼻的靴子和襪子。宮監高價買下了靴子和襪子,然後鄭重其事地埋在了貴妃墓這個地方,回京向唐玄宗覆命交差。


這種只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而未葬有死者遺體的墓葬就稱為“衣冠冢”。


“陵”最好區分,就是最高級別最大規模的墓。古代主要指皇帝墓,如秦始皇陵、明十三陵、茂陵等;現代的“陵”多指領袖及先烈的墓,如中山陵。


滴滴的冰糖雪梨


在古代活著的住的地方有等級之分——民家、官宅、王府、皇宮,然而就是上天堂同樣有皇崩、王薨、官卒、吏不祿、民歿(mò),而墳、墓、冢、陵講得就是上天堂的歸屬地的說法,福垊逐一為您談談。

【墳】:有隆起的土丘。

古代平民仙逝後,埋葬的土丘就是墳。福垊這裡要說一句,今天所有土葬稱什麼什麼墓,嚴格來說都是錯誤的,準確說法就是墳。不過,現在的墳已經沒有等級之分了。另外墳在古代還有受了冤屈的人叫墳,因為墳有隆起的土堆,意味有冤枉。墳的樣式是下方的坑是方形的,上面的土丘是圓錐形(或圓柱形)的,有天圓地方之意思。

【墓】:無隆起的土丘。

興亡百姓皆苦,故而百姓是墳。為啥?冤啊!而較為富貴的商人、小吏、士兵、知識分子等,他們基本是王朝的底層受益者,所以他們不冤,故而墓葬都是平的。不過,這是遙遠的古代,到了後來只要是一般富貴人家仙逝後,他們的墓葬地都稱為墓。福垊給您舉個栗子,您看像西方還有日本的墓葬都是平地,不過上方有個墓碑。這在遙遠的古代就是典型的墓。還有安葬在日本大阪的清兵墓地,也是平地。不過,嚴格來說“墓而不墳”是沒有任何標識的,包括植樹和墓碑,這先秦之事了。

【冢】:高大的墳墓

冢從“勹(bao)”從“豖(chu)”,注意,不是“冖(mi)”,不是“豕(shi)”,本意是高大的墳墓。安息的則是將相顯宦之類,甚至安葬的還有少數民族的王后,比如青冢就是四大美女王昭君的墓葬。此外,僅僅埋有死者的衣冠,或者什麼也沒埋而立碑的高大墓葬都稱呼為冢,前者就是傳說中的衣冠冢,後者就是疑冢。衣冠冢著名的是有黃帝、楊貴妃、史可法、袁崇煥、孫中山等,孫中山的衣冠冢在北京海淀區香山公園北側的碧雲寺內。而疑冢比較典型的有曹操七十二疑冢。不過七十二疑冢只是一個騙人的傳說,專家證實所謂的疑冢不過北朝大型古墓群,有一百三十四座之多。

【陵】一國之君(含個別諸侯國)或一國之主的墓葬地。

陵的本意是大土山,到了戰國中期後,秦楚趙等國君王所葬地稱之為陵。後世皇帝不僅統稱陵,而且還有不同的具有美好意思的前綴字進行區分。福垊感覺漢朝以後的親王可能也稱為陵,比如梁孝王陵,明朝第一王陵魯荒王陵。黃帝炎帝的墓葬也稱為陵,不過他們的陵墓連衣冠冢都算不上,最多是疑冢,或者是後世的發明。一心相當皇帝的袁世凱,死後的墓葬稱為林,另外孔子、關羽、張作霖的墓葬也是林。而堅決反對皇帝的孫中山的墓葬卻被稱為中山陵。當然有的還加了個字叫中山陵園。後來,為了紀念烈士,我們也稱呼烈士的墓葬為烈士陵園。陵終於從皇帝走向了民間。

謝謝大家。


福垊


在中國封建王朝,有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等級制度森嚴。這種森嚴程度體現在很多方面,如稱呼方面,“朕”、“寡人”、“陛下”只能用於皇帝,就連人的去世叫法也有著很鮮明的區別,皇帝去世稱之為“駕崩”,諸侯去世稱之為“薨”,士大夫去世稱之為“卒”,而平民去世則稱之為“死”。

同樣,在人去世後所埋葬的場所也就演化去很多種規格,如“墳”、“墓”、“冢”、“陵”,它們所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

在古代,“墳”有很多種說法,如“土之高者謂之墳”、“築土則為墳”,也就是從字面意思上看,將土堆積而上就形成了“墳”。

後來它慢慢演變成了一種土葬方式,由於這種埋葬方式較為簡單,只需將黃土挖起,將屍體放入坑中,再填入黃土並堆積土包,無需花費棺木錢和立碑錢,也就普遍流行於民間底成勞苦大眾中。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墳”這種葬法是用於那些死不瞑目、含冤而死之人。因為墳葬土包壘起,意為死者心中不平,含有冤屈。如商紂王時期的比干因被陷害而死,等到周武王推翻商朝之後,比干的墳就被加高,寓意為“鳴不平”。



“墓”常常與“墳”結合在一起,即“墳墓”。但是兩者是有區別的,“墳”是有土包壘起,“墓”則沒有壘土包,而是地表平坦。為什麼會有這種分別呢?

因為在古時候,“墓”字同“莫”,而“莫”意為黃昏、夕陽西下,死者正式在此時下葬,和太陽一同隱沒,因此,墓葬並不會向墳葬那樣壘起土包。所以在古時候有一種說法:“掘塘穴葬棺木,蓋土與推平,不植樹稱墓。”



但是這種方式由於埋土不如墳葬那樣高聳,沒有標記,不利於分便以及祭奠。所以發展到後來,墓葬演變出了立碑、刻墓誌銘等習俗。同時,墓葬需要準備棺木,棺木又分為許多種,如楠木、梓木,這類材質的價格都比較高,並且立碑也需要準備石料請木匠雕刻,這些都需要一定的花費,所以墓葬一般適用於富庶的大戶人家。




“冢”在說文解字中意為高大的墳,也指將死者蓋於墓中。“冢”與“臣”結合成“冢臣”,則寓意為朝廷重臣。

與墓相比,冢顯得更加高大氣派,但是即使家境富庶的大戶人家有足夠錢財建造的墓,也不能稱之為冢,這種稱呼多用朝中有官職、有貢獻、身份尊貴的王侯將相。



同時在古時候還有一種名為“衣冠冢”的叫法,這指的是戰死沙場的將士因找不到屍首,在安葬時只能用將士生前的衣冠代替,供後世祭奠。



陵,同“阜”,即大土山,而發展到後來,陵又成為了皇帝墳墓的專稱。

在中國封建王朝,帝陵的修建往往是在皇帝在位時便已經開始了,同時為了展現皇權的威嚴,帝陵的選址和規模都很有講究,而在建造中可謂是大興土木。就比如秦始皇陵,在秦始皇駕崩後,皇陵依舊沒有修建完成,可想而知其規模有多龐大。



同時,皇陵在修建完成之後,會有許多奇珍異寶,價值連城的古蹟文物隨皇帝長眠於陵中,如清東陵被盜後,就曝光出無數的文物,以及新中國時期在郭沫洛的領導下挖掘的定陵,也發現了許多的文物古蹟,但有由於技術原因,許多文物損失慘重。

直至現在,如明十三陵,秦始皇陵等帝陵都成為了文物保護單位。彰顯著封建王朝時期皇家的氣派與威嚴。




舊時樓臺月


墓,指葬而不堆土植樹者。《禮記*檀弓》“古也墓而不墳”。對比來看,墓指的是葬後的平地,“墳”的意思則是指葬後堆土。“墳”的本義就是指高出地面的土堆,水邊的高地也叫作“墳”,本義並不專指墳墓。

下圖為出土司母戊大方鼎的殷商大墓


陵,原義指大土山。比如《詩經*小雅*天保》“如岡如陵”。在西周及先秦時期,上至王公侯伯,下至普通人,葬身之地都叫墓。《周禮*春官》有“冢人”和“墓人”:“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也就是說冢人掌管的是王族墓地,辨別墓地範圍繪製成兆域圖。先王安葬在中間,子孫按昭穆次序分葬左右。


順便說一句,河北省博物館的那幅“兆域圖”就是墓地的圖。“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為之圖。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墓大夫管的就是民間墓地,令國中民從聚族而葬。

下圖為漢武帝茂陵

漢代開始,帝王之墓稱為“陵”,帝陵也叫“山”。冢,的本義是大,後來也引申指嫡長、首長,比如冢子指的就是嫡長子。冢從形態上來說指的是隆起的墳墓,“封土為丘壟”,如荒冢、叢冢。


還有“丘”,則是指大冢。《方言》“冢大者謂之丘”。塋不是特指某座墓,也不是指形態,塋是泛指,墓地的範圍。如《漢書*張安世傳》“賜塋杜東”。


另外還有“園寢”是特指,指清代某妃、某皇子等的墳墓範圍,一個園寢葬的可能不是一個人。

下圖為清世宗泰陵妃園寢


沅汰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墳,墓,冢,陵,都是人們一個最終安息之地。

但是這四個名字還是有區別的。

墳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普通墳地,將死者埋進挖好的坑之後,挖出來的土回填,在上面形成一個向上凸起的土丘,就是墳。這個名詞,最後還演化為動詞,有起土堆,築墳的意思。
這樣一個隆起的小土堆,也是一個標誌,標誌著這個地方長眠著一個先人,

墓是指沒有土堆的埋葬之所,其實在外國,這種沒有土堆的墓倒是比較常見,如下圖:

其實這也是古代比較原始的一種埋葬方式,人死了挖坑埋了,然後推平,樹立一個標誌。

《禮記·檀弓》有記載:“古也,墓而不墳。”就是說很早以前,人們都是不建土堆,直接埋了的,這也是比較原始的一種墓葬方式。《史記·文帝本紀》記載:“不治墳,欲為省。”漢文帝比較節儉,於是就不堆搞墳,說明起墳是一個比較費人力物力的事情。

冢是規格比較高的墓葬了,往往土堆也比較大,冢的本意就是“高而大的墳”。

能夠使用冢的,都是一些地位比較高的,王侯將相之類的,比如“獨留青冢向黃昏”的王昭君,這種能青史留名的。正因為如此,冢也有地位高,大的形容詞含義。

此外冢還有無名之墳——)野冢。沒有埋葬屍體的墳——衣冠冢。等等並非真正埋葬死者的墳墓——疑冢。

陵,這是帝王之葬所,我們都不陌生,陵墓一般都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建地宮,安棺槨,起高大土堆,最後還要在地面上建陵寢,等等。

如臨潼秦始皇陵,關中唐十八陵,明十三陵,清東西陵等,都是規模宏大的帝王皇家陵墓。

以上便是墳,墓,冢,陵四個的區別。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