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職公司作為部門負責人,但是有老員工不配合,總是拉幫結派怎麼辦?

蘇羨Gavin


一是跟對領導,和一把手一條心,二是展示自己才華,團結下屬,時間長了,大家就服了


12繐


你好,剛入職公司做管理層如何服眾這個問題,我就從自身經歷來談一下,說點實在的東西。我職業生涯裡有一次是跨區域管理,有一次是空降做管理,說實話這種情況一般還是很難搞定的

如果是同行業空降那還好說,畢竟自身相關工作經驗豐富,還好應對。如果是跨行業空降新入職,那還真的挺難搞。老員工自恃經驗豐富、勞苦功高,很難服從你的管理的。我暫且先說個三步走吧

  1. 請求更高領導的協助和前負責人的交接疏通。這個是需要我們明白一個借力的道理,大領導能給於你一定支持那是最好的,因為他的威信和人格可以讓更多的人儘快也對你信服。前負責人呢,不管誰在帶這個團隊,先跟他做好溝通,交接工作做好,順便來個介紹會,排除一下大家對自己的不熟悉而產生的誤解和不信任。這兩個人用好,對我們下一步工作至關重要
  2. 瞭解清楚工作崗位職責和市場情況。對於我們接手的工作一定要了解清楚,業務技能方面,自我抓緊學習,這方面能力要過硬,結合以前的工作經驗梳理出來自己的一套方案出來。市場的情況要摸清,各方面報表數據要提前熟悉,瞭解出最真實的問題和情況。只有自身能力過硬,有方案,實實在在解決問題,才能讓大家信服
  3. 與老員工取得彼此信任。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理解他們,一般老員工正常想法肯定是這個人能力行不行,他會不會卸磨殺驢,會不會把自己的人都換上來。這個是正常反應,我們需要理解,並找適當的機會跟大家敞開心扉,說說心裡話。可以找老員工核心人員多溝通,可以組織大家一塊聚個會,也可以帶上領導一起,總之瞭解到他們心理,一個一個去排除。信任感建立不起來,後續也很麻煩的

總之我們就是提升自己,拿出真正的本事和自己的努力讓大家看,借力領導等樹立自身威信,取得彼此信任。這些也都是自己一點一點摸爬滾打出來的,個人建議,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小皮聊職場


步步施壓 理順工作

部門來了位新領導。你對部門員工,有一個瞭解的過程。部門的員工,對你也有一個觀察的過程。如果你有本事,你有辦法,讓他們口服心服,他們就會在你的領導下,共同做好本部門的各項工作。如果員工對你不信任,他們就會給你出難題,刁難你,出工不出力,耍弄你。讓你的部門變為公司最糟糕的部門。所以你到一個新的部門當領導,關鍵是要員工配合你,不配合你,你著急也沒有用。作為一個新的領導人,你應該怎麼做呢?我認為堅持用半年的時間,可以把部門的工作理順起來。做法如下:

一、按照公司的分工,把你所在部門的工作一共有多少項?你一項一項列出來。部門有多少員工?把工作分配給每個員工。給每個員工分配好工作之後,開個部門會。讓大家對你的分工方案提提意見。讓大家認為公開、公平、公正,沒有大的意見。然後形成文字材料,讓大家按照這個方案執行,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二、一個月後,你對於部門人員的工作,進行一次檢查,做一次講評。好的,給予表揚。沒有完成任務和完成任務不好的。你先不要批評,先提希望。開完會後。可以找表現不好的人員談一談。問問沒有完成好工作的原因,需不需要自己給予幫助。給你談話的員工,自然就有了壓力。

三、到第二個月後,你對部門的工作,再進行一次檢查講評。對好的進行表揚。對錶現不好的,要進行批評。在會上受批評的員工,壓力會很大。

四、到第三個月後,你還是檢查,開會講評。好的給予表揚。表現不好的,要實行嚴厲批評,加扣獎金。被批評和扣罰獎金的人員,這時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

五、到第四個月後,繼續進行檢查,開部門會講評。對好的給予表揚,對錶現不好的,除批評扣獎金外,要口頭警告,告訴他們再做不好本職工作,部門可以向公司反映,作調離和辭退處理。這一步你不一定做,但是你一定要講。讓對方知道完不成本職工作的後果。是嚴重的。

如果你按照以上五點執行。表揚和批評,堅持有根有據,講道理,以理服人。懶散和老油條的員工,也會改掉壞習氣,服從你的領導,認認真真做好本職工作。


藍藍的海連著天


不是老員工不服你,而是你檢查一下,你是否犯了以下幾天,一個人要記住,擁有今天的公司,老工人職位再低也別動歪心欺侮他們小看他們,不公平向著他估,他們對公司有巨大貢獻,不能以職以年限為甴他們沒有生存地位感,工作激情感。

1稱呼這一塊,大15歲以上及5o多歲老工人,做為領導不能直呼其名,人家心裡很難受,見你會丟人,沒家教意識,沒傳流觀念繼承,大有改朝換代氣勢,誰老了想讓年輕人不論貢獻大小,打臉。

2你能力及為人處事頁的不令大家滿意。

3你的文化水平,口才,學識及本職工攸方案方法難以征服振憾人,你身上沒有大家學習的東西,引起人的思考和興趣。

4你沒摸透員工心裡真美想要的工作方法,工攸氣氛,沒與工人搭建親密接觸舞臺。

5你對弱勢低崗同事對待態度,是大家最重視觀察焦點。

6你與高中層領導步伐不一樣,沒人告訴你,你不知道。


飛向光明8968



大部分空降管理者,在進入新的職場壞境中,因為不能融入,而頻頻離職。當中除了有人事關係,更重要的是領導力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如何快速打造自己的“管理信服力”。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多新上任的管理為了讓團隊服從管理,都會採取殺雞儆猴的方式,樹立自己的權威。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壓力式的管理有時候並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那麼,作為剛剛升任的管理者來說,我們應該怎麼樹立自己的管理權威呢?個人認為,可以把握一下幾點:

1、善用“互惠原理”,為團隊解決難題


美國說服力專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在《影響力》一書中,分享了最能影響別人的幾條原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互惠”。


互惠原理認為,我們應該儘量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由於互惠原理的影響力,我們感到自己有義務在將來回報我們收到的恩惠、禮物、邀請等等。


什麼意思?用我們的話就是說“禮尚往來”的意思,每當我們接受別人的恩惠,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東西,我們心裡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負罪感”。


這種負罪感,就會讓我們想盡辦法,想把這份恩惠“償還”。


羅振宇曾在《奇葩說》的一期辯題上認為,給別人添一個麻煩,其實是發行一個“社交貨幣”。


同理我認為,為別人解決一個問題,也是發行一個“社交貨幣”的過程。


那麼作為剛晉升的管理者,要想快速建立自己的信服力,儘量的發行自己的“社交貨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儘可能幫助團隊解決一些難題。


在你解決的過程,不管成功與否,你都會為員工的這個問題付出時間,這就相當於在為你的員工施與恩惠。員工要想償還這份恩惠,最有可能的,就是付出自己對你的信任和認可。



2、樹立榜樣的力量,讓員工可以模仿


在我還是一個員工的時候,我的上司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鼓勵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


到現在我升級成為管理者,這一句話一直都是我的管理格言。當你鼓勵員工正向行為,你會得到更多正向行為,當你鼓勵員工某個優良特質,你會發現一段時間後,你的團隊都會有這樣的特質。


因為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樹立一個優秀的榜樣,會讓團隊得到一個可模仿和追逐的目標,從而奮發的向榜樣靠近,以得到上司的讚譽。


因此,如果你想快速的建立管理微信,不妨表揚團隊中某些成員“聽話”的特質,樹立某個聽話照做的員工成為團隊的榜樣,讓他的這種特質,被團隊模仿。



3、用成績說話,給團隊灌注信心


當然,要讓團隊都信服你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交一份漂亮的成績單,讓團隊都看到你的能力,從而在心理上對你產生信任感。


當然,拿到成果的過程有時候很長,有時候很慢,但拿成績的目的,是往團隊灌注一種對你的信心。


因此,如果我們暫時不能拿到結果,我們也可以展示,你能帶領團隊拿到成果特質,比如你過往的成績,你的特殊能力(比如資源、策劃能力等)。


通過展示這些特質,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就是給團隊關注一種信心,覺得你會帶領我們走向成功。


以上就是我對本問題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更多幹貨!


木辛君


對於剛入職公司,就遇到老員工的不配合,他們總是拉幫結派,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最關鍵的是如何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高效團隊。這就要求你必須通過評估團隊、發展團隊、使團隊保持一致這三個步驟打來造一個自己的高效團隊。

一、評估現有的團隊

想要建立 一個自己的團隊,就必須先對現在的團隊進行評估。這就要求自己必須從能力、判斷力、能量、專注度、關係、信任等六個標準對現在的團隊成員進行一一評估。

能力。就是指這名員工在團隊中的稀缺性,對團隊的發展的貢獻有多大,影響團隊的成就的取得。

判斷力。就是反映自己能快速 、準確地對所有成員進行正確的識別。

能量 。就是針對員工對團隊的發展所起到的是積極的還是有危害的。

專注度。就是一個員工對一項工作的專注力,堅持度,忍耐力。

關係。就是這個員工在團隊中的影響,與團隊、領導、員工、客戶的關係。

信任。指的是這個員工對於團隊的信任度,對於成員,自己的信任力。

我的單位改革之時,我同事小李就是因為其對自己沒有什麼信任力,在工作中也中專注,致使自己的競爭力不如其他同事,在改革中慘遭失敗。

二、發展自己的團隊

想要發展自己的團隊,就必須根據評估的結果對員工進行分類,一般從保持位置、替換、留待查看等優先級來進行。

1、保持位置:

對所有的員工進行評估後,你對於員工在這個團隊中的作用、重要性就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對於有能力,專注度高,信任力強,具有高能量的員工,就應該保持。在保持中我們還應該再對其與崗們進行對應。

(1)保持並發展

如果這名員工屬於保持的狀態,並且他在目前他有崗位上還有很高的發展前途,則就應該選擇為保持並發展。讓其繼續在自己原有的崗位 上繼續發展自己的潛力。

(2)換至另一崗位

這種情況下,就是這位員工很有能力,但其專長不在於目前自己所在的這個崗位 , 這個時候就必須對其根據其能力進行合適的崗位調動。使其在自己專長領域發揮很大的效果,從而產生自信力的提升,找到自己的價值。

2、替換:

如果一個員工需要替換,那他肯定是對團隊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帶來了消極的影響,這時候對於這種害群之馬,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淘汰或者替換。

(1)高優先級

高級替換,就是第一時間必須替換的人,如果 不及時替換這個人,肯定會對團隊的發展起到嚴重的阻礙作用。

(2)低優先級

低級替換,就是這個人需要替換,但目前對團隊沒有起到很危重的威脅,所以可以暫時放一放,再觀察一下。

我們單位的化工銷售部王部長就是從外面新應聘過來的,他到了單位以後就是先選擇自己需要的人才,並對所有的挑選人員進行合理地分配,把自己不想要的不適應自己的團隊的人員進行了淘汰,所以一個季度下來就完成全年銷售額的50%。

三、使團隊保持一致

一個好的團隊,就是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過程中前進的。利用推拉工具,使自己的團隊目標一致,齊心協力!

所以,新到一個單位,想要解決老員工的拉幫結派,就必須從評估員工、發展團隊,使團隊保持一致三步驟來進行。


月影說職場


剛入職到公司作為部門負責人,員工對你不瞭解,對你的工作能力有質疑,甚至有老員工不配合你的工作,總是拉幫結派這都是很正常的。面對這種情況,你應該做好以下四方面:

第一、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三把火如果燒的好,你在下屬中的威信和地位就會很容易樹立起來。但是這三把火燒想要燒的好,燒的有效果,也應該講究一定的方法技巧。

1、制定部門制度

作為部門新的負責人,要先從制度規範入手,制定嚴格的部門制度。

制度要獎罰分明,關於處罰的規章應該在正式場合在部門公開宣佈,如果有人違反了規定,要一定要按照規章進行相應的處罰。同時也要注意掌握好分寸,制度要合理科學,要靈活人性化。

2、明確員工的職責分工

無論是新員工還是老員工。作為新的部門負責人,都要合理的劃分每位員工的工作範圍,職責分工不明確,才會讓老員工找到理由去不配合。如果每個人本身的工作職責很明確,就會避免一些老員工相互推諉的情況出現。

有些工作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在合作中也應該有明確的分工,這樣就會很巧妙的避開一些老員工不配合的情況出現。

3、要樹立權威

作為部門新的負責人,只有行政手段的約束力是不夠的,你還要在員工心中樹立一種好的人格,樹立權威。

樹立權威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有良好的道德風尚和很強的工作能力。這樣下屬才能很好的信服你,這樣即使一些老員工搞拉幫結派也沒關係,他們能力沒你強,道德品格沒你好,長時間下去是很難在公司立足的。

第二、學會適當時候“動刀子”

每個下屬每個樣,特別是老員工,難免會有一些讓你大傷腦筋的傢伙,這個時候如果他嚴重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三番五次不服從管教,一定不要心慈手軟,該懲罰就懲罰,該開除的就開除。

學會適當的時候“動刀子”,不但可以剷除部門不服從管教的員工,還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要不然“老虎不發威,它當你是病貓”。

第三、用真心去換取忠心

在公司,在部門,想要長期維持自己的威望和地位。就必須要有一些穩定的、忠心的員工願意支持你。這個時候就要學會用真心去換取忠心,現在社會,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很注重一個“情”字,如果你在職場中,帶他不薄,我相信他不可能輕易背叛你。

面對一些老員工拉幫結派,不配合。只要有更多的新員工願意站在你這邊,你大可不必驚慌,再說老員工他們的心也是肉長的。你關照他們、幫助他們、包容他們,在困難的時候,伸手幫助過他們,我不相信他們會一直和你作對。

以真心換忠心,是一種最長效的方法。

第四、學會籠絡關鍵人物

作為部門的領導,你一定要學會觀察瞭解每個下屬。老員工不配合你,拉幫結派,這中間一定會有組織者、發起者。這個時候你不必取得每個人的配合,只要通過籠絡關鍵人物,讓關鍵人物配合你,信服你,其他人也會乖乖的服從你。

這種把刺兒頭變為自己心腹的方式,能很好的解決你當下的問題。讓你很好的在部門同事中樹立地位。

總之,管理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作為剛入職公司的部門負責人,有老員工不配合,甚至拉幫結派,不必驚慌,用你的人格魅力和方法技巧去征服他們。

我是最傳播,不玩虛的,只講乾貨,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用,如果還有什麼疑問,請隨時和我溝通,謝謝。

最傳播


你好,歡迎邀請職場奇葩說。

從這個問題來看,您應該是公司空降的部門領導而且是中層領導。

說到空降領導,好處是外來的和尚好唸經,一來帶來新的管理經驗和技術經驗等,二來上級的一些想法和制度能夠得到比較好的貫徹,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公司,內部晉升機制比較明顯的,大家都等著上級領導離職或者高升,自己上位,空降領導首先對於部門中能力比較強、資歷比較老的員工都是一種打擊,在這種情況下,老員工不配合甚至抵制信任領導的情況就不奇怪了。

稍微輕微點的會說點怪話,或者陰奉陽違,有些過分的甚至直接拉幫結派抵制新領導的管理。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遵循先禮後兵的原則進行處理,首先要”棒打出頭鳥”,找到領頭的老員工,和他做一番深入的溝通,首先要肯定他在部門中的貢獻,肯定他的專業能力表示足夠的尊重,另外交心很重要,化解他心中的顧慮,另外瞭解他的需求,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並且在適當的時機向上級反映給他在薪資或者職位上一定的肯定,新入職而且是領導,收買人心是最重要的。

同時在溝通時也要明確一個原則,那就是大家都是在為公司工作,如果說他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工作效率,甚至會給公司帶來損失的話,那麼之後公司進行追責,整個部門都會承擔責任。一般情況下,說到這個份上,懂事的就知道後面該怎麼做了。

畢竟老員工是公司的財富,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和比較好的能力,要善於利用老員工,起帶頭作用。

其次說到拉幫結派,在人力資源的專業上說,所謂的拉幫結派被稱為非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一般就是同一個公司內部,一些員工基於工作關係或者其他的興趣愛好性格等,結成的一個小圈子。非正式組織的壞處在於圈子內的人容易相互洩露公司的秘密,另外拉幫結派,也會降低公司的運轉效率。作為領導來說首先要正確對待非正式組織,不能盲目打擊,或者清算,這樣做也容易引起公司員工的反感,而自己一定程度上融入這個非正式組織,並且利用非正式組織去推動工作還是非常不錯的,比如某個項目成立項目組,就可以讓這一幫人去做,做得好,表揚,做不好追責,追責的過程也會加速非正式組織的健康成長。另外跨部門的非正式組織,可以讓一些工作效率提升更快,比如業務對接行政,兩人關係不錯,領導就可以讓部門下屬和另一個部門的好友對接。相信要比陌生的工作關係更容易。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您~


職場奇葩說


「天秤座職場人:中國職場管理當中的平衡之道」

還原提問中提供的3個方面的背景:1、剛入職。說明是“空投派”的;2、部門負責人。說明是二級或基層管理角色;3、老員工拉幫結派,直接的“症狀”是,工作不配合。

1.那我們先分析思考一下:

(ps:我寫內容的風格是,先分析思考,後提出方案建議。為什麼呢?因為思路決定了出路。管理行為是一種管理者特質的表現,有太多隨機性。那麼,我希望給人啟迪思考後而得出自己的方法是最重要的。當然,寫東西也是完善自我的一個過程,如果方案建議與讀者同頻,那我就真是太幸運了。)

1.1 為什麼拋出的是“平衡”?

正如我前面寫的背景裡,給貼了個“空投派”的標籤。那這個標籤是我的貼的嗎?很明顯不是的。

那是公司所有人給貼的。包括老闆。

他們就認為我們從外面過來的,就是和他們不同。

這就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造成的。

中國人他的思維就是這樣的。趨利避害、逢凶化吉、避重就輕、將信將疑。都是中國人自己的詞彙。

我們想一想是不是這樣的?

西方的文化裡講對立,講一極,講事情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關係;

但中國文化講的是“兩極”,講陰陽調和,負陰而抱陽,講太極生兩儀,講衝氣以為和。

這就讓我們發現,我們的組織就是建立在矛盾之上。一方面,是一個又一個獨立的個體;另一方面,有將一個一個人組成一個面。而領導深處中間,就是那條線。

線是貫穿始終的,不是頭,不是尾。

不知道您有沒有什麼感悟?

1.2 是誰打破了平衡

本來是一個正常的組織,正常的運轉方式。每天正常的上班,開會,完成工作,下班。

可有天突然領導換了,還是一個“外人”。

按照正常人的思維,即使領導有什麼變化,也是首先選的是內部人員晉升,可就偏偏沒有呢?

這必然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所有原有組織的人開始“警覺”。

就像狼群一樣,面對危險之時,首先是召集狼群進行聚集。對嗎?

那到底是誰打破的這個平衡?

很明顯,是背後的老闆。

只有他能把原有的換掉(ps:有的人可能會說,萬一是提拔呢?如果是提拔,應該就是被提拔的領導提名內部一個人),只有他能決定我要安什麼人在什麼位置上。

老闆是公司內最講平衡的人。為什麼?

我們想一想看。

霸道總裁黃曉明經典名言: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大家很有共鳴是吧,這背後說明的是什麼,

說明他在維持這個組織平衡,只有他決策了,組織才不會繼續內耗下去,他聽任何一方的意見,都有可能導致另一方面的意見。而另一方一定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證明他是對。這對於一個團隊而言是不是致命的?

公司的老闆不也一樣嗎?為什麼做制度設計?為什麼做KPI?

因為,他必須保證公司是一個平衡的生態。

可是,現在他打破了。

當然也有可能作為“空投派”的我們行為所導致的,但這不是“根”。

1.3 為什麼要打破平衡

這裡面有可能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這裡羅列一些可能性:

  1. 原有的部門經理本來就打破平衡在先,包括利益的平衡和人際關係的平衡;
  2. 就是要人為的隔離現有組織中的事務與“外界”之間的聯繫, 這個“外界”就是原負責人;
  3. 打破平衡的本身就是一種平衡。現有的整個公司組織體系內關係錯綜複雜,內部提拔只會讓複雜的東西更復雜;
  4. 就是一種人的佈局,可能這個“空投派”就是與老闆或者原負責人就有一定關聯;
  5. BOSS想要做個實驗,看看“外來的和尚到底能不能念好經”;
  6. 現有工作出現嚴重的內部“瓶頸”,需要引入外部力量去衝破“瓶頸”;
  7. 內部可選的人無法勝任,無法滿足崗位要求(這種可能性一般不大,正常公司的管理梯隊肯定是有的);

當然還有其他更多可能性的存在,場景不能完全還原。

這裡為什麼要寫這個呢?

凡事都有因果,要找到事情的本身的那個“因”。

我更加的偏重於:打破平衡的本身就是一種平衡之道。


2、【解決方案】

2.1 需要一場深刻的調查

不管我們現在知道的東西有多少,我們都應該去仔細的去客觀地調研。

調研分為幾個方面:

  • 各個角色的人是怎麼看的?老闆、人力、財務、同事,下屬。得到的信息要充分的去對比,去理解大家所說的共性是什麼,差異是什麼,為什麼出現差異?
  • 最關鍵的因素:關鍵角色的期待值是什麼?
  • 現有工作的基本狀態是什麼樣的,流程流轉如何?存在了哪些問題?關鍵指標能不能提取出來,比如投入、產出、成本、效率、目標達成等。
  • 部門經理的角色定位除崗位職能外,還有什麼特別的?
  • 崗位職能當中的核心是什麼?
  • “派系”的對立面是怎麼構成的,人是怎麼構成的?

2.2 需要造“勢”一場“運動”

中國文化裡有句話叫:因勢利導。

當“勢”不利於自己時,就採用變革來改變環境裡的因素,形成新的“勢”

或者藉著本來就有的“勢”,利用這樣的“勢”。

“勢”為人心,人心無常,故“勢”無常。

也就是說,即使現在人心是派系心,但是人心是會變的,它是會“趨利避害 ”的。

比如一個銷售團隊,相對較多市場細分。

通過我們發現,有一個市場空白,多年以來都沒有攻下來,

那麼,我們就設計一套方案,獲得老闆、人力、財務的同意,建立一套針對於局部市場的戰鬥策方案。確立了共同的“敵人”。

在“運動戰”中去觀察,在戰鬥中去考核。獎懲劣汰。

隨著一個局部改革的開始,逐步講部門的改革不斷深入推進,將體系框架進行不斷重塑。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

弱勢文化就是:等、靠、要。

我們必須通過運動告訴他們,等不來,靠不來,要不來,

只有你努力實現了,才會有。

用強勢文化,競爭文化將每個人內心做出激發,自然每個人就自動“隔離”了。

舉個不是那麼恰當的“栗子”。就像新肺炎疫情,為什麼人都是自我在家不再出門,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趨利避害的最好方式,就是自我“隔離”。

2.3 克己復禮

孔子講:克己復禮。

講的是,心性修養應以集體為重心的原則。

我們在職場裡的風險實際來自於自己,種因得果。

所以,我們應該做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3. 寫在最後

我們寫完這些的時候,可能會有人會覺得揣測這麼多,是不是有點”厚黑“啊。

可能有那麼一點。

但是,我更覺得這是讀懂人性的過程。

就像人性本無對錯之分,情境也沒有好壞之隔。

它只是遵循著一些基本規律,規律的發展就是不斷追求平衡的過程。

而我們作為管理者,就是要將這種平衡之道拿捏好。

因為公司一個平衡的生態。

我是@可知在線,專注現代企業職場倫理分析與解讀。

感謝您的支持與厚愛,與我一起成長進化。


可知在線


就像剛轉學的好學生也會被欺負、剛進監的黑老大也會被挑釁、剛入籠的獅王也會被圍攻一樣,“欺生”無處不在,但欺的不是“你”,而是“生”。所以:

第一,信心不要受影響。

  • 不是因為你水平不夠好,老員工才拉幫結夥不配合;
  • 不是因為你顏值不夠高,老員工才拉幫結夥不配合;
  • 而是因為——你是“新來的”。

第二,行為不要受影響。

  • 你既然能當部門負責人,自然有你的一套,所以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不要因為有人不配合而束手束腳;
  • 對事不對人,該交辦誰就交辦誰,該督辦誰就督辦誰,該批評的批評,當然該表揚的更要表揚。

第三,擒賊先擒王。

  • 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先軟後硬——如果只是小牴觸、小不配合,先單獨談心、交心,也許他只是跟前任有不愉快,也許他只是對工作不爽,或者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和重視……
  • 有時候必須先硬後軟——如果跟你當面頂撞甚至衝突,這時候不能退讓,當然,切切不可以勢壓人甚至以力搏人,而要以理服人、以“規”制人。
  • 不要小看這個“規”,可能是最好的武器,比如公司的相關規章制度,再比如部門如果有黨支部或黨小組,可以召集支部會或小組會,班子一定會支持你。

最後,注意家醜不外揚,對普通員工不要藉助外力解決問題,一則是自己能力的體現,二則做人留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