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對聯中的“孤平”問題?

覺呈


我覺得應該這樣解決對聯中的“孤平”問題。

一,在135不論,246分明的詩律大前提下,五言中第一字不出仄聲,七言中第三字不出仄聲,單句不出現三仄尾的現象,就能完全避免正格聯的孤平問題,同時也就避免了三平尾禁忌。

二,若出聯人所出之上聯是變格聯,那是可以以平聲收尾的,這樣就不需考慮孤平問題了。若是五言和七言可用詩律出聯,也可由意境詞性所需靈活平仄。

三,若出聯人完全用詞性意境而不考慮平仄交錯規律,那就更不用考慮孤平問題,其應聯也只對詞性意境,那孤平問題在無格律聯中就自然失去了束縛作用。

以上三點就是解決“孤平“問題的根本,使對聯象春天般朝氣蓬勃,人人參與,顯得百花齊放,文藝盛興更具時代發展意義。對聯詩詞不再是極少數文人的專利,使我們國家象是文藝的海洋,芳香萬世。





雲遊24735908485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孤平”。

所謂“孤平”,特指在五言聯中出現“仄平仄仄平”句子,或在七言聯中出現“仄仄仄平仄仄平”這樣的句子。

按照《聯律通則》要求,對聯中是不允許出現“孤平”的。如果出現了,怎麼辦?一般採取“自救”的辦法。

即:五言聯“仄平仄仄平”可以改為“仄平平仄平”,七言聯“仄仄仄

平仄仄平”可以改為“仄仄仄平平仄平”。

例如:

重陽獨酌杯中酒,平平仄仄平平仄

抱病起登江上臺。仄仄平平仄仄平 ▷改為仄仄仄平平仄平

其中“抱病起登江上臺”一句中第三字“起”用了仄聲,出現了“拗”,就將第五字改為平聲。即“起”拗“江”救。



王君敏


對眹中的“孤平”問題,嚴重限制了現代作者的正常發揮。只有全國人民能夠共同明心見性,開佛知見;成就菩薩辯才,才能普遍做到即破即立,辯才無有礙。比如最近,觀音山上以“名山對對對名聯”為下句,金獎一萬元徵上聯。後來以上句“福地書書書福遠”這一上聯獲得金獎。對此,作者以“妙禪生生生妙法”作上句參賽,卻沒有得選。世人當知“福地書書書福遠”,大意是求福氣和好運的;而“妙禪生生生妙法”卻是為人民開示佛知佛見,見性成覺,覺悟人生,生為人民,死度鬼神的。眾生喜歡求福,六祖開示修慧;作者為國發聲,破除孤平護法。如是彰顯文化自信!智慧自信!文明自信!


悟者當下悟菩提


孤平在詩聯中新手常長會出現的問題。還有三平尾等…。

這和我們平時說話的運語有關係。在加上古代的入聲字,現都歸到一及二聲的發音中,常長難以辯別。

象我們這些文學水平低,又常長是初學者。請慢慢給予幫助。別急!如果有一部古漢語文字和新華字典對象詞典就好了。


NJx803063聶建新


所謂孤平孤仄,是後人根據唐宋人詩詞作品中分析出來的。現在大家認可“啟功”說和“王力”說,兩種情況犯孤平。

1、中中仄平仄仄平(倒數第四字犯孤平)

2、中中仄仄仄平仄(倒數第二字犯孤平)

對聯按此法,不論數字多少。


QING祝來FENG


有的對聯,只要韻腳是押韻的就成,不計較是否有詩情畫意,(有的基至就是政治口號的羅列),不像格律詩那麼講究意境和情感的抒發及修辭。因此,大可不必那麼太拘泥於格律上制約。


遠木三二三


需下功夫斟詞酌句,且抓住下聯的意境設制和句型的擬造等。


手機用戶68807423227


按格律對句就不會有孤平,可惜,多數人是亂對,不講平仄,只有少數朋友按平仄對句。


青松2369396


對聯是說對帳,只要對帳就可以編撰,如十六字令對聯,有一個字開頭,大約都是仄起式。不要一根筋按套路,實際對聯的寫法最廣泛。


薛河明書法


首先要說明對聯的聯律與律詩的格律不可完全等同。就《聯律通則》而論,對律詩中出現孤平,在對聯中就沒有禁限。請不要節外生枝。自找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