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怎麼看待內蒙古赤峰市的?

總乀


內蒙古赤峰市,通遼市是兩個相鄰的城市,說起來同為內蒙古的中部地區,赤峰市離首都北京不遠,通遼市處在在黑吉遼交通要道上,一九八二年底,我服役的武警部隊在赤峰市內,那時給我的感覺和印象,城市的衛生及環境比通遼要好,當年好像聽說就是全國衛生城市,幾十年過去了,就目前看,就城市潮流引領,環境,及城市知名度等,可能略高於通遼,但應該還是各有優勢,我的家鄉通遼,交通四通八達,物價穩定,房價相對,不是偏高,這對一個城市的長足發展,是極為有利的自然條件,在一次偶然的閱歷中,我們夫妻發現,在中國的城市排名中,赤峰市排位,三線城市,而通遼是四線城市,我的家鄉,要努力呀。


屈玉福


說實話,如今的赤峰,沒有工業,招商也招不上來,赤峰的上層人士,多為包工頭,教育水平照著山東,河南差的不是一個階段,市內人口懶散,生活節奏超級慢,人均收入2000+?房價自2017.1起,漲到7500-10000元,百姓品牌意識差。有的人說是建設的快,但是有多少空樓房,又有多少一人多套房子。所以,赤峰要是想發展,必須要從教育,旅遊抓起。教育上去才會有人才,有人才才會有工業,企業,有旅遊才會有更多的外來人口,才會有GDP。

看看那些赤峰大學,紡校,交通,農牧,一職,這些真的就那麼像大學麼?我倒覺得和高中差不多。這樣的學校怎麼可以吸引外面的學生?也就有市內沒考上高中的孩子,念個3+2我真的就呵呵了。

說挺多,還是很喜歡我的家鄉。


一句話140618108


本人女,河北保定人嫁到赤峰來,生活了六年了。這座城市確實很乾淨整潔,即使一些比較有歷史的街道也是如此,衛生工作做的確實比較細緻,被評為“衛生城”嘛,還是有一定說服力的。不過這邊物價確實跟城市發展水平不成正比,相對於瀋陽那邊物價高出太多太多。房價尤其幾年長的特別厲害,小區兩年漲了將近四千多人民幣,這就很離譜了,因為修高鐵以及熱炒房價,總之讓人很心累了。飲食方面,主要以牛羊肉為代表,從我的身形變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稍微反應出這邊的餐食。菜量足,以米飯為主,大部分地區愛吃酸菜,有一種食物叫對夾,跟保定驢肉火燒差不多的樣子但小,我個人還是喜歡吃火燒嘿嘿😁。比較著名的旅遊景區基本座落在周邊的旗縣,比如克什克騰旗,草原湖,美林谷滑雪場,阿斯哈圖石林景區,喀喇沁親王府,玉龍沙湖,達裡湖等等~~~冬天確實相對南部比較冷,但夏天相對我們家鄉就還好,不溼熱屬於乾熱。但這邊風沙比較大,偏幹,每到春天我臉就愛過敏。大赤峰文化尤以“紅山文化著名”,在翁旗還挖掘出一座大型碧玉雕龍。個人的一些小觀點,不喜勿噴,只是生活在這裡的幾年一些淺薄的瞭解歡迎討論和補充。


胡呼呼2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說到赤峰,想起我的大學同學,又是舍友。他家在紅旗灘還是紅旗村?有些搞混了。

記得他家境不好,四年下來完全靠獎學金過生活,還能有結餘帶回家。

他四年來永遠住上鋪,因為愛乾淨。但也會趁我不在或週末回家,睡我的床,蓋我的被子,因為我始終在下鋪,方便。因為他說北京人愛乾淨。

他永遠不吃早飯,說還不餓。而打午飯,要麼爭第一撥,要麼最後去。因為他說廚師那時會給的多,而他也不在乎吃什麼。

他的飯盆本就很大,到大四是,甚至開始用小鍋。這個保持近四年的秘密,終於在畢業聚餐時揭曉:只因為他相信打菜的廚師會不好意思,如果看到鍋底還空著,會再添些東西,哪怕是湯,也是好的。

為了在分配時能獲得加分,他也如我一樣第一次獻了血,但事後才知他有暈血的毛病。

畢業時他沒有分到省臺,但還是分到市臺。他很知足,說已經習慣了城市生活,再回家可能不會適應。

之後再沒有了音訊。

你還好嗎,那個赤峰的兄弟。

雖然我始終沒去過赤峰,但因為那裡有我的同學,通過他,我也就瞭解了赤峰。


新文化街男孩


赤峰一個沒有二三線城市的命,卻得了一線誠實的病。

第一房價高的離譜,第二物價高的沒邊

交通擁堵,停車難,就業難,人均素質偏差,工資低,社會保障不穩定(比如沒有保險的工作太多太多)……

比如,一對小兩口來赤峰買房,房貸四十萬,想要找到週六日能有休班的工作比登天都難,要麼工資少的可憐,要麼政府機關

(孩子的託管問題)

沒有穩定的支柱產業,卻湧入大量的房奴,肯定情緒化比較嚴重

貧富差距巨大……比如每年都有很多拆遷戶

這樣的城市沒有支柱產業,沒有穩定收入,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大多數人都疲累前行,這就是我眼中的家鄉


用戶6353844740


我不是土生土長赤峰人,但我來赤峰二十多年,在這裡安家,生兒養兒,雖說我有時偶爾也會罵我家那口子是潮種,但也不能不說,赤峰還行,挺好的,比上不足,比下富富有餘!

我是東北人,來赤峰第一感覺暖和。呆了這麼些年了,感覺赤峰乾淨,人都挺會過日子,不那麼大吃二喝的。

那些年赤峰風沙大,當地朋友就跟我說,赤峰一年刮兩次風,我說那不多啊?他說,刮一次就六個月...

最近這些年好了,退耕還林,植樹綠化,城市改造,風小了,土也小了,幾乎沒有刮一嘴沙子的時候了。

赤峰這些年都在擴大城市改造和建設,棚戶區,鄉村都徵地占房,改造了,原來的平房都換成了樓房。占房子佔地給錢了,開發商蓋了樓房,給錢的再買樓房。占房子錢給的多,樓房就相對價錢多,所以,房價都是這樣飆升的,一路上漲,順風順水的,就沒有從沒有下掉過,都是七千...八千...一萬......可工資卻幾年都看不到變化,房價蹭蹭的,工資上浮連蝸牛的速度都達不到,我說這工資是指打工的人,有好工作的人工資還是很好的。

赤峰交通不太發達,那些年回東北就一趟火車,沒座,擠死,等這些年好一點了老家又沒有需要回去看的人了,時過境遷,城市在發展人也在變。

赤峰快要通高鐵了,我在翹首期盼,開通後去探親就終於不用熬十幾個小時的火車了。

赤峰挺美的,人也挺好的,無論在哪裡,美是不美都需要有一雙可以發現美的眼睛和善良的心靈,你心裡有愛有溫暖,哪都美,你心裡黑,天堂也像地獄!


英夢輕輕


要說怎麼看待赤峰市,方方面面的很多,只能從幾個方面簡單地說一下。

首先說,赤峰市是個乾淨的城市,走在赤峰市的大街小巷,路面特別清潔,沒有垃圾,也沒有雜物,這得益於環衛工人的培辛勤勞動,每天的清早,環衛工人分段打掃街道,她們打掃得特別細緻,就是一個菸頭,也撿起來。

另一個是赤峰是著名的雙擁城,他們在這方面工作做的特別好,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在城市裡的一個街道十字街上,還立了一個雙擁碑,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個景觀式標誌。

赤峰人文明程度特別高,他們不但語言上講究禮節,待人接物上有禮貌,在和人共事上,也講究誠實守信。當然,個別不文明的人也有,但那不能代表大多數赤峰人。

赤峰人還有個特點,勤勞樸實,勇於奉獻,他們一代接一地努力,把赤峰建設的特別美麗,現在的赤峰城分舊城,新城,橋北新城,松北新城,幾處都是樓群林立,街道整潔;赤峰人的生活好特別美滿。

總之,赤峰是個美麗的城市,赤峰人是文明程度比較高的群體。


呂洞賓


去年第一次到赤峰,一下飛機就一個字“冷”然後坐車前往元寶山,車上感覺挺暖和的,到了公司,發現“那是真的冷啊”後來在這邊待到年前臘月二十五才回去,給人的感覺就是樹木光禿禿的,一片荒涼,作為一個南方人是不太適應的,

今年回來時也挺冷的,但慢慢的天氣就逐漸暖和了,進入3月底,樹木開始發芽,第一次感覺樹長葉子那麼快,感覺就是一夜之間,樹上就全綠了。

慢慢的,天氣越來越熱,氣溫已經達到了36度左右,有點支撐不住了,也快回家了,感謝赤峰,有了一次全新對北方的認識。


珍宜花卉


赤峰的交通還算便利,臨近北京,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內蒙古草原,據說北京到赤峰的高鐵馬上也要開通了,對於拉動草原旅遊文化將會產生巨大影響。

人們住著怡然自得,享受著屬於赤峰人的一份安穩。和大城市比起來節奏慢得不止一星半點兒。

很適合老人什麼的生活,乘涼聊天,爬山下棋,週末了去步行街溜達溜達,小長假了去郊區玩玩小草原,日子挺美。

赤峰的旅遊景點給我的整體印象還可以,可能是我第一次踏上草原吧,那種遼闊寬廣的感覺從未有過,是一次特別難忘的經歷。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有機會再來這片土地。牛羊肉和對夾比較出名,口味重!歷史悠久,天很藍很藍!動物園建的還行,步行街比較長!一個小店叫喀什烤肉的很好吃!

還有印象最深的是紅山,真的很棒,之前去了一次,無奈後面都是冬天。


風情草原錫林郭勒


赤峰沒去過,但一直有印象,我奶奶的父親是赤峰人,之前抽大煙把家敗了,後來全家搬到林東,後期在我奶奶很小的時候被日本人抓到,撥民到黑龍江說是要煉人油,赤峰應該在東北人印象裡不陌生吧!我的印象就是赤峰,內蒙古的,後期有機會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