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巾幗不讓鬚眉的“院感女將”

有這樣一群人,她們雖然沒有治病救人,卻每天和病毒面對面拼力“交戰”;她們雖然不在臨床一線,卻始終為醫護人員的健康安危奔波不止。她們所在的是一條隱形的“戰線”,面對的是看不見的“敵人”;她們讓病毒無處遁形,默默守護一個醫院、一群醫護工作者和一座城的健康,她們就是——“院感人”。

她們無法搶救感染的病人,但可以讓更多的人避免感染

院感科,全稱為醫院感染管理科,主要對醫院感染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涵蓋對醫務人員進行防止醫源性感染的培訓、對醫療廢棄物的管理、消毒管理工作、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的審核及使用後處理等。由此可見,在嚴峻的疫情防控期間,院感人的責任尤為艱鉅。

疫情面前,巾帼不让须眉的“院感女将”

作為院感科的領頭人——主任曾莉怡,在戰鬥打響的那一刻起就帶領她的團隊始終堅守在防控第一線。熟悉她的人都知道,曾莉怡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株洲市醫院感染質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南省縣級綜合醫院醫院感染管理培訓基地負責人,湖南省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管理分會常務委員,曾於2013年-2014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進修10個月。這些頭銜既是她學識和經驗的體現,更是她身上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

她深知,我院院感科不但肩負醫院的院感防控,還肩負著全市疫情防控的重任。啟動疫情工作之初,曾莉怡成為了株洲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家組成員,為整個株洲地區的疫情感染防控工作出謀劃策。自市衛健委將淥口區人民醫院作為定點收治醫院後,她又多了一個工作地點——淥口區人民醫院。她多次奔赴現場考察進行隔離病房的規劃佈局、流程設計,對其所有醫務人員進行職業防護的培訓和指導。

為了精準培訓相關醫務人員,她帶領全科室同志爭分奪秒學習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知識,第一時間對全院開展了職業防護的培訓,並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她們的身影穿梭在在全院各個科室,去到每一個需要的臨床科室進行現場指導,保證每位員工清楚的知曉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正確使用區域,為不同部門制定不同的防護級別。

疫情面前,巾帼不让须眉的“院感女将”

為確保全院各項防護用品的供給,院感科制定了各類防護用品的使用計劃,制定出各部門的防護級別,對各類防護用品進行審核,保證每一個口罩、每一件防護服用在其所。10多個工作日下來,曾莉怡24小時在崗待命,每天只休息4、5個小時。科室全體成員全部自願堅守在防控一線。

這群“女將們”默默無聞地保障醫護安全

醫院的佈局設計是一項學問,感染區、潛在感染區、清潔區,和病人通道、醫務人員通道,每個區域之間互相獨立,不可交叉,才能保障隔離的效果,保證疫情不再擴散。

抗疫戰鬥初期,院感科已緊急設計、規範多個重點科室和高危科室的整體佈局流程,為一線醫務人員搭建起安全的橋樑,經驗豐富的易美玲、劉萍每天穿梭在全院各個科室,出入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對每一個風險環節查漏補缺,對每一個部門報告的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她們雖然已經年過五旬,依然戰鬥在最前沿,用她們豐富的院感管理經驗為醫務人員築牢最強防線。

疫情面前,巾帼不让须眉的“院感女将”

除夕晚上,細緻認真的餘靜、黃慧已開始對所有在院患者和醫務人員進行了流行病學史排查,對近期去過武漢或接觸過相關人員的患者和醫務人員及時評估、指導隔離、持續追蹤,規避一切風險。她們謹小慎微,反覆評估,不敢有絲毫的遺漏,盡己所能的確保排查工作的精準無誤。

嚴防死守,切斷病毒傳播

疫情期間,院感科對新冠狀病毒的耐受性、消毒敏感性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並根據其特性,緊鑼密鼓的安排物資準備組採購相應的消毒產品應對此次疫情。

疫情面前,巾帼不让须眉的“院感女将”

在評估各個科室環境、各項風險後,對空氣、物表、人員、器械、織物、醫療廢物的消毒和處置,均制定了詳細的預案和工作流程,對全院進行專業詳細的消毒培訓,年輕骨幹劉芯妤、張紫娟24小時接受所有部門線上線下諮詢。院感團隊爭分奪秒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預案和各項處置流程,她們知道早一分鐘下發指導文件,臨床工作便少一份危險。

2019年,院感科完成了2期縣級醫院醫院感染管理同質化培訓班,向湖南省30多個貧困縣輸送了一批專業的院感人才,像一場及時雨,為縣級醫院面對這次抗疫戰爭提供了戰鬥的力量。在值班之餘,科室專幹李美華也會在微信上耐心解答他們的各種疑問,提供適合縣級醫院的防控思路,把最新最及時最全面的資料共享,幫助基層醫院共渡難關。

疫情面前,巾帼不让须眉的“院感女将”

“我是科室裡工齡最短的,危難時刻,應該由我先上!”

“大家都逃離湖北,你怎麼還往那邊去,難道要我這白髮人送黑髮人嗎!”這是上崗不久的彭麗華遞交援鄂請戰書後,母親哭著對她說的話。

“醫療隊裡缺不得院感人,我是科室裡工齡最短的,危難時刻,應該由我先上!”1月25日下午,彭麗華與另外14名援鄂醫療隊員一起前往湖北黃岡。所有醫護人員的穿脫防護服培訓,及多家臨時入駐醫院的院感佈局防控指導,都需要彭麗華一一把關。

“我是帶著使命前來的,一定要保護好我的隊友們,才能讓他們安心治病救人。”彭麗華在日記中說到,由於很多醫院是臨時改造,院感防控均不到位,我必須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盡最大力量完善防控流程,合理佈局臨時醫院,為醫護提供安全診療環境。

時間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發展,院感科做好了全方位應對準備。雖然是清一色的“女將”,但在敵人面前,她們不分巾幗與鬚眉,不畏艱難,英勇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