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苗為什麼要斜插?直插種植不可以嗎?

老張談三農


身為農家子弟,對栽紅薯苗很熟悉,但從來沒有糾結過紅薯苗該怎麼扦插的問題。但事事洞察皆學問,對於紅薯苗為什麼要斜著插還是直著插,真說起來,還是蠻有一番道理要講的。



我們老家,紅薯有春薯和夏薯兩季。老家人種紅薯就有兩種方式,一是春薯秧苗用的就是苗床裡的秧苗,俗稱芽子紅薯,二是夏薯秧苗用的是春薯爬秧藤蔓剪短的蔓枝,俗稱結子紅薯。關於種紅薯,那麼是斜著扦插還是直著扦插,就有了春薯和夏薯的區別了。

因此看到很多答主的回覆,覺得不可思議,紅薯秧苗不區分春薯和夏薯,卻去直接討論斜插或者直插,都是不負責任的說法。春薯,用的是苗床生的帶有鬚根的苗,作為芽子苗,你來個斜插或者直插我看看?都是不現實的答案,作為芽子苗必須要在紅薯壟面的開溝或者打窩子,然後施肥澆水後才能栽薯苗。當然大田有墒情,溼度夠大自然不用澆水。

然後就是栽薯苗了,沒有斜著插或者直插一說。把薯苗放進窩子裡面,然後用手彎一下鬚根部位,讓根鬚部位成“打勾”狀的埋在土裡,然後用手覆土壓實就可以了。俗話說幹長柴根,溼長鬚根,不幹不溼長塊根,就這麼簡單的事情,有那麼複雜嗎?

俗話說深栽茄子淺栽煙,想吃紅薯地皮沾。土壤要深翻,但紅薯秧苗不必深栽,覆土壓實就好了。再說說紅薯苗直插的話題,直插一般用到了夏薯身上。夏薯多半都是結子紅薯,就是春薯爬秧藤蔓剪短的帶有莖葉的部分。在我們老家,夏薯都是直插,一般是趁著下雨過後,紅薯溝壟比較潮溼的時候直插,這樣扦插簡單輕鬆,不容易傷到薯苗。到沒聽說過結子苗還要斜著插的。



春薯一般在穀雨前後拔取薯苗進入大田。俗話說穀雨栽上紅薯秧,一棵紅薯一大筐,說的是種紅薯趕早不趕晚,但種薯沒有那麼複雜。但苗床拔苗之前要通風見光煉苗,嫩苗成活率不高。老話說紅薯栽壯苗,不栽嫩芽芽就是這個意思。

但千萬要記得,春薯栽苗秧,夏薯栽剪秧,還有那個什麼斜插直插的問題,免得鬧笑話。紅薯秧苗是很容易成活的植物,只要土壤深翻疏鬆,怎麼栽都行。淺栽結元寶,深栽滿地草,不過如此而已,何必糾結斜著插還是直插?


農村老俗話


紅薯和土豆都是地下塊莖膨大結果的農作物,但是在種植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土豆多是種植的土豆芽塊兒,是帶有土豆芽眼的土豆塊兒。但紅薯種植卻是扦插的紅薯苗,雖然無論紅薯苗扦插苗有多種方式,但歸根結底都是戳個洞放進紅薯苗,然後適當補水。

紅薯種植扦插苗的方法基本上是三種類型,也就是人們常採用的斜插法、直插法、平插法三類,其實再分種類還真分不出來,戳個洞然後放上苗就這三種形式吧。回老家幫家裡人種植紅薯,我們這裡多采用斜插方法,但也有工人簡單敷衍直接戳個洞種的,很少見到平著開溝埋土蓋苗,主要是費力氣費功夫,不如前兩種種植方式簡單。

但如果從科學種植角度來看,學問就多了。紅薯扦插苗的三種方式,體現了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環境下老百姓對紅薯種植的感悟和智慧。例如土地貧瘠既不保肥也不保溼的土地種植紅薯,就要直插深栽,這樣最大限度的保證紅薯秧苗的成活率;如果土地肥沃墒情很好,就採用平插式,最大限度追求高產;斜插方法既保證了成活率也保證了產量。

敲個黑板:紅薯種植上的扦插苗方式,歸根結底是農民在最大限度順應土壤和自然環境的差異,在保證成活率的基礎上為後期高產打下良好基礎。但紅薯真正想高產還是要注重後期的田間管理,例如按節點追肥、做好抗旱排澇保溼工作、特別是注意控旺和趴秧等問題的發生。


海棠小醉


紅薯的種植插播方法有好幾種,比如說斜插、直插、平栽、船刑法和壓藤法,而前面兩種斜插法和直插法是最為常見和最常用的兩種,題目當中的直插法是可以種植的,而且還是大力推廣的那種了。

紅薯苗為什麼要斜插呢?這就要來看看斜插種植的方法以及好處有哪些?

1、 紅薯苗的長度一般是在20釐米至25釐米之間,然後斜插與壟土裡面;

2、 在插入土地裡面要使得入土的節茬稍微要多一些;

3、 一般斜插法適用於很多地區的紅薯種植;

4、 在做斜插法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增加單畝面積裡面紅薯的植株數量;

5、 好處就是適用於在大田面積裡面種植紅薯;

6、 斜插法適用於水土條件一般而且乾旱少雨的地區,尤其是以陝西省為代表的紅薯種植區域。

直插種植紅薯的好處:

1、1至2節的紅薯,長度在10釐米左右,3至4節的紅薯,長度在18至10釐米左右;

2、直插法的好處就是有利於紅薯能夠有效汲取地裡面的水分以及養分;

3、這種做法的直接好處就是可以提高紅薯的耐旱能力;

4、紅薯的結果是很快的,而且還有利於機械的收穫。

不過這種直插法的產量一般沒有斜插法的高一些,但是由於直插法的適用區域一般在南方地區,因此這種種植方法的適用地塊就是比較乾旱的沙地和丘陵地區。

綜上所述:這兩種就是紅薯插種最為常見的方法,農民們在插種的時候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有效的把握好紅薯插種的時間以及插種的技術,這樣才有利於收穫的時候紅薯有一個不錯的產量。

這是我的回答!我是萬寧寧,喜歡和大家一起說說三農的那些事兒!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寧寧說的話


這幾天湖南的氣溫比較高,家裡育種的紅薯苗也長出來了,為了讓其長得更加健壯,需要每天早上把覆蓋的塑料膜先開,就是讓其充分接受光照和通風。而今天中午開始,就開始變天了,天氣預報說晚上還會大降溫,最低溫度將達到10℃,所以為了避免紅薯苗被雨淋和凍害,剛去把紅薯苗用塑料膜覆蓋起來了。其實,如果這兩天不降雨,家裡的紅薯苗已經可以移栽了的。

在我們當地一般都是穀雨前後移栽紅薯苗的。因為紅薯的適宜生長溫度是在地溫達到了18℃以上,而在穀雨前後的溫度基本就滿足。老話說得好:紅薯栽種沒有巧,全憑栽種得早。而在栽種紅薯的時候,普遍都是選擇斜插法,在農村裡還有著“橫栽紅薯豎栽蔥”的農諺。那為什麼紅薯苗一般都是斜插呢?直插可不可以呢?

其實,紅薯的栽種方法有多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是斜插法、直插法、平栽法這三種。由此可見,紅薯面栽種也是可以直插的,而多數地方選擇斜插法,這也是為了紅薯能夠高產。原因是因為紅薯是從紅薯的根部成長出來的塊莖,以45度角斜插入土,這樣非常有利於紅薯在其根部排列,如此一來等到豐收的時候,紅薯的產量也就會更高。

在一些乾旱的沙土或者是丘陵地,多數是採用直插法來種植紅薯。當把紅薯藤割回來以後,會先把它剪成17-20釐米長的薯苗,一棵紅薯苗大概3-4個結,然後直接把2-3個節插豎立著插入土壤中,1-2個節留在土外,栽種的深度大概是10釐米左右。這種方法栽種的紅薯緩苗快,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且結紅薯葉比較集中。但因為紅薯苗入土的結數不多,有利結薯的部位小,所以紅薯的產量並不高。

而斜插法是一種使用最為普遍的栽種方法,其在各地都廣泛使用。這種方法栽種的紅薯苗一般長度在20-25釐米,其入土的節數多,因此結薯數也要多一些稍多。靠近地面的節上結薯比較大,下部節上結薯小,甚至不結薯。

最後再來說一下平栽法。其就是把紅薯苗平放在壟下面10㎝深的土層中,然後再用細土覆蓋壓實一下就可以了。這種栽種方法適宜在水肥條件好的土壤,其優點和缺點都是比較突出的。優點是各節大都能生根結薯,很少出現空節的情況,因此結薯多又均勻。但是缺點是抗旱性較差,遇到高溫、乾旱、土壤疥薄等不良環境條件,很容易出現缺棵或少株。所以勞動人民在多年的經驗總結以後,還是發現斜插法是最靠譜的栽種方法。


農夫也瘋狂


現在已經4月中旬了,這兩天去看了紅薯育苗床,紅薯苗已經長到10釐米了,大田也已經深翻一遍了,等到4月下旬起好壟,就可以起苗移栽大田了。

我們種植春地紅薯都是先用種薯育苗在進行大田扦插的,紅薯苗扦插有直插,斜插,水平淺插,船底型栽法,倒栽法等,薯苗不同的扦插方法,對紅薯的產量和品質,以及收穫有一定的影響。

早就有農諺說過“橫栽紅薯豎栽蔥,紅薯栽在皮皮上”,紅薯是很容易成活的作物,在疏鬆透氣,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中才容易高產,但是由於農村環境的不同,土壤狀況也是千差萬別,因此種植紅薯時,不同的土壤要選擇相對應的扦插方法,才能取得優質高產的目標。




在我們這邊種紅薯,大都採用的是船底型栽法,具體做法時選擇20-25釐米的茁壯薯苗,入土4-6莖節,底部莖節平放到挖好的紅薯窩裡面,把根莖中部往下稍深按一點,使薯苗根部莖節和土壤密切接觸,兩端稍翹起呈船底型狀,薯苗頂部部露出土壤3片莖葉,然後掩土壓實。用船底型栽法,薯苗成活率高,由於大部分根莖在土壤淺表層,結薯量多,大小均勻,機械收穫方便,破損率低。注意一點的是,船底型栽法,中部不可往下栽的太深,否則中部根莖結薯量少。

直插法的特點是扦插薯苗的時候,莖節垂直插入土壤,莖節入土較深,底部根莖能吸收深層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抗旱性能好,緩苗快,薯藤生長旺盛。缺點也很明顯,由於莖節入土較深,底部結薯量少,薯塊小,薯塊膨大過程中阻力大,容易產生畸形薯,產量相對不高,而且收穫的時候,薯塊入土較深,人工收穫浪費力氣,破損率高。

斜插法的特點是薯苗扦插的時候與土壤表面呈45度角,斜插法介於直插法和水平淺插法之間,入土比直插較淺,抗旱性能沒有直插法好,但是由於薯苗根莖斜著擺放,薯塊都朝著一個方向生長,薯塊較均勻,產量比直插高,斜插還不容易被大風甩苗,緩苗比較快,栽種較淺,收穫比較方便,省力氣,易機械作業,破損率低。

在優質肥沃,水利條件好的高產地塊,薯苗較長時,適合水平淺插或者船底型栽法,這樣種出來的紅薯產量高,大小均勻,品相好,作為鮮薯售賣有優勢。

在山坡地,旱地,貧瘠低產地塊,以及比較乾旱的地區,薯苗較短時,栽種紅薯以斜插法比較好,成活率較高,栽植密度大一點,重點是產量比直插法要高一些,薯型一致,收穫簡單省事方便,機械收穫損傷小。


鄉間一抹陽光


紅薯苗為什麼要斜插?直插種植不可以嗎?





其實,紅薯傻子都會種,除培育薯種需要技巧外,像扦插紅薯連小孩子都會。那麼紅薯苗為什麼要斜插?直插可不可以?這個老孃舅回答你。其實扦插紅薯是在黴季,這時雨水繁多,只要將薯藤剪來去頭去尾,然後將薯藤剪成一段一段二十公分左右,留三個葉片。扦插的時候只要將葉面芽頭朝上,然後呈45度進行斜插,將下面二個葉片埋在土裡,只露出上面一個葉片和芽頭,這樣就便於紅薯生根發芽。那為什麼要這樣斜插,而不垂直呈9o度扦插?原因就在這裡。一是斜插是二個葉的根部埋在土裡,就二個根莖結紅薯;而直插只能夠一個葉片的根莖結紅薯,區別就在這裡。



其實,紅薯是賤的。只要在黴雨季節,不要要斜插或者直插,就倒插或者丟在地裡都會就地生根,斜插可以多產紅薯,提高抗旱能力。另一個原因就是斜插便於翻藤,因為斜插紅薯藤的生長都是同一個方向,翻藤時不容易被折斷。大家說說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你認為紅薯斜插好,還是直插好?

[更多三農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老孃舅說事


俗話說,一季紅薯半年糧。在那個糧食供應緊張的年代裡,紅薯為解決我們的溫飽問題立下了汗馬功勞。收穫紅薯後,我們總會在每次煮飯的時候搭上一些,和米飯煮到一起,熟了後,連帶著米飯也更加香甜可口了。

紅薯是無性繁殖的植物,它的莖可以說是能落地生根,加之紅薯在旱地裡也能生長,所以它比水稻更容易成活。而大人,也更放心讓我們幫忙種紅薯,而不是在稻田裡添亂瞎忙活。所以我們山村娃對於紅薯的瞭解,遠比其他農作物更瞭解。

我們打小就在山間地頭摸爬滾打,因此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在我們那,種紅薯時都是將紅薯苗斜著插進地裡的。為什麼呢?我們那雖然是山區,但是土地還不算貧瘠吧,雨水也都比較充足,只是因為地都開墾在山上,所以坡度都比較陡。用斜插法種紅薯,一個是可以讓幼苗抗風,不容易翻,成活率更高。二來因為紅薯是從莖上生根,斜插可以多埋幾節莖在地下,這樣結薯數量就會更多,從而可以增產增收。

那麼直插種植為什麼不合適呢?雖說紅薯直插也能成活,但是山區風大,紅薯苗直插容易被吹倒,影響成活率。另外,直插結薯數量少,在土壤肥力充足的情況下,明明一棵秧苗斜插下去可以收穫十個紅薯,直插下去卻只能收七個薯,這就有點浪費土地的意思了。在那個糧食短缺的年代,這是無法讓人容忍的。

其實無論斜插直插,都各有其優缺點,至於在我國為什麼斜插法更流行,我想大概是因為平原肥沃的地方一般不會用來種紅薯,因為紅薯只是作為我們一個生活中一個主糧的補充。而需要靠種紅薯補充糧食的地方卻往往是山地之中,這些地方人均耕地少,要想種更多糧食只能往山上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種植紅薯時當然更適合用斜插法了。


湘俚伢子


·綜上所屬,網友們的見解都很不錯,不愧農村人·出生和莊稼常打交道又,取其精華,紅·苕豎栽,斜栽都行,但一般採用斜栽普遍。因為斜栽流程快,其莖蔓在士內,葉面露·出,有利於成活,也便澆水等方便。至於斜栽苕苗(籐)一般要求2O一25公分的籐蔓最為合適,又因氣候適宜,立夏節至夏節時期,南方雨量也充沛,正是栽苕的好季節。但必須注意早栽比晚栽要高產,另外紅苕籐曼務必翻1一2次,不讓苕騰定根土內,這樣才能獲得高產,其中多餘的孑蔓孫蔓可以剪除一部份餵豬牛,剪除後\必須施次肥水。


劉金華52779209109


扯淡之提問,逗人玩,紅薯秧苗,扦插段均帶薯葉扦入栽入泥中,只有深淺之說,你那一個苗能直角扦插栽入泥中,用直三角板操作嗎?是量莖嗎?那麼短能量出直角嗎?

無論機器操作,還是人工操作完全幾乎都是斜扦插栽入泥土中,與泥面夾角約45度以上至90度,應該很少90度的,均為斜扦插。

因為扦插沒有那時間,沒有那標準去搞那一套,而且生長成活後薯藤蔓自己會按其舒適調整,不必人工去調整。以後產量均一樣,不必去鑽那牛角尖,自認為高人一等,分析條條是道,對扦插一棵產量都影響不了多少,對大面積栽種者無須糾結,人站著吃飯能吃飽飯,坐著也能吃飽飯。非要指導別人扦插正嗎?那樣浪費時間,並沒有對大面積栽種者具有指導意義。


老艾葉


在往大田移栽紅薯苗的時候,紅薯苗至少要埋在土裡三分之一左右。這樣紅薯苗生髮的根鬚才足夠多,才能維持紅薯生長的需要。如果埋在土裡的部分少了,根鬚生髮得少,紅薯長勢就會差很多,待到秋來,產量也會很低。

但是另一方面,紅薯的秧苗又不能埋得太深,埋在土層下三指深最好,如果埋得深了,紅薯的產量也會降低,基至會根本不結紅薯。

埋在土層裡的部分即不能少了,又不能埋得深了,紅薯的長勢和產量才會理想。這是紅薯的特性決定的。

所以為了滿足紅薯生長的這些要求,紅薯的秧苗只能斜插了。

另外給大家推薦一種可以提高紅薯產量的插秧方法。就是插秧的時候要倒過來插。就是把秧苗的根部朝上,把芽苗端埋在土裡。這是聽一位老農民告訴我的,據他講已經證實過,產量確實會增長不少。大家不妨小範圍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