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我是為了養老?那你不如丁克”兒子的一番話,讓媽媽失控

“你生我是為了養老?那你不如丁克”兒子的一番話,讓媽媽失控

小時候父母眾星捧月的孩子長大了也未必孝順,有的甚至打算啃老一輩子。關於孩子養老的問題一直被爭論不休,生了孩子就是為了養老的嗎? 孩子長大了不孝順父母怎麼辦? 父母應該給孩子操心到結婚生子嗎? 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的背後。卻是令人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你生我是為了養老?那你不如丁克”兒子的一番話,讓媽媽失控

王女士和李先生已經年近六十了,還在日夜辛苦的掙錢為兒子還房貸! 小李是獨生子,因為父母致力於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人才,從小就給孩子吃好的用好的,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雖然家庭條件並不寬裕,但在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方面卻特別捨得花錢。

“你生我是為了養老?那你不如丁克”兒子的一番話,讓媽媽失控

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女方家裡執意要求要在一線城市買房,於是老兩口又東拼西湊,四處奔波,甚至還貸了款,為兒子買了一套房,本以為可以享晚年之樂,想給兒子要點生活費,誰知道兒子來了一句:生我是為了給你養老?那你還不如丁克! 我當初可沒讓那麼供我吃穿上大學! 兒子絕情的話語讓王女士失控,十分痛苦。

“你生我是為了養老?那你不如丁克”兒子的一番話,讓媽媽失控

現在許多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加入了不婚主義的隊伍,而我國近年來的結婚率也逐漸降低,大多數人不想承擔婚後責任,養育孩子成人,逐漸傾向於單身。畢竟生、養孩子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

那麼父母該如何生孩子和養孩子呢?

一、生不生孩子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好多外國人都不太希望有自己的小孩,他們崇尚浪漫主義,更追求自由,不想孩子成為牽絆。所以說夫妻生娃前要考慮好,如果不生娃,確實可以享受更加自由輕鬆的一生和二人世界,不會因為孩子的各種問題而傷破腦筋,甚至也為生活開銷節省了一筆。

可是到了晚年兩個人都沒力氣工作了生活來源又來自於哪裡呢? 沒有孩子的陪伴也會越來越孤獨,便衍變成了“空巢老人”。若是生了娃,孩子以後的生活,學習,結婚買房,生子,甚至幫著帶孫子孫女,都成了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有能力,有經濟實力和精力來承擔這些,就可以嘗試著生孩子,如果不能接受這種系列“麻煩事”,就考慮不生了。

“你生我是為了養老?那你不如丁克”兒子的一番話,讓媽媽失控

二、養娃一看經濟實力二看承受能力

分娩似乎是一個“死而復生”的過程,但是養育一個孩子長大成人更是難上加難。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要花銷一大筆,比如寶寶需要用到的尿不溼,喝的奶粉,小孩的衣服鞋子,搖藍穿,小玩具等等,這才是剛剛開始。

到了上學年齡,又得關心孩子學習了,教孩子功課,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等等,中學大學的孩子雖然不是太讓父母操心了,但是花銷會逐漸增加,有時孩子會因攀比心理給爸媽要許多錢,而父母為了不讓或者產生自卑或叛逆心理就會給他們很多零花錢。

大學畢業,到了適婚年齡,如果是男孩家長又得準備車房與彩禮,如上述例子一樣,甚至以後還得幫孩子還房貸,如果家庭的經濟能力和承受能力滿足這種花銷是無法扶養好一個孩子的。

“你生我是為了養老?那你不如丁克”兒子的一番話,讓媽媽失控

養兒防老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父母還是得從小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孝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