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草魚生長週期?

常青


淡水草魚生長週期?

草魚是我們平時很常見的一種淡魚水魚,四大家魚之一,自然環境下因喜歡吃食一些鮮嫩的青草及一些水生植物因此得名於草魚,有的地方也稱之為草根子,白鯇等。因其生長速度相對來說比較快、銷量大,因此養殖面積也較廣。對於您所說的草魚生長週期是多長?


  • 對於您這個問題還得看您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消費喜好,這樣說吧,如果您在北方來養的話,因氣溫相對南方來說要低一些,因此一年中魚的生長時間也會短一些,這樣就會影響到生長週期。另外一個就是您當地的人喜歡吃多大條的魚,是以2斤左右的為主還是以5斤左右的為主,這個都是不一樣的。

  • 再有就是您所用的養殖模式是什麼?不同的養殖模式和魚塘條件不同,其生長週期會相差很大,例如高密度養殖和粗放養殖魚的生長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只論增長速度的話,在相同魚種的情況下,養殖一年之後高密養殖的平均重量會比粗養殖的重出不少。
  • 除此之外就是養殖者的技術水平和所用的飼料的影響,如果技術好的話,能將魚病控制好,塘裡的魚放養合理,相對來說魚也會長的快很多,別外就是飼料的不同也會造成魚的生長速度上有明顯差異,這樣也可造成生長週期的差異。

就一般來說,在長江流域一帶,當年的草魚苗可達到35-150克左右個別大的可達200克,二年魚可達250-750克左右重的可達1000克,三年魚的話可達1500-3500克。從這裡可看出如果您以養到2公斤左右上市的話,如果從魚苗開始養殖那麼其整個生長週期為三年,但我們一般都是放大的魚苗下去,所以實際生產中的週期會更短一些。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