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隔行澆水有啥好處?

棗產業聯盟


果園隔行澆水的利弊

1.果園隔行澆水的弊端,在果樹還是幼苗的時候不利於隔行澆水,例如在北方,本身降水量小,如果澆水的時候還隔行,就可能導致幼苗乾死,我們應該結合不同種類的果苗科學合理的灌溉

2.果園隔行澆水的利處,如果果樹在幼苗到成樹的過程中還沒掛果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用隔行澆水的方法,這樣有利於果樹根部的生長,刺激果樹根系的發展。

3.無論果園隔行澆水行不行,我們都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定,堅持科學種植。









誰的青春不奮鬥


隔行澆水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我們不妨從另外一個思路解讀一下,有人說“水果、水果,果樹就要多澆水。”這句話是否有所片面呢?

我們不可否認,根系周圍的水是肥料的載體,沒有水,肥料就無法被吸收利用;樹體中的水,是器官建造的必要物質,沒有水,就沒有樹體的生命;被葉片蒸騰的水,在高溫季節帶走了樹體內的熱量,是維持樹體正常生理功能的“調節器”。從這些意義上說,水少的確會要了果樹的命。

但是,水多絕不是好事。

我們大家都知道,水和空氣是根系生命的兩個必須要素,同時二者又是一對“冤家”,土壤中水多,空氣必然減少,從而就會影響根系的正常生長髮育,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死樹。另一方面,澆水過多,遇到高溫天氣依然表現生理性的缺水,同時還會增大果園的溼度,溼度過大,容易滋生各種病害。應該來說,在果園澆水上,除冬季的封凍水需要全園漫灌之外,其他季節都應當適度減少澆水時間即淺澆水或者隔行澆水等措施,保持土壤合適的溼度,有助於提高作物根系的生長活力,提高抗逆性等!

而事實上,許多人全年澆水都是大水漫灌,甚至覺得澆得越飽越好,這種做法既浪費財力、人力,又容易讓果樹患病,應當加以糾正。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佛醫農


果園隔行澆水是為了解決土壤的問題,就是解決土壤水、肥、氣、熱的問題,而水在果樹管理和營養循環中首當其衝,獨佔鰲頭,如果不能科學合理地利用水,第一容易降低地溫,抑制果樹根系對肥的吸收,第二容易排除土壤中的空氣,導致根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第三容易引起地下鹽鹼上浮,造成表層土壤泛鹼,使土壤板結。


80後寶媽燕玲


今年天氣持續乾旱,進入六月份黃淮大部分地域進入桑拿天氣,溫度達35~40度高溫,對各種果樹生長髮育極為不利,消耗大、積累少、光合效率差,對果個長大、著色影響較大。所以,我認為隔行澆水追肥意義重大。它能不間斷的,持續達到水肥均衡供給,使果樹達到平穩正常的生長,不至於旱得要死突然全面澆大水使桃樹出現狂長暴長而影響果實正常發育,使果實脫水萎蔫脫落或裂果現象發生。從現在開始,不管果實發育到沒到膨大期,只要持續的乾旱,都要半月到20天隔行澆水一次,增加田間溼度,改善田間小氣候,利於桃樹正常生長。如降有有效雨可停止補水。但是,20公分土壤墒情低於45%時就可重新考慮隔行補水問題。使桃樹達到水肥均衡的供給。

隔行澆水的依據:

1、以地下局部供水肥就能使果樹正常生長。根據專家對水肥的試驗,把一棵樹的根系分別放到四個盆溼土中,在生長過程中只給一個盆施肥澆水,完全能滿足果樹對水肥生長需要。

2、現在推廣的先進滴灌方法,只有一條或兩條帶子,根據天氣旱象、土壤的墒情只滴一條線,就能滿足對水肥的需求,既省水,又省時,也能達到少量多次水肥均衡供給。

目前,98%以上果園採用的都是大水漫灌,都是旱得不行了全面灌大水。這種全面澆水一下子讓果樹吃飽喝足就會使桃樹生理發育出現紊亂。在膨大期過旱的情況下,果實在膨大期就會造成脫水而糠心。突然給大水大肥,首先使營養生長迅速加快,使膨果滯後加重落果發生。天氣大旱情況下只能保證15~20天水肥供給,又會出現全面旱象。

採用間隔15~20天少吃多餐隔行澆水施肥一遍,可保證在持續大旱情況下30~40天水肥供給都沒問題,這種方法還能起到一邊防旱造墒,一邊防澇透氣,不至於突然遭連陰大雨造成土壤水分飽和而爛根。在嘎啦蘋果樹上隔行澆水後突然遇大雨還能防止減輕葉枯病發生。在桃果成熟期這種隔行澆水方法,能使果實含糖量增加,提高果實品質。

從早熟品種桃反映的情況來看,今年,天氣持續大旱,在同樣施肥情況下澆水次數多的,桃果個頭大,澆水差的個頭小。應引起有中晚熟桃農的注意!

作者:中農樂果業科學研究院講師 王萬魁


分享到:


相關文章: